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一塊蛋糕裡的京果子老鋪進化之路

2021-02-26 京都Leaf


共 2380 字 |

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 |

在離京都錦市場不遠的安靜街巷裡,隱藏著一家深受本地人喜愛的京果子老鋪。為了與歐洲傳來的西式糕點「洋果子」區別,傳統的日式糕點和甜品被稱為「和果子」(Wagashi)。顧名思義,京果子就是京都的和果子。

說到京果子,一般想到的都是外形漂亮精緻的紅豆餡糕點。但要說到這家名叫『大極殿本鋪』的老字號,這裡人氣長盛不衰的代表性果子之一,居然是…崎蛋糕

長崎蛋糕的日語發音為卡斯提拉,發源於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地區,由當時的葡萄牙人在16世紀時傳到日本。由於這種蛋糕在日本長崎被傳播開來並引入中國,因此也被稱為「長崎蛋糕」。

作為西式糕點的長崎蛋糕,出現在傳統的京果子店,是不是稍微有些意外呢?大極殿本鋪的名稱來源於出土的日本古代皇宮大極殿使用的瓦當,店鋪創業時製作了瓦當圖案的和果子,因為當時成了最人氣的商品,店的名字也一起改成了大極殿本鋪。

藤原宮大極殿的軒丸瓦・軒平瓦  ja.wikipedia.org

而大極殿本鋪的長崎蛋糕,是第二代傳人專門去長崎學習了製作方法,並在明治28年(1895)和初代店主一起,開發推出de改良版。為了做出更美味的長崎蛋糕,他們甚至與關西電力合作,「造」出了日本的第一臺電烤箱,說大極殿本鋪是京都長崎蛋糕的創始元祖,毫不為過。在當時的明治時代,雞蛋是非常貴重的食材,因此如今看來其貌不揚的長崎蛋糕,曾經也是非常適合送禮的高級品。

「大極殿本鋪」的長崎蛋糕是全蛋加蛋黃的「五三燒」,麵團的蛋黃比例多於蛋白。加了很多雞蛋的麵團在氣溫低的冬天會沉澱,在炎熱的夏天又會膨起,非常不好掌控。由於是以邊長為18.5寸(約56釐米)X 15寸(45釐米)的大模具來烘烤,要均等烤制一整塊蛋糕,必須有特殊的訣竅才行。

 

「窯爐和職人的契合度很重要。」 第四代店長的太太、芝田泰代老闆娘告訴我們。因此這40年來幾乎都是由同一位職人負責烘烤的工作,據說有的人即使做到退休也烤不好。

雖然「甜度比普通的長崎蛋糕略低」,但砂糖仍是長崎蛋糕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加入砂糖不僅可以增加風味,還能起到保溼和保質的作用。鋪在底部的粗糖脆脆的很討喜,與稍微融化的粗糖結合在一起,蛋糕也更顯美味。只要砂糖還沒完全融化,就是最佳品嘗時機的信號。

「其實加入奶油和牛奶就能簡單的呈現出風味,也會發酵得很漂亮。但我們是和果子店,所以沒有這麼做過。」不僅如此,連長崎蛋糕的名字都被寫成「春庭良」這個饒富風情的漢字銘號,說明店裡的長崎蛋糕終歸還是京都的和果子。

「聽說以前都是用手肘來揉麵團,上一代那時候還找了德國制的攪拌葉片來使用。」在引進電烤箱之前,據說都是將麵團放進附蓋子的木質模具裡,再用炭火與煤球蒸烤。以有限的道具來製作長崎蛋糕,可以由此看出老鋪製法慢慢進化的過程。

儘管長崎蛋糕至今仍然肩挑店裡的王牌,但也曾經有過人氣低谷的時期。

恰巧在那時候偶然發現了大正時代用過的包裝紙,裝飾著商品的藍曬照片,搭配上羅馬字,是當時最流行的設計。縮小複製後的圖樣,用來包裝長崎蛋糕的盒子剛剛好。女主人表示,「漸漸地有些年輕的客人,一看覺得『好可愛啊』,就買回去吃了。就算一開始是被包裝吸引的,但也希望客人們吃了後也能喜歡上味道本身。」

