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量vs小重量,健身選哪種對增肌效果更好?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2020-12-13 玲龍說健身

很多時候,特別是新手,或者健身不是很久的朋友,都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應該用多大的重量,才利於肌肉增長如果使用大重量,鍛鍊時難免會借力,導致目標肌肉的感受差;如果使用小重量,又擔心強度不夠增肌效果不佳,咋辦呢?

那麼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重量選擇和肌肉增長的關係,本文的內容就圍繞著一個前提進行展開:肌肥大。無論是使用大重量還是使用小重量,目的只有一個,都是為了增肌。

一.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才是大重量和小重量

首先,重量的大小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怎麼說呢?每個人所理解的大重量和小重量都是不一樣的。舉個慄子,在深蹲訓練中,70kg在普通人看來是大重量,但是在施瓦辛格的眼中只是小重量,所以說,重量的大小是要根據一個人的能力來判斷。

這裡引入一個RM的概念,以便於接下來的介紹。「RM」(Repetition Maximum),也就是最大重複次數。

比如8RM, 就是對於你來說這個動作或重量只能標準的做8下,之後再也不能做第9下了。

通常定義1~6RM為較大重量,8~12RM為中等重量,15~20RM為小重量。主流的增肌訓練採用的是8~12RM的中等重,8~12RM的中等重是相對以上重量來說最適合增長肌肉維度的。

弄清楚重量的區分之後,下面看一個實驗案例,研究一下大重量和小重量哪種最利於肌肉增長。

二.研究大小重量對於增肌效果的實驗

之前在外國有團隊專門做過一個實驗:實驗人數為100名男性,進行為期10周,每周3次的腿屈伸訓練。實驗分為2組,每組50人,A組是使用1RM的30%的重量, 每次訓練做30-40組,B組使用1RM的80%的重量,每次訓練做10-12組。

大重量和小重量對股四頭的增長几乎相同

實驗的結果如上圖所示,A,B組的肌四頭肌生長幾乎一樣,也就是重量和小重量對肌肉的增長几乎是一樣的。

雖然這個數據刷新了大家的價值觀,但是這項實驗卻受到了不少的質疑。

被質疑最多的,是這個實驗的對象全都是未經過訓練的健身新手,大家都知道,新手在初期都存在一個現象,就是這些人無論怎麼訓練,肌肉都會增長,俗稱「新手福利期」

新手福利期

於是這個團隊在之後又進行了一個類似之前的實驗,這次的實驗對象是都有著3年的舉重經驗的男性,共50名,實驗方法和之前的基本一樣,不過這次使用的是全身抗阻力訓練。

結果令人驚訝,數據再一次顯示,大重量和小重量產生的肌肉增長几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負重不能決定肌肉的增長。

大重量和小重量產生的肌肉增長几乎一樣

這2次的實驗數據中,得到的結論相同:大重量和小重量對於肌肉的增長效果是相似的使用大重量或者小重量訓練似乎一樣可行

三.那我是否能一直使用小重量來訓練?

到這裡就有人很高興了:竟然大重量和小重量的效果都差不多,那麼我用小重量來訓練,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健身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的話,那為滿大街都是肌肉壯漢了。

先來說說為什麼「使用小重量訓練會輕鬆一點,並且能獲得與大重量訓練的增肉增長效果類似」這個說法不現實

1. 力量增長問題:大重量與小重量比較,使用大重量更優於獲得力量,在長遠來看,力量的增長,對於以後訓練重量的提升無疑是影響很大的。

2. 需要達到較高的力竭水平需要做到比較高的次數才能夠接近力竭水平,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也會相對較長且沉悶,會影響到訓練的體驗。

3. 神經性疲勞通常會先於目標肌肉疲勞,意志力可能會在肌肉疲勞前崩潰:有可能你做到20次的時候,目標肌肉產生的乳酸代謝已經讓你覺得很難受了,但是此時仍然還沒達到力竭的水平,可能還需要做多15個才能達到效果。由於乳酸的原因,意志力已經支撐不了你再繼續往下做就已經被迫提前中斷了,那麼這樣的訓練效果也是不好的。

