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飲食一般都不乾淨,卻有很多長壽人,為何?這是有原因的

2020-12-14 灑脫農人

身在農村,大家一定聽過這句口頭禪:「哇抓哇抓(土話,就是很髒的意思),吃了變菩薩;乾淨乾淨,吃了要生病」,從小到大,這句話就一直伴隨著我這個農村人的一生。印象中小時候的農村,穿衣吃飯不講究是普遍現象;帶娃管老不講究也是普遍現象,可是有多少農村娃或農村老人是因此而夭折的呢?很少很少,不僅少,而且農村人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體質都基本很強健,經得起風吹雨打、日曬雨淋!

那為什麼農村人生活環境很髒卻很少有頭疼發熱、而城裡人每時每刻都乾乾淨淨卻小感小冒不斷呢?我先說一個我們某鄰國恆河水的傳說吧,也許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了!

大家都知道,這個國家是除了我們以外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國家,全國13億人口,密度比我們還大,而且他們的窮人更多、文盲不少。這個國家的生活理念很奇特,據說他們在方便的時候從不用手紙,而是用水衝洗、用手扒拉,這放在我們國家,絕對是難以接受的。他們的淡水資源主要來自一條叫恆河的河流,而這條河裡的水,他們都是人畜共飲、不分彼此;更要命的是,他們基本沒什麼環保意識,不管是什麼死豬死狗乃至人的死屍,都很隨意地往恆河裡扔。

大家可以想像,因為他們種種不講衛生的做法,就導致了這條河流裡的各種細菌,異常的豐富,但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從小到大,不僅在恆河裡洗澡,而且口渴了就會直接喝恆河裡的水,卻並沒聽說他們有個什麼不得了的疾病,一個個的還成長得五大三粗的。

但是外國人到了這個國家就不行了,曾經有一個外國記者,僅僅只是在恆河裡洗了一次澡,就上吐下瀉得不行,醫生說他是被恆河裡的細菌感染了。這個外國記者不服啊,明明你們國家的人天天去河裡洗澡、還喝河裡的生水,沒有一點問題,我去洗了一下為何就被感染了呢?醫生說了,因為本國人民從小就喝恆河水、在恆河裡洗澡,所以在本國人民的體內早已產生了抗體,而你是第一次接觸恆河水,體內沒有抗體,當然就要被感染啊。

我也沒有去過這個國家,這個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僅僅只是聽說而已,知道真相的友友不妨在下面評論區告訴我一下,但是我覺得這個傳說,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人體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大,能夠根據生存環境的狀態來進行自我調節,以達到適應環境、得以生存的目的。

所以回到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這個問題,很多農村老人飲食不衛生、卻能長壽無病痛,確實很有趣啊,我認為這裡面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造成這樣的結果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長期身處髒亂差環境,身體產生抗體,使得人體對該環境具有了一定的適應性。

正如上例中的恆河水一樣,很多農村老人經常都處於一種不講衛生的環境之中,時間長了體內也會建立起某種抗體,讓身體與外部環境構成了一定的和諧、達到了某種平衡的狀態,所以這樣的農村老人反而不容易生病了。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乞丐和撿破爛的人群,他們穿得少、吃不飽,衛生狀況就更加的糟糕,不管是那裡來的食物、也不管是多長時間的食物,只要沒有異味、沒有毒性,他們就會吃,可是吃來吃去,我看他們的身體卻都比較健康、抵禦寒冷的能力也是很強,如果沒有其他的因素導致他們死亡,那麼若干年後你仍然能夠看到他的存在。

2、長期的體力勞動,使得農村人的體質得到了加強。

體力勞動雖然非常的辛苦,但是卻又能增強農村人的體質,所以農村人在長期的體力勞動中,身體已經被鍛鍊得非常壯實,抵禦能力也變得很強,所以農村人的身體一般都長得勻稱,不像城裡人那樣大腹便便,實際是弱不經風,一點也經受不住日曬雨淋。

3、長期的室外勞作,使身體與大自然建立起和諧相處的機制。

農村人多數時間都是在地裡勞作、山坡上忙碌,很少有成天窩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農村人的身體能夠適應季節的變化和氣溫的突變,不會因此而生病;而城裡人基本都是待在室內,使用著很多科技產品來人為改變環境,導致身體的適應性較差、不能適應大自然的變化,稍有一些環境異常就會出現疾病。

總結語

總之,我們很多農村老人的飲食,確實談不上很乾淨,但其實也並不是變質腐爛的食物,無非就是灰塵多一些而已;再加上農村老人早已通過生產勞動,把體質鍛鍊得很強健了,所以當然不容易生病。

