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清官海瑞兩袖清風,窮得連肉都買不起,為何會頻繁娶妻納妾?

2020-12-21 史論縱橫

海瑞的確是明朝官場的異類,在奸臣遍地走的朝代中後期,海瑞以獨樹一幟的做官風格而備受爭議,我倒是認為明朝人對海瑞的一條評價「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最為到位。

當然,具體來說,應該是做官的時候「盡忠如螻蟻」,做人的時候「盡孝似禽獸」,海瑞為何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呢?

中國古代的官員,從宋代之後大多是以科舉出身,尤其是明清時期,想要當大官,必須是根正苗紅的進士出身,海瑞特殊之處就是考了N多次會試也沒有中個進士,在40歲的時候被授予一個學政,管理一縣的科舉事宜。

古代人都相對命短,按理說40來歲才搞到一個芝麻官來做,就不要折騰了,可是海瑞偏偏要做一番大事,為官清廉,眼裡揉不得一粒沙子也就算了,海瑞做官生平最愛做的事就是頂撞上司,一旦上司做了違規的事,海瑞立馬跳起來據理力爭。

明朝官場也病態,明明官場最為腐敗,偏偏清流都喜歡頂撞上司的官員,海瑞因此得以步步高升,越到後期官位反而越高,甚至到了能給皇帝上書的官職。

以海瑞的風格,當然是鞭長所到之處,必然要罵個狗血噴頭,海瑞在六品的時候,就上書給嘉靖皇帝,說他治理下的大明王朝是「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指責嘉靖皇帝是昏君,希望他能夠「幡然悔悟」。

嘉靖看到奏章後,氣得暴跳如雷,跟左右的人說,趕緊去抓他,別讓這癟犢子跑了。

要說明朝的官場是真變態,本來罵皇帝是十惡不赦的罪名,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但是那些清流士大夫一看,海瑞大兄弟你可以啊,六品官員能罵出一品官員的氣勢,一看你就是一個厲害的人,因此,滿朝清流士大夫力挺海瑞,硬是讓嘉靖在咽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都沒能殺了海瑞。

為大明朝盡忠到這個地步,當真是如「螻蟻」一般了,海瑞能夠如此有底氣,罵上司,罵皇帝,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問心無愧,因為海瑞不貪汙受賄,對標的就是儒家的聖人,別人挑不出毛病。

但是這也讓海瑞得罪很多人,尤其是如嚴嵩那樣的貪官汙吏,更是看視海瑞為怪獸,其實在明朝做官,多多少少還是要貪一點,不貪真的活不下去,因為明朝的俸祿實在是太低了,伴隨著白銀流入帶來的通貨膨脹,明朝官員只依靠俸祿生活的話,連飯都吃不飽,但是海瑞就是不貪,就要靠俸祿活著,所以,海瑞過得很辛苦。

據說海瑞母親過壽的時候,海瑞破格買了兩斤豬肉,這件事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大明官場都感到震撼,海瑞竟然能夠買得起豬肉!

如果以此來說,海瑞應該算是一個值得稱讚的人,但是有些人偏偏要指責海瑞,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

海瑞並非終日流連於煙花柳巷之人,卻是個頻繁娶妻納妾的傢伙,根據明代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編·補遺》記載:海瑞一生娶妻三人,又有小妾兩人。

第一位妻子許氏嫁入海瑞家裡,給海瑞生了兩個女兒,後因為不和被海瑞給休了;第二個妻子潘氏嫁入海瑞家不到一個月就被趕出家門,第三個妻子王氏給海瑞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但是兒子都夭折了。

在王氏為妻期間,海瑞還娶了一個小妾韓氏,可能生過一個兒子,但是也不幸夭折了,在幾乎同一個月內,王氏和韓氏都去世了,海瑞聲稱王氏是病死的,有人則說是自殺,韓氏則是上吊自殺。

在海瑞七十歲多歲的時候,海瑞又娶了一個邱姓的小妾,據說也為海瑞生下一個兒子,但是也夭折了。

海瑞為何這樣頻繁休妻買妾?我認為應該是跟海瑞的孝順有關,也正是開篇的那句,「盡孝似禽獸」。

古代的人,尤其是堅持儒家綱常禮教為核心的人,一直堅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如果不能生一個兒子,那是人間最大的憾事。

也有可能出自海瑞母親的訴求,海瑞四歲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全靠寡婦母親謝氏拉扯長大,謝氏對海瑞要求極為嚴格,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作風,都有較高的要求,對於母親的要求,海瑞從來不敢違拗。

《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在書中就大膽的懷疑,海瑞前兩次休妻就是因為母親的反對。

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緣由,越是從小將孩子拉扯大,越想要控制自己的兒子,不允許別的女人佔有。

海瑞在三四十歲的時候,還跟謝氏生活在一個房間,可見海瑞對母親的依賴,媽寶男也大多歸於此類,海瑞第一個妻子很明顯是沒有兒子被休,但是第二個進門一個月就被休,則無法讓人理解。

