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如果說起「炒麵」,大家的印象裡面一定是冒著熱氣,香噴噴的炒麵條,但是這件事情發生在朝鮮戰場的時候,就不是一回事了。
今天就為大家說一下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們的唯一口糧,「炒麵」
志願軍戰士
首先咱們先說一下,為何當時的志願軍的糧食供應成為了大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當時沒有制空權,任由美軍的飛機上頭頂耀武揚威,而且我們的糧食運輸部隊,剛過鴨綠江就有可能遭到美軍的空襲,導致我們的糧食根本到不了一線戰士的手裡。
志願軍戰士
辛苦徵集的糧食,只有百分之40能夠到達前線陣地,其餘的全部被美軍炸毀,這段時期內,戰士們經常有一頓沒一頓的,而且還要忍受嚴寒,而且就算糧食來到了陣地上面,戰士們也吃不到,因為一旦生活做飯,就會被美軍飛機發現,免不了一頓空襲,這件事情一度成為了當時志願軍最需要解決的一件事情。
李聚奎將軍
志願軍司令部人們為了這件事情也是頭疼不已,當時的朝鮮戰場的後勤供應一直是由東北軍區負責,當時的東北軍區後勤部長李聚奎將想到了一個辦法,既能讓戰士們吃上飯,而且還方便單兵攜帶,不用生火。
炒麵
於是「炒麵」就誕生了,它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的麵條,用形象的比喻就是炒麵粉,然後放一點鹽,麵粉包括小麥麵粉、高粱麵粉、大米麵粉等等,混合在一起進行炒制,這樣的食物,咱們現在不能理解,但是在當時解決了志願軍戰士們的吃飯問題,由於「炒麵」太幹,不好下咽,於是就有了戰士們一口雪,一口面的故事了。
志願軍戰士
直到1951年7月份,兩軍的談判開始之後,志願軍戰士們的夥食才逐漸改善,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能夠打贏韓戰,這裡面付出了多大的犧牲,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戰士們。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史鑑空無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