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女兒看世界|走進貝聿銘最美作品美秀美術館,走進日本京都

2020-12-14 我的攝影秘密生活

從丫頭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帶著她出門旅遊看世界~這過程有多累,我想經歷過的麻麻們一定都感同身受~。我知道有人會說「孩子還那麼小,長大後大概全都忘了,何必搞得自己那麼辛苦」。但我認為,「記得」絕對不是目的——旅途中她看到、聽到、經歷和感受到的一切,會慢慢滋養她,即便忘記了沿途的風景,眼界和個性會在這過程慢慢形成。孩子,希望你最終可以成長為一個寬容、溫暖又有力量的人。

去年暑假的八月,丫頭和她的兩個小夥伴,一行總共7人,我們又去了日本京都和大阪浪了11天~~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容我慢慢給大家介紹~~

今天首先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個非熱門但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已故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美秀美術館。先上兩張官網圖大家感受一下~

美秀美術館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創辦人為小山美秀子。館藏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其建築面積1,002,000 平方米,實用面積9,241平方米,於1997年11月竣工。從京都站出發的話,乘坐JR 東海道、山陽本線在石山站換乘,乘坐前往美術館的專線巴士,不算巴士等候時間,大概全程大概一小時十五分左右。

但要注意的是算好時間,巴士間隔時間有點長(為兩個方向巴士的時刻表)。如果像我們一樣錯過了一班車,就要等很久了…………

在巴士站可以自助購買往返巴士票和美術館門票。巴士票成人820日元,兒童410日元。美術館門票分成人、中小學生、高中大學生和團體票(20人以上),具體價格見下圖。

某蜂窩有包車酒店接送+門票的套餐,但價格都在RMB600+,怕麻煩且不缺錢的可以選~~

美術館周二至周日開館,逢周一閉館。年中有休館期,另外不定期會休館布展。所以最好去之前先在官網查詢一下是否開放比較穩妥。

為最近三個月美術館的開放情況。

美秀美術館別具一格之處在於,除了它遠離都市之外,建築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並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築,而是由於地上是自然保護區,在日本的自然保護法上有很多限制而採取為保護自然環境及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的建造方式。這一設計清楚體現設計者貝聿銘的概念:創造一個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這個地方時,就很感動地表白:「這就是桃花源。」(2圖來自官網)

巴士到達位置為山下的接待棟,裡面有餐廳、紀念品商店和衛生間。休息區提供免費的冷熱水,可自行取用。這裡的Peach Valley餐廳有飯、面等套餐和飲料,營業時間為10:00~16:00,午餐時間為11:30~14:30,總共74個座位。如果餐廳內滿座的話需要在門口登記等候叫號。套餐出品不錯,價格也實惠,基本在1000日元上下。

接待棟門口有接送車可乘坐前往美術館,車程大概五分鐘。自行步行上山大概15分鐘,也不遠。(下圖來自官網)

穿過呈美麗弧線的隧道,跨越山谷的吊橋彼端,便是屋頂呈「入母屋型」的美術館入口。

從美術館玄關回看隧道出口

美術館分為南館和北館:北館主要以日本美術為中心,有時也舉辦企劃與特別展覽;南館專門展示世界古代美術品,如埃及、西亞、希臘、羅馬、南亞和中國。美術館主入口設在南館。

踏入氛圍沉穩的入口處後,隨即被玻璃屋頂灑落的光線與柔和的米白色石灰巖牆壁所包圍,整個空間像與遠方的群山連成一體般開闊。屋頂整體的立體框架結構,是以三角形的簡單幾何學方式組合而成,由此誕生出來的廣大空間,可謂集結構美之大成。

進入大堂的右手邊是接待處,這裡可以租到中文講解器,500日元一個,雙人的600日元(一個機子拖兩個),無需押金。

帶著耳機的丫頭~

租講解器的時候工作人員還會給你一張平面圖(圖丫頭手裡拿的),裡面有不同數字對應的講解內容的說明。說明有關於建築特點的講解,也有關於展品內容的講解。

南館地下一層

(下圖來自官網)

精心設計的展示空間,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燈光

(上圖來自官網)

