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行業零售巨頭,性價比打下的百億品牌,迪卡儂的經營之道

2020-12-26 聚富財經

五年前第一次去迪卡儂的線下實體店,明亮的體育超市風格給了我一種很貴的感覺,但是價格卻低的讓人驚喜,遠低於其他運動品牌的價格也同樣能給人優質的穿著體驗,物美價廉的商品和不同類型的體驗區讓人很容易就心生好感。這也讓人感嘆迪卡儂的經營模式。

性價比和用戶體驗的首選

作為一家體育用品的零售商,迪卡儂給自己的商業模式的定位就是價格低、質量硬。迪卡儂誕生於奢侈品雲集的法國,這也是創始人打造價格優勢的一部分原因。將價格儘量的壓低而創造用戶市場。商品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那款29元的雙肩包,無論是學生還是中老年人都適合背,以及49元的高密度抓絨衣,實現了真正的物美價廉。

迪卡儂在1986年的時候就成立了自己的生產公司,為其提供產業鏈的支持。在電商發展如此之快的情況下,迪卡儂的2019年的營銷額同比增長9%,全球銷售額達到了124億歐元(大概975.88億人民幣)。如此驚人的銷售額離不開迪卡儂的銷售模式,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迪卡儂選擇了接納而不是對抗,它也開啟了線上銷售,線上主要是用於擴大市場影響力,但是主要營收還是來源於線下,因為消費者可以在線下的門店有體驗式的服務。商超式的的營銷方式給了大眾選擇的機會。賣場裡有11個區域,放了大概60多種運動類別的35000種運動產品,面向的主要人群是運動小白,使消費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種類繁多,囊括了多個價位。還有動力單車的體驗、運動服邊上的個體試衣間都極大方便了用戶的試用和購買,這也使得用戶都更願意選擇線下的實際體驗。

迪卡儂也為滿足這一需求,在中國46座城市開了178家門店,大部分都在大型超市的旁邊,便於用戶在商場購買時也順便挑選,方便用戶的購買和選擇。在迪卡儂的門店裡,店員都是陪練員而不是推銷員,他們會幫助購買者正確的試用裝備,感受商品的品質,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還有一個比較具有特色的就是迪卡儂市場15%的用戶體驗區,竟然還有桌球桌、籃球場和蹦床。

垂直產業鏈的大優勢

為了減少和品牌商在價格以及貨源供應上的方面的交涉,從1986年起,迪卡儂就開始自主研發品牌,預備實現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接近閉環經營。為低價銷售提供渠道。迪卡儂90%的產品都是來自於它自有的運動品牌,每個品牌都有專門的團隊進行開發設計。而且迪卡儂公司注重環保,相比於其他品牌在包裝下功夫,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迪卡儂的包裝都近乎於「簡陋」,鞋子沒有鞋盒,實現真正的「零包裝」。

」營銷下的「自來水」

相比於其他運動品牌在大眾面前的營銷廣告,我們幾乎看不到迪卡儂的廣告,因為迪卡儂的目標客戶就是店鋪附近的居民,通過居民的口口相傳,藉此來擴大受眾範圍,畢竟身邊人的「安利」,總比電視上花裡胡哨的廣告靠譜的多。和同行的阿迪耐克相比,迪卡儂主打的就是性價比還有較多的品牌種類,這也給了低消費群體選購適合運動商品的機會。這也使得迪卡儂在體育用品行業的中低端甚至中高端成為了行業巨頭。

如果說迪卡儂有什麼比較劣勢的地方,可能就在於它的款式翻來覆去的就那幾種,比較老式,而且迪卡儂是按運動種類設計產品,所以它有的商品款式可能更適合於歐美人,但這也是批量生產成本最低的後果,還有就是根據價格而言,產品的品控可能不盡如人意比如線頭之類的問題。

迪卡儂的成功或許能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品牌的發展需要具有核心潛力,根據市場的發展調整經營模式,順勢而行總能夠找到發展的機遇,與其在營銷手段上大費周章,不如提高用戶的體驗。

參考資料:

