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界行 看小康⑧丨打破鄰裡人情帳,小山村裡漾新風

2020-12-23 澎湃新聞

市界行 看小康⑧丨打破鄰裡人情帳,小山村裡漾新風

2020-10-13 17: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開欄話:

蜿蜒的營口城市邊界線,勾勒出滋養營口人生活的廣闊土地。市界線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市界線更是營口人逐夢奮鬥的熱土。9月起,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報導「市界行 看小康」,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獻禮新中國成立71周年。

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的記者們踐行「四力」強內容,知行合一再出發,他們將以浮渡河橋為起點,沿著市界線奔向營口的四面八方。採訪活動歷時60天,行程約240公裡, 通過全媒體形態聚焦20個邊界鄉鎮,展綠水青山澄澈底色,看百姓生活幸福圖景,見證「小康生活」非凡蝶變。

走進蓋州市萬福鎮柞樹甸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新風新貌。一眼望去,村屋錯落有致,空氣中瀰漫著成熟季節的果香,倡導樹立文明風尚的宣傳標語格外醒目,村民的為人處世之道流露出移風易俗的新變化。

柞樹甸村地處蓋州市東南部,與大連莊河市僅一嶺之隔。村內有10個村民小組,村民1296人。這裡民風淳樸,鄰裡關係融洽,彼此互相信任,如同家人一般相處著。但正是這濃濃的鄉情,曾一度給村民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幾年前,村內大操大辦婚喪嫁娶成風,村民之間互相攀比宴請的問題普遍存在,不僅給村民們增加了經濟負擔,更放緩了文明村莊建設的步伐。

時間久了,「份子錢」變味了。動輒數百甚至上千,結婚彩禮越來越多,大辦喪事,鋪張浪費,吹拉彈唱,不僅花銷大了還擾亂了村民的正常生活。面對這種情況,駐村書記楊耀彬和黨支部書記孫培利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2020年3月,柞樹甸村將移風易俗作為打造文明村莊的切入點,積極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節辦,杜絕鋪張浪費,摒棄婚喪陋習,並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通過制度措施來規範和約束操辦酒席和請客送禮的標準,以此減輕村民人情負擔,樹立鄉村新風尚。

有了規定,就要執行到底。為了讓村民自覺響應移風易俗的號召,兩位書記帶領村幹部反覆開會宣傳、講解,誰家不支持就入戶走訪談心。村裡老黨員王國臣以身作則,蓋房不請客。疫情期間,村委及村治安隊成員更是放棄與家人團聚,挨家挨戶告知減少聚集、摒棄陋習。就這樣,村民們漸漸理解了創辦紅白理事會的初衷。

作為支持移風易俗整治工作的「第一人」,村民許永權說出了真實想法,「蓋房子上梁是人生大事,本想辦場酒席,請村裡老少爺們喝幾口。但經過紅白理事會幹部們的勸說,我轉變了思想,想著村裡還有很多人條件不如我,不能增加他們的負擔,我還是黨員,就更該起個帶頭作用。」

(圖為許永權家的新房)

而對於建檔立卡貧苦戶隋淑花老兩口而言,這個改變更讓他們對新生活充滿希望。「這幾年國家幫我們蓋新房,日子越過越好,但就是人情帳真的承擔不起,每年在人情上的花費,要佔上家裡支出的一大半。如今,村裡推行移風易俗,我們舉雙手贊成。」老兩口估算了一下,現在每年大約能省下4000多元的人情開銷。「真是幫我們老百姓把心頭的重擔卸下來了,」老伴兒王玉成說道。

談及文明鄉村建設,兩位書記充滿信心。未來柞樹甸村將繼續加大移風易俗整治力度,通過帶領村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探索致富新道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另外,將充分發揮本村鄉賢的引領示範、協調作用,探索鄉村治理新途徑。如今,該村村史正在補充完善,已完成26000餘字,為鄉村文化積澱留存歷史記憶。

