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意境悠遠,空靈夢幻

2020-12-09 品詩賞詞

人生仿佛一場漫長的跋涉,總會經歷各種暗礁和險灘;生活也如一曲耐人回味的老歌,一唱三嘆,都滿含苦樂與悲歡。雖然山川異域,但風月同天;即使天各一方,卻共盼春光。

傳說有一個弟子問師父,眾生平等到底指的是什麼?師父指著水塘裡面的魚蝦說,看吧,這便是眾生平等。弟子看見魚塘裡的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心中反而更加疑惑不解。師父看出他的心思,微笑地說,「池中雖然魚蝦繁多,但從生到死,他們受用之水完全相同,這就是平等。」

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實踐,很多道理也必須親身去感悟,過程總是比結局更讓人覺得趣味無窮。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意境悠遠,空靈夢幻。

山中夜坐

宋代:林一龍

寒灘遠嘶月,遺響到巖壁。

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

燈微夜氣分,星冷山露滴。

危坐獨何為,人間睡方黑。

林一龍,字景雲,宋永嘉縣篁潭人,鹹淳七年進士。他曾先任紹興教授,繼任史館檢討,調秘書郎兼說書。他本性率直、樂道人善,尤工古文辭,晚年在家鄉寄情山水,徜徉林泉。大家比較熟悉的詩句有,「時人不會盈虛意,不到團圓不肯看」,展現了一位禪者的空靈境界。

詩人為浙江永嘉人,那裡曾有著名的永嘉四靈,作者深受他們的詩風影響,用語清瘦,字敲句琢。南宋滅亡後,林一龍隱居林泉,求禪修道,希望忘懷塵世中的煩擾,這首五律就記述了詩人參禪悟道的心理歷程。

詩人隱居山林,不問世事,雖然經常懷念那些美好的過往,卻寧願饑寒交迫,也不肯侍奉新貴。他時常在山林裡孤獨地行走,內心卻並不覺得空虛,因為此處有山泉作伴、魚蝦為伍,沐浴陽光、享受清風,和明月對話、與白雲聊天,亦是樂在其中。

你看,詩人正漫步在河灘,攀緣於巖壁,「寒灘遠嘶月,遺響到巖壁。」月色清冷,寒光遠遠地籠罩著寂寞的河灘,似乎隱約地可以聽到月光觸碰巖壁的迴響。描景都是為了抒情,首聯描繪出如此凝重清冷的靜夜,也反映了詩人內心有些悽冷和失意,詩人強烈地希望在禪境中尋求慰藉。

頷聯所用對比手法,描述了詩人心境的變化,「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悠悠,語意雙涵,既指長久,又指紛雜;易,即 《周易》,可用來佔卜和參悟盈虛玄理。

詩人接受過儒家教育,始終留神千古興廢,更是汲汲於功名。可惜他生不逢時,曾經的青雲之志、利祿之心,早已化為南柯一夢。「悄悄」二字,展現出作者早已世情淡漠,希望洞明虛無玄理,以安慰一顆孤寂之心。

詩人聚精會神地閱讀,雖然山中寒冷,他卻漸入佳境,似乎整個山林都完全屬於自己。風兒輕輕地從他身邊閃過,溪水舒緩地流淌,也不願打攪他讀書。一切都仿佛凝固了,山林裡顯得一片靜謐。

此時此刻,詩人禪心萌動,「燈微夜氣分,星冷山露滴。」夜氣降臨、燈光微弱,山露滴響、清脆悅耳,遠遠望去,星光一片悽迷。周圍此時雖然極其寂靜,但詩人並未達到空寂憚悅之境,只有等到智慧洞明、頓悟虛無,才會念念皆禪。

最後詩人終於有所感悟,「危坐獨何為?人間睡方黑!」夜深人靜、萬籟無聲,詩人正襟端坐,意欲何為?全篇以設問做結,卻讓讀者自覓答案。其實細細回味,詩人夜深不寐,只為潛心修行,希望打破生死之關,獲得徹底解脫。作者身為南宋遺民,報國無門,他只好在禪宗裡尋求慰藉。

縱觀林一龍的這首五律,描景虛實結合、動靜相宜,「寒灘、遠月,遺響、巖壁」,以及「燈微、夜氣,星冷、山露」等等,都展現出一種濃濃的禪意氛圍,暗示著作者對禪境的苦苦追尋。

