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上世界近代史的《文藝復興》?一位歷史教師是這樣上的

2020-12-21 烏江說教育

◎ 文/編 烏江

上周五,上了九年級上冊的世界史的近代史部分的《文藝復興》。這一課按理說,還是好上的,但實際上起來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01 授課大致流程

先是新課引入就運用了課文中現在的導語部分文字。

接著呈現此課的教學目標。並讓學生讀一遍。

授課流程如下:

第一, 先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第二, 學生講解。教師糾正。

第三, 通過四則材料探究文藝復興的原因。

教師引導讀材料題的方法,找出關鍵句子,並劃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其原因,最後教師重點講解。

第四,學生思考課文材料研讀,文藝復興就是對古希臘、古羅馬的複製嗎?

第五,教師列清第一子目的知識清單:文藝復興時間、地點(興起國家)、原因、核心思想、復興方式、作用。

第六,具體講解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此目主要採取學生學習,共同的知識都有四個知識點:代表人物、出生地、地位和代表成就。

第六,知識總結。以列表的形式總結。

第七,引導學生完成課後作業和閱讀課後莎士比亞的名言。

02結束語

教育人王福明說,真的要上好一堂課太難了!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教育人王福明將上下而求索。

歡迎閱讀教育人王福明更多的文章1.《一位教師上課提問無人應答,尷尬的背後,結果原因是這樣的

2.《一個優秀班主任帶班的願景,這個美好的願景要用班級文化來引領

3.《接手新一屆學生,第一要務是在一周內,記住並認完全班同學的名字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基金跌下神壇
    10月三隻基金虧超20%  據彭博報導,文藝復興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旗下的幾隻基金今年業績表現不佳。   彭博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今年10月,文藝復興基金旗下的長期偏股基金(long-biased fund)下跌了約20%,市場中性基金(market-neutral fund)下跌約27%,其全球股票基金(global-equities fund)下跌約25%。
  • 《細讀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一個被命名、被創造的概念
    3月11日下午,《細讀文藝復興》新書發布在北京舉行,該書作者楊好,與作家邱華棟、詩人歐陽江河和雕塑家隋建國以「文藝復興」為話題進行了對談。《細讀文藝復興》作者楊好為藝術史學者,收藏家,中央美術學院特聘講師。
  • (中華文藝復興)新華詩學創立說
    這話在朋友那裡還挺管用的,那詩人寫的稿件經我朋友幾次潤色,還給在他管的版面上發出來了,後來朋友告訴我聽,我淡然一笑,也沒給他作過多解釋。現在想來,連這新鄉土詩派作何解釋我都沒弄清道道,居然就當上新鄉土詩派的詩人了,或許看我是鄉下來的吧。正是這樣派的,那樣派的,導致詩壇流派眾多,讓人眼花繚亂。就在我要把我探求的新詩歌定名為新華體詩時,朋友又問我,你是不是也想出出風頭,搞一「牛排」出來。
  • 焦作古代史上這三位名人,其中一位被稱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裡。 焦作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擁有雲臺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個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圓融無礙禪寺等3個4A景區,韓愈陵園、群英湖、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4個3A景區,朱載堉紀念館1個2A景區。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位焦作古代史上的名人。
  • 如何簡述西方文藝復興的歷史作用和背景?原來是這樣的!
    於是智者們祭起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藝術的大旗,提出了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口號,實際宗旨是倡導主宰世界的是人不是神,人有追求自由民主幸福的權利的人文主義精神。在這一宗旨引領下,文學、藝術、哲學等各個領域群起響應,從義大利開始,進而波及西歐中歐北歐和整個歐洲,成為歐洲近代史上一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文化和思想解放運動。
  • 從百年沉淪到民族復興,中華崛起世界感嘆,金一南:為什麼是中國
    1840對我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是近代史上屈辱的開始。這一年,民族英雄林則徐,被清政府撤職,無數人對此怨聲載道。這一年,原本屬於清朝的哈薩克,被俄國平白佔領。這一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佔領了中國的定海。
  • 12世紀文藝復興,一個沒有軍權的教皇為什麼能輕易控制歐洲
    提起中世紀,對西方歷史有所了解的人會首先想到「黑暗」。中世紀起源於羅馬帝國的覆滅,結束的標誌一般認為是從14到16世紀起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但鮮有人知,在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上,一共發生過三次文藝復興。
  • 關於歐洲文藝復興
    關於文藝復興的主要成果歐洲文藝復興直接導致了思想解放和觀念啟蒙。這種新文化運動,結出了碩果,體現了希臘文化的理性精神,形成了以重視自然哲學和科學、優美的藝術形式為主要內容,以及表現人的主體意識與人性精神高揚的文化模式。
  • 真假鑑定|anastasia文藝復興眼影盤真假怎麼看?
