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城,
震撼了全國,
震撼了全世界,
開創了中國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紀。
可在當時,世界對新中國還抱著懷疑眼光。因為在他們眼裡,中國還是以前那個一打就散,一打就敗,不堪一擊的「東亞病夫」。
但一場抗美援朝戰爭,
打敗了最強的美國,
打出了中國精神,
打出了中國氣勢
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讓中國真正站了起來!
抗美援朝之後,有個日本軍官發自肺腑說了一段話:日本幾乎沒有人相信,在過去的100多年裡中國多次被外國侵略,舉國上下支離破碎,還能夠將美國從朝鮮背面趕到南面。日本不得不承認中國真的是強大了。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也曾經說過:「中國人走向民族復興是從跨過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敢於和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較量,還能戰而勝之,對於新中國和近代中國人來講,都是極為了不起的事情,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
而抗美援朝我們之所以能戰勝強大的美國,除了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指揮有方外,還與我們志願軍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有關。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屬長津湖戰役了。
》01《
長津湖戰役,
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記錄,
迫使美國軍隊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
一舉扭轉了朝鮮大局,
成為徹底改變整個朝鮮戰局的重要拐點。
雖然這場戰役只有短短的17天,可被軍史學家稱為世界歷史上最殘酷的十大戰役之一,當時的美軍師長史密斯曾說:「長津湖地區根本就不適合軍事行動,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想去徵服它。」
史密斯講的並非誇大其詞。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也是朝鮮北部最寒冷的地區。而1950年,正好是朝鮮50年間氣溫最低的冬天,零下40度是常態化的氣溫。在這麼惡劣的天氣下作戰,就是裝備精良,衣食供應充足的美軍,凍傷減員也達到了7300人。
為此,時任我軍參戰部隊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談到這場戰役時,也稱「其艱苦程度超過長徵。」
》02《
眾所周知,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從1934年10月開始,中央主力紅軍被迫長徵,過草地、越雪山、突重圍,歷經千難萬苦,歷時2年時間,行程二萬五千裡,擺脫了敵人包圍圈,紅軍三大主力成功會師甘肅會寧,宣告了長徵結束。
相較於長徵,宋時輪之所以說長津湖戰役更艱苦也非言過其實。
要知道,當時第9兵團面對的對手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被稱為世界十大王牌軍的美國陸戰1師。
該師官兵都是從美國最優秀士兵選拔而出,在太平洋戰場,他們和兇殘的日軍作戰而士氣不動搖。在瓜島、衝繩宛如絞肉機的戰場,陸戰1師減員超過60%,仍舊取得戰爭勝利,是美國當之無愧的鐵軍。
美國陸戰1師不僅有著光輝的不敗戰績,而且有著碾壓我志願軍的絕對裝備和補給。
1.武器方面。什麼坦克啦,榴彈炮、迫擊炮等重型武器就多達273輛(門),還有絕對的制空權、制海權,飛機、航母樣樣不缺。
2.後勤方面。美軍當時有著充足的後勤補給,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從日本、南朝鮮運到戰場。
3.穿衣方面。美國士兵配發的是毛衣、毛褲、戴帽防寒服,外面還有特殊防寒防雨外套,戰鬥靴是為適應高寒地區特製的多層毛氈墊,可以說美國大兵從腳武裝到了頭。
4.吃飯方面。美軍隨身攜帶可食用的食物,花樣多達幾十種,還配有巧克力、香菸、火柴等。
5.休息方面。美國給士兵們配備了舒適的鴨絨睡袋。
而反觀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當時的第9兵團是臨時奉命從福建抽調到朝鮮作戰。
1.武器裝備方面。只有少量小炮、火箭筒,沒有空軍、海軍支援。
2.後勤方面。由於遠離祖國,後勤支援困難重重。
3.穿衣方面。由於匆忙入朝參戰,第9兵團大多士兵穿的還是單薄的衣著,沒有棉鞋棉衣,更沒有護耳朵的棉帽。
而當時零下40多度的天氣,冷到什麼程度呢?據志願軍老戰士劉伯清回憶:「一些戰士的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的知覺嘍!」
4.吃飯方面。遠沒有美國士兵那麼豐盛,甚至能填飽肚子就可以,更別說有火雞、巧克力等「奢侈品」。
5.休息方面。睡覺只有棉被,而且還是十多人共用一兩床,我們的戰士只能相互摟抱著取暖禦寒。
除了以上幾點,由於怕暴露目標,志願軍黑天還不能生火。要知道,在寒冷的夜晚氣溫會更低。所以,許多士兵不是倒在敵人火炮下,而是趴在地上就永遠沒能再站起來。
冒著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吃不飽、穿不暖,還有頭頂飛過的飛機大炮,王牌中的王牌對手,宋時輪說長津湖戰役不亞於長徵艱苦確實說的沒錯。
》03《
雖然面臨極度困難,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知道,長津湖戰役至關重要,他們退縮了,美國「虎鉗攻勢」就可能得逞,那樣的話東西夾擊,封鎖住了半島,整個入朝參戰部隊都可能有被殲滅的危險,甚至還會危及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所以,當衝鋒號一響,他們就如利箭一般,飛速地刺向敵人。
美國士兵也十分渴望這場勝利,因為這場戰役勝利了,他們可以一鼓作氣,真的可以像麥克阿瑟說的那樣,可以回家過聖誕節了。所以,美國士兵也是百分百投入戰鬥。
兩軍王牌遇到王牌,鐵軍遇到鐵軍,只好狹路相逢勇者勝了!
美國是「飛機+大炮」組成的鐵軍,而我志願軍則是「信念+意志」組成的鐵人。「兩鐵」相遇,在零下40多度的長津湖上演了一出讓雙方都不想再去過多回憶的慘烈廝殺。
據戰後統計,這次戰鬥美陸戰1師戰鬥傷亡約7000人。而第9兵團傷亡14000人,超過美軍一倍,凍傷減員佔總人數32%,嚴重凍傷佔22%,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
而在這場戰役中,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被稱作「冰雕連」的悲慘場景。
所謂「冰雕連」,就是我們的志願軍20軍59師177團6連、60師180團2連和27軍80師242團5連的戰士們被惡劣天氣凍僵,但依然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仿佛是躍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看到這一幕,我的眼眶再也止不住湧上來的淚水。
都是父母的寶貝疙瘩,都是父母的心肝肉,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心甘情願的獻出自己的生命,就在於他們強烈的責任感。
在一名宋阿寶戰士衣服口袋裡,找到一張紙條,這是他臨終遺囑,上面寫到: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戰地上。」
正是憑藉著戰士們鋼鐵班的意志,崇高的責任感,最終我們的戰士用自己的鋼鐵之軀打敗了美國的鋼鐵之師。
1952年9月,第9兵團從朝鮮回國,行至鴨綠江邊時,司令員宋時輪迴首遠望長津湖,想到當時的慘狀,想到犧牲的戰士,他依然止不住淚流滿面,向長津湖深深地鞠躬!
》04《
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最後這樣寫道:
「請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經知道了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請再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吧,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可能現在我們已經遠離了戰爭,好多人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痛,沒有經歷過被別人凌辱的痛,但這都不要緊,但希望我們要時刻牢記,要時刻愛戴我們的戰士,無論什麼時候。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我們國家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儀式。這是一種很好的儀式,也是對我們在戰場上逝去戰士最好的祭奠,也向眾人傳達出,為國而戰,國必不忘,國必不負!
最後,由一張接回117為志願軍烈士遺骸的照片結束本篇文章,向最可愛的人致以崇高敬意!
有什麼想法,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