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這兩句表達出他的思考和探求;而「危坐獨何為」,也彰顯了尋禪之路如此漫長,詩人竟有些迫不及待。其實禪宗講求「從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只要有一顆平常心,自可使有限的自我、達到無限的禪境。

相關焦點

  • 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只是描寫山色水聲和鐘響草香,卻極有禪意
    有些詩句看似詩人的隨心之作,只是在謳歌大自然,但細細體味,卻比那些禪詩偈頌更有禪味。下面介紹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只是描寫山色水聲和鐘響草香,卻極有禪意。夜歸宋代:釋梵崇暮策返溪寺,松風遵路長。水幽聲斷續,山暝色蒼茫。鍾隱空巖響,露滋群草香。歸來人已久,華月半虛廊。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
    下面介紹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禪悅清代:張問陶蒲團清坐道心長,消受蓮花自在香。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張問陶,字仲冶,號船山,清代詩人、書畫家。
  • 這些關於「春」的禪詩,意境深遠,看看你能悟多少?
    (一)尋春不見,梅花枝頭一些富有禪意的詩詞和偈語,往往能夠用優美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闡釋出禪理,近日我看到一篇作者不可考證的禪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簡單直白的28個字,無一生僻字,細細品讀,卻意境悠遠。詩人翻山越嶺,踏破芒鞋,想要尋找春,卻怎麼都找不到,失望歸來之際,園中的那縷梅花香,才讓她恍然大悟——哦,原來,春早在那裡。
  • 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
    下面介紹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秋江北宋:道潛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釋道潛,字參廖,是北宋著名詩僧,與蘇軾等多有交遊。「數聲柔櫓」,既充滿詩情畫意,又展現出雲天的悠悠與江面之蒼茫;而一個「外」字,造境深邈、意趣空靈,漁人歸中之意更令人尋味。而且詩人又採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絢爛的秋江暮景,是從視覺出發的實寫;而蒼茫中的柔櫓聲聲,卻是來自聽覺的虛寫。但又絕非空穴來風,而是作者根據切身經歷加以構思、提煉,才有如此邈遠的境界。
  • 蘇軾的一首禪詩,首尾兩句重複,卻境界迥異,充滿禪意
    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禪詩,首尾兩句重複,卻境界迥異,充滿禪意。觀潮宋代: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初次見識廬山風景,既有心馳神往的感覺,也有夢幻神奇的觸動。而因為對錢江潮慕名已久,見到那似萬馬奔騰的潮水撲面而來時,他也曾感到驚天動地。蘇軾甚至感覺,一生見識了廬山煙雨浙江潮,也就此生無憾了。而之前因為時刻魂牽夢繞,卻總是覺得,未至千般恨不消。
  •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冬去春來,萬物甦醒。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百花相競盛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朱自清眼中的春天。
  • 李清照的一首詞,馳騁神思,語句跳躍,女才子就是不一般
    古詩詞強調言近旨遠,語短情長,讀者在欣賞作品時,也要對作品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藝術的再創造,使之成為更完整更生動的意境。比如張繼的《楓橋夜泊》是一篇名作,但歐陽修就曾批評其後兩句有語病,認為夜半時分不會有鐘聲!其實正因為張繼善於創造豐富的意境,才給讀者以更廣泛的想像空間,從而讓這首詩流傳千古。
  • 老和尚早上起床晚了,聽見鳥叫,賦詩一首,充滿禪趣
    老和尚早上起床晚了,聽見鳥叫,賦詩一首,充滿禪趣寫詩表達的是一種意境和心態,禪,同樣也是如此。在我國,有一種詩叫做禪詩,富含禪意。當然禪詩也並非一定是出家人所作,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蘇軾,曹雪芹等知名大家都是寫禪詩的高手。
