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探測器成功收集小行星「本努」樣本 遠超60克計劃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當地時間上周五晚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表示,當周早些時候,該機構旗下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從「本努」表面成功抓取到樣本。但可能是收集的物質太多,以至於樣本盒蓋子無法正常閉合,導致一些珍貴的小行星塵埃和巖石拋灑了出來。

現在NASA正面臨著一項艱巨的任務,即在不洩漏大量物質的情況下,如何將已經收集到的物質完好保存起來。由於太空飛行器遠在約2億英裡(3.2萬公裡)之外的太空失重環境之中,這一微妙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上周二,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機械臂觸及小行星「本努」的表面,並噴射所攜帶的氮氣,從而攪動小行星表面的礫石和灰塵,然後用一個收集裝置進行捕獲。

這張照片顯示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採樣器頭部沾滿從「本努」表面收集到的巖石和塵埃

但是,噴射氮氣似乎激起了小行星表面太多的沙礫和灰塵,以至於一些沙礫和灰塵被卡在了裝置中,使得蓋子一直處於打開的狀態。儘管如此,NASA官員們說,他們認為探測器已經收集到足夠多的樣本,遠遠超過原本計劃的60克物質,並且有信心將收集設備蓋子關上,不會拋灑太多的物質。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行星科學家、此次任務的主要調查員但丁·洛雷塔(Dante Lauretta)說:「我對這次(行動)是成功的非常有信心,探測器收集到了大量的物質。」肯定有「數百克物質,甚至可能更多」。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收集的樣本正在拋灑。一些最大的顆粒讓這個蓋子關不上。」

NASA計劃最早於本周二將收集設備儲存在返回艙中,而不是像原先計劃的那樣先測量收集到的物質數量。同時,NASA會控制太空飛行器和收集設備保持在儘可能穩定的狀態,擔心任何不必要的移動都會導致更多的物質拋灑出去。

洛雷塔說:「當我看到這些圖像時,我非常擔心,我認為目前最謹慎的做法是安全儲存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並將未來的損失最小化。」

但是直到2023年探測器返回地球,科學家們才會知道到底收集了多少小行星物質。

他說:「我們必須等到探測器回家後才能確切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儲備,你可以想像這很難。」「但好消息是,我們的確看到收集了很多樣本,所以我們現在的狀況是樣本比需要的60克更多。」

這是NASA首次從小行星上採集樣本,整個太陽系中估計有100萬顆類似於「本努」的小行星。科學家們相信,這些物質可以揭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水將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

