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與格蕾絲,不能美化同性戀,那就醜化異性戀

2021-02-19 Arkie

晚《老友記》(Friends, 1994)四年的情景喜劇《威爾與格蕾絲》(Will and Grace, 1998)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這部同性戀情景喜劇以威爾與格蕾絲的「異性戀隱喻」關係為中心,一方面借威爾樹立同性戀世界的政治立場與道德立場,一方面借威爾與格蕾絲的異性戀婚姻隱喻來諷刺異性戀世界的政治立場和道德立場,同時又借傑克(Jack)與凱倫(Karen)的存在對上述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政治和道德立場進行消解,讓整出情景喜劇的批判深度遠遠超過了《老友記》。

本劇的下車伊始,威爾與格蕾絲就戲仿了一場形式上的異性戀婚禮。威爾剛剛跟一起六年的朋友分手,格蕾絲終於決定要嫁給Danny。用凱倫比較功利的話講:「Danny是個不錯的選擇,誰對誰錯在長久的婚姻來看,是忽略不計的。」但是,格蕾絲的婚姻不但沒有得到威爾的祝福,還遭到威爾及時的阻攔。格蕾絲沒有成功舉辦婚禮,像《老友記》劇集開始時逃婚的Rachel一樣,從婚禮中逃離出來。威爾與穿著新娘裝的格蕾絲來到了酒吧,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接了吻。再接下來的八季中,威爾與格蕾絲都保持單身,多少個男女朋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而威爾與格蕾絲之間的隱喻異性戀關係才長久而穩固的固定下來。

威爾與格蕾絲之間的異性戀隱喻在劇集中得以反反覆覆的提及,而每次提及的口吻都是諷喻的。他們之間的關係被凱倫稱之為「無性的婚姻」,而傑克把威爾描述為格蕾絲的「同性戀老公」;哈林初次到威爾家做客,感受到威爾與格蕾絲之間的慪氣,不由向威爾提出「你果真是同性戀嗎」的疑問;而格蕾絲的老媽也堅信他們兩個人如果結婚,關係肯定會更長久,因為他們的婚姻不是建立在性基礎上的。威爾與格蕾絲天長日久地演繹著他們直人婚姻的戲仿,就如同《老友記》中錢德勒與喬伊兩個人天長日久的演繹著同性戀關係的戲仿一樣。同樣是戲仿,在《威爾與格蕾絲》中,表述口吻卻是諷喻的,《老友記》卻滿含著溫情。在《老友記》中,同性戀關係的戲仿不單單發生在錢德勒與喬伊兩個人物之間,而在莫妮卡和瑞秋之間,也有著絕妙的戲仿,毫無疑問這些都會增加異性戀男性觀眾的興奮度。對同性戀關係的戲仿是打著友誼的幌子,而對異性戀關係的戲仿也是打著友誼的幌子。同樣有友誼做幌子,戲仿同性戀成了一種感情,戲仿異性戀讓婚姻成了一種騙局。

代表異性戀的格蕾絲是整出喜劇嘲諷的重點。格蕾絲的參照物是威爾,一個壓抑而政治正確的同性戀,而格蕾絲是失敗而政治錯誤的異性戀。本劇中,作為同性戀的威爾是白人律師,事業有成,為人有趣,用凱倫的話講,「你知道我從來都不崇拜威爾老媽,但是我們要面對現實,那姑娘的確知道怎麼伺候人。(第二季第一集,猜猜誰來吃晚餐)」而格蕾絲卻有少數群體猶太人的背景,情感失敗,有神經質,經常將喜歡的男人變成同性戀,凱倫對她的穿戴的評價是:「Grace,What's this?」相對于格蕾絲的失敗和混亂,控制欲強、自信滿滿並井井有條的威爾,顯然要佔有更大的優勢。

