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中,懶得做飯和懶得洗碗幾乎是常態,而外賣和速食食品也就成為了當代「懶人經濟」下最大的受益者。其中,方便麵起步得比較早,一度成為了快食行業的王者。
但是隨著外賣行業的崛起,方便麵多多少少迎來了一定的衝擊,越來越多不想做飯的人開始選擇點外賣,方便麵也就吃得少了,其銷量在近幾年也受到了衝擊。
據智研諮詢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外賣取代了方便麵成為了懶人經濟的「新寵」,國內市場外賣訂單數從3億增長到55億,增幅51.3億。而方便麵的銷量出現了暴跌,整整跌掉了55億包。
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外賣行業的崛起可能會在未來毀掉方便麵多年的輝煌。但事實上,中國人對方便麵的消費始終存在著巨大的熱情。
據日本方便麵協會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中國人一年下來消耗了440億包方便麵。包括到了現在,也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每人每年也要消耗掉三十多包方便麵。顯然,即便現在外賣已經十分流行,但方便麵的火熱程度一直很高。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對方便麵的需求一直那麼大呢?
首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的人口數量大,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實對於很多消費品的整體需求都不小。一年440億包的需求固然龐大,但也是14億人共同貢獻出來的。
而要論個人平均需求的話,其實韓國人對方便麵的需求比中國人大得多。據統計,韓國是世界上最喜歡吃方便麵的國家,其每人每年的方便麵的消耗量高達78包,是中國的兩倍多。所以說,中國人對方便麵需求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人口多。
其次,中國懶人經濟的大火也是方便麵長期火熱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外賣已經成為了懶人經濟的主體,但是方便麵相比外賣而言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
現在一份外賣普通的要十幾塊錢,貴一點的要幾十塊,雖然吃的東西較好,但是對於上班族和學生黨來說,為了省錢,他們很多時候更願意吃方便麵,畢竟一袋方便麵只需要兩三塊錢,還可以填飽肚子,所以即便外賣再火,方便麵也因為其價格優勢常年大賣。
最後,方便麵有獨特的消費場景同樣也是中國人對其熱衷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人向來喜歡吃熱食,而在火車這些地方,外賣是點不了的,這種時候方便麵自然就成為了最佳選擇。
尤其是對於農民工這類人群而言,他們不會點外賣,也不捨得在車站這些地方去吃快餐,方便麵向來都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單單靠農民工這類人群的需求支撐,方便麵行業就不容易落寞,再加上學生黨和上班族的需求,方便麵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始終能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