●市界行 看小康④︱電力十足!照亮村民幸福路

●市界行 看小康⑤丨以路串景,以景興村

總監製 / 王忠陸 監製 / 張旭勇

原標題:《市界行 看小康⑧丨打破鄰裡人情帳,小山村裡漾新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市界行 看小康丨稻田裡長出「黑珍珠」
    9月起,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報導「市界行 看小康」,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獻禮新中國成立71周年。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的記者們踐行「四力」強內容,知行合一再出發,他們將以浮渡河橋為起點,沿著市界線奔向營口的四面八方。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共築精神文明城牆 城鄉處處漾新風
    時下,走進藥都樟樹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這樣生動和諧的場景,時時感受到文明向上的新風。  近年來,樟樹市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契機,大力推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史館、養老服務、科普活動設施等融合發展,有效整合基層陣地設施和服務資源,以便能更好的服務群眾、引導群眾。
  • 泗陽:「新風禮堂」助力鄉村人情減負
    連戴恒生在內,六塘村有近20戶在「新風禮堂」操辦紅白喜事。六塘村黨支部書記盛習建說,過去,村民生日、結婚、過壽、升學、買房都要操辦,覺得這樣有面子。禮金也水漲船高,人情負擔越來越重。為減輕村民的人情負擔,村裡根據市縣要求,在村部建起了「新風禮堂」。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共築精神文明城牆 城鄉處處漾新風
    時下,走進藥都樟樹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這樣生動和諧的場景,時時感受到文明向上的新風。近年來,樟樹市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契機,大力推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史館、養老服務、科普活動設施等融合發展,有效整合基層陣地設施和服務資源,以便能更好的服務群眾、引導群眾。
  • 來安縣汊河鎮:讓鄰裡中心成為鄉親們的「第二個家」
    為了改變這種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風氣,同時兼顧村民講人情、愛熱鬧的傳統,滿足村民婚喪嫁娶所需要的儀式感,來安縣汊河鎮黃牌村建成集村民議事室、文體活動室、紅白喜事宴會廳等為一體的鄰裡中心,並於今年7月投入使用,得到了群眾的支持。鄰裡中心已經成為村民議事、辦事、活動、休閒的重要場所。村民議事室激發農村自治活力。
  • 梁湖處處漾新風
    迎著春日溫暖的微風,行走在梁子湖區的阡陌平疇,一幅幅美麗鄉村圖立馬呈現於眼前:村民樓房圍牆上繪滿各種漂亮的移風易俗圖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打著鑼鼓的大媽們面帶笑容;孩子們歡樂地在健身廣場上跑來跑去……村民們感慨:如今的生活比城市裡還愜意。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風文明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和靈魂。如何喚醒文明鄉風,厚植鄉村文化土壤?
  • 小家看小康:我家民宿的幸福帳
    宋琪明在民宿工作。經過調研,宋琪明決定開民宿:「還有比將『詩和遠方』與家門口的小康生活結合起來更美好的日子嗎?」  說辦就辦。2018年,他與在另一家企業從事管理工作的妻子陳靜怡雙雙辭了職。兩口子投入積蓄,又向親友借款,加上當地創業免息貸款共計200萬元,將老屋翻建、裝修。當年9月,他們家的「和平小築」民宿正式開業。
  • ​【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雅荷塘:藕遇小龍蝦 「漾」出...
    ​【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雅荷塘:藕遇小龍蝦 「漾」出經濟生態雙效益 2020-04-20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常熟~莫城鄉村新地標裡的「時髦婚宴」,移風易俗尚新風!
    莫城街道統籌推進移風易俗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婚事新辦」為突破口,堅持以點帶面,突出示範引領,在言裡、長瑞等四個村重點建設移風易俗大禮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培育文明新風,弘揚節儉養德,讓群眾都能參與到文明莫城的建設中,打造「魅力親民人文美」的氛圍。
