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技巧:大重量訓練該如何去熱身?

2021-01-14 荔枝網新聞

  我們都知道假如你今天要去進行大重量訓練(5RM以下的訓練),是絕對不可能剛開始就去用5RM直接進入訓練。。。相信原因不需要做過多解釋!

  一般的做法是採用重量遞增的方法進行熱身組,方式先從輕的開始,比較多的次數,到最後重的重量,少的次數!讓身體準備好!

  但問題是,對於高負荷的訓練方式來說,它不是一個有效率的暖身方式。

  舉例:重量遞增熱身組:

  第一組:50磅 x 10次

  第二組:60磅 x 8次

  第三組:70磅 x 6次

  「輕重量 x 較高次數」做為「高重量 x 較低次數」的暖身,一個好處是你從錯覺中得到信心,覺得強度逐漸提升、自己也變的更加強壯。雖然重量遞增對於肌肉的熱身是肯定有效的,可能也適合初學者的使用,它對於已經很強壯的人來說,這個方法不是很好。

  舉例,若你能深蹲400磅,並且想要做幾組的「最重的重量做2次(極限挑戰)」,選擇遞增負荷的話,可能熱身的順序會是這樣:

  第一組:135磅 x 10次

  第二組:185磅 x 8次

  第三組:230磅 x 6次

  第四組:270磅 x 5次

  第五組:305磅 x 4次

  第六組:335磅 x 3次

  第七組:350磅 x 2次 x 2組

  這意味著,在你要到達主要的訓練重量之前,你已經進行進行了36次,這麼多的次數肯定會帶來很多的疲倦,這將影響你在較重負荷下的表現。

  此外,進行每組5~10次動作,比起每組進行3次來的耗時間,在複合式的動作中尤其明顯。而你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呢?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

  當你準備好要進行高負荷的蹲舉時,你應該已經完成足夠的次數來刺激神經系統及準備。有人最高可以負荷400磅的蹲舉,可以這樣進行暖身的工作:

  第一組:135磅 x 5次

  第二組:185磅 x 3次

  第三組:230磅 x 2次

  第四組:265磅 x 1次

  第五組:295磅 x 1次

  第六組:325磅 x 1次

  第七組:345磅 x 1次

  第八組:355-365磅 x 2組 x 2次

  這個方式意味著,比起傳統的方式,你將減少了一半以下的次數。(傳統的方式是36次,上面的方式是14次) 你的疲勞會減少。在這個案例中,傳統的的上升金字塔,你是 350 x 2 x 2,而這個方法你應該能面對更高的重量,365磅。

