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素為巴蜀魚米之鄉,自然、祥和、富足的環境,讓這裡成為美食的淵藪。美食、美景與當地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不斷融合,成就了而今「有味道」的江津和「中國富硒美食之鄉」的美名。
今晚8點,江津「雙曬」帶貨直播閃亮登場,直播期間,不僅能欣賞美景感受人文,還有江津文創產品和地方特產,今天江津區推介這10種江津特色美食、小吃,如果你沒吃過這些江津美食,那請別輕易說自己是「吃貨」。
為傳承發揚江津富硒美食,近年來,江津區大力挖掘傳統飲食文化,創新富硒美食菜品,通過著力加強規劃管理、繁榮餐飲產業、培育餐飲人才、弘揚餐飲文化、打造餐飲品牌等舉措,努力將富硒美食打造成為江津的城市名片、文化名片和旅遊名片,富硒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產業效益凸顯。
江津肉片
江津肉片創始於清末,具有肉片厚薄均勻,張片伸展,色澤金黃,外酥內嫩,呈小魚香味的特點,保持了固有的大眾化和地方特色,使之成為雅俗共賞的正宗川菜和江津一道經典川式菜餚。
尖椒雞
採用江津本地跑山雞、朝天椒、青花椒和土菜油炒制而成。尖椒雞始於清末民初江津九龍鋪,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江湖菜代表之作。麻辣突出,粗狂豪放,椒裡尋雞,雞裡有萬般味,讓你停不下筷。
廣興北渡魚
「北渡魚」發端於廣興鎮彭橋村興隆市店子,長時間以來,「一魚四吃」(麻辣魚、酸菜魚、番茄魚、魚頭抄手),因有麻、有辣、有清淡的吃法,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飲食需求,被推為「北渡魚」的主打菜品,成為廣興人招待八方賓客的美味佳餚。2004年,「北渡魚」被評為「中國名菜」,列入《國家菜譜》。
酸菜魚
酸菜魚發源於江津,是重慶江湖菜開宗立派的開山之作。「江津酸菜魚」,在江津美食界算得上是一道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食,已經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選用活魚,現剖現烹,以保證原料的絕對新鮮;在調味上,用10餘種去腥增香的調料,這樣做成的酸菜魚,以味濃鮮香,酸辣適口,回味雋永。
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是重慶市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以優質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動植物油、飴糖、玫瑰糖等為原料,經10餘道工序精工製成。產品潔白晶瑩,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膩,營養豐富,有滋陰補腎、開胃健脾等功效。
中山古鎮石板餈粑
中山古鎮的石板餈粑是古鎮的著名傳統小吃,它採用純糯米經過泡、蒸、舂、烤四個步驟,用純手工藝製作而成,是一種純天然、無汙染綠色食品。具有口感柔軟細膩、香甜酥脆的特點,是古鎮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江津頭碗
江津頭碗,是流行江津城鄉的傳統菜,也是味道與養生結合的招牌富硒美食,源於「三蒸九扣」菜式。江津頭碗選料精闢,用江津黑豬的前夾肉,肉質鮮嫩香糯,口味純正,營養非常豐富。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頭碗在江津城鄉的紅白喜事和過節團圓席桌上是絕對的「保留節目」。
富硒燜鵝
富硒燜鵝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江津菜,與其他鵝最大的區別是骨細肉嫩,富含蛋白質,胸肌和皮下脂肪較少,食而不膩。江津富硒燜鵝經過細火燜制後,連骨頭都充滿鵝鮮味,那香氣撲面而來,誘人的色澤,拈起一塊鵝肉放入口,厚實軟香肉質,濃鬱的醬香味瞬間在口中定格,令人回味無窮。
酸渣肉
酸渣肉做法獨特,把上好的五花肉切薄入料用精製的米粉、花椒麵、鹽等拌勻,待這些工序完成後,再放入老壇中醃製,用鮮花椒枝封住壇口,採用百年傳統倒撲壇的技藝自然發酵,靜候時間的美味,三天後開蓋的瞬間椒香四溢,醃製好後的老壇風味重新現餐桌。
芝麻圓子
芝麻圓子,也叫做「芝麻丸子」,是江津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以肥膘豬肉與黑芝麻為主料,核桃仁、瓜片等為輔料,經過制餡、制皮等工序成型上桌,香甜爽口,甜油不膩,為江津筵席主菜之一。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