北館樓梯大廳和專門委託日本造園師設計的庭院

(以上三圖來自公眾號 邁丘設計)

美術館的展品和建築質量都很好,講解得也很詳細,原來擔心娃們會覺得無聊,結果是很認真得聽完每一條內容,累了甚至就坐在地上一邊聽一邊看或者發呆。建議早上開門就過來,然後慢慢晃蕩到下午三點,吃個下午茶,回去剛好。美術館內有咖啡館,提供飲料和糕點,但沒有熱食。用餐空間景觀環境也是一流。

最後放幾張官網的細節圖和為娘放飛自我的自拍~

相關焦點

  • 美秀美術館:當LV遇見她的桃花源
    一向喜歡與建築搞點關係的LV,在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的帶領下,已經連續三年選擇在著名建築作品裡發布其聞名世界的旅行系列:2015年是位於巴西裡約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奧斯卡·尼邁耶設計);2016年是位於美國加州棕櫚泉的The Hope Estate(John Lautner設計);2017年則是位於日本京都郊外的美秀美術館(貝聿銘設計)。
  • 「潤禾藝術」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
    1978年,翻修羅浮宮,大膽設計飽受非議,成品卻享譽世界。1979年,被世界稱為「貝聿銘年」,設計向上飯店。2000年,翻修蘇博,封山之作。2019年5月16日,病逝於紐約,享年102歲。潤禾藝術 高端美術訂製回首看這位偉大的建築設計師,一生無盡輝煌,創作了無數不朽的作品他的作品更是如同在「東西文化之間建立了一座橋梁」。
  • 打造成世外桃源的日本美秀博物館,80%埋在地下!自然與藝術結合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它遠離都市,位於一個原始山林的深谷,為了儘可能地將自然環境保留和復原,有位華裔大師將她變成了《桃花源記》。美秀博物館,她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館藏內放有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設計者是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他設計靈感來源於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滋賀,一個比京都文藝,比奈良古樸的地方!
    滋賀古稱近江,這座毗鄰京都的歷史古城所擁有的古蹟建築群數量僅次於京都奈良。而最吸引日本文人墨士的,則是位於滋賀中心的日本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千年淡水湖--琵琶湖,廣闊的湖泊和周圍的群山形成了恬靜的優美自然風光。
  • 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參觀美秀美術館是去年藝商學院的體驗課程,幸運的是,去參觀的當日是美術館2019年最後一天開放。 遠望山中的美秀美術館 美秀美術館位於京都附近的滋賀縣甲賀市,
  • Louis Vuitton 2018早春秀,當LV遇上日本
    就在剛剛,繼摩納哥,棕櫚泉,及去年五月的裡約之旅後,Louis Vuitton在日本發布2018年早春度假系列。這一次的時裝秀在位於京都東南地區的由貝聿銘設計的美秀美術館中開啟,帶來從傳統到現代進化的、日本與西方文化碰撞的靈感。
  • 世界頂級華人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經典作品欣賞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足跡與心路:傳統&現代——2018日本設計考察行記
    參觀日本知名建築作品:丹下健三(聖瑪利亞主教座堂)、貝聿銘(美秀美術館)、隈研吾(根津美術館)、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兵庫鼎立美術館)。參觀桂離宮:日式建築、庭院設計典型代表。體驗日本國際設計酒店:東利惠(東京虹夕諾雅酒店)、季裕棠、續方慎一郎(東京安仕達酒店)、Kerry Hill(東京安縵酒店)、HBA(京都四季酒店)、杉本貴志(京都凱悅酒店)、京都索拉利亞西鐵酒店、大阪瑞吉酒店等。
  • 京都|風雅老城的時髦逛吃手冊~
    BAL 的開業時間不長,但精緻度和生活感早就讓它成為了京都時髦人最愛的百貨公司。 一二層比較多的是 fashion 的品牌,裡面的許多品牌也是第一次入駐日本的呢。像是這個走度假風的買手店 CABaN 就深得我心,它是 Tomorowland 建立的度假風情的精品店。不少選品都很適合出遊或是海島旅行~
  • 在日本,中國設計師日行三萬步,踏春之旅的觀與悟
    參觀日本知名建築作品:丹下健三(聖瑪利亞主教座堂)、貝聿銘(美秀美術館)、隈研吾(根津美術館)、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兵庫縣立美術館)、磯崎新設計的京都音樂廳;沉浸式體驗了京都桂離宮、金閣寺、三十三間堂、大德寺等著名國寶級傳統園林及寺廟文化空間。