大極殿的長崎蛋糕在這100多年裡,味道是否從未改變?這裡的常客們覺得味道始終如一,但芝田老闆娘笑著說,百年不變的味道,是不存在的。

「原料會變,製作的環境也會變。即使是同一個匠人,隨著經驗的積累,製作方法也會有所變化。」再熟的客人也吃不出不同,只是因為改變發生得悄無聲息。

「所謂的傳統,是看似沒有改變,其實卻在不斷變化的東西。」


「只要當代店主自信創作的美味能夠得到客人的認可,就會作為果子店的獨家風味被保留下來。」

大極殿的六角店是用江戶時代的町家照原樣改裝的。店內有一處名為「棲園」的空間,可以憑窗小坐,眺望著庭院,品嘗著店裡的另一味名品——琥珀凍。一年十二個月,對應著每個月的主題,琥珀凍的口味也會隨之變幻。


 靜止的庭院中,還放著一個帶來時間流逝感的金魚盆

隨著時間流轉而變化的,還有門口裝飾的暖簾。各種富有設計感的圖案與意象,對應不同的季節與行事,如果一無所知只是路過的話,可能會誤以為藏在暖簾之後的是一家充滿藝術氣息的現代美術館。

雖說是老鋪,但在這裡卻總能找到新鮮感。大地色的牆壁和豆沙色的木材,加上店內古樸的裝修與陳設,坐下來就仿佛置身於時間之外,有一種舒適的安心感。然而在這跳脫於塵世的桃源中,卻藏著追求變化的基因。

這家看上去始終不變的傳統老店,在守護著傳統的同時,又一點一滴的的確確地在改變著。變化著的理由,不是為了追求甜點的絢麗外表,而是為了做出能讓本地人回味無窮、世代吟味的和果子。

也許這就是在京都傳統能被守護至今,還依然受到喜愛的秘訣吧。

Tips for Enjoying Castella


將長崎蛋糕買回家後,你一般會怎麼吃呢?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會是將長條切成小塊的傳統(普通)吃法。

 

雖然那樣也非常不錯,但一塊外表普普通通的長崎蛋糕,其實蘊涵著千變萬化的可能性,可謂是百搭的甜品王者。無論是配上冰淇淋,還是塗上黃油稍微煎烤,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美味。如果在吃之前將整塊長崎蛋糕放進烤箱重新烘烤一下,外面的部分將變得更加酥脆,而內裡則變得膨脹而柔軟,與直接吃的口感和味道相比,會大為不同。

 

