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補,一碗熱熱的藥膳粥

2020-12-26 騰訊網

冬至剛過完,是不是發現天氣越來越冷了。古人會在飲食中加入一些大補之物來補充營養,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介紹一下藥膳的療效吧。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藥膳。

藥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簡言之,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接著就來介紹三種補品做成的藥膳吧,分別是人參粥,阿膠粥,燕窩粥。

1|人參粥

人參粥的主料為人參,大米熬製而成,加糖宜早晚空腹服食。有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效。

人參入藥,始載於《本經》,並被列為「上品」藥材,《本草綱目》言其為「金井玉闌」、「人浸」、「神草」。人參是比較珍貴的補氣藥,中醫認為,人參性味甘、微苦、溫,入脾、肺經,有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

人參甘溫,為大補元氣之要藥,因而有搶救虛脫之功,用於氣虛欲脫之症。《本經》言其「主補五臟,明目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藥性論》言其「主五臟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本草綱目》言其「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痰瘧,滑洩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痺,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除《本草納目》外,歷代醫家以人參同大米煮粥治療虛損性疾病的粥療方甚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參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調節人體膽固醇代謝,抑制高膽固醇血症產生。

並能增強心臟收縮力,興奮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刺激造血器官等。大米,有補中益氣之功,《名醫別錄》言其「主益氣,止煩,止洩」。兩者煮粥服食,不僅起協同作用,而且還有助於人參在胃腸的消化吸收。

製作人參粥的方法步驟:將人參擇淨,切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時,水煎取汁,共煎兩次,二液合併,分為兩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次,早晚各服1次。或將人參研為細末,待熟時調入粥中服食。

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肺氣虛之症及大病久病後期氣血不足,又可用於元氣暴脫之急症,是補虛急救之良藥。對中、老年人,久病體虛,氣、陰不足者長期服用,可長氣養血,添精助神,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注意事項

1.宜早晚空腹服食,在服食期間,最好不食用蘿蔔、茶葉。

2.脾胃溼熱者不宜服用。

2|燕窩粥

燕窩粥是一道做法較為簡單的粥品。材料通常有大米、燕窩、冰糖等。

將燕窩放涼水(純淨水)中浸泡直至完全泡開,撕成條片狀守幾次水,入粳米,加3碗水,旺火燒開,改文火慢熬約1小時左右,入冰糖熔化後即可服食。

燕窩粥的做法:燕窩用溫水浸潤,揀去雜質、絨毛,用清水洗淨。燕窩一齊放人清水鍋內,武火煮滾後,改文火提成粥,調成甜粥或鹹粥均可。

燉法

烹調燕窩的方法,最好是文火隔水燉,不過事前的準備也很重要。

要把燕窩洗乾淨,主要就是浸洗。剛開始浸泡1-2小時的水是要倒掉的,期間要清理其中的燕毛等雜物;然後用清水再浸泡1-2小時,這個時候浸泡的水量要控制,一般到燕窩表面過一點已經足夠。最後,連浸泡之水一起用文火隔水燉,保留燕窩的原汁原味以及營養。

急用燕窩的時候,也可以用溫水進行浸洗,可以在30-40分鐘內取用,不過這個速成的方法並不適合血燕。

清燉的時間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取決於燕窩本身的品質,要看燕窩的厚

薄、乾濕度而定,一般是6-8小時即可,如果是血燕的話,則要花上雙倍的時間;二是取決於人的體質,為了方便吸收,體質較弱者,例如老人、病人,燉燕窩的時間要多於常規1小時,即7-9小時。

當成品軟滑而有彈性、晶瑩透亮、夾起來軟而不斷的時候為最佳。

營養價值:

燕窩主要含的是水溶性蛋白質,以及甘氨酸等胺基酸。胺基酸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能促進細胞組織的生長和再生,因此燕窩較適合燒傷病人或放化療後的病人在康復期食用,幫助損傷細胞的修復、重建。燕窩還含有膠原蛋白、礦物質,因此也被用在各種美容化妝品中。.

燕窩中含有50%的蛋白質,30%的碳水化合物,5%的鐵,3%的其他礦物質,以及1.4%的纖維素。燕窩的蛋白質主要是上皮細胞分泌的黏蛋白(換句話也就是口水),其中它只含有1種必需胺基酸(賴氨酸),3種條件性(某些人群缺乏的)必需胺基酸。

而人體需要8種必需胺基酸,13種條件性必需胺基酸,因此,燕窩的蛋白質營養價值極低,這一點已為動物試驗證實。

給小白鼠飼餵燕窩加上另外一種成分單一的食物,會產生蛋白性營養不良。也就是說,燕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在數量,而不在質量上。但通常人們「偶爾為之」的食用量在數量上來說微不足道,因此,燕窩在蛋白質方面的營養價值,還遠遠不如各種肉類、大豆等高蛋白食品。

