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特別是新手,或者健身不是很久的朋友,都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應該用多大的重量,才利於肌肉增長呢?如果使用大重量,鍛鍊時難免會借力,導致目標肌肉的感受差;如果使用小重量,又擔心強度不夠增肌效果不佳,咋辦呢?
那麼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重量選擇和肌肉增長的關係,本文的內容就圍繞著一個前提進行展開:肌肥大。無論是使用大重量還是使用小重量,目的只有一個,都是為了增肌。
一.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才是大重量和小重量
首先,重量的大小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怎麼說呢?每個人所理解的大重量和小重量都是不一樣的。舉個慄子,在深蹲訓練中,70kg在普通人看來是大重量,但是在施瓦辛格的眼中只是小重量,所以說,重量的大小是要根據一個人的能力來判斷。
這裡引入一個RM的概念,以便於接下來的介紹。「RM」(Repetition Maximum),也就是最大重複次數。
比如8RM, 就是對於你來說這個動作或重量只能標準的做8下,之後再也不能做第9下了。
通常定義1~6RM為較大重量,8~12RM為中等重量,15~20RM為小重量。主流的增肌訓練採用的是8~12RM的中等重,8~12RM的中等重是相對以上重量來說最適合增長肌肉維度的。
弄清楚重量的區分之後,下面看一個實驗案例,研究一下大重量和小重量哪種最利於肌肉增長。
二.研究大小重量對於增肌效果的實驗
之前在外國有團隊專門做過一個實驗:實驗人數為100名男性,進行為期10周,每周3次的腿屈伸訓練。實驗分為2組,每組50人,A組是使用1RM的30%的重量, 每次訓練做30-40組,B組使用1RM的80%的重量,每次訓練做10-12組。
實驗的結果如上圖所示,A,B組的肌四頭肌生長幾乎一樣,也就是大重量和小重量對肌肉的增長几乎是一樣的。
雖然這個數據刷新了大家的價值觀,但是這項實驗卻受到了不少的質疑。
被質疑最多的,是這個實驗的對象全都是未經過訓練的健身新手,大家都知道,新手在初期都存在一個現象,就是這些人無論怎麼訓練,肌肉都會增長,俗稱「新手福利期」。
於是這個團隊在之後又進行了一個類似之前的實驗,這次的實驗對象是都有著3年的舉重經驗的男性,共50名,實驗方法和之前的基本一樣,不過這次使用的是全身抗阻力訓練。
結果令人驚訝,數據再一次顯示,大重量和小重量產生的肌肉增長几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負重不能決定肌肉的增長。
這2次的實驗數據中,得到的結論相同:大重量和小重量對於肌肉的增長效果是相似的,使用大重量或者小重量訓練似乎一樣可行。
三.那我是否能一直使用小重量來訓練?
到這裡就有人很高興了:竟然大重量和小重量的效果都差不多,那麼我用小重量來訓練,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健身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的話,那為滿大街都是肌肉壯漢了。
先來說說為什麼「使用小重量訓練會輕鬆一點,並且能獲得與大重量訓練的增肉增長效果類似」這個說法不現實。
1. 力量增長問題:大重量與小重量比較,使用大重量更優於獲得力量,在長遠來看,力量的增長,對於以後訓練重量的提升無疑是影響很大的。
2. 需要達到較高的力竭水平:需要做到比較高的次數才能夠接近力竭水平,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也會相對較長且沉悶,會影響到訓練的體驗。
3. 神經性疲勞通常會先於目標肌肉疲勞,意志力可能會在肌肉疲勞前崩潰:有可能你做到20次的時候,目標肌肉產生的乳酸代謝已經讓你覺得很難受了,但是此時仍然還沒達到力竭的水平,可能還需要做多15個才能達到效果。由於乳酸的原因,意志力已經支撐不了你再繼續往下做就已經被迫提前中斷了,那麼這樣的訓練效果也是不好的。
綜上所述,想通過一直使用小重量來達到訓練輕鬆的效果,是不怎麼現實的,主要更多的是你的意志力沒有那麼強大,支撐不了你做到如此高的次數,畢竟大多數人健身都不是為了去打職業比賽的。事實上,有一些小重量的訓練受試者,甚至在高次數的訓練後還會嘔吐。
除非你有施瓦辛格那樣的強大意志力,但一般人沒有,那麼可能你看到這裡會有點疑惑,對於重量的選擇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良好的增肌效果呢?
四.對於重量的選擇
剛剛玲龍也說過,主流的增肌訓練採用的是8~12RM的中等重量。第一,可以解決使用大重量導致的動作不標準,導致肌肉感受不好;第二,可以解決使用小重量的意志力崩毀現象,因為中等重量更快達到力竭水平,而且時間不會很長,也更能募集到更多的肌肉纖維。
所以普通健身玩家大多數情況下使用中等重量進行訓練即可。
但並不是說大重量和小重量沒有用,有時候利用好大小重量結合到日常訓練中,會達到更加好的效果。
例如,在使用中等重量做到無法再標準的做多一個次之後,降至為小重量,繼續做到力竭為止;開始先使用大重量衝擊,之後再降至中等重量;先用小重量做2組當熱身,然後使用中等重量,再降至小重量做到力竭。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重量組合方式,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直使用中等重量來訓練,因為我們不能讓肌肉一直處於適應的舒適狀態,要麼使用多種方法刺激,要麼增加重量,要打破肌肉的舒適圈,才是增肌的關鍵!
但並不是所有肌肉都適合用大重量來訓練的,例如肩中束,肩後束等小肌群,這些小肌群更適合使用小重量來訓練,而大肌群更適合使用大,中重量來訓練,還有要確保所有動作都是標準完成的,動作不標準,健身就變成了「毀身「了。
但由於這些並不在本文要介紹的範圍之內,在此就不過多介紹了,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講到這方面的知識的。
我是玲龍,一個接地氣的健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