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在冬天的時候,會洗澡嗎?這要看他們的子女了

2020-12-12 李三三說三農

前段時間我去朋友家玩,路過他奶奶房間的時候,聞到一股臭味兒。我問朋友為什麼他奶奶的房間會有一股臭味呢?朋友說可能是因為人老了,所以就會散發出一些不好聞的味道吧。但是我哥哥家的奶奶的房間就沒有這種味道,我哥哥家的奶奶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老人,到了冬天的時候就會讓家裡人給她燒熱水,然後在房間裡擦身子。哥哥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每當奶奶讓他燒熱水的時候,他都會趕緊去燒,而且還會把電暖扇搬到奶奶的房間,生怕把他奶奶凍著了。

我回想起自己每次來朋友家玩的時候,他都對奶奶挺不友好的,也許是因為他的父母就不怎麼尊重他奶奶原因吧。我爸爸媽媽經常和我說,我這個朋友的父母對他奶奶不是很孝順,每天只給他一些飯菜,餓不死就行,從來不管老人的生活。農村的冬天,洗澡是件麻煩事情,特別是北方農村的冬天,洗澡大部分都要去澡堂。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澡堂洗了。而且在澡堂那種地方,摔一跤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農村老人都會選擇在家裡燒一些熱水來擦身子。

燒熱水這種事情他們也幹不動了,只能讓子女幫著他們幹。如果家裡面的子女不幫他們燒熱水,那他們就沒有辦法洗熱水澡。如果是本身不是很愛乾淨的老人,那他們就會為了省事情,不洗澡。但是一個冬天不洗澡肯定會臭,雖然不像夏天那樣發出特別難聞的氣味,但是當人走近的時候,還是會聞到不好聞的味道。

就比如我那個朋友家裡的奶奶,朋友家裡的奶奶今年八十多歲,快要九十歲了。她每天待在房間裡不出來,到了夏天的時候可能會出來轉轉。因為冬天太冷了,所以就選擇不出門了。朋友的父母每天做好了飯給她送過去,其他的也就不管了。像是洗澡這種事情,問也不問。不知道那個奶奶有沒有提起來過,反正我覺得朋友和他父母是不會管奶奶洗沒洗澡的。他奶奶的房間和他們的房間離得很遠,就算臭了他們也聞不見。就是每天去送飯的時候,需要聞一下那種不好聞的味道吧。

不知道小夥伴們家裡有沒有一個待在農村的老人呢?如果有,你們可以觀察一下他們在冬天的時候會不會洗澡。其實大部分老人在冬天的時候都不會經常洗澡,只是偶爾會用熱水擦拭一下身子。像是淋浴,泡澡這種事情他們是不會做的,因為洗淋浴容易摔跤,泡澡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年紀大了身邊沒有人照顧著,洗澡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其實變老是一件挺悲傷的事情,如果家裡面的子女不孝順,在冬天的時候怕是連個熱水澡都洗不了。

像我哥哥家的那個奶奶,她就很幸福,有哥哥這麼孝順的孫子,當她洗澡的時候,哥哥就會給她準備好熱水和電暖扇,讓她舒舒服服的擦一下身子。但是像我朋友的奶奶,她就很不幸,家裡面的子女都不是很孝順,到了冬天就只能忍受身體變臭。其實我們最好孝順一點吧,因為我們以後也會變老,雖然我不相信因果循環,但是我覺得把老人儘量的照顧好是我們的責任。不管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老人,既然他們年紀大了,能夠幫一些就幫一些吧。如果你們家裡的老人提出來想要洗個熱水澡,那就給他們燒些熱水吧,也不費多長時間。