六角店:京都市中京區六角通高倉東入ル堀之上町120

・<和果子售賣>9:00~18:30

・<甘味處・棲園>10:00~17:00

・休息日:星期三・不定休

本店: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高倉通四條上ル帯屋町590

・<零售> 9:30~18:00   

・<吃茶> 10:00~17:00

・休息日:星期三・不定休

※ 店內無中文服務


   往期內容   

相關焦點

  • 京都7家驚豔百年の和果子老鋪,每一口都是誘惑!
    來京都怎能錯過那精緻的和果子!!小編選了幾家傳承多年的老鋪,這幾樣招牌的和果子正如京都所留給小編的印象,樸素而優雅。
  • 和果子裡的京都歲時記
    京都和果子職人的世界觀裡,山也如同人類一樣,是表情豐富的存在,關鍵是要隨著季節變化表現這生動的表情:春是櫻花的薄紅,夏是若葉的新綠,秋是紅葉的紅,冬是飄雪的白。在城中的和果子老鋪,春天會出現吉野山和嵐山,秋天則會呈現龍田山和高雄山,幾地都是自古以來奈良和京都的賞櫻賞紅葉名勝——無暇遠遊的人們,寄情於一枚小小的和果子,也能體會到季節流轉。
  • 到京都遊玩,怎能不親手做一次和果子?
    然而,可能很多人並不那麼了解的是,京都的和果子和京料理一樣赫赫有名。日本美食網站每年例行的甜品評選中,憑藉著精美的和果子,京都的店鋪總會佔據著榜單的大部分位置。和果子最初是日本宮廷或是貴族在品茶時搭配的點心,京都曾是日本皇宮所在地,伴隨著歷史的發展,京都和果子的製作技藝也是日益精進,歷經千年,綿延至今。
  • 在日本,尋一家老鋪,溫一場舊夢
    ··· 本家菊屋:日本No.1的和果子鋪齡:400年抹茶要配什麼才更恰當?答案是和果子。奈良古都的本家菊屋是是日本和果子No.1的店鋪,擁有400多年的和果子製作歷史。傳說鶯餅是菊屋創始人治兵衛在一次茶會中為郡山城主豐臣秀長製作的和果子。因為鶯餅口感極佳,得到了豐臣秀長的盛讚,本家菊屋的和果子從此一炮而紅,成為日本和果子界的傳奇。
  • 味覺裡的四季,和果子面面觀
    若作為初夏的高級果子,則先將蕨粉團放進黃豆粉堆裡,再分成小塊,包好餡料滾成圓形,最後撒上黃豆粉。蕨餅色澤微黑,口感濃鬱有彈性。越後屋是東京的和果子名店,江戶時代以來的老鋪,只接受提前預約。地址:東京都墨田區千歲1-8-4電話:03-3631-36053. 粽原型來自中國紀念屈原的粽子,由平安時代傳到日本,為端午節的時令食品,亦節慶亦驅邪。
  • 日本和果子老鋪推出的「熱呼呼奶油銅鑼燒」夠內行才知道軟綿化口超誘人!
    創業150年的和果子老鋪「中尾清月堂」自兩年前推出熱熱吃的奶油銅鑼燒「Hot Dora Butter」後就火速熱賣了十幾萬個,原本只在老店和網路買得到的它這次選擇在
  • 這次可別再錯過和果子老鋪數量限定的美味囉
    京都和果子老鋪「鶴屋吉信」與「星之卡比」繼春天之後又再次推出好評新作,於2020年10月15日~11月30日這段期間內提供數量限定的秋季「星之卡比手制最中
  • 和服,就是藏在一塊布下瑰麗的優雅
    那是傍晚過後,她的背影就映在身後一家高級服裝店的櫥窗裡,旁邊是咖啡館,往前就是招牌顯眼的藥妝店,一路上人來人往。這個地段一直都是京都較為繁華、極具都市感的所在,但即便如此,當看到她的身影時我還是不禁想要感嘆,再如何現代,這座城市歷經千年的優雅還是這樣的顯而易見。
  • 顏值爆表又好吃的「和果子」,你真的吃到精髓了嗎?
    從時間軸上看,這個傳說講的就是和果子的「上古時代」。和果子在奈良時代迎來了第一次進化。遣唐使將大唐的很多文化和技術帶回日本,這其中包括8種點心。因為大多味甜且用水果製作,也為了紀念果祖神,遂將這些點心命名為「唐果子」。但當時日本的砂糖都是由遣唐使從大唐一點點帶回來的,非常珍貴,所以這些唐果子只用於供神或作為天皇膳後的點心。到了鎌倉時代,和果子迎來第二次進化。
  • 比起「少女的酥胸」來,京都和果子才叫精緻高雅呢
    從歷史發展階段來說,主要分為唐果子、點心、 南蠻果子與京果子四大時期。 在古墳時代,果子指的還是樹木與草類的果實。到了飛鳥、平安時代,遣唐使引進日本的除了佛教,還有以米粉、小麥粉為主要原料的唐果子。 十六世紀,茶文化伴隨禪宗佛教漸漸盛行,包裹內餡加以蒸煮或烘烤後食用的饅頭類茶席點心隨之蓬勃發展。
  • 和果子那麼美,我們為什麼還要去日本吃法式甜品?
    走進日本的超市和便利店,冷櫃裡早已是清一色的奶油蛋糕卷和蒙布朗(法式慄子蛋糕),麵包則在點心區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他出生於石川縣的和果子世家,但因為愛上了西式甜品,放著直接到手的老鋪不繼承,偏偏跑到東京洋果子店進修,好好的二代不做,非要過 5點起床12點下班的苦日子。
  • 【舌尖藝術】20枚夏季限定的和果子,歷數京都清涼之美
    一枚小小的京菓子裡,有花鳥風月,有四季變遷;有和歌俳句,亦有鄉土人文。
  • 京食処 140年壽喜燒老鋪
    第二輪加入了京野菜,香菇,彩椒,南瓜,洋蔥和大蔥等。出於使用的霜降牛肉本身,傳統老鋪的明治味兒,且單純作為壽喜燒,應該可以有4.0分吧。下次有機會的話也介紹一下大學院忘年會必去的那家店壽喜燒,套餐和環境都不錯。最後特別感謝蓉蓉的款待,有機會一起去刷北海道^^。
  • 告別夏日和果子
    她舒一口氣,用軟軟的京都腔說,「怪不得覺得您日語講得很上手,但有點不太一樣的感覺。」這就是京都人不願冒犯的說話方式。我提著那一個包裝精美的柏餅,跟五月悠哉的暮色一起離開,暗想,回去要泡一杯薄茶,在涼意入侵的夜裡,飯後,細細品嘗京匠人的手藝。
  • 「海豹和果子」顛覆你對日本和果子的印象
    最近日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因為劇情狗血、劇組顏值過高而人氣飆升,劇集以日本老鋪和果子店為背景,每一集除了看狗血的故事之外,就是看讓甜食黨興奮的各種和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