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吳朝香 通訊員 陳曉華
每天冬天,都有女患者因為手腳冰涼找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蔣勁松主任醫師就診。最近一周多,這樣的患者就有10多位。
「她們說,手腳捂得再厚,都是冷的,還有人覺得,自己挺胖的,又不缺脂肪,為什麼還這麼怕冷?」
視覺中國供圖
前幾天,蔣勁松接診了一位57歲的阿姨,連續三四年了,她一到冬天左腳就冰冰涼,穿上棉鞋,再加兩雙襪子都沒有用,奇怪的是,右腳就沒有這種情況。
阿姨很苦惱,冬天一到,就早早準備厚鞋、厚襪,每天晚上還用熱水泡腳,能想到的保暖辦法都用了,但也沒什麼效果。最誇張的時候,她一進屋就要把腳貼在取暖器上,才會覺得暖和。
今年,天冷之後,阿姨又出現這種情況,她擔心是不是自己的血管出了問題,所以 醫院就診。
蔣勁松為她做了做了簡單的體格檢查,發現足背動脈很弱,進一步血管超聲,很快就找出病因,「她是左下肢膕動脈狹窄、閉塞,供血不足,所以腳一到冬天就覺得冷,夏天因為氣溫高,就沒感覺。」
找到病因,解決方法也很簡單,蔣勁松為她做了球囊擴張的手術,疏通血管,這之後,女患者的情況很快好轉,左腳那種冰冰涼的感覺終於褪去。
「有些人到了冬天,手腳冰涼是因為血管疾病,比如脈管炎、下肢動脈硬化等,這些是最常見的原因,血液循環不暢的表現之一就是手冷腳冷。」蔣勁松說,手、腳本來就是肢體血液循環的最末端,一到冬天就容易變冷,再加上血管病變,自然會更加嚴重。
對於這樣的患者,一般有兩種治療方法:早期,症狀比較輕的,可以服用藥物;藥物無效的,可以採用手術,疏通血管。
治療之後,手腳冰冷的情況基本就可以改善。
「不過,不是所有的手腳冰涼,都是因為血管疾病。」蔣勁松說,血管疾病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患者,很多三十四歲的年輕女性,一到冬天,就手冷腳冷,倒和疾病無關,而是因為身體內一種叫線粒體的物質比較少。
蔣勁松給我們做了一個小科普:線粒體類似於身體內的發熱機,它廣泛存在於肌肉中,所以線粒體越多的人越不怕冷。而一般來說,同樣體重增加,女性容易增加脂肪,男性容易增加肌肉,所以女性更容易手腳冰冷,另外,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很胖,但還是怕冷,因為脂肪其實並不保暖。
「如果冬天經常性的手腳冰冷,可以先到醫院做個排查,排除血管疾病。血管沒有問題的話,最好增強鍛鍊,減少脂肪,增加肌肉,這是改善手腳冰冷的最好的辦法。」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