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感受不一樣的日本刺繡——日本繡道文化|日本文化

2021-02-18 日本物語

刺繡自誕生之時開始,便與養蠶、繅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傳統工藝中最為古老,留存最為久遠的傳承之一。

而精緻細微處顯露的不僅僅是華美的表象,背後穿針引線的都是手工職人的心血。

日本刺繡的起源於公元500年,最初是從中國傳來的「佛繡」,汲取來自中國的技術後,結合獨自對美及優雅的認識,形成了獨特的日本風格。

傳統生活習俗中培育出各式的圖案與紋樣,將家紋繡於和裝服飾上的傳統也流傳至今,尤其是對四季變換的感性體察,誕生出多種多樣的裝飾紋樣。

比如天象、花鳥、唐草,甚至來自西洋紋樣的影響都成為裝飾的題材。

例如,春的櫻花、紫藤、牡丹;夏之牽牛花、錦葵、澤瀉草;秋的胡枝子草、菊、紅葉;冬之山茶、水仙、梅花、松等,無不顯現對變幻時光的深切且細膩的感知,而季節感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刺繡的色彩源自豐富的絲線,釜染色的絲線曾有上千色之多,經歷現代染色技法也有萬色變化,可謂風情萬種。

  

在中國,青木和子幾乎是日本刺繡的代名詞。

青木和子通過簡單的歐式繡法,對於刺繡在大眾中推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特別是在中國,大多數繡友通過由日本引進的刺繡書而認識歐繡。

然而,日本跟中國一樣也有自身的傳統繡藝,將本國的獨特審美和刺繡技法相糅合,讓日常的生活用品在實用的同時也呈現出如頂級奢侈品一般的精緻美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日本的一個傳統刺繡組織——「紅會」。

「紅會」是由近代日本刺繡四大家(分別為秋山光男、斎藤磬、今井むつ子、草乃しずか)之一的斎藤磬,在 1970 年創建的非營利性組織,旨在傳承日本 1600 年傳統刺繡工藝與匠心,傳播日本的繡道精神。

該組織不僅在日本的千葉縣、大阪、名古屋和東京開設教室,與此同時,也是目前在國際刺繡上影響力較大的一個團體,其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等地共設有 50 個左右的教室。

(斎藤磬)

在平安時代,日本刺繡是貴族獨享的奢豪品,到了桃山時代多出現在戲劇的能樂服裝上,直至江戶時代才普及到町內身份制度的末端職人、商人階級。

沿襲日本傳統刺繡的一貫技藝,紅會的匠人們通過獨特的絲線加工技術和審美,使每一件紅會的手包看起來都像一件藝術品,美不勝收。

還有各類充滿大和文化氣息,讓人心馳神往的和服衣飾作品。

 

下面這些刺繡手包,去日本一定要買一個,畢竟是具有日本傳統特色的匠人工藝嘛。

還有各類充滿大和文化氣息,讓人心馳神往的和服衣飾作品。

還有紅會擅長的以四時風物為題材入繡製作的匾額屏風等,用於傳統和室的裝飾品,配色雅致清新,充分體現了日本文化中的審美意識。

齊藤磬把刺繡提升到道的境界,就像日本茶道一樣,他稱這繡道為( 英文:Nudio )。

道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原。在他的理解裡,支撐繡道的三根柱子是理性、感性和精神性。

理性為刺繡的技藝,感性則為構圖和色彩,而精神性是一種信仰,一種對自身不斷地提升。

最後送上齊藤磬對繡道的描述,與大家共勉:

前身為日本戰國歷史文化社區浪人御所「看日大本營」(2006年創欄)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APP聯合發行。旨在以文化、歷史、旅遊、教育、匠人等角度,闡述中日之間的差異引發用戶思考,促進中國年青人對日本的全新認知,希望能有態度、有深度地傳遞有用的知識。

