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款新冠疫苗已獲國家註冊,安全性卻遭到國際社會質疑,俄方為此發聲回應。
8月12日周三,德國衛生部長Jens Spahn在接受電臺採訪時表示,他對俄羅斯疫苗抱有非常懷疑的態度,並稱該疫苗可能存在一定危險性。
同日,俄羅斯衛生部長Mikhail Murashko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西方同行能夠感受到這種俄羅斯疫苗的優勢,他們正在試圖表達一些我們認為完全不合理的觀點。
此前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該國衛生部已經對本國研製的一款新冠疫苗給予國家註冊,他的女兒也已接種疫苗,並且感覺良好,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大量生產,供所有需要注射疫苗的人使用。
Murashko還在周三進一步表示,當局計劃在兩周內為自願接種疫苗的醫務工作者和其他高危人群接種,並從10月開始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疫苗。
據了解,上述疫苗由「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以腺病毒為載體研製而成,其名字「Sputnik V」是為了紀念蘇聯送上太空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普京稱「疫苗已通過必要檢驗,它能充分有效發揮功能,穩定生成抗體」。按計劃,該疫苗為期5個月的3期臨床試驗將在本月啟動,約有2000名成年人參與。
在俄羅斯國內,有跨國製藥公司組成的協會認為,俄衛生部批准疫苗之舉過於倉促,存在風險。衛生部官員Sergei Glagolev周三隨即回應稱,「接種疫苗的風險遠低於接觸新冠病毒的風險以及感染病毒的後果」。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8月13日上午7:27,俄羅斯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90萬,位列全球第四;死亡病例則為1.5萬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