  • 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畫面生動,語言形象,也充滿了禪趣
    下面介紹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畫面生動,語言形象,也充滿了禪趣。 月裡北宋:竹庵士圭月裡嫦娥不畫眉,只將雲霧作羅衣。不知夢逐青鸞去,猶把花枝蓋面歸。竹庵士圭,俗姓史,十幾歲就出家,因為勤奮刻苦,成為宋代臨濟宗楊岐派高僧,初依大慈宗雅學《楞嚴經》,後參龍山佛眼清遠,並嗣其法。政和末年,他在安徽和州天寧寺當住持,後又在褒禪東林寺、雁蕩山能仁寺當住持。這首詩以嫦娥的妝飾打扮,來說明禪理,頗有新意。
  • 秦觀的一首詞,意境空靈,語句優美,內附唯美解讀
    此詞最值得稱道的兩句「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意境空靈優美,採用了化實為虛的手法,將實的飛花比作虛的夢,將實的細雨比作虛的愁,傳送千古,令人稱讚,這也充分體現了秦觀詞文字工巧精細,音韻諧美的特點。
  • 高僧寒夜難眠,一首禪詩短短20字,卻刻畫細膩,深蘊禪理
    下面介紹的是高僧寒夜難眠,一首禪詩短短20字,卻刻畫細膩,深蘊禪理。夜感宋代:簡長無眠動歸心,寒燈坐將滅。長恐浮雲生,奪我西窗月。簡長,河北趙縣人,與北宋詩人林逋是同時代詩人。
  • 國畫《松下高仕圖》意境悠遠景致曠達,高仕旁紅衣小孩抱琴而立
    嘈雜的生活環境,總是給人壓抑的感覺,唯獨看到這幅意境悠遠的《松下高仕圖》國畫,才能靜下心來暢想著閒情雅致的情趣生活。國畫名家呂寅方先生所繪畫出的這幅國畫《松下高仕圖》意境悠遠,賢者高仕旁紅衣小孩抱琴而立,遠望深山境地,心情極度舒適,如此景致曠達境界最宜撫琴作詩畫。
  • 《斯卡布羅集市》:悽美的愛情,空靈的歌聲,讓人心顫……
    《斯卡布羅集市》是一首旋律優美的經典英文歌曲,原是一首古老的英格蘭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紀,曾作為第40屆奧斯卡獲獎影片《畢業生》的插曲,曲調悽美婉轉,韻律悠遠絕美。莎拉布萊曼的歌喉纖細,曲調溫潤,歌喉婉轉,聲音空靈,音域寥曠。
  • 賈島很空靈的一首詩,極平常的問句,便讓人感到妙趣無窮
    詩佛王維,喜好佛法,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那空靈悠美的意境,令人陶醉。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他筆下的田園生活,猶如靜靜流淌的泉水,分外地撩動人心。他們都是隱逸者,將隱居生活過得這麼瀟灑愜意,不知令多少人羨慕。隱逸的人他們不在繁華的鬧市,深居於渺無人煙的山間,這樣的人真箇就是我們所稱的世外高人。
  • 欣賞宋代詩人趙師秀十首詩詞,尤其那首《約客》,真是意境絕美
    趙師秀的作品,絕大部分是五言詩,他的一首七言絕句《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可謂是千古絕唱,廣為流傳。這首詩的意境和風格,非常的優美,動靜結合,寫實寫意,讓人浮想聯翩。又到了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到處都在下雨。池塘裡、青草地裡,到處都是青蛙。
  • 冷門詩人科普:「大曆十大才子之首」錢起!
    錢起是中唐大曆(唐代宗年號)時期的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而且被公認為十才子之首。在唐代的科舉詩詞中,有兩首被譽為最佳,其中就有錢起的《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所創造的深杳詩境,悠長的韻味。
  • 我的隸書新作無門慧開禪詩(每日一品第827期)
    這是我用四尺鬥方藍宣金字書寫的宋代無門慧開的一首禪詩《春有百花秋有月》,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家好時節。」此詩琅琅上口,最為佛門弟子所愛頌。從詩的本意來講,一年四季都是美好的。
  • 明朝第一才子寫下一首詞,足以媲美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那明朝第一才子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而且這首詩同樣的氣勢磅礴,可能很多人還會誤以為是羅貫中所寫,其實這首詩是出自於楊慎之手,只不過當年毛宗崗父子批註《三國演義》時,把這首詩放在了小說的開卷,所以很多人也就一直以為是羅貫中所創作。
  • 向學習她夢境般空靈的水彩星空,色調好美呀!
    一直在腦海裡盤旋著這畫面然而,現在看到這美輪美奐的水彩景象也看到了兒時想像的夢境真的好美呀~▼▲看到這畫面,真的以為是相機拍出來的景象告訴你們不是的哦,這是用水彩畫出來的是不是覺得畫面具有一種空靈、夢幻、靜謐的舒適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