綜上所述,想通過一直使用小重量來達到訓練輕鬆的效果,是不怎麼現實的,主要更多的是你的意志力沒有那麼強大,支撐不了你做到如此高的次數,畢竟大多數人健身都不是為了去打職業比賽的。事實上,有一些小重量的訓練受試者,甚至在高次數的訓練後還會嘔吐。

除非你有施瓦辛格那樣的強大意志力,但一般人沒有,那麼可能你看到這裡會有點疑惑,對於重量的選擇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良好的增肌效果呢?

四.對於重量的選擇

剛剛玲龍也說過,主流的增肌訓練採用的是8~12RM的中等重量。第一,可以解決使用大重量導致的動作不標準,導致肌肉感受不好;第二,可以解決使用小重量的意志力崩毀現象,因為中等重量更快達到力竭水平,而且時間不會很長,也更能募集到更多的肌肉纖維。

所以普通健身玩家大多數情況下使用中等重量進行訓練即可。

但並不是說大重量和小重量沒有用,有時候利用好大小重量結合到日常訓練中,會達到更加好的效果。

例如,在使用中等重量做到無法再標準的做多一個次之後,降至為小重量,繼續做到力竭為止;開始先使用大重量衝擊,之後再降至中等重量;先用小重量做2組當熱身,然後使用中等重量,再降至小重量做到力竭。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重量組合方式,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直使用中等重量來訓練,因為我們不能讓肌肉一直處於適應的舒適狀態,要麼使用多種方法刺激,要麼增加重量,要打破肌肉的舒適圈,才是增肌的關鍵!

但並不是所有肌肉都適合用大重量來訓練的,例如肩中束,肩後束等小肌群,這些小肌群更適合使用小重量來訓練,而大肌群更適合使用大,中重量來訓練,還有要確保所有動作都是標準完成的,動作不標準,健身就變成了「毀身「了。

但由於這些並不在本文要介紹的範圍之內,在此就不過多介紹了,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講到這方面的知識的。

我是玲龍,一個接地氣的健身作者!