威爾與格蕾絲相同的痴迷物是男人,他們共同的最失敗的地方就在於,無法跟一個固定男人建立一個固定的二人關係。即便如此,格蕾絲比起威爾來,更加失敗。格蕾絲的失敗之處在於她仍舊在承受著異性戀婚姻形式所帶給她自欺欺人的壓力。異性戀的世界更加陳腐,這是通過格蕾絲的失敗來展現的,跟她的失敗形成對比的是凱倫,她結過兩次婚,最終嫁入豪門,是對格蕾絲為愛結婚的一個偌大諷刺。同性戀不能結婚,也就無所謂成功與否(這或許是對同性戀婚姻沒有立法的一個反抗)。第二季第四集《到底是誰媽》中,格蕾絲的母親再次光臨曼哈頓,並帶來了一位小夥子。母親的降臨歷來對格蕾絲是一種災難。她準備好了反抗,她不允許母親再介入她的感情生活,但是卻撲了個空。原來小夥子是介紹給威爾的。格蕾絲想借威爾對小夥子的不滿來證明母親相親的失敗,但是威爾很喜歡格蕾絲母親介紹的小夥子。「還是同性戀沒約束。(Gay is so much easier.)」格蕾絲的母親這樣說。格蕾絲反抗母親的相親有著母女之間相親相殺的極為複雜的古老的歷史原因,但是同性戀只看男人。這裡是在嘲弄同性戀的男性痴迷,只要見到男人就喪失了原則。但是,格蕾絲對母親的反抗不過是因為她的自戀,成了諷刺重點。

對于格蕾絲的嘲諷,不單來自威爾與格蕾絲的母親。傑克與凱倫的共同聯手,對格蕾絲才構成了最致命的打擊,這種打擊甚至連威爾都逃避不開。但是威爾是有反擊之力的,格蕾絲沒有。傑克和凱倫是消費主義社會的產物,長在別人身上的寄生蟲,傑克只有三分鐘熱度,凱倫依賴各種藥物長生不老,他們共同點就是極度自戀。

《威爾與格蕾絲》的強烈諷刺,主要是通過傑克與凱倫對格蕾絲的諷刺建立起來的。凱倫無窮無盡地嘲弄著格蕾絲的年齡,胸脯,穿著和髮型,而傑克幾乎同時在肆無忌憚地跟格蕾絲搶奪著威爾。憑藉著相同的性傾向,極度自戀的傑克佔有了威爾的一半生活,並成了凱倫最好的朋友。第一季第二集中,傑克第一次見到凱倫,就跟她一拍即合。傑克說:「皮特,保爾,瑪麗,你簡直棒極了!(Peter,Paul and Mary, you are fabulous!)」傑克絲毫不吝惜自己的讚美,而凱倫也成功被傑克的讚美所繳獲。他們二人之間構成了一種消費主義的狼狽之合,用言語和金錢,編織其一個天衣無縫的消費主義堡壘,消費著所有政治正確和政治不正確。他們只是消費,不管是同性戀政治正確,還是異性戀政治正確。

《威爾與格蕾絲》第二季第七集(基佬假日,Homo for the Holidays)中,傑克向母親出櫃,無疑構成了劇集的最高潮。威爾得知傑克的沒有出櫃,這引發了威爾的憤怒,威爾選擇在感恩節這樣一個傳統節日,舉行一個不傳統的儀式,每個人講一個秘密,逼迫傑克出櫃。傑克向母親出櫃?用凱倫的話講,「難道他母親沒有長腦袋嗎?」傑克,這個不以政治正確為意的角色,也終於要履行一回政治正確的義務了,但是笑點不在這裡,笑點在別人的秘密之中。因為傑克曾經把格蕾絲編成女朋友介紹給母親,這引發了凱倫的嫉妒。於是凱倫的秘密順理成章地成了,她在格蕾絲和傑克沒有分手的時候,就成了第三者。格蕾絲出於嫉妒的本性,毫不退讓,她說:「但是傑克又回到了我身邊,他說他絕不喜歡那些胸大無腦的女人。」在體面和尊嚴受傷的情況下,真相併不重要。兩個女人爭奪一個男人,無疑是對兩個男女爭奪一個女人的戲劇的戲仿,但是她們爭搶的還是一個被她們虛構成異性戀男人的同性戀男人。文化本就是一個面具,原因在於每一個人都有著強大的虛構能力。傑克出櫃的戲,明裡是對政治正確的戲仿,暗裡是對活在虛構世界中的直人的自欺欺人進行諷刺。傑克的出櫃波瀾不驚,這是應當的,這就如同《極品基老伴》中斯圖爾特對母親出櫃一樣,波瀾不驚(你自以為掩藏了多少年的秘密,其實根本就得不到重視)。重點在於傑克的母親。她的秘密是,傑克自以為是他親生父親的人,其實並不是他的親生父親。異性戀世界,不單是自欺欺人,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性亂,原來現在同志性解放的那一套玩意,不過是當年直人們已經玩剩下的。傑克沒有父親在政治意義上,也象徵著同性戀群體的非傳承的文化特徵。

