班尼路鹹魚翻身中期業績上漲17.6%,計劃增加開店數量

2021-01-11 界面新聞

日前,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發布了截至2018年9月的中期業績報,集團總營業額增長6.48%至43.46億港元,毛利同比增長8.76%至13.43億港元,淨利潤1.95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4%。

在整個集團業務中,零售及分銷業務的營業額佔比39.6%,這當中班尼路的銷售佔比接近90%,其餘由S&K、I.P.Zone、ebase等集團其他服飾品牌貢獻。在今年截至9月30日的6個月內,班尼路收入15.27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上漲17.6%,但同店銷售出現5.3%的跌幅。

而縱觀班尼路自2015年以來的業績表現,品牌銷售增長几近停滯。自2015-2017年的三年間,該品牌的收入分別為32.6億港元、31.44億港元、32.74億元。

班尼路以及其他兄弟品牌近3年的銷售情況。班尼路(BALENO)原本是義大利品牌,上世紀80年代開始被引入香港市場,當時的品牌被譯為「賓奴」。1992年德永佳集團取得了賓奴(BALENO)商標所有權,並聘任周潤發為品牌代言人做全線推廣。1995年,廣州市友誼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代理了賓奴休閒系列服飾系列,為與賓奴(BALENO)經典男裝產品及其風格區隔,正式更名中文商標為「班尼路」,此後請來劉德華和王菲代言做品牌代言。由於抓住了當時國內休閒類服飾還處於空白的機遇,到2001年,班尼路門店規模超過當時的知名休閒品牌佐丹奴、達到600家。此後10年間,班尼路藉助中國大賣場、百貨業態的發展,門店數量一路走高,巔峰時期的2012年旗下共開出門店4044家。

但在電商興起和國際快時尚品牌的雙重夾擊下,服裝設計、產品更新速度仍然遵循傳統生產流程的班尼路被甩在了後面。如今,主流商圈裡已經很難再看見班尼路的門店。今年8月的公開報導顯示,班尼路門店縮減至1000多家,六年間關店約3000家。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班尼路大多只能在一些大賣場、或者百貨店流量並不好的區域開店,且多數處於持續打折中。

正在促銷的班尼路專櫃因班尼路業績長期處於下滑階段,德永佳集團的關店策略也一直在繼續。截至目前,德永佳在中國內地共擁有2232家門店,同比減少800多家。不過,受班尼路業績回升鼓勵,德永佳在財報中稱,未來要增加在超級市場的開店數量並繼續投資電商業務。

