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的課文單元,第一課課題是《秋天》是一篇寫景的散文。
本課抓住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課文還配有兩幅可愛的插圖。
圖片中落葉和雁群與課文所說的情景相互對應,那成熟的莊稼、捧著松果的小松鼠,更加說明秋天多樣的特點,這圖片能夠讓學生產生對秋天美好的遐想。
下面就跟隨資深教師杜du的腳步一起走進課文《秋天》。
一、學習目標
1.認識「秋、氣」等10個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3個偏旁,會寫「了、子」等4個字和橫撇一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注意課文中「一」的不同讀音,能夠正確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初步了解秋天的特點,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
4.認識自然段。
二、生字的學習
1.識字
部編版教材從一年級就開始讓學生學習偏旁,那麼,首先大家要明白什麼是偏旁?
在合體字的構字單位,以前稱字的左方為「偏」,右方為「旁」,現在把合體字的組成部分統稱為偏旁。
為什麼要學習偏旁呢?
因為偏旁的學習和掌握,對於學生識記字形和理解字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一課要求孩子們認識三個偏旁「木、口、人」。
先引導學生觀察認識的生字,可以進行對比識字、藉助圖片來識字、用熟字組成新詞,比如:秋天、天氣、大樹、樹葉、紙片、個子、飛鳥、飛走。
2.寫字
語文書55頁田字格裡面的字,是需要孩子們會書寫的,兩線格裡的字是要求孩子們去認識的。
本課需要書寫四個字:了、子、人、大。孩子們一邊寫字,可以一邊說筆畫。
這節課學習新筆畫:橫撇。
橫撇的書寫,從左到右起筆時稍稍加重,折時頓筆,輕輕往左下方撇。
組詞:好了、行了、日子、兒子、大人、人口、大山、大小。
三、課文的學習
1.認識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表達意思的基本單位。
其實自然段有自己的標誌,每個自然段的前面都有兩個空格,也就是兩個生字的大小。
我們可以借用上數學課數數的方法,給自然段標序號。
那麼本課一共有三個自然段,然後老師帶著大家可以按自然段去學習。
第一自然段寫了天氣、樹葉,以天氣轉涼、黃葉飄飛,寫出了秋天的特徵。
第二自然段,作者用仰視的角度寫出了天空的藍和高,以及燕群的飛行方向和隊形的變化。(注意讀文的時候「一會兒」的「兒」讀兒化音。)
第三自然段用感嘆句結束,充分表達了作者面對秋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覺得上面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謝謝!
關注我,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