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酒,人往往想到的不是烈性酒,而是一杯清亮透明的清酒。近年來,伴隨日料在內陸的普及, 清酒也隨之開始被國人所關注。
一、清酒的起源
日本清酒是借鑑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屬於釀造酒。
有別於中國的黃酒。該酒色澤呈淡黃色或無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純正,綿柔爽口,其酸、甜、苦、澀、辣諸味諧調,酒精含量在15%-17%。
據史書記載,古時候日本只有「濁酒」,沒有清酒。後來有人在濁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澱,取其清沏的酒液飲用,於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公元7世紀中葉之後,朝鮮古國百濟與中國常有來往,並成為中國文化傳人日本的橋梁。因此,中國用「曲種」釀酒的技術就由百濟人傳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釀酒業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到了公元14世紀,日本的釀酒技術已日臻成熟,人們用傳統的清酒釀造法生產出質量上乘的產品,尤其在奈良地區所產的清酒最負盛名。
日本人認為:大米表層是由蛋白質組成,影響清酒的口感,大量拋光後僅剩米心部的澱粉,可讓清酒口感達到最佳,並會具有香蕉、蘋果這樣水果的香氣。
於是,日本人在釀造一款清酒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磨米,將大米最外層的「粗糙」部分磨掉。而剩下用於釀酒的那部分,日本人用「精米步合」來衡量磨米的程度。
二、清酒的分類
日本清酒的等級按檔次由低至高依次為:清酒、上撰|、特撰、吟釀、大吟釀
清酒按照按製法不同,一般分為:
純米釀
純米釀造酒即為純米酒,僅以米、米曲和水為原料,不外加食用酒精。此類產品多數供外銷。
普通釀
普通釀造酒屬低檔的大眾清酒,是在原酒液中對人較多的食用酒精,即1噸原料米的醪液添加100%的酒精120L。
增釀
增釀造酒是一種濃而甜的清酒。在勾兌時添加了食用酒精、糖類、酸類、胺基酸、鹽類等原料調製而成。
本釀
本釀造酒屬中檔清酒,食用酒精加人量低於普通釀造酒。
吟釀
吟釀造酒,要求所用原料的精米率在60%以下。日本釀造清酒很講究糙米的精白程度,以精米率來衡量精白度,精白度越高,精米率就越低。
大吟釀
大吟釀是最高等級的清酒,要求大米的拋光留存率達到50%以下,即釀酒原料米將表層進行50%以上拋光,只留下一半以下的部分進行釀酒。

如果按照口味分一般分為:
甜口酒: 甜口酒含糖分較多、酸度較低的酒。
辛口酒 :辛口酒為含糖分少、酸度較高的酒。
濃醇酒 :濃醇酒為含浸出物及糖分多、口味濃厚的酒。
淡麗酒: 淡麗酒為含浸出物及糖分少而爽口的酒。
高酸味酒 :高酸味酒是以酸度高、酸味大為其特徵的酒。
原酒 :原酒是製成後不加水稀釋的清酒。
市售酒: 市售酒指原酒加水稀釋後裝瓶出售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