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正當時,要多給家人吃這5種食材,順應節氣平安過冬天

2021-02-16 斯佳麗的小廚房

今天是2020年11月7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它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就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民間素有「立冬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冬季進補食補為先。立冬那我們該吃些什麼養生呢?立冬養生正當時,要多給家人吃這5種食材,順應節氣平安過冬天。

一  鹹味食物補益陰血

俗話說的好,「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飲食就可以適量地吃一些鮮味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它們也有補益陰血等好處。

【海帶花生燒排骨】

原料:排骨 海帶 花生  蔥薑片  冰糖  油鹽

製作:燒熱鍋放入少許油,加入1小勺冰糖,將冰糖炒至完全融化後呈棕紅色的小泡,放入排骨進去炒至排骨上色, 加入蔥薑片一起翻炒幾下, 加入海帶和花生米,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開後加上蓋燉煮20分鐘,大火收汁,最後加入鹽和胡椒粉等調味即可。

2、進補要循序漸進

立冬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 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 粥具有和胃、益腎、清肺、 消渴、明目、利肝、補脾、養心、通便和安神等多功效,能照顧到人體的五臟六腑。煮粥時,我們要做到以穀類為主,注意細搭配,做到食物多樣化。

【蓮子紅豆紫米粥】

原料:紅豆   蓮子   紫米

製作:將紅豆、蓮子和紫米三種食材放入碗中,洗淨備用;將洗淨的食材放入電壓力鍋中,再加入食材約5倍的水;按下電壓力鍋上煮粗糧粥的功能鍵;時間到,「蓮子紅豆紫米粥」就煮好了。

3、多吃溫熱進補,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材

進入冬季後,天氣寒冷,這時我們不妨適量多進食些優質蛋白質,來增加身體的熱量,抵禦寒冷,達到驅寒暖胃的功效, 如羊肉、牛肉、板慄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番茄玉米牛肉湯】

原料:牛肉   玉米   番茄   薑片   高度白酒 胡椒粉 油鹽  

製作:先將牛肉塊冷水下鍋去焯水, 加入薑片和高度白酒去腥;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將牛肉塊放入鍋中翻炒幾下,加入番茄塊進去繼續翻炒至微微出汁,將它們倒入電壓力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和薑片,再放入玉米塊,加蓋後按下電壓力鍋上燉煮牛肉鍵;時間到,「番茄玉米牛肉湯」就煮好了, 加入鹽和白胡椒粉調味即可。

4、增加維生素C、A的攝取

我們平時也是注意多攝入些帶有維生素C、維生素A的食物, 來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而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如青椒。胡蘿蔔等。

【老乾媽雞蛋炒青椒】

原料:青椒   雞蛋    老乾媽豆豉醬   油鹽  

製作:雞蛋加入鹽攪拌均勻;熱鍋少許油,倒入蛋液,將其炒熟後劃散成小塊後先盛出備用;熱鍋少許油, 下入青椒進鍋翻炒至八成熟時,加入1勺老乾媽豆豉醬翻炒均勻, 加入鹽調味,最後倒入雞蛋翻炒均勻即可。

5. 多吃黑色食物補腎

中醫認為冬要藏,因此要注意養腎,而黑色食物對腎臟有好處,多吃些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食物,,具有補腎,滋補肝臟的功效。黑色食物還能烏黑頭髮的作用,也有利於頭皮的健康,因此黑色食物是冬季不可錯過的食材。

 【木耳炒秋葵】

原料:黑木耳    秋葵    蒜  油鹽  

製作:燒鍋水,加入少許鹽和油,將秋葵整根放進鍋中焯燙變色後撈出切成片備用;將黑木耳進鍋焯煮兩分鐘後撈出;熱鍋涼油,下入蒜片爆香,加入切好的秋葵片進鍋翻炒兩下,加入木耳進鍋翻炒幾下,加入少許鹽調味,翻炒均勻後即可。

