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立冬養生(內附下周食譜)

2021-02-16 姿華文雅新世界幼兒園

立冬

2020年11月7日,是「立冬」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指西北為立冬,太陽黃經為225°,於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立冬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空氣一般漸趨乾燥。華北等地往往出現初雪,長江以北和華南地區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區要少。當有強冷空氣影響時,江南也會下雪。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

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皇帝在這天會率領文武百官設壇祭祀,並舉行相關的迎冬儀式,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一天,百姓們都會好生歇息,不做其他農事,以此犒賞一家人整年來的辛苦勞作。宋代以後,每逢此日,人們便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在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都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2. 吃餃子

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立冬吃餃子,源於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因此「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中國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

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除了補益一家人的身體之外,這種圍坐一桌的溫暖氣息,更讓人覺得點點滴滴皆是美味。

立冬,才是每年養護身體的開始,因為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

飲食:多白少鹹

1. 多吃「白色」食物

中醫認為,從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後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功效顯著。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長期吃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冬天。冬吃蘿蔔賽人參。白蘿蔔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此外,白蘿蔔中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胺基酸、維生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保健功能。

在生活起居方面,專家建議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立冬後,鍛鍊要避免高強度運動,最好在上午9至10時以後或下午4至5時進行,要避免在大風降溫天外出,不要長時間呆在室外。

姿華文雅新世界幼兒園第十四周食譜           

 2020年11月9日——11月13日

溫馨提示:大家點擊圖片,放大後觀看!



姿華文雅新世界幼兒園

歡迎您

電話:0371-63529266 、 63529200

地址:普慶路博頌路交叉口向南50米文雅小區內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食譜【立冬】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立 冬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於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養生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大約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的時候,而今天就是立冬,也代表冬季從今天開始了,那立冬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關健點呢,今天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怎麼養生~立冬之後,陽氣漸收,陰氣漸盛,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的狀態蓄養精氣,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做準備
  • 二十四節氣養生 • 小雪
    ——《黃帝內經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二十四節氣養生 • 小雪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養生-喝茶養生
    今天是立冬節氣,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都是從陽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義,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一年有4個季節,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6個節氣,都有一個以立字開頭的節氣,如立春,立夏,立秋和今天的立冬,立冬節氣宣告了冬3月的開始,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 立冬節氣養生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立冬意思是冬天開始了。從立冬開始,天氣開始變得寒冷。 中醫認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也亦之。「世間萬物,包括人,要收藏,不可外露,以適應寒冷的冬天。
  •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口訣
    天不變,道亦不變,前賢的總結,珍愛生命、喜歡養護生命的看過來吧:我們都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
  • 「立冬節氣」養生有門道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標誌著冬天的開始,雖然南方很多人還在穿短袖,但是無論南方和北方,都是溫度下降的開始。從立冬開始,天氣漸漸轉冷,萬物都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很多動物冬眠,北方植物也落葉,河水結冰。
  • 二十四節氣丨立冬養生重在「藏」 飲食宜避寒就溫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意味著冬季的開始。此時,天氣逐漸寒冷,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北京海澱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穎表示,立冬養生重在「藏」,飲食宜避寒就溫,給身體增加熱能。立冬之後,人們在衣著上要注重頭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
  • 二十四節氣
    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此外,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春分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二十四節氣|立冬——殘秋已過又新冬 凜凜霜風撼曉鍾
    二十四節氣|立冬——殘秋已過又新冬 凜凜霜風撼曉鍾 ——白居易《早冬》 今年11月7日,太陽位於黃經225度 正是立冬節氣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 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
  • 24節氣·立冬|立冬節氣如何養生?當以溫補防病為重,了解一下
    24節氣立冬將至,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節氣養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預示著新的開始。《黃帝內經》道:「智者之養生也,必順應四時而適寒暑」,養生之道,要順應季節的變化,迎合冷熱交替,才能夠長壽。故立冬養生應適時而養,以溫補為主。 中國養生以食為主,立冬節氣民間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
  • 節氣養生丨立冬避寒注滋補
    文丨陳武山圖丨來源於網絡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立,建始的意思,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及寒的意思,表示萬物收藏,動物藏身避寒冷,經過秋收的人們也將收穫的莊稼收藏入庫了,開始享受豐收、休養生息。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北國數九寒冬, 民俗看重養生。 玉碗盛足喜悅, 金杯斟滿親情。 |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冬 2020-11-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節氣 ▎傳統文化 • 解讀二十四節氣之「立冬」
    傳統文化:解讀二十四節氣之「立冬」
  • 【中醫養生】二十四節氣養生詳解,全年養生小訣竅都有了!
    只有舒緩的運動才是養生保健所需要的。記住這一靜一動。四季養生的要領就在其中了。四季在細化分,就是一年的二十四節氣了。我們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具體的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每個氣,都要如何去做呢?
  • 二十四節氣怎麼吃?讀完這套繪本的孩子,頂半個養生老師!
    這些自然的小秘密,或許作為大人的你也不知道,但是老祖宗早就將智慧全都藏在了「二十四節氣」裡。而國學大師楊力教授的這套《二十四節氣:給孩子的節令健康繪本》,圍繞二十四節氣,向孩子們講述了健康科學的飲食觀念、有趣好玩的民間習俗、千變萬化的自然規律。
  • 立冬節氣將至 飲食養生3大禁忌
    立冬節氣到了意味著正式進入冬季了,寒冷的天氣就要來了,為了身體能夠適應這樣的天氣,對抗病毒和細菌,必須要做好保健措施。其中,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飲食不當的話,很容易誘發不適,比如說消化不良,患流感等等。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吃什麼水果蔬菜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緩慢。立冬之後,從此正式進入中醫說的「封藏之季」。所謂「封藏」,既包含禦寒保溫之意,也包含貯備人體精氣之意。銀川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吳曉晶提醒,立冬節氣後,養生尤其要注意下面的5點。
  • 寒露節氣:養生篇(附語音)
    【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寒露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