相關焦點

  • 農村「不孝之風」颳起後,很多子女到底嫌棄老人什麼呢?答案來了
    我們說描述的不孝,往往都是一些薄養厚葬、不養、棄養等等現象,現在不少年輕人都說忙,都在外面打工要賺錢養家,不過這根本不是不孝的理由,而現在很多不孝卻是建立在嫌棄老人的本質上面,或許很多人會反駁,但是下面這幾點也是筆者總結出來的,或許看完之後,很多不孝的子女就會一改往日的看法。
  • 冬天平房院老人洗澡犯了難?八裡莊街道免費助浴服務受歡迎
    又到了數九寒天,住在平房院、老舊社區裡的高齡老人為洗澡這件小事兒犯愁了。記者調查中發現,有的社區已在探索破解獨居老人冬季洗澡難題,免費助浴空間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生活中的難題。候客大廳裡真熱鬧:上了年紀的老人絡繹不絕,拎著洗浴用品排隊買澡票的老年顧客也是一位接著一位……「這個點兒人多,十五個淋浴噴頭,都要三個人共用一個了,要不您稍晚一會兒再來。」下午兩點多,女賓區裡已經沒有淋浴的位置了,店員董春燕邊解釋邊為老人退了款。「一到冬天,來浴池的老人特別多,其中還不乏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
  • 老人手裡有多少錢,要不要告訴子女?三位老人的經歷,值得借鑑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網友們的答案都不同,但大部分老人都會說實話,老人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只要子女開口,老人就算沒有,就算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滿足子女的需求,所以現在「啃老族」,跟父母的思想也有關係。父母對子女沒有任何的防備心,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所以大多數父母被問到存款,他們都會如實回答,覺得一家人就不該欺騙。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4.外出 務工農民為了改善生活,我國每年都會有大批的農民工進城務工,當他們進城務工時,另一方就會在農村獨居生活。還有的老人,他們在城裡的子女可能會有一番事業,當他們事業忙不過來,需要人手時,為了減輕開支,會選擇讓父母其中一方進城幫助自己的事業。
  • 農村老人只能「自生自滅」嗎?
    據說,這不是個案,而是一群老人的鏡像。看慣一家老幼樂樂呵呵過年的場面,這樣的晚景,實在讓人感到透骨的悽涼。農村的老人,當精力、體力逐漸從身體內耗散,又靠什麼延續剩下來的漫長歲月?難道,已然成為「累贅」的他們,只能自生自滅?
  • 同樣是60歲老人,城裡的在家休息,農村的外出打工,是閒不住嗎?
    這樣的場景,不由的讓人們疑惑,同樣是60歲老人,城裡的在家休息,農村的外出打工,是農村老人閒不住嗎? 其實這種現象多年前已經凸顯端倪,特別是近些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的年輕人,中老年人也紛紛進城打工後,農村更是顯得凋零。 而對於農村人大量外出打工的現象很好理解,在外面能賺的錢比家裡的多。可是讓人不解的是,許多上了歲數農村老人也不在家看孩子,也不種家裡的地了,而是跟著年輕人一起外出打工,而這些人群中有的甚至快70歲了。
  • 農村有很多留守老人,都得不到子女的照顧,只能孤獨的老去
    現在農村有很多留守老人,雖然他們這一生養育很多子女,可是到最後子女都無法在身邊孝敬照顧老人,有些生病無法走動的老人只能活活得躺在床上,最後就這樣去世了。我家大媽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老人,大媽這一生生了3個兒子5個女兒,5個女兒都嫁到離我們村莊比較遠的地方,而且在我們農村有這樣的說法,嫁出去女兒潑出去水,意思就是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後續就沒有照顧父母的責任,照顧父母的責任都是兒子,所以在農村才會有一定要生兒子的思想,因為只有兒子才會贍養自己,才會為自己養老送終。
  • 南方人為什麼要天天洗澡,難道他們真的是為了乾淨嗎?
    一天洗澡三次?那不時間都用在洗澡上了嗎?到了深圳才知道,一天泡在水裡都不為過,因為太熱,不洗受不了。所以一天洗得多了就不叫洗澡了,就叫衝涼!上海人的洗衣服應該是很有名的,光是那萬國旗似的晾衣架就非常壯美,只要天氣好,天不亮就會有人高高地舉著晾衣杆從窗戶伸出來,晾衣杆上掛滿了花花綠綠、大大小小各色衣裙。
  • 「我沒有一兒半女,難道就不能獨自洗澡?」80歲丁克老人真心酸
    比如說:浴池有規定,歲數大的老人,不可以單獨洗澡!「必須有家屬陪同,才可以進去洗澡。大娘,您明白嗎?這是我們的規矩,您都這麼大歲數了,萬一摔倒有事算誰的呢?這裡有貼著啊,寫的特別清楚:不許老年人獨自洗澡!」我洗澡的時候,看見一位80歲的老大娘,一個人拄著拐棍來洗澡。結果,被前臺給攔下了,拒絕讓她進入。老大娘站在那裡不肯走,非要進去洗澡。
  • 農村60-70歲的農村老人,無力種地後,他們該去向何方?
    如今,回到農村,田間勞作的農村老人五六十歲的,在地裡幹活是很普遍的,甚至70歲的仍有不少堅持種那幾畝薄田。雖然國家有每月100左右的農村養老金,但他們仍然閒不住。
  • 破解獨居老人冬季洗澡難,這個胡同志願者上門「助浴」
    又到了數九寒天,住在平房院、老舊社區裡的高齡老人為洗澡這件小事兒犯愁了。記者調查中發現,有的社區已在探索破解獨居老人冬季洗澡難題,免費助浴空間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生活中的問題。候客大廳裡真熱鬧:上了年紀的老人絡繹不絕,拎著洗浴用品排隊買澡票的老年顧客也是一位接著一位……「這個點兒人多,十五個淋浴噴頭,都要三個人共用一個了,要不您稍晚一會兒再來。」下午兩點多,女賓區裡已經沒了淋浴的位置了,店員董春燕邊解釋邊為老人退了款。「一到冬天,來浴池的老人特別多,其中還不乏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
