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因網球運動員較常見而得名。主要表現為肘關節外側疼痛,在肱骨外上髁部有壓痛點,常可牽涉至前臂,握拳、屈腕、擰毛巾、提重物、掃地等動作可使疼痛加重,局部無紅腫,但做肘、腕、指屈曲、前臂被動旋前並逐漸伸直檢查時,肱骨外上髁處出現疼痛,肘關節屈伸活動一般不受影響,晨起時關節有僵硬現象,每在肘部勞累,陰雨天疼痛加重。
網球肘是過勞性症候群的典型例子,大多是長時間或高強度重複同一動作造成,如久坐使用電腦、開車、網球運動過量等,在白領一族中越來越常見,屬於目前白領常見關節勞損疾病之一。
本病屬於中醫學「傷筋」的範疇,並稱之為「肘勞」。中醫學認為本病乃氣血虛弱,風寒溼邪積聚肘關節,瘀阻經筋,經脈失和而成。艾灸具有溫經、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運,是治療頑固性網球肘的一種好方法。
1、常用穴位介紹及定位
主穴:阿是(局部壓痛點)、手三裡、曲池、合谷、外關、尺澤、肘髎。
阿是:在肘部,局部壓痛點。
手三裡: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肘髎:在臂外側,屈肘,曲池上方1寸,當肱骨邊緣處。
外關: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2、操作方法
(1)艾灸:取患側阿是、手三裡、曲池、尺澤、肘髎,按穴位先後順序懸灸,阿是、手三裡、曲池各灸10分鐘,尺澤、肘髎各5分鐘。
還有一種隔姜灸的方法,可先切取鮮生薑2片,厚2~3毫米,貼於壓痛最明顯處,用乾燥艾絨或艾條置姜上灸15分鐘,換上第2塊薑片,再灸15分鐘。隔姜灸過程中如感燒灼,可再墊一片姜以防燙傷。
(2)按摩:取患側阿是、手三裡、曲池、尺澤、肘髎,按穴位先後順序用健側的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按揉,每穴各按揉1分鐘。
(3)刮痧:先刮肘髎,至出現痧痕或發紅為度;再刮手三裡,至出現痧痕為度;最後刮尺澤,至出現痧痕或發紅為度。
(4)拔罐:留罐法。取手三裡、曲池、肘髎、手五裡及肘關節壓痛點,周圍留罐10~15分鐘。
(5)耳穴:先用雙手按揉整個耳朵,重點按揉耳部肘穴,清潔耳部,耳貼肝、腎、肘、神門、皮質下、腎上腺,耳穴每日按壓5~8次,每次每穴2秒,以產生熱、脹、痛感為度。保留3日後去掉,兩耳交替使用。以上3種療法每日1次,治療10次後觀察療效。
以上方法皆為臨床易操作且療效可靠的方法,可以同時選用,亦可以選擇其中兩種,綜合選用效果更佳,如果時間不允許,可以只選一二種。按摩時的力度以自己能承受為度,不必過大。耳穴可以對著鏡子貼或者找人幫忙貼,耳穴貼好後一定要按壓,否則效果不佳。
4、日常調理
(1)飲食調理:多從食物中攝取微量元素鋅、鐵、錳等,如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蘑菇、雞蛋、豆類、青菜、乳酪等。少食辛辣刺激、油膩煎炸食物,戒菸限酒,不過量飲茶,因為這些不良習慣會影響鈣、鐵吸收,延緩病情的恢復。
(2)起居調理:早期注意休息,避免肘部受寒、過度疲勞,儘量少做伸腕運動。在痛點處可用健側拇指點壓的手法按摩,來緩解肌肉痙攣,舒筋活血。按摩切忌粗暴強拉,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3)預防調護:日常勞作前行功能鍛鍊準備,加強手臂、用手的力量練習和柔韌練習。練習時應注意運動的強度要合理,不可使手臂過度疲勞。平時電腦打字、料理家務疲勞時可做手臂和手腕的內旋、外旋、背伸活動來放鬆,使肌肉更加柔軟不僵硬,保證手臂肌肉與收縮的協調性,防止「網球肘」的產生。
以上對網球肘的調理方法,簡便有效,亦可作為預防和日常保健的方法應用。作為養生保健及治療方法,可以間隔選其中的方法輪流操作,不僅可舒筋活血、理筋整復、緩解疼痛,對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也很有好處。
「網球肘」多由不合理的運動及不良生活習慣造成,可以通過合理的運動來預防。大家在進行網球、羽毛球、桌球等運動,包括做家務時,要注意動作的協調,避免用僵力和局部用力過度。平時運動較少的人應注意避免突然的肘部劇烈活動。已經患有「網球肘」的朋友則要適當加強肘關節的功能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