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人被健身視頻誤導,想增肌大小重量都得用,肌細胞結構決定的

2020-12-14 健身小瑀

想增肌到底是用大重量還是用小重量?這在健身圈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說有人說用大的重量才才能使肌纖維的橫截面變粗從而讓肌肉的圍度增長,但是也有人說重量不是最重要的感覺才重要,在健身中找到目標肌肉發力感並減少借力就能使肌肉增長,但是本人更傾向去前者的說法,重視肌肉發力感明顯是被一些健身視頻誤導了,就拿我的上一篇文章來說,我的觀點是只依靠伏地挺身胸肌是練不大的,因為訓練重量不夠,但是偏偏有人反駁我說他堅持每次練胸肌的時候做上幾百次伏地挺身就把胸肌練出來了,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我想說這是個特例並不能夠代表大眾。

有可能是你身體裡的激素分泌水平或者胸肌的結構跟平常人不一樣,導致胸肌很容易的就練出來,也有可能是你對自己的要求不太高,以為練出來點輪廓就心滿意足了,但是對於一個真正的想把肌肉練大、把身體練壯的人來說只依靠自重的訓練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因為訓練負荷太小了,也許你的身體條件優越、肌肉長得明顯,你做自重伏地挺身胸肌能長兩釐米,而別人只能長一釐米,但也就僅此而已了,想進一步提升的話必須得上重量。

正確的增肌套路是應該是把大重量的訓練作為增肌的主要手段,大重量是增肌的根本,而中等強度的訓練能夠補充大重量訓練的效果,那麼小重量訓練是增肌的輔助手段,為什麼要把大、中、小的訓練強度做這樣的定位呢?這是肌細胞結構決定的。

肌纖維

我們常常說的肌纖維它實際上就是肌細胞,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細胞應該是圓形的但其實不然,細胞有很多種形狀,比如圓餅形狀的紅細胞,蝌蚪形狀的精子細胞等等,而肌細胞是圓柱形,在生物課中學到的知識使得我們知道組成細胞的物質有很多很多比如細胞核,線粒體,細胞膜,細胞液,肌糖原等等,而肌細胞的特殊之處在於細胞的內部有能夠發生收縮的肌原纖維,肌原纖維是肌細胞內部的唯一可收縮單元,肌肉的發力就是在肌原纖維的作用下實現的,而肌原纖維的橫截面和它收縮時候的力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肌原纖維的橫截面越粗肌肉的力量就越大,同樣肌原纖維的橫截面越粗整個肌肉的圍度也就越大。

肌纖維的類型

相信有點健身理論的人都知道肌纖維分為Ⅰ型肌纖維(慢肌)和Ⅱ型肌纖維(快肌),它們的特點如下:

Ⅰ型肌纖維的橫截面細,Ⅱ型肌纖維的橫截面粗。Ⅰ型肌纖維的力量小耐力強,Ⅱ型肌纖維的力量大耐力小。

身體調動肌纖維的原則

人體對於肌纖維的募集是遵循著一定原則的,肌肉在發力時並不是把Ⅰ型肌纖維和Ⅱ型肌纖維全部調動起來,我們的身體經過千百年的進化,對於能量的使用是非常節約的,所以從節約能量的角度看人體募集肌纖維的原則遵循的是先調動Ⅰ型肌纖維後調動Ⅱ型肌纖維,以及先募集少量肌纖維後募集大量肌纖維的原則。

也就是說在肌肉發力的時候,身體會先募集Ⅰ型肌纖維和少量的Ⅱ型肌纖維,如果募集起這些肌纖維能夠讓我們順利地完成任務那麼就沒有必要再募集其他的肌纖維,相反,如果僅僅募集起來的肌纖維無法幫助我們完成任務那麼人體就要調動起更多的Ⅱ型肌纖維。

大重量訓練

大重量訓練指的是每組只能做1-5次的訓練重量,相信看過以上分析之後我們應該就能理解訓練重量對於增肌的重要性,肌原纖維作為肌細胞內部的唯一可收縮單元在大重量訓練的時候他會得到非常明顯的鍛鍊,那麼肌原纖維為了適應這種訓練強度會變粗,從而肌肉的圍度就會增長。

除此以外根據先募集Ⅰ型肌纖維後募集Ⅱ型肌纖維的原則我們知道在小重量訓練的情況下被訓練到的肌肉是Ⅰ型肌纖維,Ⅰ型肌纖維的橫截面非常細,那麼用小重量訓練你的肌肉圍度怎麼可能得到增長呢?

