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不僅出名的是茶點,也有許多糕點很有名,小時候家裡聚會就會做上糕點跟客人一起品嘗,而糕點中最具廣式味道的就是倫敦糕,一般叫的多的是白糖糕,雪白雪白的糕點,會讓人想起雪花,但是南方不下雪,無法比較那個更白一些,白糖糕的製作簡單,而且小時候經常當作早餐吃,彈性清甜的白糖糕每一口都甜到心間,至今還能回味在唇齒間的香甜,而且絕對的不粘牙這點,因此老少皆宜。
白糖糕的製作簡單,材料也是一般人都能買到的,怪不得基本過節都會整上一籠,代表分享喜悅的意頭,白糖糕的粉是用的粘米粉,水加糖加粉攪拌均勻,一般最好用大點的容器,因為加熱攪拌時極有可能會凝固,需要不停的攪拌,這個時候大點的容器能省下清洗的麻煩,先是三種一起攪拌,後面再加熱。
加熱的時候可以採取隔水加熱或者小火加熱兩種方法,一直攪拌大概5分鐘左右,液體呈現流動性稍稠狀態,這點很重要,液體太稀或者太稠都會影響後面的成品,加熱過程中如果底部結塊,不需要緊張,只要用蛋抽等攪拌器將其再次打散,這樣粉漿就不會變稀,可能要不時地攪動,隨著時間粉漿還會沉澱。
另取一個杯子將酵母加溫水攪拌並靜置5分鐘,為的就是使粉漿發酵,一般做糕點都會需要用到酵母,還有麵包、蛋糕等都需要,特別是面點都要使用酵母發酵,酵母能使白糖糕從一層發脹到幾層的效果,也使得白糖糕蓬鬆有彈性,這裡的酵母推薦用丹寶利的酵母,做出來的白糖糕不會有酵母的味道。
調製好的酵母倒入提前加熱到30度左右的粉漿中,再度攪拌後蓋上保鮮膜,放入35度的烤箱中發酵,但是因為季節的不同,發酵的時間和溫度也要按時節而定,如果是夏天就要發酵45分鐘到1小時左右,由此可見酵母是多麼神奇的東西,但是酵母的掌握還是要靠人們平時的經驗。
發酵後的粉漿表面會起泡泡,這個時候加入能潤滑白糖糕的3克左右玉米油再攪拌,將粉漿倒入盤中,常溫靜置20分鐘,這時泡泡會重新變多,提前將水燒開,上鍋蒸20分鐘,蒸好脫模待溫度降下一點就能切塊享用了,每一次看到新鮮熱辣的白糖糕都會被他香甜的味道吸引買一塊,怎麼吃都不膩。
漂亮的白糖糕切出來還能看到裡面的蜂窩狀和魚翅紋,白白嫩嫩的看著就讓人喜歡,廣式的糕點還有很多,比如核桃包、流沙包等,但是小時候吃的最多的應該還是白糖糕,軟糯有彈性的白糖糕承載了小時候的很多回憶,每天放學的路上聞到新鮮出爐的白糖糕都忍不住買一塊,但是總捨不得吃完,有時還會帶回家,這時候總會被父母說,但是記憶中還是甜的。小夥伴們吃過白糖糕嗎?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