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8億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雨!是毀滅恐龍那次的30-60倍

2020-12-13 瀟湘晨報

在地球古代歷史的進程中,我們的星球曾被各種各樣的外來物體擊中。其中一些可能引發了一些重大事件,塑造了如今我們的家園。

8億年前的小行星雨規模巨大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8億年前,一場大規模的小行星雨襲擊了地球和月球。

研究人員認為,在這場可怕的小行星雨中,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比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大很多。還有證據表明,4.7億年前撞擊地球的一次小行星雨可能引發了海平面的下降,出現了冰,並促成了生物的多樣性。

然而,現在新發現的這一時間發生在8億年前,它涉及到一次小行星雨,其總質量是創造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30到60倍。

這次撞擊發生在距今6.35億到7.2億年前的冰原時期之前,當時地球被冰封的沙漠所覆蓋。研究人員說,這是一個環境和生物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

這項研究美國東部時間周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8億年前的小行星雨觸發了冰河時期並不奇怪,因為8億年前這次小行星雨的總質量,比奇克蘇魯布撞擊/4.7億年前的流星雨要大10-100倍。

雖然研究人員認為,任何在6億年前撞擊地球的隕石坑都已被抹去,但是月球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受到侵蝕和風化分影響,為科學家研究隕石坑和地球/月球的共同歷史提供了一條富有成果的替代路徑。