代謝壓力是訓練

代謝壓力訓練是我們在健身房經常用的一種訓練方式,這種訓練指的是每組只能做8-12次的訓練重量,這種訓練強度並不能夠使肌原纖維得到非常良好的刺激,代謝壓力訓練的特點是在訓練過程中代謝產物能夠在肌肉內大量的堆積,除此以外這種訓練方式還能能夠募集起更多的Ⅱ型肌纖維。

代謝壓力訓練產能的方式是糖酵解,在糖酵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和ATP分解的代謝產物,這些產物會在肌細胞內大量堆積,除此以外在代謝壓力訓練的時候身體內部的血液也會大量的湧向肌細胞,那麼肌細胞如果被經常撐得滿滿當當它自然而然會發生一些變化,它會把自己的體積進化得越來越大以容納下更多的血液和代謝產物,所以從肌細胞體積變大的角度看它也是一種肌肉維度增加的方式,只不過是這種方式並不能使力量得到可觀的增長。

而根據人體先調動少量肌纖維後調動大量肌纖維的原則我們知道,在力竭的時候,如果我們再多做一次,身體會募集起更多的肌纖維來幫助我們完成任務,這就使目標肌肉被練得更加全面,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它也是代謝壓力訓練實現增肌的一種方式。

小重量訓練

小重量的訓練強度為≥20RM,由於訓練強度太小,所以只能募集起Ⅰ型肌纖維,這種強度的訓練通常用來發展肌耐力,我們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很少有人在一組的訓練當中只能做20次以內,有的可以做50次甚至100次,雖然一口氣做這麼多次的伏地挺身能夠證明你的身體素質分非常好,但你的肌肉維度不可能有太大的提升,因為這已經屬於肌耐力的訓練範疇了。

由於肌耐力訓練的組間休息時間短僅為30秒,所以小重量對於增肌的作用為增強人體的抗酸能力,在代謝壓力訓練中如果訓練者的抗酸能力強,那麼他就有可能多做1次,這就使得肌纖維能夠更多地被募集起來,所以從這個方面看小重量訓練對於增肌還是有一點點反作用力的。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知道大、中、小3種重量強度的訓練對於增肌都有作用,我們不要再對訓練重量的使用爭論不休,不管用哪種重量去訓練都是對的,但也都是錯的,正確的增肌方式應該是兼顧到大、中、小3種重量把3種訓練強度都循環起來讓肌原纖維的橫截面、肌細胞的體積、抗乳酸能力都得到增強,這才能使肌肉的增長效率得到提高。

正確的訓練套路應該是先把大重量訓練和中等重量訓練各循環2個月,然後再把肌耐力訓練循環2周左右,目的是排除疲勞感以及增強身體的抗乳酸能力,之後再以飽滿的狀態應對大重量訓練。

