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這樣訓練孩子如廁了!留下的心理陰影最傷孩子

2022-02-05 積木寶貝科學早教鄂爾多斯中心

《對屎尿屁感興趣的孩子未來更有創造力?》

昨天帶著閨女在小區玩。看到閨女還穿著紙尿褲,一阿姨就熱情地對我說:這麼大了還穿紙尿褲啊,捂著多難受啊!

我禮貌地笑笑。

又聽她接著說:天熱了,該訓練孩子上廁所了……

我看著他家孫子穿著開襠褲,光著屁屁滿地跑,只覺得,好尷尬。

 

夏天到了,天熱了,所以就該給孩子露屁股、訓練上廁所了?

孩子如廁訓練,到底是何時跟露屁股、跟穿開襠褲、跟夏天……扯上關係的?

 

不琢磨倒罷了,一琢磨發現,如廁訓練這件事還真是一言難盡。

原本是件自然而然的小事,但是對很多家庭而言,這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為什麼?多半因為這些家長入了下面這些坑。

 

01

「穿開襠褲,才更方便訓練如廁。」

曾經參加過一個家庭聚會。大人們在一塊兒聊天,小孩兒們則在酒店大廳裡頭瘋跑。

有一個四歲的女孩顯然很興奮,她跟著幾個小朋友好似小鳥,嘰嘰喳喳個不停,這裡跑跑,那裡摸摸。

可是忽然發現有些不對。

我們眼睜睜看著小女孩當眾開始脫褲子,原來她要尿尿了。

女孩媽媽震驚極了,趕緊上前阻止了女兒的舉動。

 

一個四歲的小女孩,為何會有當眾如廁的行為?

孩子媽媽忽然回憶起來,由於之前主要都是奶奶在幫忙帶孩子,所以女兒穿開襠褲一直穿到3歲。

她也覺得不太好,可是又說不上哪兒不好,不得不依了老人家。

 

不止老人如此。很多年輕家長一入夏就開始給孩子露屁股了,美其名曰:

這樣教孩子上廁所,方便。

 

多麼可笑的理由!

想一想我們成人是怎麼上廁所的?有便意,然後到廁所,然後脫褲子……是這麼一個流程吧?所以,要教一個孩子上廁所,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在有便意的時候,去廁所,並且脫褲子,而不是給他穿開襠褲。

 

穿開襠褲會有什麼後果?

孩子會覺得,隨地大小便都是可以的啊!

最要命的是,一個私密部位始終被暴露在公眾之下的小孩,是不被尊重的小孩。這完全無助於孩子自我界限感的建立,並且給了那些戀童癖或者性侵犯可乘之機! 

02

「得隨時提醒孩子,不然孩子不知道上廁所」

朋友是學心理學的,所以在她兒子1歲的時候,特意跟前來幫忙的孩子奶奶囑咐:不要把尿,不要穿開襠褲,就任由孩子尿溼。

 

然而老人家忍不了呀。

奶奶說:就算天熱了不怕凍著,可溼噠噠的衣服貼身上能舒服?

出於心疼孫子,奶奶開始頻繁提醒:

「有尿提前說。」

然而奶奶的提醒並沒有起到太多作用,朋友兒子依舊在尿溼褲子。

為了加強效果,奶奶的提醒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帶有焦慮的味道。

「哎呀,怎麼又尿溼了!」

「你怎麼總是尿溼,下次有尿一定要提前說啊!」

……

 

直到有一天,下班回到家,朋友發現,兒子在尿溼了褲子後,很難過地哭了,邊哭邊說:「媽媽,我就是要尿溼,我總是尿溼!」

朋友聽完,又是驚訝又是心疼。

這個小男孩怎麼了?

奶奶的反覆提醒顯然給了他極大的壓力。加上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不完善,於是頻繁感受到挫敗,甚至羞辱感。

 

如廁訓練成功的前提是什麼?是孩子控制肛門周圍的括約肌的能力成熟以後,才能實現。然而,孩子在18個月後,這個生理上的能力才發展成熟。所以,1歲半之前試圖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僅不能成功,大人過於迫切的態度,還很容易帶給孩子壓力、焦慮感和挫敗感。這種挫敗感不僅無助於孩子獨立上廁所,反倒會人為延長孩子如廁的時間。

03

「不拉完,不要從馬桶上起來」

我認識一個媽媽,她兒子快五歲了,有嚴重的便秘問題。

跟她聊完天我才明白,她兒子到底都經歷了什麼。

 

「我在兒子20個月的時候開始訓練他上廁所的。我給他買了坐便椅。

他知道這個椅子是拉臭臭用的,可是坐進去就是不拉,等快有臭臭的時候他就起來,拉在外面了。

我看著挺生氣。這椅子不白買了嗎?

