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獨特的「炒麵」,將士們唯一的口糧,一口雪一口「炒麵」

2020-12-21 史鑑空無

現在如果說起「炒麵」,大家的印象裡面一定是冒著熱氣,香噴噴的炒麵條,但是這件事情發生在朝鮮戰場的時候,就不是一回事了。

今天就為大家說一下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們的唯一口糧,「炒麵」

志願軍戰士

首先咱們先說一下,為何當時的志願軍的糧食供應成為了大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當時沒有制空權,任由美軍的飛機上頭頂耀武揚威,而且我們的糧食運輸部隊,剛過鴨綠江就有可能遭到美軍的空襲,導致我們的糧食根本到不了一線戰士的手裡。

志願軍戰士

辛苦徵集的糧食,只有百分之40能夠到達前線陣地,其餘的全部被美軍炸毀,這段時期內,戰士們經常有一頓沒一頓的,而且還要忍受嚴寒,而且就算糧食來到了陣地上面,戰士們也吃不到,因為一旦生活做飯,就會被美軍飛機發現,免不了一頓空襲,這件事情一度成為了當時志願軍最需要解決的一件事情。

李聚奎將軍

志願軍司令部人們為了這件事情也是頭疼不已,當時的朝鮮戰場的後勤供應一直是由東北軍區負責,當時的東北軍區後勤部長李聚奎將想到了一個辦法,既能讓戰士們吃上飯,而且還方便單兵攜帶,不用生火。

炒麵

於是「炒麵」就誕生了,它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的麵條,用形象的比喻就是炒麵粉,然後放一點鹽,麵粉包括小麥麵粉、高粱麵粉、大米麵粉等等,混合在一起進行炒制,這樣的食物,咱們現在不能理解,但是在當時解決了志願軍戰士們的吃飯問題,由於「炒麵」太幹,不好下咽,於是就有了戰士們一口雪,一口面的故事了。