相關焦點

  • 班尼路BALENO為何走向沒落
    德永佳2015年度財報顯示,自2013年起,其營業額不斷下降,也許這是其決定卸下包袱的重要原因。  媒體報導,在班尼路官網看到,班尼路在北京還有56家門店,其中一半以上開在昌平區、順義區、房山區等遠郊區,在西城區、朝陽區中,班尼路大多以街邊小店的形式出現。在匯聚年輕人的西單商圈,曾在多家商場開店的班尼路目前僅存一家位於西單大悅城地下二層的店鋪。
  • 被遺忘的班尼路、佐丹奴、森馬等品牌現在過得如何?
    班尼路趕不上市場顯落寞   班尼路是以上幾家暫時發展最為不理想的一個品牌。近年來品牌業績一直處於下滑狀態。   截止2016年3月底的2015財年,由知名香港服飾品牌公司Baleno 班尼路控股股東Texwinca Holdings Ltd.德永佳集團紡織業務收入47.41億港元,較2014財年47.18億港元錄得0.5%的微弱增長,佔比50.7%,該分部毛利率21.7%錄得持平;截止2016年9月底的2016財年該業務中期收入錄得暴跌28.4%至20.03億港元,中期毛利率21.2%大跌
  • 唯一鹹魚大翻身的海魚!
    加上馬友的捕撈量很少,天然野生的數量則更少。所以其價格格外的高!但俗話說得好:「一分價錢一分貨」,馬友的美味完全對得起它的價格。馬友魚最與眾不同的是,它的肉質分層,特別是醃製之後就會一層層分開,被稱為海魚中的「千層糕」。
  • 服裝品牌班尼路BALENO為何走向沒落?
    媒體報導,在班尼路官網看到,班尼路在北京還有56家門店,其中一半以上開在昌平區、順義區、房山區等遠郊區,在西城區、朝陽區中,班尼路大多以街邊小店的形式出現。在匯聚年輕人的西單商圈,曾在多家商場開店的班尼路目前僅存一家位於西單大悅城地下二層的店鋪。根據德永佳中期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班尼路門店總數減少36家至2849家,2012年公司門店數為4044家。
  • 班尼路去哪兒了:門店大幅縮減品牌影響力衰退
    北京商報記者在班尼路官網看到,班尼路在北京還有56家門店,其中一半以上開在昌平區、順義區、房山區等遠郊區,在西城區、朝陽區中,班尼路大多以街邊小店的形式出現。在匯聚年輕人的西單商圈,曾在多家商場開店的班尼路目前僅存一家位於西單大悅城地下二層的店鋪。根據德永佳中期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班尼路門店總數減少36家至2849家,2012年公司門店數為4044家。
  • 佐丹奴翻身不易:年銷售額少了近6億 董事長減薪50%
    3月10日,佐丹奴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全年銷售額為48.52億港元,相較上年減少11.9%,即6.5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86億元);淨利潤為2.3億港元,同比減少52.1%(若按舊會計準則,淨利潤為2.89億港元)。
  • 班尼路2.5億賣了,這些年倒下的服裝企業為何輸?
    在匯聚年輕人的西單商圈,曾在多家商場開店的班尼路目前僅存一家位於西單大悅城地下二層的店鋪。根據德永佳中期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班尼路門店總數減少36家至2849家,2012年公司門店數為4044家。
  • 他卻翻身「撈金」30億
    今年八月初的時候,佐丹奴發布了中期業績(截至2020年6月30日)。根據公開的財務報表顯示,今年上半年,佐丹奴的銷量剛剛突破14億港元,同比下跌接近45%。而最嚴重的則是淨虧損的增長,已經出現淨虧損超1.5億的情況。而今年上半年並不是佐丹奴第一次出現雙雙下跌的情況,早在去年就已經出現營收和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
  • 如何最終「鹹魚翻身」
    而在這些國外的快時尚品牌不斷衝擊,中國國產的&34;業績不斷下滑。服裝行業的發展,一直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消費群體的轉移,對服裝企業來講,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對品牌而言,如何把握住機會,適應市場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
  • 莎莎國際中期虧損2.42億港元,計劃進一步擴大內地市場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11月19日,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莎莎國際」)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6個月中期業績
  • 歐舒丹中期營業利潤暴漲6倍 廣告費率下降
    淨利潤同比上漲351.6%至2,520萬歐元。報告期內,集團營銷費率大幅改善190個基點至12.7%,其中主要受廣告、活動和CRM費率改善80個基點刺激。管理層指出Elemis 的批發模式擁有較高盈利能力,作為集團第二大品牌Elemis 的收入佔比為11.6%,上半財年實現收入8,420萬歐元,按年增加25%,其數碼優先策略以及與英國航空公司推出的頭等艙供應計劃、與百貨公司的合作夥伴關係推動英國本土銷售取得中雙位數增長。
  • 有的「傷痕累累」、有的「鹹魚翻身」 投資收益成部分公司「雙刃劍」
    有的公司主業平平,但通過投資實現業績幾何級增長,部分公司則藉此「鹹魚翻身」。投資是把雙刃劍,亦有公司為此而「傷痕累累」。   「炒股」獲益可觀   2018年,華西股份淨利潤達3.21億元,同比增長64.27%。公司稱,減持了1500萬股華泰證券股票;下屬結構化主體處置上海微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等金融資產實現的收益增加。
  • 【品牌開店】2015年輕奢品牌開店計劃以及進駐標準
    10-15家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共有125家直營店,在中國有17家門店,計劃中期內增加到至少30家,未來將增加到200家直營店,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處於穩步推進中。2015年Marc by Marc Jacobs中國拓展計劃及策略開店數量5-6家開店方式獨立經營城市布局全國一二線城市
  • 跟水逆說再見,雙子座財運增加,天蠍座能鹹魚翻身戰勝小人
    知名命理師艾菲爾就在粉絲專頁「塔羅牌老師艾菲爾」分享,水星順行後好運爆棚,準備谷底翻身的前四名星座。第四名、處女座水星順行後,處女座最明顯翻好運的部分就是「財運」,事業上獲得加薪的機會非常高,甚至還可能獲得額外的獎金。
  • 曾經的名牌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如今怎麼進入比」慘」模式?
    佐丹奴於1981年成立,1991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次年8月進軍大陸市場,開創了中國休閒服零售連鎖店先河,搶佔大片市場,在服裝行業叱吒風雲。   2011年,佐丹奴的門店數量達到峰值的2671家;2013年銷售額創下超58億港元的記錄。   到了2016年底,佐丹奴門店數為2397家,平均每年關閉門店50多家。還好,這個數據並不算可怕。
  • 中期業績走出低谷,「老樹」周大福能否開出「新芽」?
    導致與黃金息息相關的珠寶首飾商的業績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北京時間11月24日,香港著名黃金珠寶企業周大福於港股盤後公布了截至9月30日止6個月的業績報告。對比去年同期的數據來看,這次財報仍有所不足,但對比年初已經有復甦的跡象出現。財報公布翌日,周大福股價開盤漲6.6%,截止發稿報10.34港元。
  • 沃爾瑪、永輝、大潤發、聯華等17家超市2019年業績及2020年計劃!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各大零售商陸續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及2020年計劃。截止4月29日,中國零售網整理到了,沃爾瑪、永輝超市、大潤發等10幾家上市超市企業2019年營收、淨利、開店及2020發展計劃等情況。下面與小編一起看看吧。
  • 班尼路為什麼不行了 服飾繪
    、直營與特許經營相結合的模式,在市場上佔領一席之地。根據德永佳2015年第二、三季度的財報,集團的兩大業務——紡織業務和零售業務,前者在經歷了連續三財年下跌後,在2016財年上半年錄得15.5%的按年升幅,銷量大增22.2%,毛利率從21.9%改善至22.5%;而後者只取得0.5%的升幅,錄得5300萬元的經營損失。其中班尼路的業績連續出現負增長,整個零售業務對集團的貢獻下降。
  • 2016年全國各大品牌開店計劃全面曝光
    2011年,HOGAN正式進駐中國市場,2014年5月,HOGAN精品店在成都國際金融中心開店,這是HOGAN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家精品店。截至2014年底,在中國內地有10家專賣店。自2010年起,MCM全速進軍中國市場。2014年3月,於上海環貿iapm廣場開設中國首家旗艦店。截至2014年12月,MCM在國內已有28家正價店鋪、2家免稅店鋪,計劃2015-2020年超過100家。
  • 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
    第一季度線下營收普降 全年開店計劃受到影響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安踏品牌零售額同比上年下降20%至25%;FILA品牌零售額同比上年獲得中單位數下滑;其他品牌零售金額較上年同期獲得高單位數下滑。安踏表示,1月底疫情暴發後,公司體育產品銷售及生產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2-3月份公司暫停全國部分門店營業或縮短運營時間,消費者減少外出購物,因此線下收入同比下滑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