  • 農村老人要為生活勞碌,而城裡老人如此悠閒自在,你有什麼看法?
    由於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的差別,導致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現在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種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維持生活;而城市老人則悠閒自得的,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這兩種老人在晚年生活狀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中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心理學:子女為何漸漸就開始,討厭家裡的老人了?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當我們在看老年人搶雞蛋、擠公交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呢?很多人從未想過自己老的時候,但是大家都看過非主流,殺馬特,某某家軍,和現在的愛豆一樣,每段時期,都有流行的東西,過了這段時期之後,回頭看看有點可笑,也有點懷念。
  • 農村一個老人有四個子女,用輪流的方法伺候老人,這樣好嗎?
    我們也不讓住,結果導致老人住進了一間彩鋼房裡。農村老人如何養老,這是個現實問題。人老了以後,如果是只有一個兒子反倒沒有太多的麻煩事,可如果是兒子多,常常會因為如何給老人養老鬧出矛盾。兒子們之間沒矛盾了,老人也可以消停清閒,這對老人的身體和心裡都有好處,所以黑嫂說這個方法是最公平,也是對老人最好的方式。那有人會說了,萬一老人身體不好了,還是會有兒子害怕老人去世在自己家,這怎麼解決?這就是我們後面要說了。
  • 過去的農村人老人,戴帽子時為什麼要在裡面放兩張紙?從實用出發
    現在農村戴帽子的老人不太多了,在黑嫂小的時候,農村的中年人和老人基本上都戴有帽子,小時候也挺調皮的,老是愛掀這些人的帽子,他們也並不惱,只是笑著說幾句,然後把帽子再戴回頭上。但是,掀起這些帽子後,黑嫂就發現了不對勁,這些人的帽子裡總是會墊幾張紙,小時候完全不明白他們這是幹什麼,也問這他們,他們卻並不告訴我。黑嫂是個特別好奇的人,就是好奇心特別重,遇到不懂或者不明白的事,總是會想要搞個明白,這種事你從書本上是無法找到原因的,只能自己去思考或者慢慢觀察。
  • 農村老人說;人到中年、要做到「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得好;人到中年、要做到「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時候和老人們聊天,他們總喜歡用一些老話來告誡我們如何去為人處世,雖然說老人們說的老話聽起來很粗糙,但細細品讀的話,還是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 70歲丁克老人的話:「無子女,我甚至不能一個人洗澡」,晚年悽涼
    70歲丁克老人的話:「無子女,我甚至不能一個人洗澡「,晚年悽涼近日,一名83歲老人獨自去公共浴室洗澡被拒絕的事件,在網絡熱炒。那使我想起了老家的鄰居大娘,她和老伴也是「丁克」一族。在她70多歲的時候,老伴去世後,她獨自一人去洗澡,儘管澡堂沒有拒絕她入內,但她還是老了,自己洗澡很吃力。沒人幫她搓背,又由於洗得慢,又有點缺氧,她最終暈倒在浴室裡。隨後,儘管她被搶救過來,但也發出了「無兒無女,我甚至不能獨自洗澡」的感慨,讓人十分痛心。選做「丁克」,難道真的是青春瀟灑,晚年悽涼?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網上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年人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有的年輕人就說,孩子出生以後,不出去掙錢怎麼行,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請得起保姆,所以還是需要老人出面幫忙帶孩子。也很多老人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又要上班,半輩子都很辛苦。
  • 農村老人飲食一般都不乾淨,卻有很多長壽人,為何?這是有原因的
    印象中小時候的農村,穿衣吃飯不講究是普遍現象;帶娃管老不講究也是普遍現象,可是有多少農村娃或農村老人是因此而夭折的呢?很少很少,不僅少,而且農村人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體質都基本很強健,經得起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那為什麼農村人生活環境很髒卻很少有頭疼發熱、而城裡人每時每刻都乾乾淨淨卻小感小冒不斷呢?
  • 老來難,農村老人接受了兒孫的不孝,兩極分化誰對誰錯?
    「忍受不了農村的傳言,一把年紀了還選擇二婚,我叫他媽《爸》他《她》養過我嗎?」聽到無數的聲音。「聽說咱村的張寡婦又和別人好上了。」「是?也不顯害臊?」這樣的聲音折磨了許多人。百年後我們都是塵土何必在意世俗的看法?對於農村的老年人來說,孤寡老人找個伴也是想找個伴侶,可以在自己生病時候,兒孫不在身邊時候,有個人可以端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