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腕錶,絕大部分人心中早已有了無需明言的共識,它們可能是最精巧的穿戴設配,但卻早已從計時工具轉變為與社會屬性掛鈎的配飾。而相比起其他制表品牌鑲金嵌鑽或繼續提煉經典外觀和計時方式,HUBLOT對腕錶的改變更富革命性與藝術性。
本月21日,瑞士知名制表品牌HUBLOT再次聯手世界級刺青藝術家Maxime Plescia-Buchi,於宇舶表微信會員中心全球限量首發了10枚最新款Big Bang Unico Sang Bleu II 刺青全黑腕錶。品牌與藝術家,表面上看起來這又是一檔「喜聞樂見」的跨界合作,是契合新世代New Money口味的操作,但如果你真的了解HUBLOT,就會發現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
原因來自我們對於名表的固有印象,因為只要一提及知名腕錶,大家一般都是想起那些動輒幾十年上百年歷史的傳統品牌,它們在時間長河沉澱下的古典形象是大眾對於「名表」的普遍認知,HUBLOT同為世界名表之列,自然也會給大眾Old Money潛意識。但事實上HUBLOT卻非常年輕,是腕錶行業New Money的標杆。1976年,品牌創始人Carlo Crocco離開了家族企業(著名的手錶珠寶集團Binda),移居瑞士成立公司MDM Geneve,只希望設計出不遵循傳統制表工藝和古典制表法則的產品。1980年,世界上第一款由金色豪華表殼搭配天然黑色橡膠錶帶的腕錶橫空出世,Carlo Crocco從遊艇舷窗取得靈感,並用其法語命名「HUBLOT」,也就是現在的品牌名。從創辦至今,短短40年。HUBLOT Big Bang Chronograph 2005
如果說Carlo Crocco的創造,是潛移默化間為高端腕錶市場打開了一個新門類:「帶有橡膠錶帶的豪華運動表」,那2004年接管掌權的Jean-Claude Biver,才真正給HUBLOT提煉出具體的品牌精神:「融合」。僅上任一年,Jean-Claude Biver就為HUBLOT推出了影響品牌最為深遠的系列表款Big Bang,通過黃金與橡膠、牛仔布與鑽石、藍寶石/碳纖維與絲綢/羊毛的奇妙組合,Jean-Claude Biver重塑了Carlo Crocco的標誌設計。
對於「融合」概念的理解,Jean-Claude Biver曾多年前總結「我相信融合,如今人們需要融合,在過去的25年中人們進行了嘗試並獲得巨大成功,讓傳統鐘錶製造藝術再次重生,並非只是簡單地重複傳統。融合是21世紀的產品,在其他領域也是如此」。而環顧當下我們身邊所有的流行事物,融合/混合就是代名詞,別的不扯,我常常提及的服裝流行趨勢,那些數不清的跨界融合,經典與前衛,街頭與奢侈的雜糅都是極好的證明。HUBLOT Big Bang All Black 2006破天荒的事兒繼續上演。2006年,HUBLOT推出全球首款從錶盤,數字到指針都一水兒黑的Big Bang腕錶,因為被專業人士聲稱「戴這表根本看不了時間」,上市第一天就收到來自各界的口誅筆伐。後來瑞士報紙在對話Jean-Claude Biver時談到此事問其原因,Biver的回答簡直精彩:「都6002年了,難道還真的有人戴手錶是為了看時間?你們現在都能用手機看時間,但卻無法體會一塊全黑腕錶的魅力」。之後的事實也同樣證明了Jean-Claude Biver理念的跳躍,各大品牌開始紛紛推出自己的純黑色系表款。而對於HUBLOT,除了是行業的開拓者,也為日後跨越行業界限提前備好了最有力的契合點。
HUBLOT For Premier League 2020/2021
而說到跨界,HUBLOT是第一個贊助國際足球的手錶品牌,從2006年與瑞士國家隊合作再到前些日宣布支持2020/2021英超聯賽(Premier League),HUBLOT就一直擔任像FIFA,UEFA等重要賽事的官方計時器。除此之外,HUBLOT同樣還是F1,美洲杯帆船賽,世界滑雪賽,馬球等世界知名賽事的合作夥伴。在我們有限的想像力下,HUBLOT已將合作觸手伸出無限遠。無論是創辦時間,品牌精神亦或是行業絕無僅有的運作方式,HUBLOT都在全方面顯露著自己的年輕態與前瞻性,但從更深層面考慮,年輕並不是吸引New Money的資本,HUBLOT高端操作在於它在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New Money的標準。Usain Bolt,Richard Orlinski,DJ Snake,JAY-Z,郎朗,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代表著現今時代下體育,音樂,當代藝術以及流行文化的最高規格,並持續影響世界。如今,HUBLOT在全球範圍內有著極為龐大粉絲群體(品牌Instagram有超過490萬粉絲),它不僅反映著品牌年輕消費力的數量基礎(HUBLOT中60%的顧客年齡在20-40歲之間),還從側面引申出奢侈品本身的變化。即年輕一代消費者並不介意奢侈品的背景或故事,當他們還在年輕時,對於品牌的選擇與喜好其實早已完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與20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構建聯繫的原因,我們希望他們有一天夢想得到的腕錶是HUBLOT」。OK,聊完HUBLOT,讓我們把視線投向另一位主角,1978年出生於瑞士洛桑的刺青藝術家Maxime Plescia-Buchi。深受嘻哈,滑板,朋克,現代主義,古典,當代藝術,神秘主義,人文科學等文化滋養的他,創作出了多變、嚴謹、精妙的幾何刺青風格。當然僅用刺青藝術家形容Maxime並不準確,因為他和善於跨界整合的HUBLOT一樣,所創辦的「Sang Bleu」,不僅是個集刺青藝術,時尚品牌、造型,平面設計,雜誌出版,視覺藝術等交匯點,輸出的內容觀點亦間接影響著新一代的年輕人。其作品包括但不限於...
