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期我們介紹過日本酒,與日本酒一樣,日本威士忌也享譽全球。
儘管日本威士忌沒有蘇格蘭威士忌那樣的悠久歷史,但日本威士忌卻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個性。
日本威士忌的興起還要從韓戰後說起,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日本洋酒文化、特別是對威士忌市場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因為歐美商品在大量湧入日本的同時,也將歐美的生活樣式一併帶入日本,在這潛移默化之中,日本人的生活樣式也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雖然這時的日本的酒類市場還是以日本酒為中心,但啤酒和威士忌的消費量也隨之開始了增長。
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的生活樣式也被我們所認可與接受,年輕一代相較於白酒也更喜歡喝洋酒。
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內開始流行喝威士忌,而日本威士忌則佔據國內中高端威士忌的市場。
接下來由醫醬詳細介紹一下日本三得利公司,以及其旗下三款高端威士忌品牌。
而說到日本威士忌的起源,那就不得不提「三得利」這個公司,只是最開始的時候他還不叫「三得利」,而叫「壽屋」。1923年,壽屋的創始人鳥井信治郎開始計劃生產日本國產威士忌,這時鳥井信治郎看上了一個很有前途的釀酒師竹鶴政孝。1924年,「壽屋」的山崎蒸餾廠竣工,1929年他們二人合作推出日本第一瓶國產威士忌「三得利白札」。日本首款威士忌「三得利白札」
也就是在這一年,「壽屋」打出一個頗具煽動性的廣告——「醒來吧人們!崇洋媚外的時代已經遠去。千杯不醉的人們吶,國產至高的美酒,有我們的三得利威士忌!」以此來推廣他們首批威士忌。
1929年「三得利白札」的廣告
但是當時的威士忌市場非常小,也就是一部分富裕階層為體驗歐美文化喝一喝的程度而已。
從廣告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進口的威士忌在日本國內備受推崇。但對於當時的多數人來說,威士忌只是傳說中的「夢中美酒」。
「華族」-當時日本的上層階級
然而在1934年,三得利酒業發生了一些變故,這年首席釀酒師竹鶴政孝與「壽屋」分道揚鑣,設立大日本果汁(現在的Nikka Whisky)。
而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本篇不加贅述,有機會將在外傳(竹鶴)篇中再詳細介紹。
山崎威士忌的名字源自於它的生產廠,1924年創立的山崎蒸餾廠。
山崎蒸餾廠位於大阪三島郡島本町,這裡有著美如畫境的自然風光,更是桂川、宇治川、木津川三川交匯之處。
在日本古詩集『萬葉集』中,被歌頌為「名水之地」。
安土桃山時代的著名茶人「千利休」專門使用來自山崎的水來泡茶。
好水釀好酒
正是因為山崎理想的氣候和優質的水源,「壽屋」(現在的三得利)才將自己的第一座日本威士忌酒廠設立在此。正是在這誕生了世界知名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山崎」。
山崎12年
如果大家品嘗過山崎,一定會發現山崎在入口的瞬間,它的麥芽香氣便在口腔中蔓延開來,與此同時蔓延開的麥芽香裡又有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儲藏麥芽原酒的「水楢桶」(Mizunara)
這是因為調酒師們將精選麥芽原酒保存在獨特的「水楢桶」(Mizunara)中,而這便是這股淡淡的檀香味的由來。
如今三得利的山崎蒸餾廠早已對公眾開放,大家可以在周六、日,以及節假日入廠參觀見學,參觀者只需要花2000日元就可以在山崎蒸餾廠中,體驗穿越時空的日本威士忌之旅。
預約參考「三得利山崎蒸餾所」
官網:https://webapl.suntory.co.jp/factory/yamazaki/
初代三得利的創始者「鳥井信治郎」的兒子--佐治敬三,為了最求一款與「山崎」完全不同風味的威士忌,決心建造三得利第2個威士忌蒸餾廠。
於是1973年,便在白州設立「白州蒸餾廠」。
「白州蒸餾廠」坐落於山梨縣的赤玉山脈下,約82萬平方米的森林之中。
「白州蒸餾廠」的遠景
在這裡,從赤玉山脈的花崗巖中流出的天然地下水成為製作「白州」的重要原材料,也是「白州」香味的源泉。
與「山崎」不同,白州的麥芽香味更為清香,無需添加冰塊,入口後便有一股清涼的清甜味席捲口腔。
雖然沒有像三得利自己介紹的那樣,可以品嘗到森林的味道那麼誇張(請相信醫醬,你絕對喝不出森林的味道),但口感確實相當清爽。
對於剛剛入門威士忌的朋友們來說是一款不錯的選擇,相比於「山崎」和「響」在價格上也更為親民。
醫醬:俺非常喜歡這款威士忌,另外這篇文章的誕生就是伴隨著一瓶白州(。ì _ í。)
與「山崎蒸餾廠」一樣「白州蒸餾廠」也面向社會公開開放,但也是需要預約的。
雖然現在因為新冠的緣故無法開放,但可以通過官網,在家中聯網見學「白州蒸餾廠」。
「白州蒸餾廠」見學網址:
https://www.suntory.co.jp/factory/hakushu/
說到「響」那絕對是現在國內最火的日本威士忌,光看它的酒瓶就知道它註定與眾不同。
1989年,佐治敬三在推出「白州」的16年後,三得利創業90周年之際,推出了他一生的最高傑作「響」威士忌。
它被譽為,集日本威士忌製造精華於一身,最求至高香味的一款威士忌。
佐治敬三為這款威士忌給予了相當高的期望,認為它能奏響「人」與「自然」的交響樂,故起名於「響」。
而「響」標誌性的酒身則有著更深層次的寓意,我們從正上方的酒瓶處觀看「響」的酒瓶身,可以發現「響」的酒瓶有24個面。
這24個面則正好象徵著農曆24個節氣,一年分四季,每季分6節。再回到側面看瓶身,不同年份的「響」透過瓶身,光線折射的顏色也有變化,年份越久的「響」,瓶身折射成紫色,而紫色也象徵著高貴。(無論是西方的東羅馬帝國,還是東方的唐王朝,紫色都象徵著高貴,更是皇家的象徵。)這次醫醬簡單介紹了一下,日本三得利公司旗下的3款威士忌,有財力的盆友們,可以嘗試購入一下這3款威士忌。
但如果一口氣入了3款之後,開始悲催吃土的話,可以嘗試購買「JIM BEAM」,畢竟醫醬是最追求性價比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