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
大羅言酒
全文字數:1620字
閱讀時間:3分鐘
眾所周知,聞香是享用優質葡萄酒的關鍵步驟之一,與聞一杯熱茶或咖啡是一樣的。隨著晃動酒杯時增加酒液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葡萄酒的香氣被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
根據葡萄酒的風格,需要不同大小的酒杯。
比如:白葡萄酒通常用底部較集中的杯子以保持其溫度(白葡萄酒多適合冰鎮後飲用),而紅葡萄酒通常選擇底部較寬敞的酒杯以展示它們的香氣,同時,杯緣的薄厚也會影響飲用葡萄酒時的體驗,現在普遍的共識是,杯緣越薄,阻礙感越小,對飲用體驗感的影響就越小。由此可見選擇一款適合的酒杯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葡萄酒酒杯的分類。
按工藝分類:機器、半機器半手工、全手工。
按材質分類:水晶玻璃、無鉛水晶玻璃、普通玻璃。
按功能分類:香檳杯、甜酒杯、白蘭地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醒酒器等酒杯具。
甜酒杯
甜酒杯的造型比較中庸,比紅、白葡萄酒的杯腳要矮一點,杯身比較接近紅葡萄酒杯,但是要小一些,作為餐後搭配甜品的甜酒就是為一頓完美晚餐畫上的一個甜美句號。
香檳杯
香檳杯和香檳一樣,永遠有貴族式的優雅身段,細長而曲線優美的杯身像是女人柔美的曲線。不是因為香檳高貴才有了這樣的造型,講究高雅的造型下其實是最實用主義的體現。
香檳在葡萄酒世界最獨特的是它細膩而不斷上升的氣泡,只有這樣細長的杯身才有利于欣賞氣泡歡欣跳躍地擺脫束縛後的喜悅,這也是為什麼香檳需要倒在杯子裡1/2或是2/3的原因。
白葡萄酒杯
白葡萄酒杯比紅葡萄酒杯小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品牌當然會把酒杯做得更加細緻,不同葡萄品種甚至不同地區的葡萄酒都有不同形狀的杯子。
比如著名的勃艮地莎當尼的酒杯就有著矮胖的身姿,雷司令的酒杯則像它的口感一樣纖細一些。
紅酒杯
紅酒杯一定要大,因為紅酒通常更需要在和空氣的接觸中慢慢甦醒,有時候甚至需要提前開瓶在醒酒器中醒幾個小時,當然只有好酒才值得我用這樣的耐心對待。
另外,杯子大還可以讓你在旋轉酒杯的時候,不僅能讓酒有更大的空間運動以滿足嗅覺的需要,還能讓自己的心與一款好酒來一次充分的交流。
白蘭地杯
大肚子的白蘭地杯很像男人早早發福的肚子,當然,這隻杯子確實大部分時候是為男人而存在的。餐後一邊抽著雪茄一邊搖曳著杯中金黃色濃鬱的酒體,男人的體面、成就還需要什麼來附加呢?
當然如果有上好的幹邑(法國幹邑區的白蘭地才能成為幹邑),在餐後的片刻可以讓它比葡萄酒更高的酒精度稍稍放縱一下自己。
葡萄酒與杯型的搭配有哪些小技巧?
大容量:會增加酒液與空氣的接觸空間,加速葡萄酒的氧化,適合酒體飽滿,層次複雜的葡萄酒。反之,酒杯容量小,適合搭配酒體輕盈的葡萄酒。
寬杯口:不利於聚攏香氣,更適合香氣非常直接濃鬱的葡萄酒。
胖杯肚:會增加酒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同樣會加速葡萄酒的氧化,因此,更適合層次複雜的葡萄酒。
這裡由於篇幅有限,就不展開來講了,以後有機會我再向大家介紹。
如何選購優質葡萄酒杯?
1. 無色透明,杯腹無裝飾,以便於觀賞葡萄酒的原色;
2. 材質不宜太厚,以免影響品嘗時的觸感。
3. 上好的專業葡萄酒杯形體必須優雅柔順、光滑溫潤,杯身渾圓薄巧、重量輕盈宜人,一方面擁有絕佳的美感與觸感,一方面使酒能與空氣充分接觸,溫度、濃度、和諧度、均勻度與豐富度均完美展現。
4. 手工與機器吹制的杯子外型上十分相似,但價格卻相距甚遠。只要仔細觀察,手工杯子在弧度上格外細膩洗鍊,若以手指觸摸杯腳,機器杯則常可以感覺出一道由上往下直直貫穿的細細接縫,不難辨識。
葡萄酒杯如何握?
1. 在酒杯裡斟紅白酒最好不要倒得太滿,一般而言,約倒至酒杯的1/2~1/3就夠了,但香檳則可倒至約1/2~2/3,以方便觀賞美麗的金黃色澤與氣泡。
2. 執葡萄酒杯時則最好以手指輕持杯腳或底座部分,飲用前輕輕旋轉晃動酒杯,以使酒氣發散,方便聞香。不要用手掌握住杯身,以免影響酒溫。
如何清洗葡萄酒杯?
葡萄酒杯使用過後應立即清洗。洗滌時先用溫和的清潔劑洗淨,再用熱水衝洗,最後以不留棉絮的幹布擦乾,即可倒掛於杯架上,或將杯口朝上立放,以免積存悶臭氣味,再存放於酒櫃內。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往期精彩內容 ---
火鍋&小酒酒 搭配指南
醉倒在酒罈邊的「怒江」
六安獨特的「小吊酒」
走嘛,到永州克喝酒
廣西百色:黑衣壯
怒族的「酒」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