相關焦點

  • 傳統技藝的升華——帶你認識不一樣的日本刺繡
    青木和子通過簡單的歐式繡法,對於刺繡在大眾中推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國,大多數繡友是通過由日本引進的刺繡書從而認識到歐繡。然而,日本跟中國一樣也有自身的傳統繡藝,將本國的獨特審美和刺繡技法糅合,讓日常的生活用品在實用的同時呈現出如頂級奢侈品一般的精緻美感。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日本的一個傳統刺繡組織——「紅會」。
  • 你不知道的日本藝妓文化 日本文化
    藝妓與舞妓是不一樣的,舞妓是日本藝妓在見習階段時名稱。通俗地講,一般地舞妓之後(20歳以後)變為藝妓。舞妓到藝妓,是級別的升高。而兩者外形差別簡單來說就是級別越高,外形越素雅。寓意藝妓是靠才藝而非外形來吸引目光。所以一般我們印象中那些華麗美好的姑娘,多是舞妓,而端莊素雅的才是真正的藝妓。藝妓與舞妓的對比分析:
  • 日本的手帕文化
    日本人習慣帶手帕在身上,天氣熱時用來擦汗、上完廁所洗完手時用來擦手、女性吃飯時會把手帕鋪在自己的膝蓋上用來防止食物掉落弄髒衣物;情侶約會坐在公園涼椅上時會拿來當鋪巾使用,若遇到異性哭泣時還可以借給對方擦眼淚等等。
  •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戴刺繡紋樣口罩推廣阿伊努文化
    人民網東京5月8日電(吳穎)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戴著印有阿伊努族傳統紋樣的布口罩出席了7日上午的記者會。這枚口罩由北海道登別的阿伊努族人親手製作,紋樣含有驅魔的意義。因菅義偉平時戴的都是一次性無紡布口罩,當被記者問到為何當日戴著不一樣的口罩時,他解釋道,這枚口罩的刺繡紋樣蘊含著不讓疾病進入身體的願望,既是護身符,又有助於宣傳阿伊努文化。菅義偉是日本政府內負責推廣阿伊努文化的官員。他對北海道有著濃厚的感情,對宣傳當地觀光政策和振興阿伊努文化等非常積極。
  • 李唐年間「茶道」文化傳至日本,在日本茶道包含著多少中國文化?
    在李唐年間"茶道"文化傳至日本,為何在中國紮根已久的"茶道"能夠迅速的在日本開花結果呢?兩宋之後日本的"茶道"卻又為何大放異彩,一度超過源自於他的中國呢?在日本茶道裡,又包含著多少的中國文化呢?這都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與討論的。1、 中國茶葉是如何流傳至日本的?
  • 看圖防疫——瘟疫下復興的日本民俗文化
    的確,如果不食用過量就無大礙。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期,可能連科學家都會失去理智。人們心神不寧,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或許會想「不採取點什麼措施,真的沒關係嗎?」。這樣的現象,古今中外皆是如此。那麼,要如何去消除人們這樣的不安,做到冷靜應對呢?在新冠病毒肆虐日本時,有個神獸名氣大增。
  • 你不知道的日本藝妓文化
    藝妓與舞妓是不一樣的,舞妓是日本藝妓在見習階段時名稱。通俗地講,一般地舞妓之後(20歳以後)變為藝妓。舞妓到藝妓,是級別的升高。而兩者外形差別簡單來說就是級別越高,外形越素雅。寓意藝妓是靠才藝而非外形來吸引目光。所以一般我們印象中那些華麗美好的姑娘,多是舞妓,而端莊素雅的才是真正的藝妓。
  • 日本的「鬼」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卻說日本的「鬼」和中國不一樣
    這個概念在日本,發展成為了很有意思的妖怪器物文化。 實際上,宮崎駿的很多作品裡,都體現了日本的"鬼文化"或者說"妖怪文化"。比如《幽靈公主》裡那個人面鹿身、鳥足獸尾的山獸神;《龍貓》裡膽怯畏人的古宅精靈"煤煤蟲"等等。 簡而言之,日本文化裡"鬼"的形象,跟"鬼門的方位有關"。
  • 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丨日本文化
    秋刀魚在本質上並不述說青春的況味,而是敘說分別的苦與澀;並不話語初戀的記憶,而是述說情思的枯與寂。秋刀魚的淚,是日本男人的淚。作家佐藤春夫多年前在《秋刀魚之歌》裡直抒心懷:呵,悲悽的秋風,你若有情,請傳達給人們,有一個男人,今晚獨食秋刀魚,令他耽思又茫然。
  • 這一次,帶你了解日本博多拉麵!丨日本文化
    博多,是日本九州第一大城市──福岡市的中心區域之一,那珂川東側的地區。以豚骨、細面著稱的博多拉麵的好吃之處,其實不在於麵條,而在於湯頭中層層疊疊的繾綣。豚骨加上秘制的配料一起大火催煮十幾個鐘頭,骨中膠原蛋白盡溶於湯中,形成濃稠白玉的原味湯汁,在此基調上調和出或香濃,或麻辣等多種口味。
  • 到櫻花之國,感受最深處的日本文化