《威爾與格蕾絲》中對異性戀婚姻的打擊是無窮無盡的,也是不分階層的,上至有錢人哈林和斯坦利,中至威爾哥哥的婚姻和格蕾絲的婚姻,下至白人工人階層,無一不在本劇的諷刺範圍之內。但是,本劇並沒有朝向某一階層進行諷刺,它諷刺的只是異性戀。由於諷刺異性戀的危險度很大,於是,增加了同性戀的諷刺度,於是凱倫和傑克便成了天衣無縫的結合體。能夠看出,本劇製作班底為了達到諷刺異性戀的目的,專門設置了幾對隱喻異性戀,威爾與格蕾絲,傑克與凱倫,還設置了幾對真正的異性戀,凱倫與斯坦利,哈林夫婦,威爾的哥哥與格蕾絲等等。不管是隱喻與否,本劇對異性戀的種種可笑和荒誕之處做了極為形象而深刻的描述。威爾與格蕾絲之間是無性的;傑克與凱倫之間這兩個政治不正確的一對卻成了靈魂伴侶(soulmate);凱倫與斯坦利只是肉體與金錢的交易;在哈林的口中,他的婚姻我們聽出來的也是一整套的婚姻遊戲規則;威爾的哥哥Sam與格蕾絲之間的異性戀是本劇中少有的一段不以諷刺為基調的感情戲,不妨多做一些分析。

第一季第十四、十五集的《大哥來訪》中,對威爾的大哥Sam與格蕾絲的戀愛的原因分析是威爾與格蕾絲之間的失敗關係的映像。Sam是異性戀版本的威爾,成功和格蕾絲構建了異性戀關係,但是由於威爾的反對,這段關係沒有構建成功。在Sam的世界中,威爾是權益屢次被剝奪的那個,在Sam不斷的剝奪威爾的過程中,兄與弟之間的關係已經構建成功。愛情就是一個接受(receiver)一個給予(giver)。威爾正是出於自己giver的身份被另外一個女人替代,所以才會告訴Sam,他即將娶來的女人不適合他,造成了兄弟關係的破裂。格蕾絲在Sam與威爾之間的關係重新構建中,只是一個中間物:威爾是giver,Sam是receiver,他們的關係恢復了,格蕾絲功不可沒,因為她只是起到了中間物的作用,就如同她坐在沙發的中間,把Sam和威爾的手同時拉過來疊在一起那樣。這段長達兩集的兄弟感情複合戲實際上是有著亂倫指涉的兄弟同性戀隱喻,女人無非是個中間物,異性戀無疑是同性戀幸福路上的絆腳石。

傑克與凱倫無疑是本劇最大的亮點,他們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和身份,無疑免去了本劇成為政治樣板戲的危險,但是也絲毫沒有挽救它成為同性戀政治正確的樣板戲。原因在于越到後面幾季,經典性的情節越少,跟《老友記》相反,婚姻和生育並不能成為《威爾與格蕾絲》的熟套,但是可以成為《老友記》中的熟套。《老友記》中錢德勒與莫妮卡,羅斯與瑞秋之間,是婚姻與生育的文化承載。菲比和保爾之間的婚姻反而沒有特別強烈的印象給人們。不過,《威爾與格蕾絲》的第四季卻有不少成功的集數,像第九和第十集的《移動大餐》,分別講述了四個人與各自家庭成員的關係,當然大概也是《老友記》中的熟套了。