研究人員還認為,在這次小行星雨期間,大量磷被輸送到了地球,作為一種營養元素,促進地球上更多藻類的生長。作者還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元素通過小行星到達地球也可能影響了地球的氣候系統,並導致了動物的出現。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際最新研究:月球在8億年前經歷一場小行星雨
    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月球表面眾多隕石坑如何形成備受關注,最新一項行星科學研究認為,月球在8億年前經歷了一場小行星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大約8億年前,月球遭遇了流星體(較小的小行星)的轟擊。根據碰撞概率,該研究表明這些流星體的總質量約為成冰期(約7.2億至6.35億年前)之前造成地球上希克蘇魯伯(Chicxulub)撞擊事件的隕石的30至60倍。
  • 可能導致地球毀滅的五大宇宙事件:2460年後的彗星撞擊最致命
    下面列舉了可能會嚴重威脅到甚至毀滅地球生命的五大宇宙災難。1. 小行星/彗星撞擊:一次巨大的撞擊引發了6500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約75%--80%的物種滅絕。在五次大滅絕中,這一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長達1.4億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而聞名。海洋中的菊石類生物也一同消失。
  • 恐龍殺手小行星可能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了地球
    恐龍殺手小行星可能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巴黎的兩倍的小行星撞向地球,毀滅了所有陸地上的恐龍和地球上75%的生命。周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認為,這塊巨大的太空巖石以最致命的60度角度撞擊了地球。災難性的撞擊將足夠多的碎片和氣體拋向大氣層上部,從根本上改變了氣候,使恐龍都瀕臨滅絕。在分析小行星撞擊的墨西哥南部200公裡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結構時,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模擬。
  • 小行星撞擊地球摧毀了恐龍,海洋微生物讓地球生命復甦
    恐龍滅絕之謎現已揭曉,6600萬年前,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碰撞在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隨後碰撞引發超級火山噴發,導致地球氣候發生顯著變化,最終恐龍在一連串的災難中無法適應,最終走向了滅絕之路。Science最新消息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小行星撞擊殺死了大多數恐龍,海洋微生物幫助了生命的復甦,為生命的繁衍創造了條件。
  • 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真的能毀滅恐龍嗎?現在人類能抵擋嗎
    但是當時間倒退回6500萬年前,一切就不一樣了。一種理論學說認為,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轟擊,那這是真的嗎,一顆小行星真能滅絕統治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嗎?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千米的小行星以40馬赫(40倍音速,相當於13.6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擊地球,撞擊地球點為如今的墨西哥尤坎坦半島。根據計算,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小行星的撞擊威力相當於100萬億噸當量的TNT炸藥,這次撞擊直接導致了地球的統治者恐龍一族的滅絕。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人們經常說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可能自然界中都不會存在人類,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時的恐龍太過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天敵。恐龍是生活在2.3億年前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四肢矯健、身材巨大,尤其是腿骨相當結實,以此來負擔它們巨大的身體,外形上來看,像極了巨型蜥蜴,這也跟它們名字的由來有很大的關係,恐龍也就是"恐怖的蜥蜴"。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在一個穩定的恆星系統中,對行星危害最大的便是天體的撞擊,這些天體往往是小行星和彗星,一些科學家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對撞擊地球具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撞擊雖然沒有對地球的地貌沒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卻傷害了當時的食物鏈的頂端-恐龍。而在20世紀90年代,太陽系中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卻讓人類這把達摩克裡斯之劍。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人類就是誕生於500萬年前的誕生生命,而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還出現過一個同樣非常輝煌的時代,那就是恐龍時代。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那個時候的恐龍數量眾多,遍布全球,可是後來一顆小行星的撞擊滅絕了恐龍。那麼在恐龍之前的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
  • 79萬年前一顆流星撞擊地球,隕石坑隱藏在火山熔巖下,剛被發現!
    2.5億年前,一顆流星撞擊地球,消滅地球上96%的生物。6500萬年前,又是一顆流星,結束了恐龍統治的世界。流星在地球文明演變史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至少引發五次大滅絕事件,和無數次小的滅絕事件。大約在79萬年前,有一顆流星猛烈撞擊地球,撞擊部位的巖石被融化,將近10%的碎片,散布到印度東部、南部,印度洋和系太平洋。近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隕石坑的位置。直到最近,科學家通過重力讀數判斷,隕石坑可能隱藏在寮國南部的火山熔巖之下,覆蓋了5000平方公裡的面積。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的概率大不大?
    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相對來說發生的隕石撞擊概率比較小,再加上前面還有木星和月亮替我們的地球阻擋了一部分的攻擊,剩下的零零碎碎的隕石碎塊在路過大氣層的時候就被燒成灰了,除了五億年前那場滅絕了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以外,地球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經歷過比較大的隕石撞擊了
  • 10公裡直徑的隕星,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隕石不見的真因
    有人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去哪了?在漫長的6500萬年的時間跨度面前,我們別說要尋找的是一顆直徑達到10km的隕石,就是加大100倍,也會塵歸塵土歸土的。這裡就是一個知識點,大家記住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天外隕石滅絕說的實錘——並不是靠找隕石碎片——而是靠測量地質元素"銥"的豐度判定的。
  • 美國航天局闢謠:2012年彗星不會撞擊地球
    有許多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向世界上最出名的航天機構美國航天局(NASA)提問:2012年是世界末日嗎?幾天前,美國航天局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了對網友這些提問的回覆。 昨日,記者在NASA官網上看到了這篇答問。以下是美國航天局對網友問題的答覆(譯文由網友提供)。問:2012年真的會發生世界末日嗎?
  • 「奇觀」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十大撞擊坑
    在發現Chicxulub之前,在白堊紀大滅絕的世界範圍內已檢測到流星撞擊產生的稀有銥金屬薄層。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Chicxulub火山口上雕刻的隕石是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末期)滅絕或造成滅絕的。一些科學家認為,Chicxulub的原始火山口可能比安大略省的薩德伯裡火山口更大。
  • 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為何能帶來毀滅?科學家:撞到了火藥桶!
    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為何能帶來毀滅?科學家:撞到了火藥桶!現代的很多觀念將人們的思維錯誤的引導到與事實相悖的謬論中,隕石撞擊地球就是會帶來世界末日,喝涼水就是會塞牙!要知道在6500萬年前那顆隕石撞向地球之際,地球就已經挨了不少「胖揍」,比毀滅恐龍的那顆隕石還大的也有不少,但地球總能有驚無險的挺過去,物種大滅絕的現象並沒有出現,為什麼恐龍就那麼倒黴呢?
  • 如果一顆隕石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一顆隕石以光速撞擊地球,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實際上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還沒有任何實物粒子可以達到光速,因此,我們只需將這顆隕石逐漸加速到接近光速即可,想像一下,現在有一顆直徑達30米的龐大隕石,正以光速的1%,也就是每秒3000公裡的速度向地球飛去,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 研究證實:狗狗也會利用地球磁場導航
    AND HYNEK BURDA一項發表於eLife的研究發現,狗可能利用地球磁場輔助導航,以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回家的正確路線。研究顯示,這項技術能在確診患者以及常規診斷前4年的無症狀個體中,高特異性檢測出5種常見癌症(胃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肺癌和肝癌)。PanSeer適合識別已出現癌變、但表現為無症狀的患者,但不能預測哪些人將患上癌症。
  • 如果地球遭到撞擊
    彗星往往行蹤詭秘,人們很難發現它們。這些不速之客只需要很小的體積就能造成極大的破壞,其撞擊地面時發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毀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一顆星球。在46億年的漫長生命裡,地球經歷過無數次天體撞擊,其中破壞力最大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掀起數公裡高的巨浪,釋放出幾十億噸硫磺,長年累月遮天蔽日,終結了長達1.7億年的恐龍時代。2013年,一顆直徑約20米的隕石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碎了居民的窗戶,造成1400多人受傷。
  • 那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在地球上撞出了持續數百萬年的巖漿地獄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大約6600萬年前,當這顆吞噬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它還產生了一個地下巖漿池,其大小大約是目前美國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火山口的9倍。這項新研究表明,白堊紀晚期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所有的非鳥類恐龍,同時,它也產生了一個巨大而持久的充滿巖漿的熱液系統。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巖心樣本中發現了這一點的確鑿證據,尤卡坦半島是古代撞擊的地點。當時,撞擊產生的動能約為1億兆噸,大致相當於100億顆廣島原子彈。這些能量足以融化地殼的很大一部分,形成巖漿室。
  • 恐龍在地球上1.6億年都沒有進化出智慧,憑什麼幾百萬年的人可以
    如果論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那就是不得不提統治地球長達1.6億的恐龍了,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人類了,但是不僅讓人聯想一個疑問,人類出現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光,就進化出獨立的思維意識,但是恐龍再地球上生存了1.6億年也沒有進化出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