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方法全在後面,一定要看完!
年齡漸增,而肌肉漸衰,這是人體老化的顯著表現之一。中老年人常會感覺沒勁,其實,這都是肌肉減少的表現。因此,肌肉鍛鍊是必不可少的訓練項目。需要通過一些鍛鍊延緩肌肉衰退,而力量型運動就是極為重要的幹預方式。
每天買菜、上下樓等多多少少還能鍛鍊到下肢,但上肢卻用得很少,所以中老年人的手臂肌肉退化非常明顯,很有必要通過啞鈴、彈力帶、伏地挺身等鍛鍊來保持手臂的肌肉功能。
正常情況下,人體力量大小和人體的肌肉含量是成正比的。臂力大說明手臂的肌肉含量高,臂力小說明手臂肌肉含量低。因此要讓手臂力量變大就需要增加手臂的肌肉。手臂肌肉主要由小臂肌群和大臂肌群組成。主要練習到的肌肉有大臂的肱三頭肌、肱二頭肌和小臂肌群,所以要增強臂力就需要鍛鍊這些肌肉。
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下手臂上的各肌群:
大臂肌肉主要包括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三角肌主要作用:手臂的上抬,外展,內收
肱二頭肌的作用:彎曲手臂
肱三頭肌的作用:伸直手臂
經常鍛鍊大臂肌肉能夠有效增加手臂力量
小臂上的肌肉,主要作用在於控制手指的握緊和張開,以及手腕的彎曲和伸直。具體來說,小臂的肌肉分為腕直肌和腕屈肌。其中腕直肌(在小臂的外側)作用是讓手掌張開以及讓手腕向小臂外側彎曲。腕屈肌(在小臂的內側)則正好相反,負責讓手掌緊握,以及讓手腕向小臂內側彎曲。
其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我們的抓握力,在手腕受力的時候保護我們的手腕不受傷。
那麼,怎樣才能鍛鍊到上述肌肉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1,坐姿啞鈴肱二彎舉
坐姿(或站立),雙手持啞鈴垂於體側,掌心向前,兩肘靠身體兩側。以肘關節為支點,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稍停,然後控制還原。輪換做。每組做10-15個,做三組,組間休息30秒。
2, 彈力帶交替彎舉
雙腳開立,彈力繩踩在腳下,挺胸收腹,壓肩,兩手握拳抓緊彈力帶兩端,手臂垂於身體兩側。左右兩手交替彎舉(參考動作一),至肱二頭肌完全收縮,再還原起始位置。每組做10-15個,做三組,組間休息30秒。
注意:過程中上臂緊貼身體兩側,勿張開,可前後輕微移動。
3,頸後啞鈴臂屈伸
兩手握住啞鈴,兩臂伸直上舉,上臂與地面垂直,並始終保持靠近耳側。兩手持鈴向頸後彎曲至極限時,再伸直還原成預備體姿。每組做10-15個,做三組,組間休息30秒。
注意:上臂始終垂直於地面且儘量靠近耳側。
4,俯身三頭臂屈伸
俯身,兩腳前後開立成弓步,一手撐前腿膝蓋穩定身體,另一手持啞鈴,上臂緊貼體側。肱三頭肌用力向後上方伸臂至前臂與地面平行,使肱三頭肌極限收縮,稍停,再緩慢還原。每組做10個,做三組,組間休息30秒。
注意事項:
1.挺伸前臂時儘可能勿使上臂上下擺動。
2.臂部完全挺直後,還要把手腕往上抬,使三頭肌達到頂峰收縮
5,握力球訓練
單手握緊握力球,手臂發力將握力球握至極限,停頓一秒,恢復原狀。每組做20個,做三組,組間休息30秒。
好啦,以上就是手臂肌肉力量訓練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每天運動30分,樂享健康老年生活!
覺得文章不錯的,點點關注吧!
我會定期給大家推送關於科學運動,保健養生的內容。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