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語文上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

2020-12-12 騰訊網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課《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詩,就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講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將一場突然而至的夏雨寫得十分生動。

下面同學們就跟隨杜du老師,一起走進這首古詩。

(一)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其文學成就:其詩、詞,賦、散文,都成就極高,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在宋代及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蘇軾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二)補充注釋

1.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雲在天上翻卷。

2.未:沒有,不曾。

3.白雨:是白色的雨點。

4.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

5.捲地風:風從地面捲起。

(三)古詩翻譯

黑雲翻墨未遮山:黑色的雲像打翻的墨汁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

白雨跳珠亂入船: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雜亂地跳入船中。

捲地風來忽吹散:忽然一陣捲地而來的大風,把雲和雨都吹散了。

望湖樓下水如天:此時,從望湖樓上向下看,水天一色,連成一片。

杜du老師來指導:古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雨之急,急雨急晴,景色壯觀。

後兩句寫了景之奇,變化極速,令人驚嘆。

(四)中心思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的是給雨中西湖景色的變幻多姿,表現了西湖景色的奇特。

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的感嘆與讚美之情。

(五)寫作背景及特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所寫。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6月27日,蘇軾遊覽西湖的時候寫下了五首詩。

這就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看,黑雲像打翻了的墨汁,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點便像灑落的珠子一樣紛紛亂跳入船艙。

突然,狂風席捲著大地,湖面上頓時雨散雲飛,憑欄而望,只見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鏡。

是啊!詩中的每一句都仿佛一幅畫。作者分別描繪了「黑雲、白雨、狂風、湖水」等景物。

加上「翻墨、跳珠」等充滿動態的新鮮感的表達,精準的描摹了從陰到雨,又到晴的過程變化,有聲有色,構思巧妙,而又信手寫就,不著痕跡。

令西湖盛夏時節暴驟來驟去的奇麗景色如在眼前。

(六)課後題

語文書第九頁第三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據醉書》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回答:黑雲翻滾如同打翻的墨與遠山糾纏,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入小船之。一陣狂風平地而來,將暴雨和雲吹散了,我逃到望湖樓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卻是天藍藍、水藍藍,那水天一色,連成一片。

以上是杜du老師整理這首詩的全部內容,如果同學們有哪些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給老師。

覺得老師的文章對你有用,歡迎大家點讚,轉發收藏,謝謝。以上的操作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支持!

關注我,看全部內容,而且關注後,不會迷路哦!

