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生清廉愛民,為何得不到朝廷重用?專家:是你也不用

2020-12-14 野趣de歷史

眾所周知,各朝各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人物」,他們亦或是英勇威武的將軍,亦或是為國為民的首領,還可能是名不見經傳的貧民老百姓。但無論如何,只要是對這個國家,對這個時代有貢獻的人,都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從而藉助這個平臺實現人生的價值。然而在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為官清廉,百姓也都非常喜愛他,但是他在官場上卻一直不得志,這個人便是海瑞,那麼他為何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呢?專家:是你也不用。

海瑞生活在明朝中後期,這是一個什麼年代?明世宗朱厚熜昏庸無能,奸臣小人當道,這時候能得到重用的人無非兩種,一種是結黨,講明了就是和皇帝一樣對政治毫不關心,甚至放棄了為官的原則,私底下結成聯盟,在他們看來,做官只是為了私利。另一種就是能幹,就像張居正這樣能為朝廷擔憂,守著為官的底線。可是在這樣動蕩不安的官場中,能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官員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海瑞就是那僅存的一位。

初為官時,海瑞就被任命為了淳安知縣,任職期間他一心為民,剛正不阿,所以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海瑞寫的《治安疏》更是讓其名聲大震,他上斥昏君下罵佞臣,就連後來的嘉靖帝都認為海瑞的難得一見的清官。但就是因為這份《治安疏》批判的是當時皇帝明世宗,導致海瑞被捕入獄,雖然明穆宗繼位後大赦海瑞,但始終並未重用海瑞。小編覺得,這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自然是海瑞本身的性格決定的,另有一方面則是當時官場環境的影響。

首先,海瑞不是沒有能力的人,但卻是太耿直的人。我們都知道官場如商場般魚龍混雜,而海瑞性格強硬,面對官場上的弊端時,都直言不諱,說話很容易傷人。由於沒做官之前,海瑞家裡十分貧窮,老婆和孩子還差點被餓死,所以他在生活上也十分拮据,知道做官後就要幫百姓說話。但就因為之前吃過很多苦,造成海瑞骨子裡就有這種強硬的品性。當時權力比較大宰相是嚴嵩,很多人不敢得罪他,而海瑞不一樣,他就經常批判嚴嵩的過失,在外人眼裡,這麼做簡直就是在「作死」,畢竟誰都知道給自己留個後路。因此,沒有了後路的海瑞也只能勇往「直」前了。

其次,黑多既是白,海瑞在眾多貪官眼裡就是個「另類」。由於海瑞性格太過突出,所以經常會得罪一些領導,慢慢的就變成了「頭號公敵」。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地方官員知曉海瑞要到任此地任巡撫,紛紛辭官卸任,還把原本朱紅色的門給刷成了黑色。可見海瑞這種清官形象在明朝的官場上註定是不會被融入進去的。例如,海瑞任福建淳安知縣時,胡宗憲的兒子就到此遊玩,結果因為出行標準太過普通,胡公子又哭又鬧。話說領導的兒子,哄哄也就罷了,可海瑞知道後卻把胡公子吊起來痛打了一頓。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海瑞的原則沒錯,但是太不顧人情了,於是大家都不願意跟他交朋友,甚至與他井水不犯河水,以後就算是皇帝想重用海瑞,可官員們也都提出異議。

第三,沒有可用價值。雖然海瑞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比較接地氣,知名度高。但是朝廷卻認為海瑞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能夠幫助朝廷籠絡民心,其他特徵則一點都不討好,比如海瑞任職應天巡撫時,發現首輔徐階佔用民田,就要求他如數返還農田,雖然徐階及時認錯,並表示下不為例,但海瑞仍不依不饒,大義凜然。朝廷知道此事,就對海瑞提出了特別表揚,可是如此剛正不阿的官員,朝廷卻不敢再用。可以說,他在皇帝眼裡就是個朝廷的「形象代言人」,並且還是沒有任何獎金的免費勞動力,他的榜樣作用比他為官的能力更有價值,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再給他很高的官職了。