Kanye West「All Day」Single Artwork為Kanye West紋身,提供平面設計及舞臺藝術指導。給Pusha T設計MV。
給Rick Owens、DAMIR DOMA、MUGLER、BALENCIAGA,《Esquire》、《VOGUE》等品牌、雜誌,甚至斯德哥爾摩城市設計Logo與字體。McQ by ALEXANDER MCQUEEN FW13
為ALEXANDER MCQUEEN的時裝體系提供創意靈感。New Balance X Maxime Plescia-Buchi為像MUGLER等品牌提供諮詢,平面設計及廣告活動指導。《1000》by Maxime Plescia-Buchi
出版發行Maxime Plescia-Buchi自己的設計手稿集與雜誌《TTTism》,從設計、時尚、文化層面描述刺青藝術。
Maxime給Boris Bidjan Saberi的刺青
當然還有他的成名手藝,紋身刺青....不過我們已經不難看出,即便紋身依舊是Maxime Plescia-Buchi身上最搶眼的標籤,但真正令他獨具一格的,還是因為打破了刺青藝術在工藝和設計之間的界限。而他不限於只用皮膚作為表達載體的創作方式,亦讓破而後立的HUBLOT看到了影響行業的新玩法。《Vitruvian Man》
HUBLOT Big Bang Sang Bleu無論對於刺青藝術還是高端腕錶,HUBLOT與Maxime Plescia-Buchi合作這件事,都屬於整個行業看著破天荒不可思議,但他倆沒覺得大驚小怪。雙方的首度合作於2016年展開,Maxime Plescia-Buchi從達•芬奇名畫《Vitruvian Man》中汲取靈感,以自己最為擅長的幾何形狀,通過多邊形間的相互堆疊,組合出極為和諧平衡的精妙畫面。HUBLOT Big Bang Sang Bleu II
時間來到2019,Maxime Plescia-Buchi將設計再次升級,在保留原本平面層次的基礎上,為錶盤提升縱向維度的空間感。有一說一,我們平日已經見過太多主打細密精準的機械腕錶,過剩的機能表現其實對於日常體驗來說是一種「富盈的累贅」。換而言之,Maxime Plescia-Buchi的設計並沒有讓HUBLOT Big Bang這款表變得更準,但用空間解構時間,恰恰是藝術影響機械的精準方式。
回歸到21日發布的Big Bang Unico Sang Bleu II 刺青全黑腕錶,大形態看上去是繼承2代設計,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無論線條還是圖形組合,2代都最靠攏Maxime Plescia-Buchi的刺青風格。而配色方面,近乎全黑的外觀明顯是向2006年的全黑Big Bang腕錶致敬。經典款式、致敬配色、設計感、藝術賦能,以及今年是HUBLOT創辦40周年紀念的五重加持,都讓Big Bang Unico Sang Bleu II刺青全黑腕錶變得極具收藏價值。
講道理話說到這份上,按照正常流程我應該是呼籲大家衝一下,但想想也是天真,這種級別的表怎麼可能留到第二天?21日發售上午就Sold Out啦。不過除了Big Bang Unico Sang Bleu II 刺青全黑腕錶這一款,該系列仍有多款適用不同風格配色的男女腕錶,各位大可持續關注一波。
結語
Big Bang Unico Sang Bleu II 刺青全黑腕錶不便宜,但永遠不要懷疑中國有錢人的實力...點擊原文連結
了解更多HUBLOT相關內容
福利
宇舶表精美禮品 X 2
詳情關注
官方微信:kimoknows1 / kimoknows(已滿)
新浪微博:李小科-Ki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