  • 長沙倡導「節儉養德立家風、婚喪喜慶樹新風 」
    和潘連初老人一樣,家住開福區青竹湖街道的唐廷保老人剛剛度過的八十大壽也簡單而溫馨,四方鄰裡登門祝福,社區送來綠植和賀卡,老人笑開了懷。  曾經,每逢生日、結婚、喬遷等喜事,大操大辦酒席都成為一種「習俗」,節節攀升的「人情消費」讓不少市民壓力山大。
  • 鹽城響水:文明新風漾港城
    初冬時節,漫步在響水縣陳家港港城大街小巷、村(居)社區,一股股文明新風撲面而來。啟動灌江綠洲安置小區、鏡湖公園等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工業鄰裡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社會足球場等項目建設,盤活宏錦商務大廈、迎賓館、綠島小夜曲以及星海城市廣場等項目運營,使閒置資源儘早發揮新功能、樹立港城新形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村美、業強、民富,看泗水小山村的美麗蛻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濟寧報導七月的泗水,群山翥翠,流水潺潺,遊客成群,村民忙碌,這裡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訴說著小山村的美麗蛻變。7月24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採訪團走進美了、富了的濟寧市泗水縣。
  • 江蘇沭陽:衝破「人情網」 「無禮」情更濃
    桑墟、青伊湖等鄉鎮為準大學生們送去寓意「魚躍龍門」的大紅魚和「金榜題名」的豬蹄膀,以小禮換「大禮」為升學家庭賀喜;沭陽團縣委組織準大學生學習經驗分享交流會,宣誓承諾和「升學宴」說再見,引領新風尚;沭陽楹聯學會創作了「祝福無需酒、感恩貴在心」等24對楹聯展現沭陽新風;音舞協會創作歌曲《給我一個祝福》,唱出沭陽新風;淮海劇團聯合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情景劇《沭陽這家兒子高考409分,父母居然這樣盤算
  • 沭陽:衝破「人情網」「無禮」情更濃
    為深入貫徹全市「人情減負年」工作要求,針對「升學宴」愈演愈烈問題,沭陽精心組織開展「拒絕『升學宴』引領新風尚」主題活動,減輕人情負擔,厲行勤儉節約,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沭陽縣委宣傳部部務委員袁亞堂表示,從自身做起,杜絕大操大辦,反對鋪張浪費,遏制攀比風,向低俗化、物質化、金錢化堅決說「不」,向文明看齊,爭當文明新風踐行者。
  • 宿遷市青年風採主題演講比賽分享「人情新風」的...
    (速新聞記者 侯蘇雨 鄭緒軍 實習生 馬凌峰)12月12日下午,「人情新風『宿9條』,青春擔當我先行」宿遷市青年風採主題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今年1月10日,為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推進人情減負、弘揚文明新風《人情新風「宿9條」》正式發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看,小康路上的幸福笑容
    細數增收帳的王春。 悠遠綿長的烏蘭毛都大草原。 有一種話語是暖陽,有一種笑容是希望,有一種幸福是小康……脫貧攻堅最大的任務是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小康路上最美的風景是貧困群眾綻放的笑容。
  • 衡水市北蘇閘村:55年村帳數「說」小康路
    冬至過後,我們來到北蘇閘,轉街巷、入農家,看帳本、聽故事,在一卷卷帳冊裡探尋小康足跡,從一組組數據中提取致富「密碼」,在鄉親們的回憶裡感受時代變遷……1968年4月,安雙山為打井捐款80元;2016年2月,全體村民為安俊合捐款1.2萬元……——這是一本初心帳,紅色傳承彰顯為民情懷1963年的大水,衝走了北蘇閘村的老帳本。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5)古浪縣黑松驛村:文明村裡吹起文明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5)古浪縣黑松驛村:文明村裡吹起文明風 2020-12-16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家民宿的幸福帳(決勝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26))
    經過調研,宋琪明決定開民宿:「還有比將『詩和遠方』與家門口的小康生活結合起來更美好的日子嗎?」說辦就辦。2018年,他與在另一家企業從事管理工作的妻子陳靜怡雙雙辭了職。兩口子投入積蓄,又向親友借款,加上當地創業免息貸款共計200萬元,將老屋翻建、裝修。當年9月,他們家的「和平小築」民宿正式開業。
  • 展播⑧ |《春天裡,我來了》——北投集團愛國詩詞誦讀比賽三等獎作品
    展播⑧ |《春天裡,我來了》——北投集團愛國詩詞誦讀比賽三等獎作品 2020-08-0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