前瞻經濟人問答:《迪卡儂的過去與未來》

網盛頭條:《電商時代,迪卡儂為什麼屹立不倒?》

中國論文網:《迪卡儂在華經營成功因素分析及其啟示》

相關焦點

  • 體育產業漸熱,迪卡儂還要繼續「低調」?
    除了迪卡儂以外,位列世界500強的零售業巨頭歐尚、國際家裝建材零售集團樂華梅蘭等都是穆裡耶家族旗下的企業。迪卡儂的創始人米歇爾·雷勒克的家族與穆裡耶家族是姻親,因此穆裡耶家族的商業背景以及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迪卡儂的經營策略。首先是無幹擾式購物。迪卡儂的購物模式和同為穆裡耶家族旗下的歐尚如出一轍,都是「自選」為主。
  • 深度解碼:體育用品「全能王」迪卡儂的商業模式
    :從原材料採購到營銷渠道,無一不大包大攬,構建了包括採購、設計、生產、品牌、物流、零售等在內的完整的體育用品產業鏈。更重要的是,在全世界都「避重就輕」,在大家都模仿著蘋果、耐克這種只掌控利潤上遊的產業鏈架構時,迪卡儂卻「避輕就重」,幹著貌似傻大粗的活:從原材料採購到營銷渠道,無一不大包大攬,構建了包括採購、設計、生產、品牌、物流、零售等在內的完整的體育用品產業鏈。
  • 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目前在全世界擁有超1300家門店,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在迪卡儂之前,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李寧、安踏這樣的製造商,從設計、生產到經銷商渠道一手搞定,另一種是滔博、跨世這樣的品牌代理商,手裡同時運作多個國外品牌,通過布局終端門店提升渠道價值。最近幾年隨著全民健身熱,出現了像探路者、凱樂石、三夫這樣的新晉品牌,但運營模式不外乎上述兩種。
  • 專家解析迪卡儂逆勢成長緣由及其所面臨問題
    在整個運動服裝行業,李寧、耐克等眾多國內外公司紛紛面臨「關門潮」的時候,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僅去年一年,就在中國開設了16家新賣場,其母公司奧克西蘭集團在全球實現了70億歐元營業額,同比增長7.2%。顯然,在中國市場加速撈金已成為這個法國零售巨頭重要的發展戰略。
  • 解讀迪卡儂:體育運動品牌王國的商業秘密
    迪卡儂是誰?在擁擠的體育用品市場做了什麼?憑什麼它能擺脫紅海,屹立不倒?道本商業地產記者帶你深度領略不一樣的體育運動品牌王國。  源於法國的貴族血統  1976年,迪卡儂的第一家門店在法國裡爾附近的小村莊恩洛斯誕生,那時候的迪卡儂只是一家自助式的運動器材與休閒服飾量販店,並出售各個品牌的產品。
  • 後疫情時代迪卡儂擁抱體育用品市場變局
    開發線上生意經,迪卡儂借疫情加快數字零售轉型過去幾個月疫情深刻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迪卡儂也和幾乎所有企業一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這種情況下,體育人身上樂觀、堅韌的氣質充分展現出來。迪卡儂不僅積極捐出防疫救援物資,同時有力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的挑戰,特別是積極開拓線上商業模式,取得不俗成績。
  • 坐標魔都,必酷體育、迪卡儂、佳兆業體育等你來
    本篇文章推薦三大崗位:【 必酷體育-留學顧問 】,【 迪卡儂-全渠道零售運動負責人--上海 】,【 佳兆業體育-場地運營經理 】必酷體育 關於「必酷體育」: 上海必酷(Be-Cool)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青少年體育為主,輻射青少年各項事業發展的公司,與中國青少年體育聯盟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目前主營業務是青少年高爾夫培訓及出國留學服務
  • 醒醒,迪卡儂請停止「低調」!
    除了迪卡儂以外,位列世界500強的零售業巨頭歐尚、國際家裝建材零售集團樂華梅蘭等都是穆裡耶家族旗下的企業。 迪卡儂的創始人米歇爾·雷勒克的家族與穆裡耶家族是姻親,因此穆裡耶家族的商業背景以及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迪卡儂的經營策略。 首先是無幹擾式購物。
  • 迪卡儂:如何將性價比做到極致
    說起迪卡儂,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物美價廉。在迪卡儂,幾十元就能買到一件不錯的運動服。在知乎上,很多運動愛好者也會推薦迪卡儂的運動裝備。  這家擁有40年歷史的法國企業,被業內形容為運動行業的宜家。如今,迪卡儂在中國的門店數量超過200家,而且做到不亞於中國企業的性價比。
  • 迪卡儂「未來零售」布局加速 攜手微軟推動數位化轉型
    就體育零售方面來說,經過多年發展,傳統線下渠道建設已經十分成熟。而隨著零售科技進步和線上市場的利好,全渠道成為體育零售發展的主要訴求。迪卡儂在中國一直比較「另類」,它打通了產業鏈上下遊,是一家集設計、生產、物流、品牌、零售於一體的體育用品全產業鏈零售集團,這也是其被稱為體育界「宜家」的主要原因。