相關焦點

  • 健身重大錯誤:「大重量增肌,輕重量減脂」
    ,我想學習如何訓練如何增肌。 但沒過多久我就發現,「大重量增肌,輕重量減脂」這句常見的口頭禪是完全錯誤的。在健身人群中沒多少人知道關於次數範圍的真相。 一些人已經參加了多年的比賽,達到了頂級水平,還有一些人剛剛開始他們的健身之旅。不管學員的水平如何,我總是驚訝地發現在他們之中,這個簡單的話題總是被誤解。 好吧!我想消除誤會。這可能不是什麼突破性的新信息,但它是每個健身愛好者都應該知道的。
  • 大重量vs小重量,健身選哪種對增肌效果更好?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很多時候,特別是新手,或者健身不是很久的朋友,都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應該用多大的重量,才利於肌肉增長呢?如果使用大重量,鍛鍊時難免會借力,導致目標肌肉的感受差;如果使用小重量,又擔心強度不夠增肌效果不佳,咋辦呢?
  • 增長肌肉一定要用大重量嗎?真的不一定,但力量是增肌的基礎
    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就是我們做增肌訓練的動作時一定要用很大的重量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想要長出大肌肉塊,必須得用大重量進行刺激,這是人體進化的原理,但是請注意,這裡的大重量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而是相對而言的,我們說的大重量不是說你深蹲必須得蹲100公斤,而是說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用對於你來說很大的重量,有可能別人用100公斤感覺不重,但是你用80公斤就感覺非常的吃力了。
  • 肌肉怎麼練都不長?掌握這3個黃金小細節,增肌效果成倍提升
    我想說就是細節,在增肌的過程中哪怕你改變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細節也能讓你的健身水平有很大的起色,具體有哪些細節呢?我認為有3點可以稱得上是黃金細節。一、重視離心收縮我們都知道,在做訓練動作的時候有向心收縮、等長收縮、離心收縮這幾個階段,但這幾個階段並不單單反應的是你做動作進行到哪種程度,還決定你的肌肉要受到何等的刺激,其實在這個3個階段當中,離心收縮階段是最有價值的階段,為什麼呢?這得從微觀的角度仔細觀察肌纖維在訓練當中的活動。
  • 健身沒有明確的目標?想要獲得完美肌肉,必須制定增肌計劃
    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大都是缺少一個計劃,沒有明確的計劃,那麼在進行健身訓練時,往往得不到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增肌還是減脂都要先列出明確的健身計劃。沒有明確的運動計劃,就不會有健身的決心,沒有決心去訓練何談增肌?所以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去訓練都要從內心說服自己,讓自己依據自己的計劃進行有效鍛鍊。去健身房無非就是減脂或增肌。
  • 增肌一定要用大重量來訓練嗎?告訴你如何增肌效果好
    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升,擁有一身完美的肌肉,不僅是男人們所夢寐以求的,而且還是各種健身靚女們所嚮往的,因為這是一種健康的象徵,是一種自律的象徵,能夠最直觀的讓您以此被別人投以好感,能夠讓您在無時無刻都釋放出最原始的魅力。
  • 健身增肌的9個技巧,健身初學者必讀!
    多做器械及固定活動軌跡的動作經常見到健身室的師兄或網上影片都會做啞鈴或槓鈴之類的freeweight然後就嘗試模仿?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手新做freeweight動作根本是很難去穩定或平衡,很多時候自己做錯了都不知道。建議新手儘量利用器械訓練,先習慣動作的原理。2. 正確姿勢比重量緊要不是愈重,肌肉壓力愈大,愈容易刺激肌肉增長嗎?
  • 增肌訓練應該以大重量訓練為主?不上重量真的沒有辦法增肌嗎?
    健身的小夥伴,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增肌一定要上重量,不然沒用」這一類言論,也確實我們看到的那些塊頭很大,肌肉量很多的人,他們訓練中使用的重量都很大,那麼真的是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嗎?今天我們來仔細分析下這個問題。
  • 想把肌肉練得更大,務必要知道4條增肌原理,這樣健身才是對的
    有些人認為肌肉是肥肉變成的,所以要想增肌的話先得吃成一個胖子,這就是對於健身認識有偏差的原因,對健身原理認識不清。有些人可能知道增肌是靠鍛鍊和飲食兩相配合才能完成,但是對於具體練到什麼程度,以及應該吃哪些東西卻不知道,這也屬於對健身原理的認識不足。
  • 闢謠:健身就是把脂肪變成肌肉?別鬧了!他倆是不能互相轉化的
    雖說他那時候他有些胖,但是之前身材還是很不錯的,甚至因此還曾在節目中科普健身知識!那次科普他說了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沒有脂肪就沒有肌肉,需要用脂肪轉化為肌肉"很多人因此而被誤導,尤其是他的粉絲們。肌肉和脂肪之間真的可以轉化麼?今天就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脂肪和肌肉的關係。
  • 健身房新手及健身教練如何有效的進行增肌健身?增肌健身計劃表