最後,海瑞是個典型的基層公務員。由於他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一般,對百姓最大的政績也就是政治貪腐。因此在《明史》中是這樣評價海瑞的:「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就是說他這個人是不錯,但政績比較一般,提無可提。有人就會說海瑞處理百姓冤假錯案十分得手,但是,這種事無巨細的事情,並不適合高層管理者。因此,在張居正眼中,海瑞只能作為一個地方小官,為百姓請命可以,卻不具備權謀之術。如果強行讓他任高官的話,恐怕會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小編想說的是,無論是做一個基層小官還是朝廷重臣,只要能為民造福的都是好官。海瑞一生雖然沒能得到重用,但他對老百姓的貢獻卻是功不可沒的。海瑞死後,他魂歸故裡,路邊前來祭拜他的人也來往不絕。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鄭板橋——清廉、勤政、愛民
    02 鄭板橋為官清廉、愛民 在蔣寶齡的《墨林今話》中是這樣記載鄭板橋當任時期的政績的「以進士選範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又如故,為上官河斥。」
  • 海瑞痛罵嘉靖皇帝,為啥還能活命?
    海瑞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中正剛直,愛民如子,嫉惡如仇,眼裡不揉沙子,「抬棺罵皇帝」震撼古今。按理說,海瑞這樣一個官場「異類」很難善終,但他運氣不錯,雖然屢遭打擊,但每每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 海瑞大罵嘉靖:連聖人都解決不了的事,更何況你?嘉靖為何不殺他
    不過,這一事件之後也讓海瑞的名氣更盛,更是成為無數臣子的楷模和表率。看到這,也許有人產生了疑問,海瑞膽大包天,連皇帝都敢罵,為何皇帝卻還能留他性命呢?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圖片:海瑞劇照一、海瑞為什麼要罵皇帝?
  • 正四品的海瑞怎麼還這麼窮?朱元璋告訴你反貪汙腐敗不能只靠殺人
    但是你想想,殺官員殺到到朱元璋這份上,動輒幾萬人,這肯定就不單單是殺功臣這個理由就能解釋的了。殺功臣也不用殺幾萬人啊!再者,像明初四大案中的空印案、郭桓案,也完全跟殺功臣基本不沾邊了,朱元璋一樣下手狠毒,甚至更狠。
  • 嘉靖皇帝迷戀「長生不老」,海瑞:找4個僕人抬著棺材跟我上朝!
    海瑞:字汝賢,祖籍福建,明朝後家族就移居廣州。他一生清貧,為官清廉。在明朝那個到處都是貪官汙吏的政治局面俠,卻能夠獨善其身。這個「海青天」很不簡單。他的父親海翰沒什麼作為,連舉人也沒考上,在海瑞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海瑞只能和母親依靠祖上還留下來的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
  • 大明清官海瑞兩袖清風,窮得連肉都買不起,為何會頻繁娶妻納妾?
    海瑞的確是明朝官場的異類,在奸臣遍地走的朝代中後期,海瑞以獨樹一幟的做官風格而備受爭議,我倒是認為明朝人對海瑞的一條評價「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最為到位。當然,具體來說,應該是做官的時候「盡忠如螻蟻」,做人的時候「盡孝似禽獸」,海瑞為何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呢?
  • 明朝秘聞 抬棺上疏的海瑞為何沒有被嘉靖所殺
    嘉靖年間,海瑞抬棺上疏,直言進諫。「抬棺上疏」是後人對海瑞冒死進諫的嘆服之詞,雖有些許誇張,但也不算過分。 歷代王朝,多的是直言進諫之忠臣良將,為何獨有海瑞上疏而名聲大噪? 這不得不從嘉靖皇帝的獨斷專橫說起。
  • 海瑞的明朝第一疏:海瑞罵人巔峰時刻,腦袋兩次險些搬家
    多年無人敢上書罵嘉靖的記錄就這樣被"二愣子"型選手海瑞打破了,其實海瑞有這樣的行為也不用奇怪,縱觀海瑞一生,除了處理公務外,幾乎就是在"彈劾"的路上前進,彈天彈地彈皇帝,在海瑞的人生信條中就有五個字"一切皆可彈",終於海剛峰(海瑞的號是剛峰)、海閻王覺得彈劾官員不爽,對嘉靖皇帝下手了。
  • 「兩袖清風」為何被用來形容為官清廉?
    為什麼要把清廉和人的袖子聯繫起來?「兩袖清風」,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辭海》解釋為「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然而,如果追根溯源,無論是「做官廉潔」還是「窮得一無所有」,都不是其本義。「兩袖清風」本義為衣袖迎風擺動,姿態飄逸的樣子。