所以,有時候我會強制他坐進去。我老公主張體罰教育,我是覺得講道理比較好,問題是這兩種我兒子都不聽……

 

我聽著都覺得痛苦,問,後來呢?

她有些慚愧地說,

「後來,他看到那個馬桶就怕。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憑直覺,我認為這個孩子的便秘和大人過於強勢有關係。

排除病理性原因,很多孩子的便秘問題都跟父母在如廁訓練之時的太多介入有關。

 

因為2歲前後,孩子開始學習控制肌肉和運動。他們自我意識日益增強,並希望能夠獲得自己身體的掌控感。

體現到如廁上,他們就會時不時地憋尿、憋粑粑。這是孩子們學習自我掌控的重要部分。也是一個必將會過去的階段。

然而有些父母坐不住了。兩天不拉大便了怎麼回事?三天不拉大便了還得了?於是動輒就給孩子上開塞露。再或者像這位媽媽一樣,強迫孩子蹲廁所。

 

若飲食合理,孩子便秘的情況本會自然消失。

但父母強勢幹預,孩子自主學習如廁的自然過程就會被打斷,他們憋大便的階段就會延長。

因為,孩子如廁這件事已經不那麼單純了,它成為了親子間權力鬥爭的戰場。為了抗爭父母,孩子會習慣性選擇不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如廁。

04

關於如廁訓練的建議 

到底如何進行如廁訓練?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都太不一樣了。

除了千萬不要步入上述的常見如廁訓練誤區外,我們在此為大家提供一些科普知識,作為參考。

 

如果氣候允許,你可以在孩子1歲半以後,試著白天讓孩子脫離紙尿褲,直接穿褲子玩/睡。如果尿溼褲子/床,孩子會不舒服。這個尿溼的過程很重要。

請記住,不是你的大道理,而是這個自然的「不舒服」感受,將教會孩子嘗試控制自己的括約肌,以及喚起學習正確如廁的主觀願望。

 

從生理的角度講,食物到達胃,胃部擴張並開始分泌胃沁素,胃沁素經血液循環到達肛門,會導致肛門附近的大腸開始收縮,產生排便的反應。這一過程通常如果15-30分鐘。

所以,在你的孩子1歲半以後,你可以在飯後半小時,帶他一起玩「上廁所」的遊戲。孩子可以看到同性父母的親身示範,從而學會脫褲子,蹲廁所。

如果孩子成功如廁,那麼及時給以鼓勵。

 

如廁訓練不僅關乎吃喝拉撒,還跟心理有密切關係。

臨床心理學上發現,如果父母過於追求完美,在孩子如廁訓練過程中太多控制,這些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兩種極端:要麼他們會過度的有條理、過度的吝嗇、過度的控制等;要麼他們變成完全的不控制,就是生活非常懶散。

 

其實,孩子的如廁訓練,原本就是一件順其自然的小事。

如果孩子尿溼了褲子,或者尿溼了床,不要批評指責。你的批評指責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傷害孩子獲得大小便的掌控感。

相反,你需要學著去信任孩子,避免過度的緊張,畢竟,這是一個一定會解決的問題,沒有人到結婚的時候還穿著紙尿褲。


積木寶貝不僅提供最科學的早教課程服務

更傳遞正確的育兒態度和科學的教育理念

更多體驗,更多收穫,更多快樂

積木寶貝擁有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國孩子天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設備,旨在通過每周多次的結構性課程,幫助孩子構建強健的體魄,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同時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給孩子上早教,不來積木寶貝,你還有第二選擇嗎?


>>>End<<<

   


   

關注積木寶貝鄂爾多斯中心官方微信

   

