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資訊】成人ITP的診斷與治療指南(二)(2020年版

2020-12-22 騰訊網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第二部分 妊娠合併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一、概述

妊娠合併ITP的年發病率約為8/10萬,病情複雜多變,疾病通常隨妊娠進展而加重。回顧性研究顯示多數妊娠合併ITP患者沒有出血症狀,而有出血症狀的孕婦中,90%表現為輕中度皮膚或黏膜出血。妊娠合併ITP診斷步驟與非妊娠患者類似,同時須鑑別妊娠相關血小板減少症(妊娠期血小板減少症、子癇前期等)。當血小板減少孕婦有可疑ITP病史或血小板計數9/L時,應進一步排查妊娠合併ITP的可能(C級推薦)。

二、診斷及鑑別診斷

妊娠合併ITP同樣是排除性診斷。除詳細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外,應進行的實驗室檢查包括:外周血全血細胞及網織紅細胞計數、凝血檢查、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抗核抗體譜、抗磷脂抗體、HBV/HCV/HIV抗體、IgA/IgG/IgM水平和外周血塗片鏡檢(C級推薦)。如不伴有血細胞形態異常,原則上不推薦骨髓檢查(C級推薦)。

診斷妊娠合併ITP時,需要鑑別的疾病包括:妊娠期血小板減少症、子癇前期、HELLP症候群、繼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感染相關血小板減少症(HCV、HIV、巨細胞病毒)、藥物相關血小板減少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候群(TTP/HUS)、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再生障礙性貧血、營養缺乏症等。

三、治療原則及方案

妊娠合併ITP的治療目的是降低妊娠期出血及與血小板減少相關的區域麻醉和分娩出血併發症風險。除分娩期外,妊娠合併ITP的治療指證與非妊娠患者一致。當患者血小板計數9/L且伴活動性出血或準備分娩時,應提升血小板計數至相對安全水平。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血小板安全水平:自然分娩≥50×109/L,剖宮產≥80×109/L。

(一)一線治療1.口服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20mg/d,起效3周後逐漸減量,以5~10mg/d劑量維持,有效率不足40%。用藥過程中注意監測患者血壓、血糖、血脂、精神狀態等。分娩後嚴密監測產婦血小板水平,並緩慢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以免對產婦精神狀態造成不利影響(Ⅳ級推薦)。

2.IVIg:

適用於糖皮質激素效果不佳、有嚴重不良反應或需緊急提高血小板水平的患者(B級推薦)。推薦1g/kg單次給藥或400mg·kg-1·d-1×3~5d。起效時間優於糖皮質激素,不能維持長期療效。

(二)二線治療

對於初始治療失敗的妊娠合併ITP患者,可採取的進一步治療措施包括:糖皮質激素聯合IVIg:對潑尼松或IVIg單藥治療無效及潑尼松維持治療中失去反應的患者,二者聯合可能有效(C級推薦)。或給予大劑量甲潑尼龍+IVIg治療(C級推薦)。rhTPO:對初始治療無效的晚期妊娠合併ITP患者,可考慮給予rhTPO(B級推薦,Ⅲ級證據)。

文章來源: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血栓與止血學組.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診斷與治療中國指南(2020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誌,2020,41(08):617-623.

你學會了嗎?關注我了解更多醫學科普小知識。

記得收藏轉發朋友圈,手有餘香。

點擊【在看】給小編加個雞腿!!!

嗯!真香!!!

小編又有了新的創作動力了呢!!!