3阿膠粥

粥,俗稱稀飯,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傳說遠古時期的黃帝,發明了「烹谷為粥」。粥是我國勞動人民一種獨特的傳統飲食,具有較好的營養作用,將食粥推崇為強身長壽的好方法。

阿膠藥粥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阿膠為主,配合其他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再加入適當的調料,同煮而成,經濟簡便,安全有效,適於長期服用,便於充分吸收,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故深受醫家推崇,廣為民間採用。

阿膠,又名驢皮膠、阿膠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古時以產於東阿(今山東東阿鎮)而得名。

中醫認為,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之功。本品止血作用較佳,有加速血液中血紅蛋白生成的作用,為治血虛要藥,常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並有顯著的止血作用,選用於多種出血症。

《本經》言其「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本草綱目》言其「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

同大米煮粥服食,能增強阿膠補肺之力,是一切血虛,出血及虛勞咳嗽的食療良方,也正如《湯液本草》所言:「阿膠益肺氣,肺虛極損,咳嗽唾膿血,非阿膠不補」。

注意事項

1.阿膠性滋膩,不宜連續服食,以免出現胸滿氣悶的感覺。

2.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及出血症而內有淤滯者,不宜選用。

本期的藥膳小課堂就到這裡啦,如果想要給補充營養的話,不妨試試以上說的粥品哦。

省點,使人們花對每一分錢!