相關焦點

  • 大重量和小重量的增肌效果是一樣的?
    傳統觀點認為,小重量高次數的鍛鍊可以增強肌耐力,但對肌肉增長的貢獻卻不大,而大重量低次數一直被認為是最好的最大化肌肉增長的方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多數健身愛好者,可能都很相信使用大重量訓練是讓肌肉增長的一個好方法,但要確定這是否是一個有效的觀點,卻需要用科學數據證明!關於大重量和小重量,哪種訓練更利於增肌呢?
  • 為啥練小重量比大重量更有感覺?哪個增肌效果好?
    有人說,想增肌一定要上重量,大重量才能造就大肌肉。也有人說質量才是關鍵,一定要有肌肉發力感,否則就是白練,不要欺騙自己。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也通常都是小重量練起來肌肉比大重量更有感覺。那麼今天我們簡單聊一下為什麼普遍小重量更有感覺以及哪個觀點更能增肌。為什麼小重量更有感覺?有更多精力去控制和感受發力:相對較輕的重量對你來說做起來也是比較輕鬆的。因而你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控制目標肌肉收縮、動作姿態、以及感受肌肉發力方面。這三點對於追求肌肉發力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 健身到底該選擇大重量還是小重量,重量越大越好?
    重量選擇在健身對訓練效果有很大影響,很多新手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重量用的越大對肌肉刺激更好嗎?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首先我們要知道RM這個概念,RM 全稱是Repetition Maximum,是指選擇一個重量做一個動作,可以持續最多的次數。
  • 健身重大錯誤:「大重量增肌,輕重量減脂」
    這位健美運動員說:「當我想變大的時候,我做大重量低次數;但當我要減脂的時候,我會做輕重量高次數,這會真正的燃燒脂肪。」——我想這一定是真的,因為他又大又低脂。 隨著我越來越深地融入到健美世界中,我一遍遍地聽到同樣的「知識」。
  • 增肌訓練應該以大重量訓練為主?不上重量真的沒有辦法增肌嗎?
    影響增肌的重要因素-容量既然我們的目標是增肌,也就是肌肥大訓練,那麼影響你增肌效果的重要指標就是容量。容量是指我們完成一次訓練時,所做的總功,也就是:組數*次數*使用的重量。研究顯示,肌肉肥大與訓練的總容量有密切關係,在一定範圍內,總容量越大,增肌的效果越好。(過大的容量可能會造成過度訓練)而當我們選擇大重量來增肌的時候,訓練的容量一定會受到影響,被迫減少。
  • 小重量是用來減脂的,大重量才能增肌?其實增肌減脂的關鍵是這些
    而上面所提到的那種訓練方式,我們大致可以理解為大重量少次數是增肌,而小重量多次數就是減脂塑形。 其實在健身的過程中,人人都說健身就是「三分練,七分吃」,除了健身運動要做好以外,飲食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如果僅僅是將目光停留在訓練上面,而忽略掉了飲食,那麼上面的那種觀點也是不成立的。
  • 增肌一定要用大重量來訓練嗎?告訴你如何增肌效果好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器械增肌的話題,以圍繞「擼鐵」和增肌的關係,來給大家解答多種多樣的問題,讓您擺脫疑惑。增肌一定要用大重量來訓練嗎不論是初入健身房的人,還是已經「擼鐵」了很久的健身達人們,都會有一種「攀比」情結。
  • 健身時,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好,但請不要誤解大重量的含義!
    在很多人眼裡,用的重量越大,所能夠起到的效果就越好,而那些小重量的訓練則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那麼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想要健身增肌,首先我們要了解以下這些問題。增肌的原理。2. 為何有時候重量越大,效果反而越差?3. 究竟要如何訓練才能夠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增肌的原理。就增肌的原理而言,相信大部分的健身愛好者都會比較的清楚。
  • 用的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快?別逗了,你是健身不是舉重,告你真相
    沒錯這就是人最直觀的想法,舉起的重量越重說明這個人越強,並且也說明這樣的訓練方式是正確有效的,因為一般能舉起大重量的人體型都會很健碩,所以想要來你吃大肌肉是不是真就需要用大重量,而那些使用小重量或者輕重量的訓練就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嗎,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用大重量。
  • 固定器械vs自由重量訓練:為什麼槓鈴要比器械好
    無論你健身目的是增肌還是減肥,你在健身房的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整天都待在健身房做遍所有的器械。因此健身和投資很像,健身時間就是資金,如果你將資金投在沒有用的股票上,你可能會失去原有的資金。而健身也一樣,如果你把在健身房短短的一兩個小時花在沒有的訓練器械上,你就沒有投資回報。