相關焦點

  • 侯明教授:2020版中國ITP診療指南解析
    本次會議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侯明教授就「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診斷與治療中國指南2020版」的更新內容進行了解讀與分享。醫脈通將報告的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2019年底,美國血液學會發布了關於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的診治指南,同時國際工作組也發布了關於ITP診斷治療的更新版共識報告(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ICR),其中很多臨床試驗的結果都來自中國,在此背景下,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血栓與止血學組也發布了2020版中國ITP診療指南,侯明教授將指南更新的內容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 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
    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 [J] . 中華血液學雜誌,2016,37 (10): 837-845.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10.002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見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約佔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 30%,目前國際上有比較統一的診斷標準和不同研究組報導的系統治療方案,完全緩解(CR)率可達70%~90%,3~5年無病生存(DFS)率達30%~60%[1];美國癌症綜合網(NCCN
  •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國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年版)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國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年版) [J] . 中華血液學雜誌,2020,41 (05): 353-364.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0.05.001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惡性腫瘤,佔成人白血病的15%[1],全球年發病率為1.6/10萬~2/10萬[2]。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點搶先看!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11月26日下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發布儀式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期間舉行。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主任委員朱大龍教授對指南更新要點進行了解讀。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更新要點速覽
    11月26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20)上,《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重磅發布。相信這一新指南的發布,將對進一步規範我國糖尿病的預防、診療、管理等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將發布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將發布 2020-11-27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提煉乾貨搶先知!
    2020年11月26日,朱大龍教授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上解讀了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一共9大更新要點如下: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最新版發布,這8大重點值得關注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最新版發布,這8大重點值得關注一、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2%(WHO標準)根據2015-2017年進行的一項全國調查,根據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中國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1.2%,幾乎是1980年患病率0.67%的17倍.糖尿病的防控依然任重道遠
  • 時隔10年首次更新!成人先心病指南亮點,5點總結!|ESC 2020
    8月29日-9月1日,具有世界影響力的2020年歐洲心臟協會科學年會(ESC 2020)在線上召開。每年,ESC都會發布數個重磅指南,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發布的指南包括了成人先心病管理指南。本次指南,距離上次版本足足有10年之久(2010年)。
  • 《中國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治指南》(2020)在京發布
    9月27日,由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小兒學組聯合主辦的《中國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發布會暨精粹解讀會在京召開。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魏均民在開幕式上說,指南出臺後還需要讓廣大醫務工作者正確理解和應用指南,廣大公眾正確認識OSA危害和防治方法。《中國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發布會也是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舉辦的首個臨床實踐指南發布會,希望通過媒體宣傳報導,共同提高社會公眾對兒童OSA的正確認識。
  • 《2020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外科圍術期管理策略
    (先心病)作為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其診斷和管理是現代醫學中一個成功的案例。繼《201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發布 10 年後,2020 年 8 月《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正式發布,新版指南對於疾病的分類分層、綜合幹預方式以及幹預時機進行了更新,並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幹預標準和方式。對於成人未修復或需要再次修復的先心病,手術幹預指徵和方式以及圍術期管理對預後有巨大影響。
  •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設臨沂、濟南兩個校區。現有全日制普通專科在校生19740人,教職工1031人,建有臨床醫學、護理、藥學、醫學技術、健康管理與促進5大類專業群,現有專業23個。
  • 2020年V1版NCCN指南胃癌指南發布,更新要點一覽!
    近日,2020年V1版胃癌NCCN指南進行了更新,對比2019年 V4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內容呢?一起來看下吧! GAST-3——療效評估和進一步處理 醫學上合適患者初步治療後的反應評估:增加臨床指定的
  • 抗擊新冠肺炎,營養支持治療刻不容緩!
    作者 |劉嬌 陳德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重症醫學科 2019年12月以來,一種由冠狀病毒家族成員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首先在武漢地區爆發,發展迅速,席捲全球。截至目前,我國境內外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萬例。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1月12日將該病毒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基層診療指南: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
    (二)流行病學成人CAP在全球各年齡組都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肺炎支原體和肺炎鏈球菌是我國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其他常見病原體包括流感嗜血桿菌、肺炎衣原體、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我國成人CAP患者病毒感染中流感病毒佔首位。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藥物、口服青黴素和二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高,但對注射用青黴素和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較低。支原體對紅黴素、阿奇黴素的耐藥率高。二、病因學CAP是病原體入侵肺實質並在肺實質中過度生長,超出宿主的防禦能力導致肺泡腔內出現滲出物。
  • 遇到房顫不要慌,《2020 ESC房顫診斷和管理指南》告訴你這麼做
    因此AF患者與醫生都應當對AF有更全面的認識,以選擇高效的治療方案。2020年8月29日,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發表了最新版《2020 ESC 心房顫動診斷和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新指南」)。相較《2016 ESC 心房顫動管理指南》(以下簡稱「舊指南」),2020版指南在AF診斷、篩查、治療、術後管理等多方面都新增了不少建議,內容更詳盡完善。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兒童和成人有何不同?來看這篇全面解讀
    自 2019 年 12 月中旬湖北省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報告,並被確定為 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 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已發布至第六版,《兒童 2019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與防治建議》也已經更新到第二版[1]。
  • 從指南更新,看生物製劑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治療地位
    根據2020版SLE診療指南建議:經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復發的SLE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多系統損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診斷和治療均存在一定的複雜性。
  • 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如何用藥,最新基層指南為您答疑解惑!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標準 (1)社區發病。 (二)鑑別診斷 應排除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結核、肺部腫瘤、非感染性肺間質性疾病、肺水腫、肺 不張、肺血栓栓塞症、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症及肺血管炎等其他肺部疾病。
  • 危重病相關皮質醇不足管理指南
    診斷與處理指南作了更新。原理:2008年指南表明,CIRCI的診斷最好是在靜推二十四肽促皮質素(250 µg)後的△總皮質醇水平<9µg/dl或隨機總皮質醇<10μg/ dl 時。然而,迄今為止,臨床醫生在其常規實踐中尚未採用上述診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