相關焦點

  • 照顧好自己,從一碗熱粥開始
    才剛跨完年的我們,在本周迎來了小寒節氣,進入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段,還一度上了好幾次的微博熱搜。(圖片源自網絡)在古時候,人們在面對寒冷的天氣時,南北方各地就會開始在廚房裡忙活起來了,用不同的食材做出一碗暖暖的粥,以此來抵禦天氣的寒冷。那時的生產全靠人力不比現在,人們對於糧食非常珍惜,每一粒米都珍貴無比。
  • 冬季五款燕窩粥食譜
    飲粥養胃以期益壽,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碗,可促進新陳代謝,使脾胃機能順暢,所益非細。
  • 冬天,用一碗熱粥,照顧好自己
    今天,食帖君就和你說說煮好白粥、肉粥、蔬菜粥、粗糧粥、海鮮粥的、燕麥粥的秘訣。\ 熬好一碗白粥 /煮好白粥是煮好其他粥的前提,白粥雖然看似簡單,但是稍微掌握不好就會變成稀飯。以下這些小技巧是煮一碗綿粥的秘訣:1.
  • 何不來一碗熱粥……
    粥之陰陽前幾天,因為臘八節,舉國上下的人民估計都喝到了熱騰騰的粥,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粥可謂是老少鹹宜,四季皆可,粥甚至也是唯一 一個沒有南北飲食差異的食物。早上適宜喝粥,晚上也適宜喝粥,小孩適宜喝粥,老人也適宜喝粥,男人適宜喝粥,女人也適宜喝粥,病人適宜喝粥,常人也適宜喝粥,那麼粥之所以成為如此的「網紅」,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呢?粥之所以如此有價值,即在於它無時無刻不被人需要,而從中醫健康的角度來看,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和」!陰陽和,氣血和,脾胃和,心腎和,試問哪一個人不需要和呢?
  • 冬令進補,從一碗藥膳說起
    《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意即冬季天寒地凍,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人體需要進補一些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貯存於體內
  • 臘八節的一碗熱粥配這些故事剛剛好
    那一碗承載著尊崇、悲憫、善意、真誠的乳糜,演變為了現在家家戶戶的臘八粥。無論是關於朱元璋在獄中受苦,偶然於老鼠洞中發現五穀雜糧熬粥的故事;還是百姓為了紀念嶽飛的「千家粥」;抑或是悼念修建長城的勞苦百姓的傳說。在不同的版本中,無一例外,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都象徵著施惠與分享。
  • 一天的小美好,從清晨的一碗熱粥開始,鹹蛋黃皮蛋瘦肉粥,超溫暖
    一天的小美好,從清晨的一碗熱粥開始,鹹蛋黃皮蛋瘦肉粥,超溫暖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上都是一天中比較重要的時刻,早上睡到自然醒就會感覺到非常的幸福,這一天都會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心情,但是由於現在社會的這大環境,好像很少能有年輕人睡到自然醒,不能睡到自然醒那是生活所迫,但在忙碌的生活中
  • 一碗熱粥,答應我照顧好自己好嗎?
    其實學不會做菜也沒有關係,懂得熬幾個簡單的粥,也能好好地照顧自己。今天推薦幾個簡單的粥吧,有甜的也有鹹的,早餐推薦喝甜的,晚餐可以考慮煮鹹的。冬天的時候,一碗暖暖的香菇雞肉粥,整個人都會變得很慵懶,喝下這暖暖的一碗粥,春天也不遠了吧。
  • 冬季手腳冰涼,不如來試試這四款滋補藥膳湯吧~
    在冬季,人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暢的情況。古人說,藥補不如食補,食物滋補往往是最健康也是最有效的。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款冬日養生湯,為冬日的嚴寒帶來些許的溫暖。冬天往往伴隨著乾燥,蓮藕具有養陰潤燥、清心安神的功效,和排骨一起燉湯,既能消減排骨的油膩,還能增加湯汁綿軟的口感,可謂是冬季滋補佳品。
  • 初冬暖身熱粥推薦,豬肝+瘦肉的完美組合
    初冬的南方有點涼,又算不上多冷,這個時候最想喝粥了,熱熱一碗粥下去,不膩又正好填飽肚子。小熊最喜歡喝的就是豬肝瘦肉粥了,剛好今天熬的粥還不錯,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做。把粥盛入碗中,撒上胡椒粉、蔥花,一碗香濃美味的豬肝瘦肉粥完成!
  • 冬季喝5款減肥粥讓你快速瘦
    到了冬季是養膘的最佳時期,為了能夠提高抵禦寒冷的能力,所以有一部分的人群喜歡吃高油膩以及熱性的食物,不妨多喝一些粥類,不僅僅能夠提高身體體溫,同時也可以消除脂肪
  • 冬季該如何養生?堅持3個飲食原則,肯定讓你健康過冬!
    冬季,是個養生的好季節,也是個進補的好時節!3個飲食原則,堅持了就是健康! 現在已經進入冬季了,但是南方的天氣像是季節交替階段,白天熱晚上涼,因為很多人的身體無法適應熱冷交替的環境,誘發呼吸道疾病。如果想要預防疾病,建議做好養生措施。其中,飲食養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建議冬初要堅持著3個飲食原則。
  • 藥膳之粥療
    如:茯苓粥清上實下,對上焦有熱,脾虛患者最宜;紅苓粥治煩熱,益膽氣,治療失眠症;杏仁粥治老年人咳嗽、哮喘;松子仁粥潤心肺,清大腸;蕙仁粥利尿去溼,清肺熱,補脾胃。菊花粥治高血壓、冠心病;枸杞粥治老年糖尿病;人參粥治性功能減退;芡實粥治遺精。   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千金翼方》、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輯錄了大量藥粥驗方。
  • 御廚——古人常用藥膳粥
    天冷了,人們喜歡吃暖暖的粥,古人也是,宮廷裡的人們也不例外,吃有功效的粥,讓身體強壯起來。
  • 藥膳、食療能強身健體亦能防病治病
    我國的藥膳源遠流長。早在商代,民間就喜歡食用藥膳。相傳商湯的妻子在陪嫁時帶來一個奴隸,名叫伊尹,非常聰明,熟悉藥性,善於烹調,他常將藥物與食物巧妙配合,製成美味膳食,供商湯享用。他升任宰相後,還與商湯討論烹調技術,並在《湯液經》中記載了怎樣烹調藥膳療疾。這些傳說當然未必完全可信,但藥膳在我國起源很早卻是毫無疑問的。
  • 【冬季進補】 帶爸媽吃頓好飯,臺灣③大養生火鍋任你選.現推出四人歡聚特惠套餐.還有人人網熱搜的法式金磚.
    藥補不如食補,在這樣寒冷的季節就應該吃!吃!吃!臺灣人喜好進補,在剛入冬就會開始進補,讓整個冬季都不怕受寒。而臺灣人進補的方式就是『湯』。寒風乍起的夜晚,一碗油星閃爍的麻油雞端到你面前,吃完雞肉,再喝一口滾燙的麻油湯,全身熱乎乎的。
  • 藥膳食療 老年人藥膳1
    藥膳粥食薤白粥【配方】粳米l00克,鮮薤白50克,蔥白、精鹽各適量。
  • 家庭藥膳早餐秘方,給你強壯的身體
    從中醫角度來講,虛性體質分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4種,先分辨出自己屬於哪一種,才能選對適合的食補方式。一氣虛體質特徵:疲倦乏力,氣短懶言,容易出汗或感冒,頭昏沒有精神,脈象細弱無力。調養:黃耆、西洋參、茯苓、黨參等。
  • 【每日一粥】冬季大補粥
    每當下班回家 ,渾身凍了個透,回到家裡,如果能喝上一碗熱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怕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吧? 喝粥不但可以驅寒,讓你整個身心溫暖,而且冬季喝粥可是養生法寶。小粥這幾天生病了,所以沒有及時的為大家推薦美味的粥品,還望親們見諒哦~
  • 冬季養生注意這八件事
    冬季養生宜適當活動筋骨,堅持室外鍛鍊,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機體抗寒能力。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以微微出汗為度,不宜大汗。大汗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老年人冬季洗澡過頻,也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水熱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