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左右牛奶國標?這奶以後還能喝嗎?

2020-12-10 減開始減脂

蒙牛、伊利被曝左右國家牛奶標準的制定衝上熱搜,看來大家都很關心奶製品的安全問題啊。

相比於牛奶來說,很多人減肥期間都愛喝酸奶,酸奶真能減肥嗎?什麼樣的奶適合肥胖人群?

01

酸奶的分類

牛奶經過發酵形成酸奶,酸奶保留了牛奶全部的營養價值,增加了乳酸菌,還使奶中的蛋白質變得更容易消化吸收,解決了乳糖不耐受的問題。

牛奶和酸奶的熱量差別不大,但是酸奶普遍含糖量較多。

在超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種酸奶,比如風味酸奶、老酸奶、優酪乳等,它們在產品類型上只分為四種:酸乳(酸奶)、發酵乳、風味酸乳(風味酸奶)、風味發酵乳。

具體屬於哪種類型可以看商品說明,除了這四種,其他都不屬於酸奶。

1.原味pk風味

原味類原料只有純奶,沒有其他額外添加劑;

風味類產品加入了穀物、水果和添加劑等。

風味奶的營養價值沒有原味奶高,建議選擇原味奶。

2.酸乳pk發酵乳

酸乳只由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發酵;

發酵乳使用了更多的菌群發酵。

酸乳的菌群種類不豐富,建議選擇發酵乳。

總有人問,老酸奶和普通酸奶有什麼區別?

我們經常看到的老酸奶,製作方法和普通酸奶不同,普通酸奶是先發酵後分裝,老酸奶是先分裝後發酵。本質上來說,老酸奶和普通酸奶並沒有區別。

02

酸奶減肥?

先說結論:含糖低的酸奶對減肥有幫助。

酸奶是高營養食物,其中的微量元素和乳酸菌對減肥群體的健康有益,但是選擇酸奶要注重含糖量。

市面上售賣的大部分酸奶的含糖量都很高,因為不加糖的酸奶口感略差,加糖後可以增加風味,但是熱量也直線上升。

03

全脂還是脫脂?

酸奶是經過牛奶發酵製成的,全脂牛奶/脫脂牛奶都可以製成全脂酸奶/脫脂酸奶。

全脂牛奶即普通牛奶,脂肪含量約為3%-4%左右,全脂奶的奶味很足,口感較好。

脫脂牛奶脫去了全脂牛奶中的脂肪,脂肪含量約為0.5%以下,奶味比較清淡。

很多減肥人士都選擇脫脂牛奶或脫脂酸奶,因為脂肪含量偏低,但是K姐推薦減肥人士還是喝全脂牛奶或全脂酸奶。

每100ml,脫脂牛奶比全脂牛奶熱量低30大卡左右,相當於多走幾步,差別不大。而且脫脂奶的口感沒有全脂奶好,微量元素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少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全脂奶的飽腹感更強,喝完可以將飢餓感推遲更久,反而利於減肥。

所以,沒有必要丟西瓜撿芝麻,因為這麼小的熱量差而選擇脫脂的奶製品。

04

拒絕「假酸奶」

著重強調一下,標有「復原乳」的酸奶,都不是用鮮牛奶發酵的,添加劑比風味類酸奶更多,屬於「假酸奶」。

判斷是否為「復原乳」的依據是,看酸奶瓶身「產品類型」的描述。

酸奶的學問很大,這麼多年你都喝對了嗎?

