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oogif
天氣熱,氣溫高
毛孔就容易張開
再下雨,開空調
最難甩掉的「溼邪」就更加容易進入體內,是最困脾的。
這種溼,是外溼,如果身體暖一些,能自己化掉。怕的是剛好體寒的人,遇到這種溼,寒溼敷體,就像全身裹著半乾的抹布,會很難受了。
這種氣候浸淫久了,人體也容易寒溼、困頓、沉重的。
可以,但是一定要安全的、正向調理身體的東西。不分溼氣類型一味地喝薏米赤小豆祛溼,小心會喝出血枯津燥體質……
來源:千圖網
正確祛溼,才是人間正道
但祛溼也要分清楚自己究竟是
寒溼體質還是溼熱體質
寒溼症狀
1.經常發困、身體發沉、沒精神,有些人總覺得頭上帶了個帽子。
2.四肢發涼、面色灰暗。
3.各種皮膚病多發:在上是風疹、頭蘚、溼疹;下是腳蘚
4.中焦運化不利:容易胃病、噁心、食欲不振、消瘦;
5.溼性黏滯重濁,易傷陽氣,各種細菌、病毒極易感染。
6.各種炎症、潰瘍長期不愈。
7.身體經絡不通暢,痛經
8.身體肥胖,尤其是下半身,溼氣趨下,寒溼日久,帶脈鬆弛,中醫形容其為「腰部溶溶如坐水中」「腹重如帶五千錢」。
溼熱症狀
1.臉總像洗不乾淨。面色發黃、發暗、油膩。
2.牙齒比較黃,牙齦比較紅,口唇也比較紅。
3.容易生以膿包為主的痤瘡,紅腫疼痛較明顯。
4.口乾、口苦、口臭。汗味大、體味大。
5.大便燥結或者粘滯不爽。小便深黃色,異味大。
6.容易緊張、焦慮、發怒。
7.溼熱嚴重者會出現:脘悶腹滿,噁心厭食,肝區脹痛,發熱怕冷交替,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腹痛腹瀉,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
8.皮膚問題:脂溢性皮炎等。
9.筋骨肌肉疲勞。容易腰酸背痛,渾身酸痛。
而還有一些人呢
起床吃冷飲
工作吹空調
中午胡吃海喝
晚上喝酒抽菸
就在寒溼與溼熱中無限循環
那要怎麼辦呢?
艾灸啊
溼寒溼熱都能用
健脾+祛溼是關鍵。
祛溼好比由於房間水管漏水後積水了,需要把這個積水掃除乾淨
健脾就好比,在打掃積水的同時,把這個水管的漏洞修補好
兩者缺一不可
艾灸,祛溼不傷陽
真正正向的祛溼好物,
不只是祛「溼」。
▼
常年有溼的人,絕大部分脾陽虛,所以,一定要能健脾扶陽;
但也不能扶陽太過,溼人大多上熱下寒,易上火,最終要把火力引到下焦才行;
常年有溼,痰濁難免會阻礙身體氣機,所以還要有專門行氣的,打通之前淤堵的通路。
所以,雖然是「祛溼」這個簡單的命題,卻要照顧到身體的方方面面,絕不能因為祛溼,而傷到身體其他的根本。
艾灸,
祛溼不傷身的首選。
▼
■ 艾草純陽之性,與火結合。以陽補陽,它是從根本上為身體提升能量且絕對不能損傷身體的根本。
艾草陽氣至純至淨,對祛除體內陳寒、積寒效果最好,補而不燥不熱、不上火。
■ 艾草性溫,入脾、肝、腎 是健脾一把好手,補脾陽的功力強大;
■ 艾灸通十二經、理氣血。既健脾又行氣,能把之前多年溼濁堵塞的通路化開;
■ 艾草升清降濁。專祛那種腹大翩翩的濁脹;
■ 艾灸中下焦。長於暖丹田之氣,把下焦的火點起來,在這裡引火歸元,經常容易虛火上衝到頭面的人很需要。
和中化溼,
理氣寬胸,
消食化痰。
艾灸首選。
很多人灸了說感覺脾胃會很舒服,灸一段時間,對大舌頭、花邊舌會有很大改善。那種脾虛導致的大肚子會變小,肉肉會緊實一些。堅持艾灸清除痰溼,痰溼引起的面黃、皮膚差,精神氣不足、狀態差等等都得到緩解。
花邊舌也就是齒痕了,溼重的時候,多餘的水份排不出去,舌體胖大,在嘴巴裡受到牙齒的擠壓,就會在舌頭邊緣形成齒痕。所以大舌頭和花邊沒了,也是溼除的好現象。
艾灸祛溼還不傷身。很多人試過市面上一些祛溼方劑,大多是偏藥的,短期祛溼好,卻不養脾陽,不能搞定生痰之源。
我們將從艾灸科普宣傳、居家艾灸養生、穴位配伍、產品使用及功能給大家持續更新。愛灸堂「亞健康體質艾灸調理技術」列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國際交流中心高新適宜技術推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