當然了,我並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學習農村老人不衛生的生活方式,有條件的地方,還是要講究一下環境衛生,至少腐爛變質的食物一定不要吃,要儘可能遠離那些具有傳染性質的環境,至於其他的,就不用過於「窮」講究了,我們都是農村人,這才是我們農村人的本色。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的呢?你認為還有其他原因嗎?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的飲食一般不乾淨,為啥卻有很多長壽人?看完有數了
    最近這幾年外出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大多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或者是留在農村上學的孩子。大多數農村老人不僅要承擔起照顧小孩的重任,還要耕種自己的耕地,所以平日裡十分忙碌,到農忙時,常常忙的沒有時間吃飯,所以老人們對吃飯這件事情也很不在意,很多老人還常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雖然很多農村老人的飲食不乾淨,但是在每個農村都有很長壽的老人,這是為啥呢?
  • 農村老人常年吃醃食品,這種不健康的食物,為何還有不少是長壽的
    要說農村老人飲食不衛生,應該是指農村以前傳統的飲食習俗,受到了一些養生專家的非議,如同在農村很多家庭都會自己醃製一些菜吃。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食品專家們,他們肯定說的是有道理的,確實農村存在一些老人更為長壽,但不代表這些傳統的飲食習俗,就沒有問題。比如隔壁的韓國,他們那邊胃癌發生率,是全球第一的原因和他們當地無泡菜不歡的飲食習慣,是分不開的。
  • 有多少農村老人能活到八十歲?原因是什麼?
    現在農村八十、九十歲的老人,越來越多,隨處可見,這不是個別村莊,而是農村普遍現象。很早以前,人們常說,「人過七十古來稀」,人能活到七十歲,這種年紀的人很少,相當稀缺,如今這句流傳幾千年的神話,徹底被摧毀,相反,八,九十歲的農村老人越來越多,究竟是什麼原因獲得如此高的長壽?
  • 農村怪象,一到了臘月就有很多老人去世,到底是什麼原因?
    前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農曆臘月將近,農村紅白喜事也就越發多了出來,喜事是人為控制原因,臘月份臨近過年,親朋好友都從外地回來,此時結婚更加熱鬧,這一點倒是能夠理解,那為何臘月農村白事也頻頻發生?難道真的如老一輩所說,臘月陰氣重,導致許多老人去世的?
  • 為什麼農村老人一般都不過70大壽?有什麼講究嗎?
    沒有聽說過農村老人不過70大壽的。至少在我們這邊老人過70歲的壽誕,這邊都是會正常來做的。只是在時間上並不是按照整十來算的。人生一世,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古代人們能夠活到七十歲的人一直很很少,所以用「古來稀」來表示活到70歲真的不容易。而在古代,也有人到了一定歲數的時候一定要做生日,一定要請新朋好友過來一起熱鬧熱鬧,一起吃飯,農村裡面叫做吃「生日飯」,也有一種說法是叫做「吃星宿」,這樣能夠避災免難。特別是在人的本命年的時候更是比整十的生日還要隆重。一般在本命年的時候人們還會要穿紅內褲,而且宴席也會操辦得隆重,請人們來吃飯。
  • 長壽之鄉新疆和田地區,飲食「不健康」,為何還長壽
    長壽之鄉新疆和田地區,飲食「不健康」,為何還長壽 2020-12-21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長壽老人一般會有6個共同特徵,全部符合的人真的要恭喜
    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想長壽,特別是古代的帝王,都想長壽不老。但是事實上,總有的人長壽,有的人卻沒那麼長壽。這中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到底又是為什麼呢?根據科學家們對於長壽老年人的調查研究發現,其實長壽之人,是確實存在一些「共同特徵」的。
  • 為什麼農村老人說「彎不起尾巴的狗」別養?有這5大原因!
    在農村經常有老人說:「彎不起尾巴的狗」別養,這是為什麼呢?當然這也是一部分的狗狗,不代表全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這5大原因吧。原因一:這種狗不懂得感恩大部分的土狗都是都是非常同人性,如果它自己的主人或者是認識的人,它都會昂首挺胸,搖晃著翹起來的尾巴向你示好或問候。如果你飼養的狗狗是不會抬頭,更不會翹尾巴的狗狗,說明它是不把主人放進眼裡,不懂的感恩,這是一隻「白養狗」。
  • 農村老話說「耳內長毛人聰慧,眉毛長長人長壽」,長壽眉能剪嗎?
    而在眼睛上方則是眉毛,其也是人的五官之一。一般看人先看眼,而看眼睛就會看他的眉毛。眉毛的長短、眉形的好壞,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農村裡流傳著許多的老話,其中就有一些是和眉毛相關的,比如一些老人就常說起「耳內長毛人聰慧,眉毛長長人長壽」。
  • 世衛組織:日本人不運動,卻最健康長壽!原因都藏在了飲食上
    其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全世界的人們都開始變得更加長壽,100多歲的老人不再是熊貓級的,也不用再被冠上「人瑞」之名,而現在全世界的平均年齡可能已經就是古代帝王求長生時所企盼的數字了
  • 從腳可以看出人長壽?長壽數的人擁有5個徵兆,有你嗎?
