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姿是家長們很關心的話題,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睡姿,不但能讓寶寶舒舒服服睡個好覺,還跟寶寶的頭型、臉型以及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你知道自己的寶寶適合哪種睡姿嗎?
◆ 仰睡、俯睡、側睡的優缺點
✿仰睡優點:
1、對於寶寶來說,仰睡比較能放鬆肌肉,讓四肢自由活動,對於全身臟器不易造成壓迫。
2、臉部較不會被棉被遮蓋,可以減少呼吸道阻塞的問題。
3、讓父母能夠觀察到寶寶睡眠的情形。
缺點:
1、缺點也來自於肌肉的放鬆,寶寶舌根的肌肉放鬆之後,可能會有舌根往後掉而阻塞咽喉部分的上呼吸道。
2、如果寶寶有喉頭軟化(或稱為軟喉症)的問題,仰睡時會因為咽喉部分塌陷造成呼吸困難,此時寶寶會有類似打鼾的呼吸聲,並且出現呼吸很費力的表現,此時父母應要注意寶寶呼吸的變化。
3、寶寶如果容易溢吐奶,或者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可能因溢出來的奶水再嗆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是窒息,所以剛餵完奶時儘量不要馬上讓孩子仰睡。
✿俯睡優點:
1、俯睡時寶寶前胸貼著床面,比較有安全感,容易入睡而不易因為驚嚇反射而驚醒。
2、俯睡時頭會偏向一側,如果寶寶有輕微溢奶或吐奶會自口中流出,不會從呼吸道吸入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3、某些患有呼吸道的先天異常(如羅賓氏症候群)的寶寶仰睡時,舌根後墜會阻塞呼吸道造成嚴重窒息,此時需要讓寶寶維持俯睡。
4、俯睡時身體內的臟器會承受部分的壓力,只要寶寶沒有特殊的先天性疾病,這些壓力不但不會造成問題,反而可能有助於寶寶心肺功能的成熟。對於容易脹氣的寶寶,俯睡時腹部的壓力也有助於排氣。
缺點:
如果趴著的枕頭棉被太厚、太軟,或是較小的寶寶還不是很會抬頭、轉頭,那麼很可能會因為趴在枕頭上,造成呼吸道被外物阻塞而窒息。目前認為俯睡與嬰兒猝死症有相當的關係。此外,俯睡時父母比較不容易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必須格外費心。
✿側睡 優點:
1、剛餵完奶時讓寶寶右側睡,可避免寶寶溢吐奶。因為依照胃部的走向,右側睡比較能讓奶順利通過幽門,流進小腸。如果左側睡,食道和胃的賁門會朝下方,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而溢吐奶。
2、側睡較不會對內臟造成壓力。
缺點:
寶寶比較不容易長時間維持同一側的睡姿,如果寶寶已經會翻身,可能會翻來翻去,變成俯睡或仰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身,父母親就需要定時協助寶寶變換姿勢。
提示:側睡分成右側睡或左側睡。一般如果要讓寶寶側睡,多半建議要均衡地左、右側輪流睡。
◆ 我家寶寶到底適合哪種睡姿呢?
1、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寶寶睡眠的姿勢各有利弊,每一個寶寶也會有自己喜好的睡姿。父母在選擇寶寶睡姿時,要儘量了解各種睡姿的優點與缺點,並且配合每個寶寶的習性,才能讓寶寶一覺到天亮。父母最需要要注意的是是各種睡姿的缺點與潛在的危險性。
2.以兒科醫生的觀點,保持寶寶的安全是第一優先考量,例如考慮較小還不會翻身的寶寶以及嬰兒猝死症的疑慮,選擇仰睡比較安全。當寶寶大些,能夠自主翻身時,很多媽媽會發現寶寶睡到後面會自己調整成俯睡的姿勢。
3.剛餵完奶時,要預防溢吐奶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右側睡則是較適當的睡姿。
4.對於出生後胃腸功能不好的寶寶,例如有肥厚性幽門狹窄、賁門鬆弛、幽門痙攣等疾病的孩子,總是吐奶,最適合側睡了。
5.低體重、早產兒或體重太重的寶寶抬不起來頭,最好不要選擇俯睡。
◆仰睡、俯睡、側睡對頭型與臉型有何影響?
寶寶的頭型會因睡姿而改變,主要是因為頭骨的骨縫未癒合,頭骨尚可以移動。隨著年紀增長,骨縫會逐漸癒合,頭型會慢慢固定。
2個月以上,當寶寶會主動轉頭改變睡姿時,便逐漸不易改變頭型。6個月以上頭型更固定,要改變需要有更持久的外力,如使用頭盔或固定睡姿等。到了1歲半以上,囪門漸漸閉合,頭型就幾乎定型了。
睡姿對頭型與臉型的影響如下:
1. 長期仰睡會導致後腦頭型扁平,因此寶寶頭型的美觀與否,完全取決於寶寶本身睡覺的習慣,以及父母是用心還是忽視。
2. 俯睡時由於寶寶的頭會轉向側面,會讓寶寶的臉型偏向修長。不過記得要讓寶寶平均轉向左右兩側,才不會臉型偏向一側。
3. 側睡時頭型和臉型的變化與俯睡相似,所以均衡地左、右側輪流睡,是保持漂亮頭型與臉型的重點。此外,寶寶耳廓的形狀在側睡時也要注意一下,不要往前壓迫。
想要寶寶擁有健康的睡眠,還想寶寶擁有漂亮的頭型和臉型,爸媽只要在寶寶睡姿上面稍微用點心,就可以做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