成長熱線:0477-3880678

中心地址:鄂爾多斯星河COCO City二期三層

相關焦點

  • ...老師嚇唬孩子?被「恐嚇」著長大的孩子,會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被「恐嚇」著長大的孩子,會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怎樣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來一點啟發。園長和老師們,快轉給家長看看吧! 你是否也在用警察嚇唬孩子?
  • 自閉症孩子的如廁訓練(高階)上篇)
    (1)連續3天(不要選特殊的日子,如生病、受驚嚇等)記錄孩子的生活規律。經常檢查孩子的尿片(例如:每15分鐘查一次),並注意計算孩子喝水或進食後多久會排尿或排大便,這將有助於家長制定孩子的如廁訓練計劃。(2)從孩子的飲食著手。
  • 幼兒園孩子認字會破壞想像力?有道理!用錯方法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如果使用錯誤的方法,不僅破壞想像力,還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孩子失去認字興趣。教孩子認字,用錯方法還會留下心理陰影*強迫孩子認字馬伊琍說過,女友教4歲孩子寫字,孩子筆都握不好,女友還犯急。她也曾經逼著女兒認數字,女兒哭了,從此留下心理陰影。
  • 別錯過夏天如廁訓練的好好好好好好時機!(如廁訓練最全教程)
    嘟媽今天整理了訓練寶寶如廁的全教程,希望能幫助媽媽們徹底搞懂「啥時候停用紙尿褲,如何進行如廁訓練」這個大難題。夏天衣服穿得少,娃練習如廁會更方便,但嘟媽可不建議沒到時機就開始如廁訓練哦。那怎麼才算是時機已到呢?何時開始如廁,還是要孩子自己說了算的。孩子對如廁感興趣算是一個時機,但具體時間不好說,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
  • 如廁訓練啥時候開始?過早過晚都不行,別總急著給寶寶戒掉紙尿褲
    雖然年齡不是評判孩子能否戒紙尿褲的唯一標準,但過早幫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是會影響孩子心理髮育的。案例小齊的女兒一周歲多一點,是個活潑又愛笑的小姑娘,自從能站起來走兩步後,就更是閒不住了,有事沒事就想要出門玩,弄得家裡人一點脾氣都沒有。
  • 如廁訓練季又到了:讓孩子摘掉尿不溼自主如廁,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家有一歲多寶寶的媽媽,估計已經準備好了小馬桶,摩拳擦掌就差挑個好日子開始如廁訓練了吧?我沒有搜索到「如廁訓練」的科學解釋,只找到了「如廁」,就是上廁所,顧名思義」如廁訓練「就是教給孩子怎樣上廁所的過程。訓練的目標是讓寶寶能夠摘掉尿不溼,在意識到自己有便意或者尿意時,可以忍住一會兒,並且自己脫褲子、坐馬桶解決、穿褲子,全程可以靠自己。
  • 五歲孩子不會上廁所,被同學嘲笑「瀨尿蝦」,如廁訓練很重要
    孩子多大開始如廁訓練一般在孩子兩歲左右開始進行訓練,太早或太晚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弊端。如廁訓練過早一般來講,2歲前的孩子括約肌和神經系統發育未夠成熟,孩子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差,不能自我控制排便排尿。還有一些孩子並不理解父母的話,聽懂父母的指令存在困難,這樣非常不利於如廁訓練。
  • 天太熱娃穿紙尿褲遭罪,怎樣訓練寶寶自主如廁?牢記3個原則
    訓練孩子如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長有耐心。難道強迫孩子自己去上廁所?當然不是,上廁所這種事情其實是自然而然學會的,家長不應該焦慮,太嚴苛的幹預只會讓娃對廁所產生心理陰影。訓練娃自主如廁的3個原則訓練娃學會自主如廁,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開始之前,有三個原則家長一定要牢記。
  • 孩子有心理陰影怎麼辦?運用「心靈溝通」,幫助孩子抹去陰影
    」媽媽抱著她輕輕地拍著她的背說:「別害怕,明天我去學校找你老師問一問是怎麼回事,讓她以後不可以這樣對你好不好?」妞妞聽了媽媽的話點點頭,慢慢停止了哭泣,很快就又睡著了。妞妞的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而產生了心理陰影。幸好媽媽及時給予安慰,為她撫平了創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心理陰影?
  • 脫掉紙尿褲≠自主如廁,真正如廁訓練應該是這樣的