友誼,是《老友記》和《威爾與格蕾絲》的共同主題和支撐,也是各自劇集延續到最後仍舊有的亮點。如果《老友記》告訴你,性是友誼的基礎,《威爾與格蕾絲》告訴你的是,性傾向才是友誼的基礎。當然,這些都是諷刺,但卻是《威爾與格蕾絲》獨特的主題,無疑也是少有的以性傾向為主題的成功喜劇之一。

相關焦點

  • 同性戀帶給異性戀的5個啟示
    福柯說,我們一直生活於一個「人際關係的可能性極其稀少、極其簡單、極其可憐的法律的、社會的和制度的世界中……幾千年來,人們在這些基本的婚姻和家庭關係中生活,對它們早就習以為常,從來不會去設計和想像其他種類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甚至沒有意識到有建立這些關係的可能性。在這些豐富多彩的人際關係中,就有同性戀這種既不同於一夫一妻制又有感情與性投入的關係。」
  • 把主角從同性戀換成異性戀,這些論證根本就無法成立
    不過你可能難以主張,吸毒(特別是成癮性極強、會高度影響生活的那些)和有精神疾病是好事情。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可以用處理上面那種論點的方式來處理它。即使同性戀吸毒和有精神疾病的比例都比異性戀高,為什麼這些事實就可以構成理由去反對讓同性戀享有婚姻權?
  • 性向流動:我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
    這些變化的女性裡,有的說她們只喜歡過一個同性的對象(「只有她一個人」),除此以外都只對異性感興趣;有的在自己40多歲的時候和自己最好的同性朋友戀愛了,並且發生了性關係;而有的女同性戀開始了異性戀愛。所以,這些女性到底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戴蒙德說,也許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恰當的。「女性隨著時間的流逝,傾向於選擇更加靈活的性取向。
  • TED學院 | 同性戀和異性戀
    TED簡介:2012 | 歐伊·蒂利特·萊特為2000個自認為有同性戀傾向的人拍攝了肖像並要求他們為自己同性戀(異性戀)的傾向程度按百分制打分。結果她發現,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不是百分百的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是介於兩者之間。這給歧視同性戀歧視的人出了一個現實難題:到底要歧視誰?你又如何定義?
  • 長期宣傳同性戀是愛滋高危人群,會給異性戀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一堂講座上,教授對美國的成人動畫進行分析,他一再聲明「內容較為重口」,擔心學生接受不能。
  • 除了同性戀異性戀,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性取向
    難道真的是那句話「你之所以還喜歡異性,是因為還沒遇到你心動不已的同性而已?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它是指一個人在愛情和性慾上,對男女兩性有何種型態的永久吸引我們大多都知道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但其實性取向多達11種
  • 知乎上55個關於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問答!(輕微編見,玻璃心不適閱讀)
    匿名:以前大家想燒死同性戀,現在大家想燒死異性戀。2、為什麼到今天還有人認為同性戀是病態?匿名:在一部份異性戀眼裡,同性戀仍然是有病的,他們想不通這幫人居然想結婚。3、異性戀被同性戀表白如何回復?胡鯉:我尊重你的性取向,但是也請你尊重我的,我們不可能。4、作為異性戀,你最討厭同性戀或者異性戀的什麼行為?
  • 《心理學家:100%異性戀不存在》只是男性較傾向隱藏同性戀特質
    圖片來自:ガールズちゃんねる根據先前許多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性向並非兩極化的同性戀
  • 最新發現:同性戀、異性戀之外,確實存在"第三種性取向"!
    一般將性取向歸為三類:異性戀(被異性所吸引並與其產生浪漫情感與性行為)、同性戀(被同性所吸引並與其產生浪漫情感與性行為)、雙性戀(被兩性所吸引並與二者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行為)。此外,還有無性戀的概念(對兩性均無法產生浪漫情感或性行為)。
  • 詹姆斯·弗蘭科:網評「最具有同性戀氣質的異性戀」,男神偶像!