  • 黑蟻研究 | 中國的「宜家」和「迪卡儂」?——自有品牌大型零售...
    同時,過往二十年作為「世界製造工廠」的中國也積累了各行業豐富的供應鏈資源。我們相信背靠中國不斷增強的消費能力和升級意願,以及豐富的產業資源和產業重構的機會,中國一定會出現很多世界級的消費品品牌,其中自有品牌大型零售業態正是機會之一。 過去世界範圍內已經誕生了宜家、迪卡儂等多個現象級的自有品牌大型零售業態模式。
  • ...蘇寧體育:7月體育品類銷量同比增長120.17%,迪卡儂上線支付寶
    精選每日健身產業新聞內容,關注全球視野的健身行業新動向。尤其在疫情擴散的非常時期,為國內健身行業從業者提供焦點信息。迪卡儂上線支付寶8月7日,支付寶宣布與大眾運動品牌迪卡儂在零售數位化升級方面展開更深度的合作。目前,迪卡儂小程序、生活號等均已在支付寶正式上線,服務覆蓋迪卡儂全國超100個城市的線下門店。
  • 迪卡儂加快在華開店速度 未來5年將布局500家門店
    迪卡儂特有的商業模式,是從上遊的設計,到生產,再到下遊的零售,採取了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戰略。在法國,迪卡儂有全球僅次於雷諾的第二大研發中心,擁有自己的生產公司,所有的產品也都是在自己的店內銷售。   「沒有任何中間環節,這樣大大節約了成本,把最好的性價比返還給顧客。」Hans說。即使是迪卡儂中國北方區的總部,辦公室的設備和裝潢也極為簡單,最大程度地壓低成本。
  • 迪卡儂中國擴張之路:未來5年將在華布局500家門店
    迪卡儂特有的商業模式,是從上遊的設計,到生產,再到下遊的零售,採取了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戰略。在法國,迪卡儂有全球僅次於雷諾的第二大研發中心,擁有自己的生產公司,所有的產品也都是在自己的店內銷售。   「沒有任何中間環節,這樣大大節約了成本,把最好的性價比返還給顧客。」Hans說。即使是迪卡儂中國北方區的總部,辦公室的設備和裝潢也極為簡單,最大程度地壓低成本。
  • 迪卡儂上線餓了麼 「零售+外賣」再拓體育健身新場景
    繼新華書店、晨光文具等上線餓了麼之後,全球最大的綜合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近日正式入駐餓了麼。【圖說】正去迪卡儂門店取訂單的餓了麼藍騎士在餐飲外賣之外,包括書店、文具店、3C手機甚至電影院博物館等在內,上線餓了么正在成為眾多零售服務行業的共同行動。
  • 迪卡儂的核心競爭力:高性價比、以物美價廉為市場導向
    在過去的幾年裡,從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品牌競爭格局來看,國外品牌佔據高端市場,國內品牌主要以中低端市場為主,整個市場的一大特徵就是漲價,國外品牌憑藉其佔據高端市場的優勢,每年的漲幅動輒就是10%以上,國內品牌在經歷了寒冬期後各謀突破,亦有低價拋售策略,卻未能帶給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而此時來自法國的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卻以高性價比獲得消費者極高讚譽。
  • 中國市場太重要了 迪卡儂宣布五年後在華銷售額將佔集團四分之一(圖)
    整體零售市場銷售低迷,但並沒有影響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在中國的擴張勢頭。  《第一財經日報》從迪卡儂方面獲悉,這家公司2014年中國區新開商場數量32家,位居集團全球第一。2015年的新開店數量則可以達到50家。
  • 運動界的泥石流——迪卡儂:摳門是我的發家之道
    法國品牌迪卡儂也算了一個運動打牌了,熟悉迪卡儂的都知道它的衣服背包之類的有多便宜。同類產品相比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品牌都便宜很多,最貼近生活的運動大牌。雖然迪卡儂的產品價格便宜,但是品質過硬,迪卡儂也因此圈粉無數。
  • 全能異類迪卡儂(decathlon) 貫穿整條產業鏈
    現在的迪卡儂幾乎囊括了體育用品產業鏈的全部環節,從設計、原材料、生產、物流,到品牌營銷,再到最終的零售。據迪卡儂大中華區總裁孟東介紹,目前在迪卡儂中國的店面裡,平均陳列著60多項運動種類、超過35000種運動產品,這其中90%的產品都來自Oxylane旗下自有的運動品牌。   在孟東看來,迪卡儂的核心優勢正是來自於產業鏈一體化的模式。
  • 迪卡儂全球零售營收增長11% ,中國市場首破百億元
    近日,全球運動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集團財報顯示,該集團2017年在全球零售營業額達到110億歐元,較上一財年同比增長11%,目前在全世界近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52家實體商場。其中,中國市場2017年零售營收首次突破100億人民幣,新開實體商場52家,為集團全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