    這位媽媽忽略了三件事,一是小男孩兒現在進行如廁訓練尚早;二是隨意外露孩子的生殖器不尊重孩子;三是錯誤理解了「如廁訓練」。有一點男孩兒媽媽說得沒錯,寶寶如廁訓練需要根據寶寶正常的自然發育規律來進行。寶寶進行由大腦控制的自主排便,需要神經肌肉發育趨於成熟並具備一定認知能力,而且心理上準備好。
  • 如廁訓練做不好,寶寶身體和心理「雙」傷害,戒尿不溼要抓住機會
    這是一位寶媽對婷婷的訴苦,看著她著急的樣子,我也很無奈,畢竟寶寶的如廁訓練,不是我們想什麼時候進行,就什麼時候進行的,因為過早過晚都會對孩子有所影響。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疑惑,什麼時候訓練寶寶如廁比較好?這也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下面婷婷就來跟大家說到說到。
  • 如廁訓練必備,2in1便攜小馬桶+如廁訓練褲
    有次帶寶寶坐飛機,中途他說要便便,好不容易排完隊,孩子坐馬桶上竟然拉不下來,情急之下,我只好給娃把屎,對於從沒把過尿的孩子來說,這姿勢有多難受可想而知。折騰半天還是沒拉出來,急的孩子哇哇哭。最終我給他穿上尿不溼,讓他蹲著拉尿不溼裡了。對於一個已經不穿尿不溼的寶寶來說,讓他再拉褲兜裡,是多麼的不舒服啊,而且,事後清理也很崩潰啊!
  • 孩子成功戒掉尿不溼,學會了自主如廁
    童童的自主如廁訓練童童開始訓練自主尿尿是兩歲九個月,當時剛取掉尿不溼,還不適應,童童媽想著,天轉熱了,就都給換成開襠褲,也不用尿溼褲子,穿了開襠褲,隨地拉尿,隔一段時間帶他去尿一次。當時孩子抗拒如廁的程度到了尿都滴出來了,仍然不願意去廁所,家長引導上廁所但就是尿,之後,一不留神,找個地方拉了,當時是真的崩潰。
  • 夏天最常見的褲子,其實很容易傷到娃,別再給孩子穿了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當時穿了開襠褲,隱私部位沒有任何保護。圖片來源:@ 南京晨報撕扯傷、感染、燙傷……這樣的案例每年都有。活潑好動的寶寶們,本來就爬上爬下的停不下來。沒有了褲子保護的生殖器,很容易在碰、撞、拉、擦中受傷。所以說,開襠褲,真的不適合小寶寶。
  • 孩子明明都學會如廁了,怎麼又開始尿褲子?多半是出現了如廁倒退
    很多新手爸媽對養孩子沒經驗,認為教會孩子怎么正確如廁之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尿床、尿褲子的問題了。事實證明,還是這些新手父母太"嫩"了,家長的這一美好想法,往往隨著孩子出現如廁退到而慘遭幻滅。所以很多寶爸寶媽都非常納悶,明明已經訓練過孩子如何正確如廁,怎麼還是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 父母如何訓練孩子如廁?8個小技巧,輕鬆脫下紙尿褲
    教孩子如何使用馬桶需要給予合理動力,以及您的時間和耐心。如廁訓練成功的關鍵是從您孩子的興趣,意願和身體能力開始。儘管有些孩子已經準備好年滿18個月,但其他孩子可能直到三歲才準備好學習。一些專家認為,男孩在尿片中的停留時間要比女孩長,因為他們通常更活躍,可能不大可能停下來花時間使用馬桶。試圖搶先一步是沒有意義的。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他們覺得有尿不溼在他們身上不舒服,並且產生了抗拒心理,家長可千萬別錯過了這個幫孩子脫掉尿布的好時機。當孩子出現這種舉動時,就代表他們已經邁出了想獨立上廁所的一大步,我們家長應該鼓勵這種意識的發展,而不是繼續給其製造障礙。
  • 幾本關於如廁訓練的繪本 | 推薦
    我們家的小馬桶是紅豆九個月大的時候就買好了的,我上廁所的時候她也坐在旁邊觀摩,家裡也斷斷續續入了不少如廁訓練的相關繪本,紅豆的理論知識一直是熟的,可能跟後期進展順利有點關係,畢竟,她心理上已經接受了這件事。今天剛好數數我們看過的如廁訓練繪本。
  • 別不信,這是孩子的心理陰影
    在恐懼不安的情緒中成長,小亞逐漸產生了自卑心理,他總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敢接觸他人,因此在學校裡一個朋友也沒有,這樣的情況讓他更加沉浸在自己消極的情緒裡。最後,在人際交往的壓力下,小亞不堪重負,選擇割腕。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小亞也只是生活中千千萬萬要面對父母吵架的孩子之一,長期讓孩子處在吵鬧、對立的情緒環境中,孩子難免會受到影響。
  • 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
    你們別覺得我這是憋出病了,我這情有可原。這不是天兒越來越熱了麼,我就琢磨著給糰子做如廁訓練,但是我還沒所行動呢,就迎來了一大片抨擊。「這麼熱還不給孩子脫紙尿褲?你試試自己24小時墊著姨媽巾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