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酸瓜
東方酸瓜的做法--那時製作酸瓜的原料似乎與現在的不一樣,大都用的無籽黃芯西瓜皮。先是挖掉西瓜裡面多餘的西瓜"內臟",再是把西瓜皮劈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然後放進一個籮筐裡,加進適量的鹽調和,攪拌,達到一定時辰後,取出用手壓擠掉多餘的水(有時則用腳踩,腳都會洗得很乾淨的)再裝進另一密封的罈子裡醃製,這醃製的過程就長了,需得三天以上方能食用。
現在的酸瓜都選用初長成的嫩皮小西瓜,這種瓜的肉質粉軟,不費牙,吃的過程是不用嚼的,卻也少了許多和牙齒較勁的機會。
所謂「酸瓜」,主味也就是酸的了。夏天吃飯時若有一碗酸瓜湯,倒是很素淨也鮮美可口的。這菜似乎更適合本地人的口味。酸瓜原是黃芯西瓜的幼年,生的瓜肉也能吃,但沒有紅的西瓜味道甜,老了鋸開做瓢用。酸瓜不能煮得太熟,過了火候太爛,就失去了原有酸甜。若是同筍乾等物一起煲,味道會更獨特。雖然酸瓜也有紅燒的,卻似乎清味要稍減了。而若將酸瓜煮至七成,加點麵粉、白糖和勻,入油煲之,十來分鐘後瓜色顯淡,便可取下食之,那種清涼與隱隱的花粉味會在舌頭上纏繞很久……
2、椰子船
椰子船色澤白淨,晶瑩半透明。
椰子船,又稱「珍珠柳子船」,是用用鮮椰子裝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濃厚的椰鄉氣息。一般只流行於椰子產地的民間,只有個別餐飲店作產品銷售。
椰子船特點:椰肉和糯米飯緊密結合,色澤白淨,鐵飯晶瑩半透明,狀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別名)。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鬱,清甜爽口。
3、市師雞
東方市師雞是東方賓館的招牌菜,被食家譽為「東方不敗雞」的就是它,此雞的特點是肥嫩軟滑。市師雞的做法是用微沸湯將光雞文火浸熟,取出後用冷開水過凍,濾清水分後斬件上碟,再將加老抽、上湯、味料、白糖和勻溶解,淋於雞身之上,最後淋上熟花生油,作為一道冷盤上桌。
市師雞好吃的秘訣就在於醬油。離開了醬油,市師雞無非就是普普通通的白斬雞一碟,雞的存在只是為了更好地襯託出醬油的美味。
4、四更小紅椒
東方市四更鎮小紅椒,這種辣椒小,但在海南可謂堪稱第一辣。是東方市著名的地方特產,他和四更烤乳豬、四更四季豆、四更花生並稱四更鎮四大名牌特產。
四更鎮是革命老區,位於東方市北部,坐落在昌化江出海口處南岸,東連三家鎮,西鄰北部灣,南接八所鎮,北靠昌化江,轄區總面積80.09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3.2公裡。耕地面積23120畝,其中水田面積10000畝,坡園地13120畝,森林覆蓋率達65%,戈枕水利灌溉面積1.2萬畝,海水養殖面積達9700畝,淡水養殖近千畝。
5、四更烤乳豬
「四更烤乳豬」在東方已經是久享盛名了,據傳已有300年的歷史。「四更烤乳豬豬」之所以能夠如此受到歡迎與其原料和作法有著很大關係。
「四更烤乳豬」採的原料是來自東方市四更村,我想這也是它叫「四更烤乳豬」的原由。據說四更村農民很久以前從臨高引進了乳豬種,加上自已獨特的飼料和飼養方式。就養出了體小腰直,皮薄肉瘦的四更乳豬。聽一位四更的農民講,小豬出生後他們是有大米煮稀飯,然後伴上小魚來餵小豬。後漸加花生餅、細米糠等,促其長膘。其間還讓乳豬到野外,吃青草,嬉戲玩耍,使其具有野味。乳豬養到30天左右即可出欄,此時重量為6斤左右是烤豬的上等原料。
「四更烤豬」的製法也是與眾不同,師傅一般是先用蔥蒜、生薑、南乳、老抽、陳酒及其它香料醃製數小時,然後用炭火炙烤,大約一隻乳豬要烤上三個小時左右,至表皮呈醬紅色便可斬體裝盤。夾一塊入口,輕輕一嚼,只覺皮脆、肉嫩、骨酥、吃下後滿口餘香,如吃時佐以「四更辣椒」和糖醋拌制的醬料則味道更佳。
6、東方白斬羔羊
海南地方風味名菜。東方羔羊,為海南馳名特產之一,產於東方市沿海地區,以其肉質天然著味而著稱。一般選用4-5千克重,尚未上坡吃草的小羔羊制菜。
特點:
色澤潔白,香氣濃鬱,肉質鮮嫩爽滑,無羶無膩,風味獨特。
7、海鮮瓜盅
海南時令菜,又稱「毛瓜」、「水影瓜」,屬葫蘆科植物。冬瓜的變種,其食用、藥用均同冬瓜。海南盛產於夏季,做菜制湯皆宜。此菜講究工藝造形,湯清味鮮,為清熱補涼佳饌。
8、南海海龜
南海海龜產自海南東方,肉味鮮美,富含多種維生素與蛋白質,為滋補食品。龜掌、血、龜板、油、蛋、肝、胃、肉、膽等都可以入藥,具潤肺、健胃、補腎、去火、明目、滋陰、健骨、補血之功效。
舌尖上的海南の海南十大糕點
詳情點擊左小角藍色小字: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