    導讀:anastasia文藝復興眼影盤之前看到很多博主都有推薦,,包含11個啞光色和3個金屬色,雙頭眼影刷,不少喜歡的博主都有推薦過這款眼影盤
  • 【地評線】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今天教師當如是
    在新發展階段,各行各業都應該有自己的嶄新奮鬥使命,作為教師,當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奮鬥。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的00後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長江後浪推前浪,今天的「後浪」將要衝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關鍵徵程,今天的後浪必須茁壯,必須強大。今天的教師,重任在肩,使命呼喊,必須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不懈奮鬥。
  • 文藝復興還是科學復興?阿拉伯文明做了二傳手,十分有趣!
    如果大家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就會知道以西歐為代表的文藝復興一共分為三大內容,分別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在思想的碰撞中,一場科學和藝術的革命也由此展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科學復興。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覆滅,很多古希臘的珍貴文獻都流失了,很多經典的科研成就也都因此淹沒在歷史中。
  • 歐洲人:為何發達國家總是擔憂中國復興?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如今的中國都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大國,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綜合實力一直在穩步提升,改革開放之後,經濟更是有了質一般的飛躍,世界也逐漸認識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一掃百年近代史上受人欺凌的形象。
  • 最熱衷於歐洲文藝復興文化的,當屬清末民初那一批文化人
    歐洲文藝復興,一直被認為是整個歐洲與西方世界的最重要的時期,為何近現代以來,西方文化席捲全球,勢不可擋,除了文化,經濟科技等等,也成為西方標榜高貴的優越籌碼。就算到得2020年的這個時候,西方的文化、經濟、科技等,依然是全球最重要拔尖的。
  • 龔鵬程|請不要把對近代史的喜愛推崇到誤讀的地步
    這套範式,仍是西力衝擊說,只不過在價值判斷上換了位,認為「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阻礙中國資本主義發 展的歷史 」。因此,根據現代化理論,中國只有走向現代化,才能擺脫貧窮愚昧與落後;而依帝國主義理論,只有走向革命,反帝反侵略,才能真正改善中國的處境。
  • 舞臺上是角兒,下了臺是教師、泥瓦匠、鐘點工……當文藝的種子在...
    孫站一言九鼎,「我們這裡沒有外地本地的,誰演得好,誰就上主角。」龔先翠說,「處得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兄弟姐妹,也不再有本地外地、打工和老闆的區分呢,只想著怎麼把戲演得更好。」在後臺,龔先翠邊熟嫻地整理著換下的戲服邊感慨,臉上散發著光彩:「以前打工,工資哪兒高往哪兒去,現在別地給再多錢我也不肯挪窩了,白天有工打,晚上有戲唱,這日子過得才叫快樂。」
  • 歸亞蕾妹妹:臺灣教師竟在課堂公開讚揚日本殖民,讓人吃驚
    今年是臺灣光復75周年,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黃國雄支部副主委歸亞蒂23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綠營刻意淡化臺灣光復歷史,甚至有「臺獨」教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臺灣作中國殖民地,會比做日本人的殖民地好嗎?」聽到這些事真是讓人吃驚,尤其臺灣某些政治人物甚至認為臺灣光復是國民黨的「殖民思想」,那真是大錯特錯。
  • 康傑中學副校長常虎溫:做一位名副其實的康中教師
    很難想像僅把教材、教輔作為主要閱讀材料的教師,能對學生給予思想和精神上的引領。一位教師閱讀的貧乏,教學也必然陷入貧乏、平庸和膚淺之中,給予學生的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癢的「假教育」。思想的內核是理論,沒有理論的思想就只剩下空殼,這樣的「思想」往往是狹隘的,不確定的,可動搖的,甚至是錯誤的。
  • 「真理乃時間之女」: 「時間」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宣傳形式(上)
    翻譯內容第九章「真理乃時間之女」:「時間」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宣傳形式文藝復興早期的先例文藝復興時期統治者宣傳時間意象的復興是受到羅馬帝國圖像學範式的啟發。這一過程始於15世紀,主要為紋章學背景中的主題,並且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導向中達到了頂峰。
  • 澎湃圓桌︱歷史教師的苦惱①:唯課題論與權威期刊的「槽點」
    高校的歷史系教師,他們的工作狀態如何?又有哪些職業「槽點」不吐不快呢?「澎湃新聞·私家歷史」邀請在高校歷史系、人文學院等從事歷史教學的四位老師,通過線上圓桌的形式,分享他們的見聞與思考。「吐槽」之外,或許能引起更多共鳴與討論,為解決一些共有的問題提供一定「助推」作用。四位老師以甲乙丙丁代稱。以下為本次圓桌會議上篇,主要討論課題與期刊問題。
  • 太原市第五十二中學校歷史教師杜晨--透徹研究學生心理--山西青年...
    太原市第五十二中學校歷史教師杜晨 透徹研究學生心理   本報記者 劉麗紅   從小就有著教書育人夢想的杜晨,從學生到教師,不變的是校園,變換的卻是角色,褪去的是青澀,肩扛的卻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