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自誕生之時開始,便與養蠶、繅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傳統工藝中最為古老,留存最為久遠的傳承之一。
而精緻細微處顯露的不僅僅是華美的表象,背後穿針引線的都是手工職人的心血。
日本刺繡的起源於公元500年,最初是從中國傳來的「佛繡」,汲取來自中國的技術後,結合獨自對美及優雅的認識,形成了獨特的日本風格。
傳統生活習俗中培育出各式的圖案與紋樣,將家紋繡於和裝服飾上的傳統也流傳至今,尤其是對四季變換的感性體察,誕生出多種多樣的裝飾紋樣。
比如天象、花鳥、唐草,甚至來自西洋紋樣的影響都成為裝飾的題材。
例如,春的櫻花、紫藤、牡丹;夏之牽牛花、錦葵、澤瀉草;秋的胡枝子草、菊、紅葉;冬之山茶、水仙、梅花、松等,無不顯現對變幻時光的深切且細膩的感知,而季節感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刺繡的色彩源自豐富的絲線,釜染色的絲線曾有上千色之多,經歷現代染色技法也有萬色變化,可謂風情萬種。
在中國,青木和子幾乎是日本刺繡的代名詞。
青木和子通過簡單的歐式繡法,對於刺繡在大眾中推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特別是在中國,大多數繡友通過由日本引進的刺繡書而認識歐繡。
然而,日本跟中國一樣也有自身的傳統繡藝,將本國的獨特審美和刺繡技法相糅合,讓日常的生活用品在實用的同時也呈現出如頂級奢侈品一般的精緻美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日本的一個傳統刺繡組織——「紅會」。
「紅會」是由近代日本刺繡四大家(分別為秋山光男、斎藤磬、今井むつ子、草乃しずか)之一的斎藤磬,在 1970 年創建的非營利性組織,旨在傳承日本 1600 年傳統刺繡工藝與匠心,傳播日本的繡道精神。
該組織不僅在日本的千葉縣、大阪、名古屋和東京開設教室,與此同時,也是目前在國際刺繡上影響力較大的一個團體,其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等地共設有 50 個左右的教室。
(斎藤磬)
在平安時代,日本刺繡是貴族獨享的奢豪品,到了桃山時代多出現在戲劇的能樂服裝上,直至江戶時代才普及到町內身份制度的末端職人、商人階級。
沿襲日本傳統刺繡的一貫技藝,紅會的匠人們通過獨特的絲線加工技術和審美,使每一件紅會的手包看起來都像一件藝術品,美不勝收。
還有各類充滿大和文化氣息,讓人心馳神往的和服衣飾作品。
下面這些刺繡手包,去日本一定要買一個,畢竟是具有日本傳統特色的匠人工藝嘛。
還有各類充滿大和文化氣息,讓人心馳神往的和服衣飾作品。
還有紅會擅長的以四時風物為題材入繡製作的匾額屏風等,用於傳統和室的裝飾品,配色雅致清新,充分體現了日本文化中的審美意識。
齊藤磬把刺繡提升到道的境界,就像日本茶道一樣,他稱這繡道為( 英文:Nudio )。
道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原。在他的理解裡,支撐繡道的三根柱子是理性、感性和精神性。
理性為刺繡的技藝,感性則為構圖和色彩,而精神性是一種信仰,一種對自身不斷地提升。
最後送上齊藤磬對繡道的描述,與大家共勉:
前身為日本戰國歷史文化社區浪人御所「看日大本營」(2006年創欄)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APP聯合發行。旨在以文化、歷史、旅遊、教育、匠人等角度,闡述中日之間的差異引發用戶思考,促進中國年青人對日本的全新認知,希望能有態度、有深度地傳遞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