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第一次去迪卡儂的線下實體店,明亮的體育超市風格給了我一種很貴的感覺,但是價格卻低的讓人驚喜,遠低於其他運動品牌的價格也同樣能給人優質的穿著體驗,物美價廉的商品和不同類型的體驗區讓人很容易就心生好感。這也讓人感嘆迪卡儂的經營模式。
性價比和用戶體驗的首選
作為一家體育用品的零售商,迪卡儂給自己的商業模式的定位就是價格低、質量硬。迪卡儂誕生於奢侈品雲集的法國,這也是創始人打造價格優勢的一部分原因。將價格儘量的壓低而創造用戶市場。商品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那款29元的雙肩包,無論是學生還是中老年人都適合背,以及49元的高密度抓絨衣,實現了真正的物美價廉。
迪卡儂在1986年的時候就成立了自己的生產公司,為其提供產業鏈的支持。在電商發展如此之快的情況下,迪卡儂的2019年的營銷額同比增長9%,全球銷售額達到了124億歐元(大概975.88億人民幣)。如此驚人的銷售額離不開迪卡儂的銷售模式,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迪卡儂選擇了接納而不是對抗,它也開啟了線上銷售,線上主要是用於擴大市場影響力,但是主要營收還是來源於線下,因為消費者可以在線下的門店有體驗式的服務。商超式的的營銷方式給了大眾選擇的機會。賣場裡有11個區域,放了大概60多種運動類別的35000種運動產品,面向的主要人群是運動小白,使消費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種類繁多,囊括了多個價位。還有動力單車的體驗、運動服邊上的個體試衣間都極大方便了用戶的試用和購買,這也使得用戶都更願意選擇線下的實際體驗。
迪卡儂也為滿足這一需求,在中國46座城市開了178家門店,大部分都在大型超市的旁邊,便於用戶在商場購買時也順便挑選,方便用戶的購買和選擇。在迪卡儂的門店裡,店員都是陪練員而不是推銷員,他們會幫助購買者正確的試用裝備,感受商品的品質,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還有一個比較具有特色的就是迪卡儂市場15%的用戶體驗區,竟然還有桌球桌、籃球場和蹦床。
垂直產業鏈的大優勢
為了減少和品牌商在價格以及貨源供應上的方面的交涉,從1986年起,迪卡儂就開始自主研發品牌,預備實現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接近閉環經營。為低價銷售提供渠道。迪卡儂90%的產品都是來自於它自有的運動品牌,每個品牌都有專門的團隊進行開發設計。而且迪卡儂公司注重環保,相比於其他品牌在包裝下功夫,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迪卡儂的包裝都近乎於「簡陋」,鞋子沒有鞋盒,實現真正的「零包裝」。
「零」營銷下的「自來水」
相比於其他運動品牌在大眾面前的營銷廣告,我們幾乎看不到迪卡儂的廣告,因為迪卡儂的目標客戶就是店鋪附近的居民,通過居民的口口相傳,藉此來擴大受眾範圍,畢竟身邊人的「安利」,總比電視上花裡胡哨的廣告靠譜的多。和同行的阿迪耐克相比,迪卡儂主打的就是性價比還有較多的品牌種類,這也給了低消費群體選購適合運動商品的機會。這也使得迪卡儂在體育用品行業的中低端甚至中高端成為了行業巨頭。
如果說迪卡儂有什麼比較劣勢的地方,可能就在於它的款式翻來覆去的就那幾種,比較老式,而且迪卡儂是按運動種類設計產品,所以它有的商品款式可能更適合於歐美人,但這也是批量生產成本最低的後果,還有就是根據價格而言,產品的品控可能不盡如人意比如線頭之類的問題。
迪卡儂的成功或許能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品牌的發展需要具有核心潛力,根據市場的發展調整經營模式,順勢而行總能夠找到發展的機遇,與其在營銷手段上大費周章,不如提高用戶的體驗。
參考資料:
前瞻經濟人問答:《迪卡儂的過去與未來》
網盛頭條:《電商時代,迪卡儂為什麼屹立不倒?》
中國論文網:《迪卡儂在華經營成功因素分析及其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