志願軍戰士

直到1951年7月份,兩軍的談判開始之後,志願軍戰士們的夥食才逐漸改善,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能夠打贏韓戰,這裡面付出了多大的犧牲,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戰士們。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史鑑空無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炒麵在朝鮮戰場,提高了志願軍戰力,洪學智:長期食用會影響健康
    誰都知道,朝鮮戰場是艱苦些。但他們是怎樣的呢?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裡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他把正送往嘴裡的一勺雪收回來,笑了笑,說:「怎麼能不覺得!咱們革命軍隊又不是個怪物!不過我們的光榮也就在這裡。」他把小勺兒乾脆放下,興奮地說:「拿吃雪來說吧。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
  • 野戰口糧「炒麵」到底是怎樣一種食品?
    志願軍的野戰炒麵不是麵條,而是粉末狀的炒熟麵粉,成分和食用方法更接近北方的傳統小吃油茶麵。北方的油茶早點和茶葉無關,主料是動植物油脂和麵粉,果仁,芝麻,鹽等。在大鍋裡把麵粉用油炒熟,放果仁翻炒提香,最後儲存起來。
  • 周總理親手為戰士做炒麵!
    有了炒麵,打仗時,大家隨身背著一條炒麵口袋,飢餓時抓一把炒麵塞在嘴裡,再吃上幾口雪,就可以堅持行軍作戰。炒麵伴隨著戰士們浴血奮戰。戰士們感激炒麵解決了大困難,甚至喊出了「為炒麵立功」的口號。很多時候,志願軍從上到下都是吃一口乾糧袋裡凍得硬邦邦的炒麵,再抓一把地上的積雪解渴。在第二次戰役中,第九兵團的將士們少則三天,多則九天沒有吃過一口熱飯,因為生火做飯會暴露目標。所以炒麵成了志願軍的主要口糧,有時候炒麵也沒得吃,只有用凍土豆來充飢了。戰士們用乾糧袋領糧食。
  • 志願軍入朝作戰,吃的「炒麵」是什麼做的,為什麼能維持16天?
    提起炒麵,人們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炒麵條。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本人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和疑問——油滴滴的炒麵條,志願軍戰士是怎麼帶著行軍的?又是怎樣一口炒麵一口雪的?當油滴滴的炒麵條遇上東北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那玩意兒還能吃嗎?
  • 志願軍入朝作戰吃的「炒麵」,可維持16天,營養究竟有多少?
    他們將手伸向了朝鮮戰場,進一步威脅了我國的安全。唇亡齒寒的歷史教訓絕對不能上演,在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加入了保家衛國援助朝鮮的戰鬥。 戰爭進行得異常艱苦,我們雖不再是小米加步槍,但整體的後勤保障依舊成為了一大難題。「一口炒麵,一口雪」,成為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代名詞。
  • 抗美援朝那會「炒麵」怎麼來的?總理特意趕到東北開個炒麵煮肉會
    抗美援朝那會「炒麵」怎麼來的?總理特意趕到東北開個炒麵煮肉會你問我勝利是怎麼來的?我告訴你,是那些可愛的人,一口炒麵,一口雪,扛過來的。炒麵是怎麼來的?抗美援朝那會,天上的飛機不停的轟炸,後勤被限制,志願軍白天不敢生火做飯,會暴露行跡,再加上有些食物在那個惡劣的天氣裡面,容易被凍成塊,咬不動,而那些炒熟的面則不一,從國內運到戰場上面,不會因為長時間而變質,攜帶也非常方便,使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主要是可以大量批量供應,所以這個「炒麵」就成了那群可愛的人的野戰口糧。
  • 我軍「一把炒麵一把雪」,對手「咖啡火雞加啤酒」,靠什麼打贏?
    彭老總在朝鮮戰場經過三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嚴重,兩大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兵員一時補充不上,二是後勤供應困難重重。彭老總一拍桌子,居仁堂頓時寂靜一片,只有彭老總的聲音在迴蕩:「這也困難,那也困難,你們愛國,難道志願軍戰士不知道愛國?」「你們去前線看一看,戰士們吃的什麼,穿的什麼!那麼多年輕的娃娃挨凍、餓肚子,除了戰死在戰場上,還有餓死的、凍死的!」
  • 1950年,志願軍一口炒麵一把雪,美國軍隊到底吃什麼?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志願軍的文章,例如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兵力編制等等。今天,我們聊聊雙方軍隊的夥食。認真的說,在50年代初期的戰爭中,雙方官兵的夥食差距非常大。其中,志願軍主要以炒麵為主,由於沒有水,只能一口炒麵一把雪。那麼,對面的美國軍隊,夥食到底怎麼樣呢?