    對於日本,好印象還是壞印象?我想,去過才知道!無須辯駁!我們對政治和歷史難以高談闊論,但平心而論,拋開那段民族恩怨,日本確是一個值得細細體味的旅遊目的地。大概只有去了日本,才會真正明白「無微不至」的含義。他們似乎只專注於不多的事情,卻會把這些事情做到極致,在日本旅遊或生活,都會體會到最人性化的服務。
  • 獨特文化,具有優雅底蘊的日本京都文化之旅
    久聞日本最負盛名的古城-京都最具有日本歷史文化底蘊讓人不覺得一探究竟,京都有眾多的文化遺產,''古都京都文化遺產''在1994年已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京都的17處古蹟,它們是:清水寺、二條城、金閣寺、銀閣寺、天龍寺、龍安寺、延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東寺、醍醐寺、西本願寺、上賀茂神社、下鴨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鳳凰堂。
  • 禪文化造就了日本,探討日本國民文化中的禪意
    日本禪文化為何可以深入到日本國民文化生活之中當我們在日本遊玩的時候可以發現,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實都已經融入了禪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庭院,日本的庭院有很多元素都是來自於「禪」,而禪宗思想與日本美學的結合,影響著日本園林藝術的園林設計和審美情趣。那麼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日本時尚簡史|呼嘯而過的潮流文化
    就像日本東京的街頭,呼嘯而過的電車,穿著全套LV奔跑而過的繁忙上班族,你很難細品流行前沿的時尚,它便馬上消失於轉瞬即逝的瞬間。從日本旅行回來後,一度想要梳理之前對於日本時尚的片面印象。從山本耀司到三宅一生,再到川久保玲,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日本設計大師,我似乎對日本時尚也沒有什麼能津津樂道的認知,只有一閃而過的詞彙和元素:橫須賀刺繡、暗黑系烏鴉族、動漫IP聯名、洛麗塔、褶皺。若是說東京街頭的潮人聚集地在哪裡,還是略知一二,比如此次打卡地:銀座、新宿、原宿、澀谷和表參道。除了觀摩這幾個地標區域的行人look,周邊的特色小店也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
  • 日本的變態性文化
    不管你是正在行動還是打算給你的性生活增添趣味抑或只是興趣平平,在下面你都能找到想要的。  低級怪癖 1、 Hentai(變態,縮寫H,含有性愛和破廉恥之意。):如果你喜歡那種露骨的漫畫和電影, 那麼Hentai肯定是你的菜,幾乎日本的每個便利店和書店裡面都能買到Hentai漫畫和電影。
  • 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木屐文化 | 日本文化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淺談日本的飲食文化
    眾所周知,由於各個國家之間所處地域的不同,文化風俗、飲食習慣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各種差異
  • 日本妖怪文化
    日本江戶時代,伴隨著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的發展,妖怪文化進入到一個大發展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開始出產大量漫畫,宮崎駿、水木茂、犬木加奈子筆下的妖怪讓日本的妖怪真正地走向了全世界,使日本妖怪文化進入全盛時期。日本的妖怪原型絕大多數都來源於國外,尤其是中國。
  • 意外在海外流行的日本文化
    就像產品的樣貌一樣,將一隻可愛的貓貓穿在腳上,會顯得你的腳更加可愛。看看可愛的鞋子,這可是日本公司在海外銷售的最熱門的卡哇伊產品。像日本生產的這類精美物件還有很多,並且它們在海外十分盛行。到目前為止,日本的質量是世界公認的,它之所以可以成為超級經濟強國,與它的優質產品密不可分。所以經常可以看到身邊人去日本玩一圈,不僅要買化妝品、電飯煲、就連智能馬桶蓋都要買個帶回來。難道該品牌國內真的沒有嗎?其實不然,只是大家更加相信日本原產的才是最好的。
  • 日本的「藝妓文化」
    如果你回敬她一杯酒,她會毫不猶豫地端起你的酒杯,一飲而盡,然後深深地向你鞠上一躬,露出塗著一層厚厚白色脂粉的脖頸。藝伎與普通身著和服的日本婦女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此。普通婦女的和服後領很高,把脖頸遮得嚴嚴實實,藝伎們的和服脖領卻開得很大,並且有意地向後傾斜,故脖頸全部外露。據說,藝伎的脖頸是最能撩撥日本男人的地方。同相撲一樣,藝伎這一保持著濃厚的日本文化傳統的群體相當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