    其實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我們周圍凡是長壽的一些老人,觀察她們的腳底板,都會有其中這5種徵兆,下面我們來詳細剖析一下,也結合自己的腳來試著看一下,自己是否會長壽呢!反之腳底偏白,沒有一點血色的人群,證明身體血液循環不暢,血液無法更好地到達腳部,這類人群通常一到冬天,手腳都很冰涼,長此久往下去,如果不太重視的話,幾乎不會太過長壽。二、吃飯非常規律身邊的例子太多了,一般凡是腸胃不好的人,要不就是吃飯不規律,要不就是平時不太忌嘴,愛吃寒涼或太過油膩的食物。
  • 這裡的百歲人瑞為何越來越多?——中國少有的經濟發展型長壽之鄉...
    而後每一年,這兩項數據都在持續上升:2014年百歲老人39人,每10萬人口達10人;2015年百歲老人48人,每10萬人口超過12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百歲老人分別達到52、54、55、58、65人,如今每10萬人口達超過15人。
  • 百歲老人長壽秘訣:心態好,飲食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子女要孝順!
    過去人們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過去的人,日子過得苦,能把肚子吃飽了就不錯了,一般過了60歲的,就能稱得上是老年人了,七十歲以上就算高壽了!不用人弄 全是自己弄 就是閒不下來 平常你們看到她的時候 她都在外面做事
  • 農村俗語「家有老人星,晚輩必短折」這話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養老來說,城市的老人就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城市的老人在退休後可以享受到每月的退休金,其次就是養老金,可是作為農民來說就顯得有點困難了,農村老人主要是沒有退休金嗎,其次養老金要比城市的老人拿的少,所以說農村的老人也是注意自己的身體,這幾年很多的老人通過各種養生方法對身體進行改善,這樣一來,農村的老人壽命也是變得長了,也是咱們所說的「壽星」,但是在農村就有句俗語叫
  • 4大錯誤飲食觀念,讓你很難長壽!90歲老人分享長壽食譜
    說起健康、長壽之類的話題,除了基因這個繞不開的影響因素之外,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飲食習慣對於壽命地影響了。這幾種飲食習慣,讓你與長壽無緣!1.極端素食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長壽,選擇不吃肉類,以此來預防高血脂等疾病,其實,雖然素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是長期絕對素食,會容易造成蛋白質、鐵、鈣等物質的缺乏,這些物質只有靠攝入肉類、蛋奶等才能補充。尤其是對於體質虛弱的老人來說,容易造成營養缺乏,攝入過多的主食,同樣也可能造成血脂的升高,因為人體70%的膽固醇都來自於自身合成。
  • 為什麼長壽的老人,往往是那些不怎麼鍛鍊的人?原因可能在這裡
    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一直以來我們都宣傳「想要健康長壽,運動是不可少的」,但是我們所見到的那些長壽老人們,其實大多數都沒有鍛鍊身體的習慣,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鍛鍊身體跟長壽無關嗎?堅持運動到底好還是不好呢?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首先得找到影響壽命的各種因素。
  • 那些長壽的人,一般會有4個共同點,不過很少有人都具有
    很多人在幸福生活之餘就希望自己能更加長壽,科學家們也在為人類長壽不斷地進行研究,根據多年的走訪、調查和研究,長壽之人一般會有這四個共同點,其實不難,但很少有人做到,你覺得你可以嗎?現在很多人都有鴕鳥心理:只要我不去醫院檢查,我就沒病。這樣的心理導致很多早期疾病拖成中晚期,大大降低生存希望,而這個苦果只能自己承擔,再多的後悔再多的眼淚都不能讓時光倒流。因此醫生建議大家,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是給爸媽定期做體檢,因為老年人的身體退化嚴重,一些慢性疾病可能會找上門,而健康體檢能檢查大部分慢性疾病,及時治療也是預防癌症的辦法之一。
  • 為什麼長壽的老人,絕大多數都是一生不怎麼進行體育鍛鍊的人?
    長壽和體育鍛鍊真的沒有什麼關係,這句話給了多少不愛鍛鍊又追求長壽的人莫大的鼓舞和信心,也許一定程度也打擊了那些辛苦控制飲食又堅持鍛鍊身體從而追求長壽的人一直以來的堅強意志。
  • 農村70歲老人,每月一般有多少補助?很多惠農補貼,答案來了
    農村老年人在現有社會保障體系下尚不能得到充分的生活保障和養老保險。很多農村老人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很嚴重,畢竟農村老人在年老的時候,尤其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無論從經濟上還是生活上還是要靠兒女。目前,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為年滿70周歲的農村有戶籍老年人,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月每人150元,各地區之間補助標準不同。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裡是」山中桃谷「,每日分享三農趣事,了解更農村資訊。很多農村都延續了老早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影響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比如「四年椽,十年檁,十五當梁夠標準」這說法,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什麼年齡段都可以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