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正值美好年華的你恐怕還答不上來。也許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行動遲緩的老人形象,然後開始害怕衰老的到來。
但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五六十十歲高齡仍活力依舊,衣著時髦,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女人的年齡,並不僅僅寫在臉上,更是刻在心裡。
女人的年齡,並不僅僅寫在臉上,
更是刻在心裡,
在人群中出現時就像是一隻絢麗靈動的「孔雀」,
仿佛隨時就可翩翩起舞……
「一個男人選擇一個女人,絕對不是因為她內在有多美,而是因為這個女人的外在形象帶給他美好的感覺。外在不美的女人,連展示內在美的機會都沒有。」
灰姑娘也是因為有了公主般的打扮、穿上了公主裙、穿上了水晶鞋,才吸引到了王子,所以女人的美麗是生產力。然而現實卻是往往事與願違:很多女人給人的印象是臉色陰暗晦澀,毫無生氣,甚至會冒出滿臉斑紋,連脖子上的皮膚也松垮,成一圈一圈的,像項鍊圈。
爬三層樓梯就喘粗氣、沒走幾步路就喊累……如果出現這些狀況,你就需要警惕了。以下6個動作可以幫助測出「身體年齡」,對照試試吧!
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要讓身體保持從肩膀到腳踝成一條直線,雙臂放在胸部位置,兩手相距略寬於肩膀。年輕人應按照標準要求完成動作,60歲以上老人不要做地面伏地挺身,可採取支撐式的半伏地挺身,即扶著牆或桌椅等支撐物進行。
一般來說,20~30歲的成年男性1分鐘能完成17~29個,女性做12~22個,說明身體素質基本合格;如果能做30個左右,說明身體強健;若少於17個或感覺痛苦疲勞,則說明上肢力量減退嚴重。
30~45歲的男性1分鐘完成13~24個,女性做10~20個;45~59歲的男性做11~20個,女性坐8~20個,都可視為達標。
下蹲練習是下肢力量的「觀測點」,可檢測髖關節、膝關節、臀大肌等的力量。年輕人可雙腳平直站立,雙手展開與肩同寬,慢慢彎曲膝蓋,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再慢慢回到起初的位置。50歲以上中年人可採用半蹲,讓大腿和地面呈100~120度角。
一分鐘內,20~35歲男性完成20~30次,女性15~25次,說明下肢力量優秀。30~45歲男性完成15~20個,女性12~18個,說明下肢健康。50歲以後,做半蹲能完成上述數量,說明身體基本合格。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刊文指出,握力不夠的人更可能患心臟病或中風。我們可以買一個小型握力器在家測試,觀察握力指數,根據公式計算:握力體重指數=握力(公斤)/體重(公斤)×100,即可測試握力情況。
20~35歲男性的平均握力應達到30~45公斤,女性應為20~30公斤,臂力和手部力量強健的人可達70公斤以上。35~50歲男性的握力應達到20~40公斤,女性為16~35公斤。
研究發現,握力每增加1公斤,死亡風險減少3%。中老年人更需注意增強握力訓練,如果力量不夠可以握核桃或養生球,逐漸增加負荷。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發現,走路速度是壽命長短的「預警器」,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死亡率更低。走路快的人死亡風險減少3倍,心血管系統的狀況更好。但要注意,快走不是暴走,心率要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以1分鐘為限,每步75釐米為標準,25~35歲的成年人的步數應為90~120步,36~50歲、60~70歲年齡段人群可依次減少10步左右。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如果走路速度慢且心率變化大,則說明身體機能減退,衰老加快。
人越老,平衡能力下降越快,也就不得不拄拐杖。閉眼單足站立時,人僅靠大腦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來維持身體重心。這個動作能測出平衡能力強弱和全身狀況。
20~35歲年輕人,閉眼1分鐘以上,不暈不倒,說明平衡能力正常。如果堅持不了1分鐘,則需要加強鍛鍊。36~50歲的人,閉目時間應達到40~70秒;50~60歲的人應保持30秒左右。六七十歲的人如果能堅持1分鐘,說明平衡狀態很「年輕」。
人的身體構造具有非常高的柔軟度,經常活動和牽拉都能增強柔韌性,但經常不動就會「生鏽」。彎腰雙手觸地可鍛鍊腰腹肌肉,更能拉伸很少能活動到的背部肌肉和韌帶。做動作時注意腿直立,腰部往下彎,手臂及頭部下垂,懸在空中,嘗試雙手觸地,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勉強。
20~35歲的人雙手至少要摸到地面,身體柔韌性強的人甚至可以緊抱雙腿,臉貼在小腿上;36~50歲的人至少要摸到踝關節;50歲以上人群至少要摸到小腿位置。通常情況下,女性的柔韌性要比男性好。
身為女人,誰不羨慕光潔的肌膚、窈窕的腰身?