  • 志願軍入朝作戰吃的「炒麵」是用什麼做的?
    不過上世紀50年代,「焦屑」成為志願軍的軍糧,其實是種現實無奈,但同時也是那一代偉人們的智慧。 志願軍出國打仗 最大的難點其實還不在於落後的裝備,而在於脆弱的後勤供給線。戰爭初期,由於志願軍不掌握制空權,所以即便國內後勤給養也很難順利運到前線。
  • 志願軍戰士的「炒麵」,到底是什麼原材料做的?
    在此情況下,炒麵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打贏韓戰的功臣。說到炒麵,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種中華美食,在祖國的北方隨處可見。但是大家熟悉的炒麵,是將麵條做熟,然後再用油炒,在裡面加上蔬菜和肉類,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 志願軍吃的炒麵,摻了30%的雜糧,是為了增加纖維素嗎?
    有兩個佐證,第一,當時志願軍要求按每個戰士每月口糧的三分之一提供炒麵,每個月要求東北供應1842萬斤炒麵,但整個東北地區盡最大努力,每個月炒麵的產量也不到1000萬斤,再加上在運輸途中的損失(在美軍的空中封鎖下,中途損失都要高達30%),這根本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所以,才開始全面動員社會各界一起來製作炒麵。
  • 你一定沒有見過如此奇葩的炒麵!
    ♥首先,作為一枚認真的吃貨,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專業知識♥  從熱量角度考慮,麵粉熱量大約是100克445卡路裡,參考一下,過油加工過的油茶麵的熱量大約是100克500卡路裡,一個成年男子,一天大約需要攝取2000卡路裡的熱量, 放入水後炒麵膨脹的比較多,吃進胃裡飽腹感很強,因此,每天吃一斤炒麵可以滿足熱量需求。
  • 【海鮮炒麵】
    我餓了來一碗海鮮炒麵 餵飽靈魂和孤獨據說能打敗【老乾媽】的只有【老乾爹】其實很多小眾的佐餐罐兒也有它們獨特的味蕾刺激比如美食圈裡獨家秘制的羅生堂珍皇XO醬食趣的鮮蔬豉油 黑椒醬再比如超市裡可以購買的麗爾泰冬陰功醬家樂印尼風味桑巴醬
  • 舌尖上的抗美援朝戰爭:炒麵和火雞腿,志願軍和美軍各自吃什麼?
    在夥食補給十分匱乏的志願軍來看,美軍的戰場夥食簡直是鐘鳴鼎食的奢華。然而美軍並不滿意,二戰後的美國大裁軍導致極為嚴重的部隊缺編和未就緒狀態,在戰爭爆發之際,美軍並沒有考慮過這會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財大氣粗」的美軍也第一次體會到補給不足的痛苦。在戰爭初期,美軍大量配發的戰場食品主要分為A、B、C、K四種食品。這一分類並非創新,早在二戰開始前就已經投入使用。
  • 這份炒麵,當我吃了第一口,就懷疑以前可能吃了假的炒麵!
    另一個很巧的事,就是有幾個人分別私信我會不會做炒麵,說是以前在外面餐館到處都是,而現在跑遍整個城市都沒有。炒麵我知道,不同於燴麵、炸醬麵、油潑麵、熱乾麵等等這些帶著濃重地域風格面類,它在全國到處幾乎都有餐館在賣,但是各地的味道又都不大相同,各有特色。那麼,什麼樣味道的炒麵讓他們記憶這麼深刻,多年未食依然念念不忘?上網隨便查了一下,原來不僅我周圍,還有好多人都思念這種味道。
  • 醬油炒麵
    一份炒麵最輝煌的時刻在何時?大概是在食客大口吞掉它們後再發出滿足的嘆氣時吧。偷偷講一句,行筆至此,從我嘴角滴下的口水不小心打溼了鍵盤。2我最想念的,還是由位於S大東二門外右側第二條巷子內,「駱姐冷淡杯」老闆娘駱姐親自操刀的醬油炒麵。那時我還是S大一員,每天忙於扮演享受學校閒適生活的學渣角色。
  • 青菜肉絲炒麵
    也並非所有炒麵,我都喜愛。譬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彼時幹將路尚未東西貫穿蘇城,養育巷太平橋南堍有一家「為民」或者叫什麼民的點心店,專做湯炒麵,中晌供應時,吃客盈門,我倒更記得這家店的面拖排骨,分量十足,熱油中慢炸,咬一口肉汁自脆麵皮中迸裂而出,齒頰留香,那碗面,倒並不覺得如何。
  • 橫濱「炒麵AZUMA商店」的超大份炒麵
    沙司炒麵、鹽燒蕎麥麵、蓋澆炒麵、蛋面等,「炒麵」看似簡單其實很深奧。以「橫手炒麵」為首,新潟的「義大利炒麵」、岡山的「午餐炒麵」、靜岡的「富士宮炒麵」等,全國各地都有「當地炒麵」,實際上這是一道充滿個性的菜。橫濱的大口有一家眾所周知的極品炒麵店提供這樣的「巨大」料理。這家店在橫濱市神奈川區大口路上,名字叫炒麵AZUMA商店(焼きそば あづま商店)。
  • 中國頂級炒麵大賞
    其特點是色澤油潤黃亮,麵條酥軟筋道,味道鮮香獨特。它與普通炒麵相比,尤其顯得高檔:一是完全以雞蛋和面,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顏色金黃,格外誘人;二是切成韭菜葉寬的條狀,造型十分美觀;三是蛋酥炒麵必須是手擀製成,口感更加勁道彈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