    負荷的重量完全取決於你自身水平,比如說:每天多散步一小時理論上能讓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增肌,因為他們長期缺乏活動。  當你身體適應了這個負荷便停止發生變化了,因此引出下一點:負荷漸進。    如果你每天去健身房都是用同樣的重量練到充血,然後美美地自拍,我保證,照片中的你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老樣子。
  • 大重量和小重量的增肌效果是一樣的?
    傳統觀點認為,小重量高次數的鍛鍊可以增強肌耐力,但對肌肉增長的貢獻卻不大,而大重量低次數一直被認為是最好的最大化肌肉增長的方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多數健身愛好者,可能都很相信使用大重量訓練是讓肌肉增長的一個好方法,但要確定這是否是一個有效的觀點,卻需要用科學數據證明!關於大重量和小重量,哪種訓練更利於增肌呢?
  • 健身時,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好,但請不要誤解大重量的含義!
    對於長期活躍在健身房裡面的人來說,相信大家一定都遇到過這種現象,那就是有更多的人都比較傾向於大重量的訓練方式。在很多人眼裡,用的重量越大,所能夠起到的效果就越好,而那些小重量的訓練則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那麼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用的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快?別逗了,你是健身不是舉重,告你真相
    沒錯這就是人最直觀的想法,舉起的重量越重說明這個人越強,並且也說明這樣的訓練方式是正確有效的,因為一般能舉起大重量的人體型都會很健碩,所以想要來你吃大肌肉是不是真就需要用大重量,而那些使用小重量或者輕重量的訓練就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嗎,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用大重量。
  • 健身增肌跟減脂的人,分別選擇什麼重量訓練?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健身有兩大模塊,一是增肌,二是減脂,二者訓練出來的身材也大不相同,那麼在這兩大訓練方向上,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訓練次數、組數、重量呢? 健身文章中我們經常能看到8RM-12RM,12RM-15RM。那麼RM是什麼意思呢? 組數,是我們都能明確一個數字。但是,重量和次數卻因人而異。
  • 大重量增肌VS小重量增肌,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沒你想的那麼難
    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健身愛好者在網上爭論到底是大重量訓練好,還是小重量訓練好。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大重量還是小重量更適合增肌呢?「重量」的定義每個人對「重量」的定義都不同,對於一個只做20次甚至更多的女性來說,任何少於10次的訓練都可能被視為「大重量」。
  • 小重量是用來減脂的,大重量才能增肌?其實增肌減脂的關鍵是這些
    而上面所提到的那種訓練方式,我們大致可以理解為大重量少次數是增肌,而小重量多次數就是減脂塑形。 其實在健身的過程中,人人都說健身就是「三分練,七分吃」,除了健身運動要做好以外,飲食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如果僅僅是將目光停留在訓練上面,而忽略掉了飲食,那麼上面的那種觀點也是不成立的。
  • 健身先增肌還是先減肥?對於健身塑形要求高的人,建議先增肌!
    大家好,我是胖子健身,一個斷斷續續鍛鍊了十年的健身教練!今天我們要談的內容是:健身是先增肌好還是先減脂好呢?題外話健身是一種堅持的東西,並不是說我練了幾個月或幾年就可以停了。前幾年我看過一個視頻,主人公是國外的一個健身大神,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在網上發布他的訓練視頻,有人評論說:我訓練兩年了,但是遇到瓶頸期了,應該怎麼辦?
  • 9條健身基礎知識,避開盲區,提高增肌、減脂效率!
    想要進入健身房鍛鍊,你一定要了解並學習相關的知識,如果盲目鍛鍊,或者憑藉自己的常識去鍛鍊,很容易受傷或者健身變傷身。下面分享9條健身基礎知識,也是健身必學的關鍵詞,讓你避開盲區,提高增肌減脂效率!6、不要空腹訓練有的人喜歡空腹訓練,但是空腹鍛鍊會影響你的健身效果,體力容易流失,會引起低血糖。空腹訓練的人,比起非空腹訓練,你的身體耐力會大大下降,爆發力也會降低,扛重能力也會暴跌。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你一定不要在飢餓的時候鍛鍊,可以提前吃一根香蕉或者吃2片全麥麵包。
  • 增肌應該使用大重量嗎,如何選擇適合的重量
    鍛鍊的目的不管是提高肌肉圍度,還是提高耐力,都必須使肌肉承受超過日常負荷或平時鍛鍊時的壓力。也就是說如果想增肌,就必須不斷提高器械重量、鍛鍊強度和時間;想提高耐力,就要不斷提高運動量、速度等指標。都必須使身體承受之前沒有承受到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