相關焦點

  • 六年級語文上冊3課《古詩詞三首》其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所作。蘇軾在詩、詞、文、書、畫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取得了獨到的成就,在宋代及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蘇軾畫像北宋熙寧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蘇軾遊覽西湖,寫下了五首詩,這是其中一首。這首詩描繪了西湖雨中奇景,將一場突然而至的夏雨寫得十分生動。
  • 小學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注釋、譯文及賞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譯文翻滾的烏雲像潑灑的墨汁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忽然間捲地而來的狂風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風雨後望湖樓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注釋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注釋 1、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位於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 3、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4、遮:遮蓋,遮擋。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在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他來到了西湖邊的望湖樓,和朋友們在這裡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欣賞著西湖的美景。喝著喝著,有點醉了。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1072年寫作於杭州西湖。「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深刻。一個人經歷大起大落,才可能明白人生。蘇軾的一生經歷幾次大起大落,因此蘇軾對人生,對社會,對官場有比常人更深的體會。
  • 蘇軾《六月二十七望湖樓醉書》酒壯詩膽,萬千鬱結一掃而光
    今天這位是千年一遇的才子,是詞開豪放一派的宗師,是青年揚名卻官場失意的官員,醉後會有何表現呢?讓我們跟著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望湖樓醉書》一起去領略酒壯詩膽,揮毫落紙,萬千鬱結在筆端一掃而光的文豪氣概。蘇軾頭上的名號太多了,一時無法找到最能概括他的語言,讓我們順著他的早年經歷一路跟隨直到六月二十七日的望湖樓。
  • 雨中即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賞析
    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跟《飲湖上初晴後雨》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先來讀一遍這首詩在詩裡找答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詩文大意:這首詩講的是烏雲翻滾,像打翻的墨汁一樣與遠山纏鬥,只見遠處露出一段青翠的山巒,明麗清新,白色的雨點,宛如珍珠一樣蹦蹦跳跳,竄到了船上;突然間平地上捲起一陣狂風,瞬息間把天上的烏雲都吹散了,望湖樓下平靜的湖面碧波如鏡,倒映著遼闊的藍天!
  • 未來講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誦讀:郭政建
    未來講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誦讀:郭政建 2020-11-2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語文《草原》,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學生看了表示很有用
    學生對語文課文的預習和學習,需要準確、全面的資料,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帶學生高效學習語文,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感受大自然」為主題。同學們,這是六年級上冊第一課《草原》的學習,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給老師。覺得我的文章有用,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 前鼻音韻母:an、en、in、un、ün,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和詳細講解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學習的第12課有五個前鼻音韻母。怎麼學習學生記得牢?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學生學習語文,幫助家長輔導學生!下面,我們一起走進這一課的拼音學習吧!四、如何拼讀1.兩拼音節在拼讀時可以讓孩子們看平時熟悉的字,比如「人、文、山、站、三、音、雲」等進行引導拼讀。
  • 統編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知識點(3《古詩三首》)
    整首詩解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色的雲像打翻的墨水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蹦進船裡。忽然一陣捲地而來的大風把雲和雨吹散了,此時從望湖樓上往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樣廣闊,一片汪洋大海。  西江月:詞牌名。 夜行黃沙道中:詞題。
  • 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的倔強和寧靜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這首詩作於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的夏天,原作一口氣寫了五首,我們讀的是第一首,也是五首裡面最有名的一首。從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北宋出現了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就是「王安石變法」。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2課《古詩詞三首》教案
    3.學習古詩《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理解詩句大意,體會詩人的情感。1.總結學習方法:【出示課件5】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板書: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2.用總結的學習方法嘗試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學生按步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課文重點知識學習資料
    #今天分享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課文知識點清單,學習資料。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1.作者介紹: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自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詩、詞、書法、畫等都有傑出成就。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他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他曾兩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築蘇堤,造福於杭州百姓。
  •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知識梳理——教師筆記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師筆記1一、交流平臺中心句的釋義:一段話的開頭就表達了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後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開頭這句話來寫的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師筆記2三、詞句段運用懶洋洋 慢騰騰 顫巍巍 興衝衝
  • 六年《在柏林》,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學生解決重點問題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14課,自讀課文《在柏林》怎麼學習呢?戰爭給人們造成沉重的苦難,帶來難以彌合的創傷,默讀課文,想想這篇小說是怎樣表現戰爭災難這一主題的。小說的結局出人意料,你怎樣理解「車廂裡一片寂靜,靜的可怕」?看資深教師杜du的手寫筆記,解決課文中問題,幫助更多的學生學習語文。
  •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六年級上冊課文板書設計
    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宋)朱熹板書設計:           觀書有感看   方塘   清澈透明 ← 源頭活水 (寫景)想   心智   更加聰明 ← 不斷讀書3.古詩詞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 一年語文上冊,資深教師講解第一單元知識點,帶學生系統複習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編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對韻歌》5篇識字課。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滲透了韻語識字、看圖識字、象形字識字、對對子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藉助聽讀和聯繫生活經驗來學習漢字。
  • 六年語文下冊《臘八粥》,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學生預習語文
    統編版教材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臘八粥》是作者沈從文先生在早年時寫的一篇小說。這篇課文選自小說《臘八粥》的前一部分,沈從文先生用極其細膩的筆觸,通過小孩兒八兒的視角寫出了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過程。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穿越了千年的歷史長河,孕育著祖國的傳統文化,述說著著我們幾代中國人的濃濃深情。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學習目標,古詩積累,口語交際、習作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學習目標,古詩積累,口語交際、習作一、學習目標1.通過感情朗讀例句,能分清句子中哪些是具體描寫的和哪些是寫作者感受的,感悟寫景中融入感受的表達效果;能在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作者: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