尤其是第三個妻子和第一個小妾的死,更是讓人不得不充滿疑惑,海瑞和他的母親在生活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兒子的海瑞,在七十歲又娶小妾,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生育,否則他就是禽獸。但是生子這個願望終究還是未能實現,這大概也是一向頗為驕傲的海瑞一生最大的憾事。

應該說,海瑞可能天生缺乏對人性的關懷,明代有一部小說中記載,海瑞因為家裡窮,他五歲的小女兒吃了僕人的一塊餅,海瑞認為這是有辱家風的事情,在餓了七天七夜後,終於將這個女兒餓死,雖然是小說不見正史,但也表露明朝人對海瑞的誹謗有多大。

關於海瑞的爭議以前有,現在有,以後還會有,在不同的時代根據不同的事會有不同的評判標準。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曾言不喜清官,兩袖清風,嘔心瀝血的官員到底值不值得
    康熙皇帝卻曾言「有時清官比貪官的危害更甚」,這是為何?若有此定論,試問還有誰會兩袖清風,嘔心瀝血為朝廷效力至死。那我們到底要如何看待清官呢?自認清官,卻形成官場之氣若有人直言清官比貪官更可怕,必會遭到萬人唾罵,畢竟清官與百姓心中乃是一種信仰,諸如包拯,海瑞等清官,便是人人所景仰的青天大老爺,在古代便有許多傳頌他們的話本,現代也有許多根據他們而所改編的影視劇。誠然,若真正清廉之人必會受到後人敬仰,然於官場中卻有些官員自稱清廉,卻並未做到真正清廉。
  • 海瑞大罵嘉靖:連聖人都解決不了的事,更何況你?嘉靖為何不殺他
    不過,這一事件之後也讓海瑞的名氣更盛,更是成為無數臣子的楷模和表率。看到這,也許有人產生了疑問,海瑞膽大包天,連皇帝都敢罵,為何皇帝卻還能留他性命呢?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圖片:海瑞劇照一、海瑞為什麼要罵皇帝?
  • 清官海瑞的悲劇,是因為他破壞團結,使自己不容於當時體制
    此時的大明公司已經走過了190年,它的步伐已經有些沉重,時任董事長嘉靖皇帝不大愛管事,專意在別墅裡面煉仙丹和思考長生不老之術。但是奇怪的是,大明公司照常運轉。這主要得益於大明公司先進的管理機制。大明公司的管理層都是清一色的讀書人,他們都是熟讀四書五經、深受傳統道德浸染的知識分子。
  • 中國古代納妾制度:妻為何叫娶?妾為何叫納
    除了帝王廣納天下美色之外,中國古代的民間也是納妾成風。如《紅樓夢》中的平兒、香菱都屬於小妾。就連以剛正不阿著稱的海瑞,也在年過花甲之時,買了兩個年輕的小妾,以至妻妾爭寵,導致兩妾同時自殺。「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佳句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是一位一夫多妻制度的「執行者」。李白性情豪放,風流調悅,灑脫不群,酒色二品最為鍾情。據考證,李白不僅娶妻四次,而且小妾多得難以計算。
  • 大明王朝:全劇最悲慘女子,被「忠孝禮儀」坑害而死的海瑞妻子
    正因為李時珍的進京,導致了海瑞妻子和海瑞母親的執意回海南,從而釀成了海妻和孩子雙雙喪命的悲劇,那麼究竟是誰害死了海妻?楊角風談大明王朝:最悲慘不過海瑞妻子,溫柔賢惠,卻沒人為她的死負責!芸娘只是一個代號,她真名叫什麼,劇中並沒有說明;柱嫂曾經被倭寇擄走,後來她認定了齊大柱,也是沒有名字;李妃也一樣,只知道她姓李,是裕王的一個妃子,當然查歷史書知道她叫李怡月,但在劇中沒有出現過名字;海瑞妻子也是一樣的,海瑞曾經感慨妻子也是詩書世家的閨女,卻連姓氏都沒透露過,甚至於海瑞的女兒也只有一個小名叫囡囡。
  • 正四品的海瑞怎麼還這麼窮?朱元璋告訴你反貪汙腐敗不能只靠殺人
    王安石、蘇東坡都被罷官或者流放過。小說《水滸傳》裡宋江、林衝,也都是流放。而明朝,則截然相反,動則當朝廷杖(在皇宮朝堂上就用棍子打),嚴重的砍頭都算仁慈了,直接凌遲,株連九族。明朝法典大明律明朝殺官員,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起就盛行起來。後世人多稱其就是殺功臣,其實這麼說有失偏頗。
  • 奸臣教你升官發財,清官教你博取名望,皇帝教你榨乾下屬的價值
    除了嚴嵩這樣的頂級奸臣之外,大明王朝還有一位最頂級的清官,那就是海瑞。海瑞字剛峰,這位著名的清官人如其名,剛的要命,甚至敢公然上書罵皇帝。海瑞曾經給嘉靖皇帝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把這位倒黴的皇帝大罵了一頓:「現在人民的賦役要比平常多許多,到處都是這樣。
  • 海瑞一生清廉愛民,為何得不到朝廷重用?專家:是你也不用
    然而在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為官清廉,百姓也都非常喜愛他,但是他在官場上卻一直不得志,這個人便是海瑞,那麼他為何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呢?專家:是你也不用。海瑞生活在明朝中後期,這是一個什麼年代?
  • 大家都知道「兩袖清風」,可你知道為何用它來形容官員廉潔嗎?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貪官奸臣,比如和珅,比如秦檜,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清官忠臣,比如于謙,比如嶽飛等等。在古時候,形容一個官員廉潔,或者官員自表清廉,用得最多的,應該就是「兩袖清風」這個詞了,而我們最熟悉的詞,應該也是「兩袖清風」,那形容官員廉潔,為何會用「兩袖清風」表示,而不用其他的表示呢?