  • 大重量增肌VS小重量增肌,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沒你想的那麼難
    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健身愛好者在網上爭論到底是大重量訓練好,還是小重量訓練好。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大重量還是小重量更適合增肌呢?「重量」的定義每個人對「重量」的定義都不同,對於一個只做20次甚至更多的女性來說,任何少於10次的訓練都可能被視為「大重量」。
  • 健身過程中的「大重量」是什麼?這些是你要了解的
    相信很多朋友在增肌過程中都聽過「大重量」這個詞。為了讓肌肉得到更好的生長,在保持動作標準和正確的姿態下,最好要進行大重量,並使用循環漸進的方式來逐漸提高重量,才有利於增肌。但是,很多情況下,大重量訓練並不是指一定要用重量(負重)大來鍛鍊。 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於增肌「大重量」的事情。
  • 健身增肌跟減脂的人,分別選擇什麼重量訓練?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健身有兩大模塊,一是增肌,二是減脂,二者訓練出來的身材也大不相同,那麼在這兩大訓練方向上,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訓練次數、組數、重量呢? 對於力量大的人可能一次舉起負重100kg就是極限,對於力量小的人可能一次舉起負重20kg就是極限。所以,重量需要用一個單位規範起來,訓練力竭的次數,對應重量就是RM。
  • 自由重量訓練VS抗阻器械訓練,哪種是最佳的訓練方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愛運動的阿皓同學健身圈有個長久的爭論就是:自由力量訓練器械(槓鈴、啞鈴)對於增肌更好還是固定的大型器械(史密斯機、蝴蝶機)對於增肌的效果更好。很多新手可能也會有這樣的疑惑,一會有人說練自由力量器械好,一會有人說練固定器械才能更好的變大,到之後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練了,所以今天我們來弄清楚這個問題!
  • 小重量高次數能增肌嗎?可以!你只需要做到這一點
    唯一的區別就是使用的重量和次數,然後小重量訓練組做到力竭。研究結果發現,大重量組力量增長更多,小重量組肌肉耐力增長更多,兩組都增長了相似的肌肉。前面兩個發現都在意料之中:如果你用大重量訓練,那麼力量增長會更快;如果你用小重量訓練,那麼肌肉耐力增長更快。
  • 想變壯,改變訓練重量並不是唯一的方式,這6種方法助你巧妙增肌
    但是再進行下去的話你就會發現問題,首先是鍛鍊手臂和三角肌的重量無法再往上增加了,畢竟這些肌肉體積小本來就沒有多大的力量潛力,這時還想著依靠訓練重量來增長肌肉維度的話結果就不會太理想而對於大肌群來說一般人鍛鍊個一年半載臥推和深蹲的重量增加到100公斤不是難事,但有很多人的訓練重量就是會卡在60—70kg這個區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肌肉維度當然也就不會有起色
  • 健身時,該選大重量還是多次數?
    A喜歡用大重量臥推,每組做3-6次,做3-5組,基本上這個動作就會使他的肌肉達到力竭,需要恢復好大一會才能去練另外一個動作。而B則喜歡用小重量臥推,依次增加重量,前期每組做8-12次,直至推最大重量時做3-6次,B全程做了6-8組動作,此時B的胸肌也感到了力竭。那麼問題就來了!究竟A和B誰的健身方式更好?誰的方法能讓肌肉快快增長呢?
  • 大重量訓練只增力量不增肌?小重量只減脂不增肌麼,休息多久才好
    導語:隨著健身運動的普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健身這一方面的內容,每個人對於如何鍛鍊肌肉都有著自己的見解。有一些人說,大重量訓練只增力量不增肌,有人說小力量訓練只減脂不增肌,那麼究竟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這篇文章就具體介紹一下。
  • 選擇大重量還是小重量?
    我們有很多的男士在進行健身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都會有著這樣的一個健身目標,那就是想要增長肌肉,想要通過健身訓練,去把自己練得更加壯實,而對於增長肌肉,小編我想要告訴的大家的是,如果我們想要增長肌肉的話,那麼自己首先需要去做到並且做好的,那就是去進行合理的力量訓練了。
  • 9成人被健身視頻誤導,想增肌大小重量都得用,肌細胞結構決定的
    想增肌到底是用大重量還是用小重量?這在健身圈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說有人說用大的重量才才能使肌纖維的橫截面變粗從而讓肌肉的圍度增長,但是也有人說重量不是最重要的感覺才重要,在健身中找到目標肌肉發力感並減少借力就能使肌肉增長,但是本人更傾向去前者的說法,重視肌肉發力感明顯是被一些健身視頻誤導了,就拿我的上一篇文章來說,我的觀點是只依靠伏地挺身胸肌是練不大的,因為訓練重量不夠,但是偏偏有人反駁我說他堅持每次練胸肌的時候做上幾百次伏地挺身就把胸肌練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