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丫頭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帶著她出門旅遊看世界~這過程有多累,我想經歷過的麻麻們一定都感同身受~。我知道有人會說「孩子還那麼小,長大後大概全都忘了,何必搞得自己那麼辛苦」。但我認為,「記得」絕對不是目的——旅途中她看到、聽到、經歷和感受到的一切,會慢慢滋養她,即便忘記了沿途的風景,眼界和個性會在這過程慢慢形成。孩子,希望你最終可以成長為一個寬容、溫暖又有力量的人。
去年暑假的八月,丫頭和她的兩個小夥伴,一行總共7人,我們又去了日本京都和大阪浪了11天~~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容我慢慢給大家介紹~~
今天首先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個非熱門但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已故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美秀美術館。先上兩張官網圖大家感受一下~
美秀美術館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創辦人為小山美秀子。館藏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其建築面積1,002,000 平方米,實用面積9,241平方米,於1997年11月竣工。從京都站出發的話,乘坐JR 東海道、山陽本線在石山站換乘,乘坐前往美術館的專線巴士,不算巴士等候時間,大概全程大概一小時十五分左右。
但要注意的是算好時間,巴士間隔時間有點長(為兩個方向巴士的時刻表)。如果像我們一樣錯過了一班車,就要等很久了…………
在巴士站可以自助購買往返巴士票和美術館門票。巴士票成人820日元,兒童410日元。美術館門票分成人、中小學生、高中大學生和團體票(20人以上),具體價格見下圖。
某蜂窩有包車酒店接送+門票的套餐,但價格都在RMB600+,怕麻煩且不缺錢的可以選~~
美術館周二至周日開館,逢周一閉館。年中有休館期,另外不定期會休館布展。所以最好去之前先在官網查詢一下是否開放比較穩妥。
為最近三個月美術館的開放情況。
美秀美術館別具一格之處在於,除了它遠離都市之外,建築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並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築,而是由於地上是自然保護區,在日本的自然保護法上有很多限制而採取為保護自然環境及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的建造方式。這一設計清楚體現設計者貝聿銘的概念:創造一個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這個地方時,就很感動地表白:「這就是桃花源。」(2圖來自官網)
巴士到達位置為山下的接待棟,裡面有餐廳、紀念品商店和衛生間。休息區提供免費的冷熱水,可自行取用。這裡的Peach Valley餐廳有飯、面等套餐和飲料,營業時間為10:00~16:00,午餐時間為11:30~14:30,總共74個座位。如果餐廳內滿座的話需要在門口登記等候叫號。套餐出品不錯,價格也實惠,基本在1000日元上下。
接待棟門口有接送車可乘坐前往美術館,車程大概五分鐘。自行步行上山大概15分鐘,也不遠。(下圖來自官網)
穿過呈美麗弧線的隧道,跨越山谷的吊橋彼端,便是屋頂呈「入母屋型」的美術館入口。
從美術館玄關回看隧道出口
美術館分為南館和北館:北館主要以日本美術為中心,有時也舉辦企劃與特別展覽;南館專門展示世界古代美術品,如埃及、西亞、希臘、羅馬、南亞和中國。美術館主入口設在南館。
踏入氛圍沉穩的入口處後,隨即被玻璃屋頂灑落的光線與柔和的米白色石灰巖牆壁所包圍,整個空間像與遠方的群山連成一體般開闊。屋頂整體的立體框架結構,是以三角形的簡單幾何學方式組合而成,由此誕生出來的廣大空間,可謂集結構美之大成。
進入大堂的右手邊是接待處,這裡可以租到中文講解器,500日元一個,雙人的600日元(一個機子拖兩個),無需押金。
帶著耳機的丫頭~
租講解器的時候工作人員還會給你一張平面圖(圖丫頭手裡拿的),裡面有不同數字對應的講解內容的說明。說明有關於建築特點的講解,也有關於展品內容的講解。
南館地下一層
(下圖來自官網)
精心設計的展示空間,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燈光
(上圖來自官網)
北館樓梯大廳和專門委託日本造園師設計的庭院
(以上三圖來自公眾號 邁丘設計)
美術館的展品和建築質量都很好,講解得也很詳細,原來擔心娃們會覺得無聊,結果是很認真得聽完每一條內容,累了甚至就坐在地上一邊聽一邊看或者發呆。建議早上開門就過來,然後慢慢晃蕩到下午三點,吃個下午茶,回去剛好。美術館內有咖啡館,提供飲料和糕點,但沒有熱食。用餐空間景觀環境也是一流。
最後放幾張官網的細節圖和為娘放飛自我的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