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媒體報導,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李教授在參加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研修班間隙透露,工信部計劃或在本月底公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相關人士透露,按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實現汽車自動駕駛,共分為4個階段,至2025年或更長時間實現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
中國證券網 龔潔瓊
據媒體報導,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李教授在參加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研修班間隙透露,工信部計劃或在本月底公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無獨有偶,2016北京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暨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合作發展論壇將於2016年10月13-16日在北京舉辦。據之前媒體報導,除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也將很快浮出水面。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系列政策的落地,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或將提速。
智能網聯汽車路線圖或月底公布 標準體系方案將浮出水面
據財新網報導,中國工信部正在組織制定智能汽車相關的標準、技術體系,法律法規層面則由交通部組織制定。接近政策制定層面的人士透露,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牽涉汽車工程、信息工程、通信網絡工程、交通工程等多方面,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國智能汽車、智能交通相關法規、標準、技術產業等政策將陸續公布並徵求意見。
相關人士透露,按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實現汽車自動駕駛,共分為4個階段,至2025年或更長時間實現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4階段劃分及時間表分別為:2016-2017年,實現駕駛輔助功能(DA),包括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車道保持、輔助泊車等;2018-2019年實現部分自動駕駛(PA),包括車道內自動駕駛、換道輔助、全自動泊車等;2020-2022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CA),包括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城郊公路自動駕駛、協同式隊列行駛、交叉口通行輔助等;2025年乃至更長時間實現高度及完全自動駕駛(HA/FA),包括車路協同控制、市區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
據之前中國證券報報導,除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也將很快浮出水面。業內人士指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建設將有利於行業的規範發展,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化進程。
據了解,目前工信部正組織起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經過行業多輪討論,已形成標準框架體系,開始徵求意見,修改完善以後將對外公開發布。同時,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也在申請成立,計劃把相關領域專家都吸納進來,共同研究制定相關技術標準。智能輔助技術信息安全等具體標準制定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知情人士透露,該標準體系框架包括基礎、通用規範、產品與技術應用、相關標準四個主要部分。其中,基礎和通用規範涉及網聯化共性的基礎標準;產品與技術應用涉及具體的設計標準,是該框架的主幹部分,包含信息採集、決策報警、車輛的控制等方面的細則。而相關標準則涉及到信息交互、通訊協議、接連接口等。
此外,工信部還積極參與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簡稱UN/WP29)工作,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相關標準制定,與主要汽車生產國建立了標準法規交流機制。同時舉辦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標準法規的國際研討會,重點討論國際標準法規的協調與下一步工作推進。
事實上,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的制定也被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上了日程。以智能網聯技術最為前沿的美國為例,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局長馬克·羅斯金德透露,美國政府已在起草自動駕駛汽車的行業性指導綱領,最快於今年夏末頒布。此舉旨在為該前沿領域的參與者設立統一技術及政策標準,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從「放養」般的自由試驗狀態走向「有序」競爭與合作的局面,推動汽車產業進步。
政策扶持加速催生投資熱潮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在7月19日舉行的「2016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佘偉珍表示,《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要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努力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實現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據佘偉珍透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研究已基本完成,計劃於8月份發布。
在此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再次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兩條重要主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描繪出行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及發展路徑,將更加注重「智能」和「網聯」的齊頭並進,以及汽車、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多個領域的融合發展。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政策不斷加碼,上市公司加快布局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在資本與政策的共振作用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加快落地。
目前,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智能網聯汽車。今年4月,樂視發布超級汽車LeSEE。據稱,LeSEE不僅可以自動駕駛,還可以實現自我學習,具備路徑識別、環境識別、人臉識別和情緒識別等功能。
在傳統汽車企業中,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比亞迪等也在智能汽車領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
智能汽車的細分領域也成為眾多上市公司布局的重點。亞太股份2月宣布,與北汽研究總院、北京亞太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籤訂《智能網聯汽車合作開發戰略協議》。
得潤電子4月宣布,與Mobileye Vision Technologies Ltd。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在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進行戰略合作。Mobileye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領域的科技公司。
萬安科技5月宣布,購買寫字樓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汽車電控產品研發中心。
業內人士認為,各路資本搶灘智能汽車市場,將對行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並引領整個智能汽車及相關產業朝著做強做大的方向邁進。
責編: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