  • 海瑞痛罵嘉靖皇帝,為啥還能活命?
    海瑞長大後自號「剛峰」,寓意就是為人剛直、不畏邪惡的意思。海瑞對王陽明的心學非常感興趣,擅長實務策論,而對程朱理學不太感冒,這樣在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中,海瑞的表現不給力,36歲才考中舉人,隨後參加了兩次會試,都名落孫山。海瑞一氣之下放棄科舉考試,接受廣東布政使司的委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了一名教諭(中國古代的正式教師)。
  • 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是什麼樣的?真的每個男人都可以納妾嗎?
    話說有個齊國人,家中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室,丈夫每次出門,都是吃喝的滿面紅光回家來,進門之後就跟老婆和妾室吹噓,跟自己吃喝的都是有錢有勢的朋友,於是妻妾二人商議後,決定由妻子跟在丈夫的後面,看看是不是跟他自己所說的一樣。
  • 海瑞的明朝第一疏:海瑞罵人巔峰時刻,腦袋兩次險些搬家
    聽了這話,嘉靖又撿起來奏書看了一遍,明白了海瑞的忠誠與盡責,同樣這句話也把海瑞從鬼門關拉回來了,嘉靖暫時不殺海瑞了,只是將他關了起來。嘉靖皇帝看過奏書為何會這麼生氣呢?《治安疏》寫了些什麼呢?海瑞在《治安疏》中將嘉靖信道、自大、惰政以及嘉靖私生活都批評了一番,在海瑞眼裡,雖然前期嘉靖幹過些事情,但越往後越差勁,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恨的兩句話就是"嘉者,家也,靖者,淨也。
  • 回顧經典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誰才是最狠的角色?
    如果說那個時代還有什麼真正的清流的話,那一定是指海瑞。第二名、大清官海瑞海瑞是的名副其實的清官,但未見得是一個好官。論及揣摩聖意,未雨綢繆,他不如嚴嵩;不管朝廷黑暗,只顧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他不如胡宗憲;顧全大局,安分守己,他不如趙貞吉。
  • 清風送|兩袖清風 來去無塵
    清風無形,盛德有形,當古人用「兩袖清風」來比喻清官廉吏的操守時,清風成為有形之物,至重至大,值得為官者付出一生的心血去追求。最早提到「兩袖清風」的是元朝文學家魏初,他在《送楊季海》中寫道:「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
  • 「兩袖清風」為何被用來形容為官清廉?
    「兩袖清風」亦稱「清風兩袖」,今天如果我們想形容一個人為官清正廉潔,常常會用到這個詞。為什麼要把清廉和人的袖子聯繫起來?「兩袖清風」,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辭海》解釋為「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 字裡行間|「兩袖清風」為何被用來形容為官清廉?
    「兩袖清風」亦稱「清風兩袖」,今天如果我們想形容一個人為官清正廉潔,常常會用到這個詞。為什麼要把清廉和人的袖子聯繫起來?「兩袖清風」,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辭海》解釋為「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 都是找來的老婆,為什麼在古代妻是娶的,妾是納的?
    除了帝王廣納天下美色之外,中國古代的民間也是納妾成風。如《紅樓夢》中的平兒、香菱都屬於小妾。就連以剛正不阿著稱的海瑞,也在年過花甲之時,買了兩個年輕的小妾,以至妻妾爭寵,導致兩妾同時自殺。「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佳句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是一位一夫多妻制度的「執行者」。李白性情豪放,風流調悅,灑脫不群,酒色二品最為鍾情。
  • 《大明王朝1566》後,中國還有可堪入目的歷史劇嗎?
    沒有多少文化的人都能看得懂,而純歷史劇要真正的看懂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不僅要有過硬的歷史知識,把電視劇中某一王朝的朝廷的制度,官職的大小層級關係,內政外交,稅收體制等等了解得一清二楚,還要細心的觀看,如果錯過某一關鍵點,就很容易看不懂後續的劇情發展。
  • 《大明王朝1566》裡,該如何看待和光同塵的鄭泌昌?
    在《大明王朝1566》裡,鄭泌昌與何茂才兩個人的命運感與震撼力居然也僅次於嘉靖海瑞的衝突和楊金水的佯瘋與發洩。兩位演員的出場天然帶了些喜劇色彩,誇張的肢體語言,一胖一瘦,一文一武,一個輕言細語,一個咆哮叫嚷,私下彼此也只一口一個老鄭、老何叫著,要是把那官服換成長衫,倒活脫脫是說相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