身為女人,誰不想青春常駐、50歲擁有30歲的身材和容貌?
那麼究竟是誰,掌管著女性年輕與衰老的秘密呢?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分析,三大角度告訴你女人衰老的重要因素!
同樣都是老人,有的雖滿頭白髮,但依然精神矍鑠,對生活充滿期待,對新事物充滿好奇;但有的卻滿臉皺紋,彎腰駝背,天天覺得自己老了、病了,對什麼事都沒興趣。
心理學研究發現,很多時候並不是歲月催人老,而是心靈先老了。
心理學家發現人的心態完全可以比實際年齡更加年輕,如果把心理時鐘倒撥20年,能讓身心都永葆青春。很多心理學實驗都證實,一個人衰老的速度與環境暗示關係密切。社會經常約定俗成,什麼樣的年齡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否則就是為老不尊。
專家表示,人類很容易受到習慣的影響,被僵化的慣例、觀念或偏見所麻痺,以至於很多行為都是先入為主的或想當然的。在這種慣性思維的影響下,不少老人看著鏡中的自己,頭髮不斷花白、皺紋日漸增多,就會對自己的衰老深信不疑。再加上社會傳統偏見裡的一些觀念影響,許多老人就會不自覺地過上所謂的「晚年生活」,天天窩在家裡,不愛與人交流,或者倚老賣老,試圖找回自尊與自信,結果就真的老了。
根據中醫學理論,皮膚鬆弛跟脾有關係,脾胃不好的人皮膚都容易鬆弛,就要補脾。脖子那兒正好是大腸經的循行路線,出現了松垮症狀,代表你的大腸經已經出現問題。
其實,這也是由於胃經的氣血虧虛造成的,應該會有排便不好或者便秘、經常腹瀉、便溏等症狀纏身。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的核心思想,當身體達到平衡之手,體內之氣也需要達到平衡,這種雙向平衡可以在我們的手掌中實現。
女人天性就容易貧血,每當月經來潮、生孩子、過度勞累、營養吸收不良等等情況都可能引起貧血,而貧血會引起臉色蒼白、頭暈眼花等症狀出現,進一步則更會影響到女性的生活、工作,直至顯現在容貌上。
如果女性不及時補血,各個功能都會快速下降,我們可以看到貧血的女人,給人的感覺狀態都不好,從精神到身形到面色,都會給人一種疲倦的感覺,久而久之,就會覺得這個人年紀比較大。
專家指出,如果在50歲後仍然具備激情和勇氣,那麼老人不僅能掌控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還能在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創造價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無論內心是否感到孤獨,沒有社交都會增加老年人的衰老。相反,社交生活,與親友保持聯繫、幫助他人等都可以。朋友不多的人當志願者或者積極參加社區活動也有相同效果。
1.益氣調中銀耳櫻桃祛斑羹
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滋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提神補腦、美容嫩膚、延年益壽功效。櫻桃含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其味甘、性溫,有益氣調中之功效。此食療方法除以上功效外,常食還可去除臉上的雀斑、黃褐斑。
2.檸檬冰糖水消斑嫩膚汁
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10克檸檬汁中含維生素C可高達50毫克。此外還含有鈣、磷、鐵和B族維生素等。常飲檸檬汁,不僅可以白嫩肌膚,防止皮膚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素斑,還具有防治動脈化的作用。製作方法是將檸檬榨汁,加冰糖適量飲用。
3.防斑嫩膚番茄胡蘿蔔汁
番茄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被譽為「維生素C的仺庫」。維生素C能有效減少色素的形成,從而使皮膚白嫩,黑斑消退。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可在體內轉化維生素A。而維生素A具有潤滑、強健皮膚的作用,並可防止皮膚粗糙及雀斑。番茄、胡蘿蔔混合在一起榨成汁,每日喝1杯。喝剩下來的汁,還可以倒在面膜紙上,用來敷臉,內服外用,效果加倍。建議在早上空腹的時候喝,更易於吸收。
中醫以為,人之所以能容光奕奕,離不開血和氣兩種東西,以氣帶血,以血養氣,陰陽均衡,人才安康而無疾。女性體質為陰性,容易因寒涼而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耗費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使得血液循環不暢,臟腑得不到滋養,各種皮膚問題就會顯現。而艾草為純陽性,能夠疾速補充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從內至外的分發生機與魅力。
1.肝俞穴
【快速取穴】位於脊柱區,第九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伏或俯臥取穴。
2.腎俞穴
【快速取穴】取定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
3.太溪穴
【快速取穴】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4.太衝穴
【快速取穴】取太衝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蹠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太衝穴。太衝穴在母短伸肌腱的外側。
猜你喜歡的文章
艾灸,長期堅持顯神效
是什麼導致我們身體溼寒?
艾灸時如何找穴位?一個最困擾艾灸新手的問題!
【艾灸必讀】六大艾灸排病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