小行星「本努」已經有超過45億年的歷史,整個體積和美國紐約帝國大廈一樣大,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核桃,科學家們認為「本努」的粘土中含有碳和水。(辰辰)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NASA探測器成功收集小行星"本努"樣本 遠超原本計劃的60克物質
    NASA探測器成功收集小行星"本努"樣本 遠超原本計劃的60克物質 來源:網易科技 • 2020-10-26 15:53:02
  • 飛37億公裡,取45億年前60克超古老物質,NASA獲得歷史性突破!
    10月20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美國宇航局冥王號(OSIRIS-REx)探測器飛了37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本努(小行星101955)上搶到了一坨太陽系誕生時最古老的巖石樣本
  • NASA發射的冥王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小行星,整個過程只用了6秒鐘!
    這幾天「嫦娥五號」採集月球土壤順利返回的消息成為了熱鬧新聞,事實上NASA發射的冥王號探測器(OSIRIS-REx)在10月份也完成了在小行星貝努採集樣本的任務,小行星貝努距離地球有3.2億公裡,冥王號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了四年時間才到達目的地,在貝努表面進行了短暫停留後採集了約
  • 快來了解一下「冥王號」登陸小行星取樣吧
    預計採集到的樣品至少有60克,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人類從外太空一次性採集樣品最多的一次。 目前,冥王號實時傳回的數據表明,它的觸碰式樣品採集設備(TAGSAM)成功接觸了小行星的表面,並發射了一股氮氣,這股氮氣攪動了貝努表面的灰塵和礫石,其中有一些應該已經進入了樣品採集裝置中。冥王號的工程師還確認,太空飛行器與小行星表面接觸後不久,便啟動推進器並安全地撤離了貝努。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帶回過「土特產」?
    這個和本篇關係不大,就不多說了。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正面的雨海西北部,並釋放月球車玉兔號。這是繼美國的阿波羅號和蘇聯的月球號任務的37年之後,人類探測器再一次成功踏上月球表面。之後的2019年,嫦娥四號更是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踏上月球背面的壯舉。
  • 在小行星貝努可能撞擊地球之前,美國宇航局決定先「下手」
    當它接觸到小行星時——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時12分,它將釋放出一股氮氣,吹到小行星表面,吹起一堆小行星碎片中的小顆粒。接著,一個取樣裝置將吸取其中的一些顆粒並儲存起來。 一旦OSIRIS-Rex完成樣本收集,它將退到安全距離,留待科學家評估它收集了多少物質。美國宇航局希望至少能收集60克——但少一點也沒關係。「如果是58克,我們也能收工回家了。」Lauretta說。 如果OSIRIS-Rex收集到的物質只有40克或更少,那麼科學家們很可能會將它送回貝努上的第二個位置——「魚鷹」(Osprey),再收集多一些。
  • 關於貝努,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北京時間10月21日凌晨,OSIRIS-REx探測器短暫接觸了小行星Bennu的表面,並從表面收集了樣本。 Credits: NASA/Goddard/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8年12月3日,NASA的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OSIRIS-REx(冥王號)探測器到達了它的目標——小行星貝努。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隼鳥2號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當時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龍宮」附近。
  • 有一顆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NASA決定先「下手」
    當它接觸到小行星時——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時12分,它將釋放出一股氮氣,吹到小行星表面,吹起一堆小行星碎片中的小顆粒。接著,一個取樣裝置將吸取其中的一些顆粒並儲存起來。一旦OSIRIS-Rex完成樣本收集,它將退到安全距離,留待科學家評估它收集了多少物質。美國宇航局希望至少能收集60克——但少一點也沒關係。「如果是58克,我們也能收工回家了。」Lauretta說。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在於揭示太陽系最早起源,並可能提供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此次隼鳥2號前往的小行星「龍宮」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同時,「龍宮」屬近地小行星,類似小行星可能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因而有研究的價值和必要。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到周日凌晨到達南澳大利亞烏梅拉(Woomera)上空時,探測器將完成約60億公裡(37億英裡)的往返飛行,其中包括在一顆移動的小行星表面短暫停留了兩次。2014年12月,「隼鳥二號」在位於日本西南部的谷名島航天中心發射成功。2018年6月,探測器在繞太陽運行了3年多的橢圓形軌道飛行32億公裡後,到達了小行星上方的靜止位置。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龍宮」(Ryugu),得名於日本童話中的海底龍宮。
  • 日本航天局從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中回收了小行星樣本
    日本航天局官員周日對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在一次史無前例的任務中收集的稀有小行星樣本抵達地球表示歡迎。在夜空中的一連串光線中,一個裝有從遙遠的小行星上採集的珍貴標本的膠囊到達了地球。科學家渴望已久的這些樣品的重量不超過0.1克,可以幫助闡明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源標題: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成功返回樣本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
  • NASA:Bennu數據暗示 前所未有的小行星樣本
    據外媒報導,儘管現在世界還在經歷著新冠大流行,但NASA正準備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一項小行星樣本任務,如果成功的話,這項任務將會從小行星Bennu帶回一些細砂礫給地球上的研究人員
  • 回收艙返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繼續太空之旅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日本宇航局從小行星收集的樣本
    日本航天局JAXA已打開太空探測器Hayabusa2最近返回的樣品艙,並發現該飛行任務確實成功地從了小行星Ryugu收集了物質。它還證實了收集器內部的氣體樣品「與地球的大氣成分不同」,從而證實它也來自於方形的小行星。
  • 在直徑500米的小行星上發現「三角形物體」,NASA給出解釋
    我們知道,NASA正在研究小行星本努,因為他們認為這顆直徑500米的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的碎片,以此可以研究太陽系的起源。NASA太空飛行器奧西裡斯-雷克斯正在近距離接近這顆小行星,尋求合適的地點降落並帶回樣本,就像當年阿波羅登陸月球那樣。然而,外星獵人相信他們在小行星本努上發現了不明飛行物,這是怎麼回事呢?
  • 在500米寬的小行星上發現「三角形物體」,NASA給出解釋
    我們知道,NASA正在研究小行星本努,因為他們認為這顆直徑500米的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的碎片,以此可以研究太陽系的起源。NASA太空飛行器奧西裡斯-雷克斯正在近距離接近這顆小行星,尋求合適的地點降落並帶回樣本,就像當年阿波羅登陸月球那樣。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12月15日,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據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在此次小行星探測任務的樣本容器中發現了黑色的沙子,他們認為這些沙子來自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這對2014年發射升空的「隼鳥二號」探測任務來說是個好消息。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
  • Osiris-Rex探測器將更接近小行星Bennu表面 僅相距250米
    據外媒CNET報導,隨著Osiris-Rex探測器即將從小行星Bennu的Nightingale地區收集樣本,NASA距離完成其小行星採樣任務的目標越來越近。Osiris-Rex任務團隊周二發推文稱,該探測器將飛掠Bennu表面,最近時將僅相距820英尺(2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