相關焦點

  • 立冬吃什麼?記得給家人吃這6種食物,既暖身又防病,順利過冬天
    一年的時間過的真快,再做幾天就要立冬了, 11月7日就是2020年的立冬節氣,立冬就意味著正是進入冬天,天氣更加寒冷,人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僅是身體的保暖,而且要通過食補來達到暖胃驅寒,保持身體的健康,以便平安順利過秋天。那立冬養生我們吃什麼好呢?
  • 24節氣·立冬|立冬節氣如何養生?當以溫補防病為重,了解一下
    24節氣立冬將至,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節氣養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預示著新的開始。《黃帝內經》道:「智者之養生也,必順應四時而適寒暑」,養生之道,要順應季節的變化,迎合冷熱交替,才能夠長壽。故立冬養生應適時而養,以溫補為主。 中國養生以食為主,立冬節氣民間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
  • 立冬後別光食肉,紅茶加這食材給家人煮茶,好喝暖身,平安過寒冬
    立冬後別光食肉,紅茶加這食材給家人煮茶,好喝暖身,平安過寒冬。時間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大車輪,無聲無息,載著為生活奔波的人們一路向前,無論你願意與否,也無論你有無所準備,翻開日曆,時間又走到2020年的立冬了。
  • 立冬節氣養生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立冬意思是冬天開始了。從立冬開始,天氣開始變得寒冷。 中醫認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也亦之。「世間萬物,包括人,要收藏,不可外露,以適應寒冷的冬天。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養生-喝茶養生
    今天是立冬節氣,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都是從陽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義,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上面這些,就是適應冬季「藏」氣的養生方法和原則。如果違反了這個法則,就會傷害腎臟,到了春天,還會發生痿病和厥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冬「藏」使春「生」的基礎,如果冬天沒有很好地養「藏」,到了春天陽氣應當生而不能生,就會發生痿和厥之類的病症。
  • 節氣養生丨今日立冬,冬由今始,換季健康知識你要懂!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立冬是個大日子,為了迎接立冬,北方人多吃餃子。用儀式化的吃食代表迎接冬日的歡喜。
  •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吃什麼水果蔬菜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緩慢。立冬之後,從此正式進入中醫說的「封藏之季」。所謂「封藏」,既包含禦寒保溫之意,也包含貯備人體精氣之意。銀川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吳曉晶提醒,立冬節氣後,養生尤其要注意下面的5點。
  • 二十四節氣|立冬養生(內附下周食譜)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指西北為立冬,太陽黃經為225°,於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空氣一般漸趨乾燥。華北等地往往出現初雪,長江以北和華南地區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區要少。當有強冷空氣影響時,江南也會下雪。
  • 大雪節氣養生 冬季進補正當時
    12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大雪」。何謂大雪?南京的冬天愈發寒冷,氣溫接近零度,降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時節更大,故名大雪。大雪時節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冷的時候,人們開始為了過冬儲備糧食,我們的身體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礎上,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抗寒能力。
  • 「立冬節氣」養生有門道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標誌著冬天的開始,雖然南方很多人還在穿短袖,但是無論南方和北方,都是溫度下降的開始。從立冬開始,天氣漸漸轉冷,萬物都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很多動物冬眠,北方植物也落葉,河水結冰。
  • 明日大雪,別忘多吃「三紅」,少食「三樣」,順應節氣,平安過冬
    導語:明日大雪,別忘多吃「三紅」,少食「三樣」,順應節氣,平安過冬!冬季食補,應該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那麼,從大雪這天開始,我們應該多吃一些什麼樣的食物呢?明日大雪,記得要多給家人吃「三紅」,順應時節,平安順利過冬天!
  • 「節氣養生」藏養開啟立冬後,小雪養生正當時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它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群芳譜》云:「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 「地寒未甚」,雪下的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故稱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云:「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反映了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
  • 大雪過後,要記得常吃「5蔬4果」,順應節氣而食,安穩度過大冬天
    隨著大雪節氣的過度,氣溫也逐漸走低,防寒保暖變得尤為重要!大雪節氣過後,除了要適當吃些滋補肉類,「5蔬4果」也要記得常吃,順應節氣而食,安穩度過大冬天!白蘿蔔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白蘿蔔,素有「平民人參」之稱,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 2018立冬節氣祝福語:祝願朋友立冬幸福安康!
    立冬了,採擷春的明麗,夏的清涼,秋的收穫,冬的暖陽,為你編織幸福的衣裳,願快樂無恙! 2. 立冬節氣登場,氣溫直線下降。防寒莫要逞強,保暖內衣穿上。喝點養生滋補湯,煩惱別放心上。健康不下降,快樂不缺項。笑傲雨雪風霜,精彩為你綻放! 3.
  • 節氣養生丨立冬避寒注滋補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立冬意味著冬天正式來臨,對於這樣的節氣變化,人們的生活習慣、日常飲食等都要做適當調整,同時保持健康的精神生活,才能更好地規避寒冷,安安心心的過冬!同時也要多吃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2.滋補原則:立冬開始,受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熱量散失過多,為了增加肌體抗寒能力,此時營養應以增加熱量為主。
  • 立冬節氣將至 飲食養生3大禁忌
    為了身體健康,在立冬節氣到來之前,要提前了解一下養生飲食禁忌,以免屆時養生的時候用錯了方法。立冬節氣飲食禁忌有哪些?1、禁忌多吃海鮮海鮮是很多人愛吃的,現在螃蟹、蝦類早已成為了日常菜餚。其中,很多人吃狗肉暖身進補,適當吃吃對身體有益處,但是並非對任何一個人都有好處。所以說,人們吃狗肉千萬別跟風,要根據自身的體質情況吃,如果不能吃的話,必須要忌口,一口都不能碰。比如說患有高血壓的人不能吃,因為狗肉是大補的食材,具有滋陰壯陽的作用,吃了會促使血壓升高,致使高血壓患者病情加重。
  • 溼熱質-立冬節氣的「活法兒」
    今年的立冬節氣是11.8-11.21,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水冰地凍,萬物收藏。古時候立冬是重大的節日,皇家會舉行祭祀冬神的典禮。冬季養生要養藏,從立冬開始,就要早臥晚起了,太陽出來再起床。此時腎氣強,脾胃消化能力更好,也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開始補冬了。
  • 大雪節氣,進補正當時,這5種食物,驅寒又暖身,快為家人做起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大雪了,意味著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降溫幅度也會更大。俗話說:「大雪進補」,在大雪時節,北方會逐漸出現樹掛、河流封凍等現象。每年的二十四個節氣仿佛是在幫我們記錄時間的節點,提醒我們除了感知季節帶來的變化以外,還要順應時節,注重飲食的調節,進行合理的食補,那麼,大雪需要多吃哪些食物呢?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養生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大約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的時候,而今天就是立冬,也代表冬季從今天開始了,那立冬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關健點呢,今天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怎麼養生~立冬之後,陽氣漸收,陰氣漸盛,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的狀態蓄養精氣,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做準備
  • 立冬將至,黑芝麻和它是絕配,幾元錢煮一鍋,每天一碗平安過冬天
    再過幾天要立冬了,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冬季進布正當時。 中醫任為,冬季主「藏」,這和腎主藏是相通的,所以我們素來就有冬季補腎的傳統。我們都知道,補腎為黑色食材,如黑芝麻、黑豆、板慄、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