  • 走進京都咖啡館,這裡隱藏著最美的風景!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學習國外的很多東西,包括生活方式。百年之前,京都市內就開始出現咖啡館,有很大一部分發展成了京都式的吃茶店。在連鎖咖啡店大為盛行的今天,吃茶店在不斷減少。全日本過去大概有三萬間吃茶店,現在只剩下一萬間左右。在吃茶文化發達的京都,河原町附近的一家名曲吃茶店,不久前也變成了烤肉店。
  • 緬懷大師,回顧貝聿銘一生建築經典(附所有作品年表)
    提到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以羅浮宮金字塔對巴黎面貌的改造,或者是他借蘇州博物館對中國園林語言的再表達。但實際上貝老在一大半的人生旅程當中,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大部分作品都是當地的著名地標建築。讓建築融合於自然的空間,是主導著他這一生的設計理念。
  • 評論:貝聿銘一生
    曾有人這樣評價貝老「貝聿銘是一個難得的跨文化樣本,他從東方和西方兩種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華,又遊刃有餘地在兩個世界裡穿越。」從法國巴黎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卡達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從中國的香山飯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術館,貝老的作品徵服了世界。他用了102年的時間,傾其一生,只為向世人呈現最美、最極致的設計。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作品回顧
    貝聿銘被譽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先後榮獲了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等等諸多獎項。貝聿銘翻身之作——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1978年
  • 貝聿銘,這位「富15代」讓世界見識了華人的智慧!
    如今,玻璃金字塔早已成為羅浮宮標誌性建築,每天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這便是貝聿銘面對質疑,堅持自我的最好證明。1983年,貝聿銘獲得了普利茲克獎。他以一位美國華人的身份,在紛紛擾擾的爭議和歧視中,迎來了這尊代表世界建築設計最高成就的獎盃。
  • 奇遇時尚之旅再出發,在京都打造「本源之美」
    「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得非常好,我很想到這來看看,現代人在這樣一個古老的都市裡會是怎樣生活的?」於是她來了,帶著她之前從文學藝術作品中對京都的想像來了。在為期五天四晚的行程中,Grace帶著她的客人們,參觀美秀博物館,和博物館館長深入交談,也參觀了京都的古老建築,在京都古老的寺院內欣賞庭院,體驗織部流茶道,她去了現代畫廊KAHO GALLERY,與京都的藝術家石橋志郎、織部流扶桑派家元茶尾崎米栢、文化學者外松一宏、畫廊家和米其林星級廚師一同交流,分享對於傳統和現代的觀點。
  • 上海teamLab無界美術館走進魔都感受不一樣的美術館
    2020上海teamLab無界美術館由藝術團隊teamLab打造的大型美術館「EPSON teamLab無界美術館」終於落戶上海啦,一起走進魔都感受不一樣的展覽!上海teamLab無界美術館時間:2020-03-27至2020-08-31上海teamLab無界美術館地點:上海|上海teamLab無界美術館在線訂票:大河票務網這是一座由科技打造出來的藝術樂園
  • 天津美術館攜「艾瑪捐贈作品展」走進湖南
    日前,天津美術館攜首次接受國外藝術家大量捐贈原創藝術作品的「艾瑪捐贈作品展」走進湖南美術館。此次展覽涵蓋了作者的73幅作品,藝術家以超現實主義的方式,詮釋對祖國、家園和人類的愛。展覽從策劃、準備到實施歷經幾年時間,天津美術館做了長期細緻的鋪墊性工作,對項目的可行性、認知度和影響力等因素進行了深入的論證和分析,希望在學術性、欣賞性及公眾認可度等方面有所提升,使之成為天津公眾文化平臺上的亮麗風景。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1931年生於烏克蘭東部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時父親被黨衛軍殺害以及後來輾轉多國生活的坎坷經歷,造就了她堅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