    詹姆斯·弗蘭科:網評「最具有同性戀氣質的異性戀」,男神偶像!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災難藝術家》,講述導演託米·韋素拍攝邪典爛片《房間》的全過程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墮落街傳奇》,劇情橫跨多年,整體節奏沉穩,從而可以集中筆觸描繪那個特定時代的眾生相。
  • 其實我們對異性戀仍舊不是很了解
    但是漢尼·布萊克在她的新書《異性戀:令人嘆為觀止的短暫異性戀史》中指出,「有些人可能會在心裡想,一些愚蠢的歷史學家說的話根本無所謂,這些敏感多情的紳士睡在彼此的臂彎裡明顯是同性戀。」《異性戀:令人嘆為觀止的短暫異性戀史》異性戀到底意味著什麼?這麼問可能很傻:因為你知道異性戀是怎麼回事,並且所有人都知道。如此的顯而易見以至於根本不需要認同。
  • 同性戀測試,性取向測試,測一測你有沒有同性戀傾向:你確定自己是純正的異性戀?雙性戀測試一測便知
    很多人都默認自己是異性戀,但是為什麼關於同性的電影或者文學作品,卻能受到很大的認同和共鳴,你真的是天生的異性戀嗎,還是同性戀,異性戀雙向傾向?
  • 性取向測試,雙性戀測試,異性戀測試,同性戀測試題,這道性傾向測試題,是超準的性向測試!
    、同性戀測試。奧斯卡最佳電影《水形物語》裡,啞女和人魚之間跨越物種的愛戀,無非也是在闡述同一個主題:不管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或是其他性取向之間的愛戀,又有什麼關係呢?是「愛」本身讓我們深深著迷。02現實中的性取向,並不只有兩種在大眾的認知裡,性取向不是異性戀就是同性戀
  • 你確定你是異性戀嗎?有多確定?
    等你再長大一些,可能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個同性戀!」那麼,同性戀究竟是什麼?它和異性戀是對立的嗎?今天分享一篇我的舊文,幫助大家重新理解同性戀和性取向。 我們可能已經開始知道為什麼有人會是同性戀,可是我們還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組基因、那一塊皮層結構、什麼樣的激素配比會使人們成為異性戀。甚至你看到我這句話的時候都會想,天啊,這個人到底在說什麼蠢話,異性戀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 誤讀異性戀
    正文:(其實heterosexuality翻譯成異性戀並不準確。「戀」在中文語境裡主要指代romantic love,暗示情感,不太暗示性。異性戀翻譯成heterosexual romance比較合適。
  • 心理學家:100%異性戀不存在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發表:100%的異性戀不存在,只是偏向喜歡某種性別而已,而相較於女性,男性因為社會因素等關係,較傾向隱藏同性戀特質。100%異性戀不存在根據心理學家Ritch C Savin-Williams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指出,沒人是100%的異性戀,覺得自己是異性戀的人,其實只是「幾乎是異性戀」,實際上仍受同性的性吸引。
  • 異性戀能被「掰彎」嗎?64種性取向,測測你是哪一種
    婉婷心碎那一晚,借著酒勁兒和好閨蜜希真發生了關係。而少年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終於想明白了自己是真的愛婉婷這個人,不論她是男是女。女主喜歡少年文棠生,又與好閨蜜發生了關係,所以女主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02你是百分之幾的異性戀?
  • 【熱點】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這些英文表達你知道嗎?
    各種性別的表達異性戀(直)heterosexual;同性戀(彎) homosexual;雙性戀(雙)bisexual;娘娘腔的男人(偽娘)是sissy;而 pansexual是泛性戀;變性人(人妖)是transsexual或transgender;還有一部分只是transvestite(異裝癖
  • 揪出同性戀(二)
    然而這個數據並沒有年齡區分,並不能反映這個時代的同性戀婚姻比例。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同性戀在對待婚姻時,選擇了比正常的異性戀更強的反抗,那么正常人對於婚姻有沒有過反抗呢?如果你不能的話,那這樣的行為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看到這裡,我想總結一下,我們應該反對騙婚者,第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仍然對於愛情有很高的期許,愛情不應當成為一種買賣或者欺騙,而這既和同性戀有關,也和異性戀有關,而我們能做的只能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