  • 字裡行間|「兩袖清風」為何被用來形容為官清廉?
    為什麼要把清廉和人的袖子聯繫起來?「兩袖清風」,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辭海》解釋為「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然而,如果追根溯源,無論是「做官廉潔」還是「窮得一無所有」,都不是其本義。「兩袖清風」本義為衣袖迎風擺動,姿態飄逸的樣子。
  • 明朝斷問奸僧案:海瑞慧眼識賊,十人受審,九個殺一個留
    海瑞是中國民間口口相傳的「海青天」,他一生的清譽得益於他生平的諸多「細節」處理。隆慶三年(公元1570年),海瑞受命巡撫吳地。某天他在巡視途中路遇一隊僧人,僧人見官駕路過都站在路邊避讓。海瑞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這個小和尚。眾和尚看到轎中的海瑞,在路邊雙手合十口誦「阿彌陀佛」向海瑞鞠躬行禮。官轎往前走了不過半裡,海瑞叫停了隊伍。他吩咐隨行的官差,自己要施齋款待這群和尚,和他們探討佛法。讓官差將這群和尚請回。隨行眾人都暗自納悶,之前從未見海瑞研習佛法,今日怎麼突然對這群和尚來了興趣?
  • 明代清廉死後僅草蓆下葬,墓地卻發現10億寶藏,專家:需再查資料
    「風正一帆順,清廉得民心」 古代的貪官貪財無厭,一生只為如何剝奪百姓為主,而作為清官的一些人,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一心為百姓著想。他們的一生都活的很清廉,就好比我們今天要講的王士琦,為官公正廉潔,因為太過貧苦所以死的時候只能用草蓆下葬無比悽涼,但是在300年後發現他的墓穴裡都是金銀珠寶,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他難道不是真正的廉潔之人嗎?
  • 一生摯愛,只此唯一 ——Harry Winston海瑞溫斯頓The One系列枕形...
    Harry Winston這就是The One唯有你,無可取代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以至美訂婚鑽戒作品,獻禮愛侶間最重要的人生時刻。品牌的首字母H&W,不僅僅是承載了品牌的傳奇,更是代表摯愛之名, 象徵著Husband與Wife唯你相許的永恆誓約。
  • 海瑞「抬棺上疏」的過人之處
    海瑞果然膽識過人!面對如此蠻橫的皇帝,語氣稍重都得提心弔膽,更何況句句鏗鏘、言之鑿鑿,直指皇帝的為政弊端?就連海瑞自己也預計到上疏之後難逃一死,事先安排好了後事。
  • 海瑞為什麼敢上疏這麼罵嘉靖:「嘉靖者,言家家淨而無財用」?
    可是,我們卻很難從海瑞身上看到這一點,他當官了之後好像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光耀門楣」之事。海瑞的母親過生日的時候,當時已經身為一方父母官的海瑞為了給老母親慶壽,卻只買了兩斤肉。海瑞病逝了之後,僉都御史王用汲去看了海瑞最後一眼,卻看到他所用皆葛布帷帳、破竹箱之類的物品。
  • 職場上,這幾種人再有本事也得不到重用,希望沒有你
    但這並不是說,如果你想獲得升職並提高薪水,公司就可以滿足你。除了你的個人能力外,這還取決於領導者的意見。在這方面,你需要克服領導障礙。然後,我們必須了解的是領導者考慮晉升的內容。事實上,在職場上,這幾種人再有本事也得不到重用,希望沒有你。
  • 本來一直低人一等,為何漢人大臣卻在清末,異軍突起掌控朝廷
    清朝的朝廷,一直是滿人的天下。漢人官員,在清朝的朝廷中,是要低人一等的。而且很少有漢人官員,在朝廷的一些核心崗位上任職。作為權力中樞的內閣,漢人官員在其中任職的更少。但是在清末的時候,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卻大都是漢人。
  • 明朝重要機構及各官員品級一覽,看名臣海瑞官居幾品?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統一王朝,為了加強皇權,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也廢除了宰相一職,對朝廷官制進行了改革。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明朝的各個重要機構及各官員的品級吧。
  • 朝廷和梁山都不重用,「水火兩將」空懷絕技,最終壯志難酬
    你道百官為啥暗笑?此前蒲東巡檢關勝帶一萬五千精銳兵馬,尚不能「掃清」梁山,這水火兩將帶幾千人去徵討,明明是去送死啊。二人奉旨剿匪,駐紮在凌州城。投降了梁山的關勝帶著宣贊、郝思文來捉拿水火兩將。第一仗,魏定國捉住了宣贊,單廷珪捉住了郝思文。水火兩將擒敵的手法是撓鉤套索,而不是火攻水攻,這樣,他倆的特長還是沒有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