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汽車市場免不了一場惡戰,汽車廠商以謀求產出不錯的車而立足於市場。「秋民山戰神」五菱宏光,在市場力壓群雄。「山區道路利器」馬自達CX-5,其忠實粉絲遍布男女老少。在眾多廠商的鼎力爭奪下,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在與時俱進,好不客氣地說,一款汽車必須清楚自身定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正如寶馬5系。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駕駛者,接下來讓他們為我們詳細講解用車體驗。
車主一:買寶馬5系的都是什麼級別?車主直白地談了用車感受
外觀看著比較大氣,適合年輕人商務人士。顏值整體特別滿意,整車修長,比較有陽剛之氣。還行吧,屁股那燈醜了點,湊合接受。還有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19寸大輪子,前後寬度還不一樣。這一代五系內飾比以前好多了。自我感覺還行,就是空調虛擬按鈕不舒服,開車的時候不方便調節。啞光木紋挺漂亮,手觸摸不會留下手印,比亮光的要省心。味道很大,裝飾板嘎吱嘎吱響,30萬的英菲都不如。
一家三口空間那是綽綽有餘,等有二胎了,空間也沒有壓力。第二排更不用說,畢竟加長了。儲物能力不錯,對我夠用。車尾箱比較小了,可能是5系重新優化了後懸架,所以後備箱還不如我爸得大眾帕薩特大。它現在的細節處理是越來越舒適。高速轉眼,傾斜很小,甚至還可以在拐彎中加速。開三檔噪音略大,一檔足以。首排沒後排舒服,整體還是不錯的。
動力沒地說,同檔次甩他們兩條街。整體上來說,這代全新B48引擎給了駕駛人足夠的信心。個s檔,開起來是動力強,頂著你走。低速下有頓挫感,速度起來還是不錯。沒出磨合期現在910個。感覺可以吧,畢竟是四輪驅動的。
綜上:我覺得,寶馬5系能在萬千好車中脫穎而出,外觀是大愛看了都說像7。525的內飾確實看不出什麼檔次,好歹也是40w級別的車了,看看CT6。車內空間大,非常舒服。犧牲了舒適性,對操控也沒多大幫助。和奧迪A5比較,寶馬5系更好,可知寶馬5系在同級別車中有不錯的性價比。
車主二:開過奧迪A5,又開寶馬5系,對比檔次,車主:想說十個字
先來看奧迪A5的外觀,一看是豪華車,外觀特別的大氣。第一次接觸大陸這款車,就被它這種的經典美式豪華設計感所感染。但是現在奧迪保時捷新車也搞一體燈了,不知道是不是抄襲林肯了。林肯大陸一體式尾部車燈和矩陣大燈,時髦特殊,內功到位,辨別度高。
再看寶馬5系,外表材料對到起這個價位。線條流暢優美迷人,又帶有一些張力。勺子燈很有特徵,漂亮。車漆的確比日系車厚許多,也結實許多,亮許多。
進入奧迪A5車內,內飾整體不錯,細節做得也很到位。AppleCarPlay用著有點卡,很少使用。轉動方向盤的時候,駕駛艙地板下有輕微震動。使得一直有異響,把膜撕乾淨後,完美解決雜音問題。空間,那肯定是沒話說的。車外型大氣,內部乘坐空間也是很寬敞,任一座位不有伸展不開什麼的。置物空間這塊還是適合這個等級該有的空間。下面是後尾箱,後備箱淨長大概110,淨高大概40。
再看寶馬5系,很喜歡寶馬內飾的設計,覺得不比奔馳差。無線carplay,無線充電,一定要選娛樂包,曼卡頓全套不是蓋的。華晨產沒有菱形鋁內飾可選,顯得油膩。香味散發的很快,好評。全家出遊,空間已然足夠。個人感覺最後排是最舒服的,努力掙錢,以後只坐最後排。第一排儲物格很豐富,但是放手機的地方手機一滑進去,不太容易夠到。行李箱進深很大,規整度一般,小東西放進去了不太好拿,沒有夾層比較遺憾。
先開奧迪A5,這車輛的確不是專門在駕駛感受方面花心思的車輛,而且這車本來比較重。車子的方向盤挺靈活的,比較適合力氣較小的女司機駕駛感受。風雨同舟兩年,對它的了解,更像是老友,它5米多的車體。觸感跑高速也不是輕飄飄的,和車子本身一樣,開上去相當有質感。大陸的舒適不只是顯露在用料上。開始駕駛感受裡面也說了這種情況,電子阻尼懸掛會根據模式進行調節。可以去到奔馳E空氣懸掛的水準,而且不用擔心壞。最後排坐墊也夠長,能夠有效支持大腿。
再開寶馬5系,其實個人一直也不太懂具體駕駛體驗是指的什麼。轉彎精準,沒有虛位不僅駕駛感受精準到位。低速過減速帶感覺過濾的不錯,比我的老大眾邁騰穩多了。剎車和以前大眾速騰腳感差不多,稍微靈敏點。然後全票通過買530L,論舒適,寶馬家族裡除了7系大哥,也就是5系了吧。過減速帶,很乾脆,不忽扇,利落,不震。值得說的是隔音方面,出乎意料的安靜。座位像坐沙發一樣,很舒適。
總之,我更喜歡寶馬5系,原因有二,也非常喜歡它的外觀,對於5米多長的車來說開起來真的已經很不錯了,掉頭半徑也不錯,對比兩車之後,我想說只有十個字: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那麼,各位有什麼見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