相關焦點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國產牛奶的表現還好嗎?
    近日,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下稱《六大罪狀》)的文章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一時間 「蒙牛」「伊利」紛紛陷入輿論漩渦。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中國消費者對乳製品的安全性一直高度敏感。即使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很快出來闢謠,但公眾之於此事的討論熱度依然不減。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怎麼買到放心奶?
    本文約23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今天一早就有網友留言要我看熱搜,問我伊利、蒙牛的奶還能不能喝,我當時心想難道出了什麼大事件了?國家重要標準的制訂過程應公開透明 - 目錄 - 伊利蒙牛還能喝嗎? 人家說了啥?
  • 蒙牛和伊利翻車了?孩子真正不能喝的牛奶,你可能天天都在買!
    它講述了過去十幾年蒙牛伊利的發家歷程,並「揭露」了在幾起乳製品安全重大事件中,他們發揮的作用。隨後,該公眾號受到蒙牛和伊利兩家公司的聯合投訴,文章已經刪除。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也馬上出來闢了謠。但是家長們還是很擔心,牛奶問題又熱議了一把:孩子還可以喝奶嗎?怎麼判斷牛奶的品質?該喝鮮牛奶還是配方奶?全脂、低脂、脫脂到底怎麼選?......
  • 伊利、蒙牛打頭陣提價!喝牛奶又要多掏錢了?
    數據顯示,1月5日,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皇氏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等多股均相繼漲停。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根據近期渠道調研反饋,伊利在2020年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在3%- 5%之間。同時,研報指蒙牛乳業也在12月對部分白奶產品提價4%到5%。 對此,伊利回應稱,是由於原奶成本上漲的影響,公司基礎白奶有5%以內的提價。蒙牛方面也表示自從2020年8月份以來,相關產品的價格有所調整。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牛奶漲價潮來襲
    □南報融媒體記者 江芬芬  元旦後的這幾個交易日,A股乳業股迎來一波行情,多家頭部企業漲停。究其原因,市場傳出伊利、蒙牛旗下牛奶產品提價風聲,行業性漲價或一觸即發。
  • 16款深圳娃最常喝的牛奶大測評!蒙牛特侖蘇伊利誰最好?
    孩子們日常喝的牛奶安全嗎? 所以本次比較試驗的品質指標按照國標要求執行。 就是如果沒有了脂肪 牛奶的香味就會不足 喝起來會「寡淡」 結果顯示: 16款常溫純牛奶中,伊利金典、蒙牛特侖蘇、君樂寶優質牧場牛奶脂肪含量表現好,高出標準34%。
  • 伊利蒙牛給你喝的還是牛奶嗎?
    值得注意的是,該節目的贊助商又出現了伊利金典有機奶的身影。《乘風破浪的姐姐》片尾信息顯示,節目超級星推官為伊利金典有機奶。 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身邊大多數綜藝節目中都有伊利和蒙牛的身影。不僅如此,各種樓宇燈箱、戶外廣告、公交車體廣告等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兩家代言人更是各有千秋。
  • 伊利和蒙牛屢次被爆出事,老百姓該如何選擇放心奶?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蒙牛、伊利的牛奶越喝越沒有奶味了。」 牛奶對我們大眾家庭而言,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糧食了,而伊利和蒙牛早在我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
  • 蒙牛「可牛了」,伊利你慌不慌?
    據公開資料披露,這家名為「可牛了」的合營企業,將在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巴氏奶。 簡單說,常溫奶採用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加工的牛奶,一般保質期較長,儲存運輸成本較低,保存和飲用都比較方便。 我們常喝的特侖蘇、金典等品牌均在此列。
  • 乳業大變局:蒙牛發力 伊利的「老大」還能當多久?
    作者:有局如今的伊利股份(600887.SH)不論是在市值還是在體量上都遠超其他乳企。但隨著乳業加速發展,處於頭把交椅的伊利股份面對的威脅也越來越多,最大的威脅自然來自乳業雙寡頭的蒙牛乳業(02319.HK)。
  • 光明、三元和新希望把持的低溫奶賽道,伊利蒙牛就是擠不進去?
    文/Kinki來源/熔財經談及中國牛奶,兩家乳業品牌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均從90年代開始起家,兩者「相愛相殺」20餘年,如今都已是千億市值的企業了。目前,中國常溫奶市場當中,「蒙伊」兩企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45%之多,其餘46%是各區域的地產奶品牌,剩下的10%,由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三家乳業集團瓜分。
  • 伊利帶路漲價潮,牛奶新一輪價格上漲來了,我們還有牛奶自由嗎?
    來源:江瀚視野「一天一杯奶,健康中國人」這句廣告詞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在我們覺得自己已經養成喝牛奶習慣的時候,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卻傳來了,這就是牛奶市場要漲價了?最近巨頭伊利宣布了牛奶漲價潮,面對著牛奶漲價我們到底該怎麼看?牛奶自由這是要沒了嗎?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來源 / CBNData消費站押注奶酪(也被中國消費者稱為芝士、乾酪等)市場的大公司又多了起來,伊利、蒙牛這兩家乳製品市場「雙雄」也來了。但中國奶酪市場目前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本土的伊利、蒙牛目前都還是個挑戰者的角色。伊利在今年11月開始了在奶酪市場的新動作。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牛奶到底應該怎麼選?
    最近,網絡上有一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 雖然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馬上出來闢謠,但還是有不少粉絲在後臺私信所長夫人: 「國產牛奶還能喝嗎?」
  • 國產牛奶不如進口牛奶?看看蒙牛伊利的蛋白質含量就知道了!
    七月初,一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自媒體文章在全網引起軒然大波,同時也讓消費者對國產牛奶產生了質疑。但國產牛奶真的就不好嗎?其實只要我們冷靜下來去查詢國產牛奶品牌的一些參數指標,我們會發現國產牛奶真沒那麼差,國產牛奶在關鍵環節的營養指標上,沒有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很多指標還優於歐美國家的指標。
  • 伊利VS蒙牛
    從產品角度看,當前主流的液態乳產品當中伊利和蒙牛均存在較為直接的競爭關係。伴隨著中國乳業品類的不斷創新,乳製品從最初的較為單一的乳飲料、基礎白奶和低溫酸奶產品開始,陸續出現了高端乳飲料、高端白奶、常溫酸奶、兒童奶和乳酸菌飲料等產品,而且這些產品的渠道結構較為類似。
  • 乳協引發的血案:從乳業之爭看伊利、蒙牛的「原罪」
    於是,我們不妨梳理一下,乳協這紙「聲明」背後的真相到底如何。蒙牛、伊利綁架國家標準,有根有據,還是有利有惠?「六宗罪」的原文稱,「2010年,蒙牛和伊利宣稱由於三聚氰胺事件,不能往牛奶添加工業原料,所以無法提高奶源質量和制奶技術,就降低了檢驗標準。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彼時的伊利蒙牛等乳企為了讓全國人民喝上牛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是英雄。 由此可見,低溫奶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02-巨頭的困境與區域乳企的優勢 如今,低溫奶品牌中的前三分別是光明、三元和新希望,為什麼伊利、蒙牛這兩個乳品巨頭沒能上榜?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蒙牛與伊利的主營業務極其相似,都由液態奶、奶粉和冷飲三大產品構成。但這幾年,伊利開始聚焦常溫優勢,進行橫向拓展品類,不斷拓寬護城河,市佔率增速已經超越蒙牛。
  • 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
    1月5日,海通證券、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紛紛開啟提價模式,旗下白奶產品漲幅3%-5%。不過,記者從君樂寶、完達山、三元、光明方面了解到,公司產品近期未有價格調整。受此消息影響,截止當日收盤,伊利(600887.SH)和蒙牛(02319.HK)股價均上漲超過7%,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天潤乳業均以漲停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