  當然,許多其它因素會影響熱身組要做多少。例如,如果你已經進行數組的肩推,你也許不需要在進行臥推時,進行非常多組較高負荷(單次)來達到最大重量。

相關焦點

  • 大重量訓練前如何熱身?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健身前熱身的重要性,但是在健身房裡,大部分熱身都是「糊弄式」的熱身
  • 大重量力量訓練前該怎麼高效科學的熱身?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健身前熱身的重要性
  • 大重量訓練之前應該怎樣高效科學的熱身?
    來源:浣熊健身格鬥ID:huanxiongdashi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健身前熱身的重要性
  • 健身訓練,該如何安排順序?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健身,想要通過健身來收穫美好的身材,但很多健身小白往往不知道怎麼開始。有這麼一部分人,以為去到健身房就算開始健身了。然而,現實卻是,一進健身房,就被忽悠辦卡,而後又被忽悠買私教課。有教練領著入門還好,怕只怕辦了卡就沒人搭理了,每次去到健身房,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練,於是,在跑步機上跑跑步、各種器械練練、上上免費的課就洗洗回家了。
  • 如何更合理安排健身計劃?(安排訓練、熱身伸展、受傷)
    022 如何安排訓練安排訓練要看幾個因素043熱身健身之前要熱身,熱身的目的是預熱肌肉、關節、神經,有助運動表現和預防受傷,主要包括3個部分:暖身、活動關節2 活動關節主要做一些動態伸展,去提升肌肉彈性及關節活動幅度、和檢視自己當天狀態,通常是做動態伸展,而不是靜態伸展,做的伸展主要是每一個可活動的幅度也動一動。如發現不對勁,可立刻更改訓練菜單。
  • 了解肩部訓練小技巧,能夠幫你打造肩部線條,肩部健身常識在這裡
    導語:很多人對於健身的認知其實是非常片面的,認為健身只要能夠動起來,只要能夠堅持下去,那麼就可以健身成功,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想要真正的在健身領域當中有更好的發展,玩所需要做的不僅有堅持,是需要多方面所處就的,比如說關於健身的一些基礎常識需要了解,關於健身計劃的制定需要了解關於健身的小技巧需要了解
  • 健身該如何安排順序?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健身,想要通過健身來收穫美好的身材,但很多健身小白往往不知道怎麼開始。有教練領著入門還好,怕只怕辦了卡沒有教練領著入門,每次去到健身房,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練,於是,在跑步機上跑跑步、各種器械練練、上上免費的課就洗洗回家了。
  • 健身重量選擇丨必須使用相對自己的大重量?並不!輕與重如何選?
    提到健身訓練,尤其是抗阻力量訓練,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我該使用多重的重量進行訓練?大重量?輕重量?8-12rm的重量?對於增肌來說:基本上都是讓你偏向使用相對於自己的較大重量進行訓練的,8-12RM可能是你最常見的聽到的建議。
  • 如何打破健身平臺期,可以了解相關小技巧,讓你不再為平臺期發愁
    因為如果我們碰到健身平臺期沒有辦法很好的突破的話,可能幾個月甚至是半年的時間,健身效果是止步不前的。這樣會大大的打擊我們的健身積極性,從而讓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健身,所以說早早地打破平臺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在打破平臺期的過程當中,其實掌握正確的小技巧對我們的健身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 幾個健身技巧,讓你更高效的訓練,遠離健身事故!
    健身訓練的時候,切忌盲目依照慣性思維進行鍛鍊,我們需要學習正確的訓練技巧,拋棄錯誤的健身理念,才能讓健身路上走得更遠。 分享幾個健身技巧,幫你提高訓練效率,避免身體受傷,遠離健身事故。
  • 健身前怎麼熱身和健身後怎麼放鬆?
    鍛鍊之前如何熱身的問題:熱身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全身熱身,類似跑步機,或者是騎自行車或拉雪橇、划船,是全身讓血液循環,使關節內潤滑的液體釋放出來,減少訓練時關節摩擦的全身熱身,使肌肉發熱,血液循環,主要是這個目的。
  • 大重量訓練呼吸方法:瓦爾薩爾瓦動作
    正文:如何在運動中進行呼吸對運動表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的呼吸方法能促進氧氣置換,激活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系統,支撐舉起更大的重量以及幫助訓練恢復。當我們進行大重量訓練時(例如深蹲,硬拉等等)每次動作需要屏住呼吸嗎?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什麼時候該屏住呼吸呢?
  • 健身訓練的時候,只能小重量多次數?看看大重量與受傷的關係
    隨著網絡的流行以及我國倡導的全民健身,很多人紛紛走進了健身房,不再單一的跑步機而是開始力量訓練,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在做槓鈴訓練,尤其是需要加重量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憂鬱,尤其是新手,因為他們擔心受傷,為了身體健康鍛鍊反而傷到自己是得不償失的。
  • 健身過程中的核心訓練,以及健身後的拉伸,讓你健身訓練更全面
    同時也要做到健身前後的相關方面,比如說充分的熱身,比如說健身結束後充分的拉伸,這些其實都屬於健身的一些重要環節。今天給大家說一下健身過程當中的核心訓練應該如何訓練,以及健身之後的拉伸內容,讓我們對健身的了解更加全面,從而在接下來健身制定方面也能更加的準確一些,希望這一部分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 做自己的私教,設計一節健身訓練課
    健身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因為只有你自己能清晰體會到負重深蹲後,第二天的酸痛感是怎樣的撕心裂肺;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配速為9公裡/每小時的5公裡跑步訓練是怎樣的胸悶氣短;因為只有你知道在拉伸到哪個角度時疼痛已經超限。即使再優秀的私人教練也無法代替你體會這些感受。如何在每天投入健身房訓練的1小時內實現最大化的健身效果?如何將健身習慣融入你的生活?
  • 訓練前的熱身做這幾個動作,避免運動損傷
    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大,時間更是緊張到不行,很多健身的小夥伴為了快些結束訓練,都會選擇直奔主題,抓緊操練起來,選擇性忽視訓練前的熱身。但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工」,訓練前的熱身至關重要。訓練前熱身就好比我們開車時,剛給車啟動選擇熱車一樣,給各關節增加「潤滑油」,還可以讓我們的目標肌肉進入戰備狀態,不僅降低了我們受傷的風險,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訓練效果。
  • 健身前如何熱身?快跟上節奏,正確的熱身包括這三個步驟
    導語:無論進行什麼項目,熱身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到我們平時的慢跑,大到競技運動,必要的熱身往往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狀態。那麼在健身前我們究竟該如何熱身呢?可能很多人都做錯了,我來告訴你究竟怎麼做。在很多人眼中,熱身就是簡簡單單的跑步,雖然跑步可以使我們的肌肉升溫,但是卻沒有針對性,因此還是容易發生一些損傷情況。那麼我們究竟該怎樣熱身呢?健身前的熱身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下面我一一為你解答。1、升溫。
  • 肩部三角肌後束訓練技巧 別再只用大重量低組數
    ,尤其對於背部肌肉較為發達的人來說,三角肌後束有許多的工作都會被背肌所取代,以我們將後束的訓練技巧來做解說,讓想要練好或從沒練過它的你能更有效率地做好訓練。肩部三角肌分為前中後三塊許多人都認為肌肉的訓練就要使用大重量少數的方式來進行,然而,總是在訓練上儘可能的增加重量,對於三角肌後束訓練上卻不見的是一個好方式,再加上後束也是一個不易徵召的部位,因此,我們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將注意力集中後束,並採用輕重量多次數的訓練,讓三角肌後束的肌肉方面能更有感。
  • 女生」健身訓練」理想方程式
    ,"運動"才是不二法門,而健身重量訓練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選擇10RM以下的"大重量"  b.一個部位"多組數"  c.多重肌肉肥大"動作技巧"  d.快速與慢速交替的動作節奏  要求極度徹底的肌肉破壞與刺激,達到延遲性酸痛(練完會痛好幾天)。
  • 大重量訓練時該如何呼吸?呼吸用的好,效果翻一倍!
    今天要傳授給大家的是 健身中的「氣功」 說真的,當我學習到健身的呼吸後 就開始懷疑武俠小說中的「氣功」 可能是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