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剛過完,是不是發現天氣越來越冷了。古人會在飲食中加入一些大補之物來補充營養,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介紹一下藥膳的療效吧。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藥膳。
藥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簡言之,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接著就來介紹三種補品做成的藥膳吧,分別是人參粥,阿膠粥,燕窩粥。
1|人參粥
人參粥的主料為人參,大米熬製而成,加糖宜早晚空腹服食。有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效。
人參入藥,始載於《本經》,並被列為「上品」藥材,《本草綱目》言其為「金井玉闌」、「人浸」、「神草」。人參是比較珍貴的補氣藥,中醫認為,人參性味甘、微苦、溫,入脾、肺經,有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
人參甘溫,為大補元氣之要藥,因而有搶救虛脫之功,用於氣虛欲脫之症。《本經》言其「主補五臟,明目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藥性論》言其「主五臟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本草綱目》言其「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痰瘧,滑洩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痺,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除《本草納目》外,歷代醫家以人參同大米煮粥治療虛損性疾病的粥療方甚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參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調節人體膽固醇代謝,抑制高膽固醇血症產生。
並能增強心臟收縮力,興奮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刺激造血器官等。大米,有補中益氣之功,《名醫別錄》言其「主益氣,止煩,止洩」。兩者煮粥服食,不僅起協同作用,而且還有助於人參在胃腸的消化吸收。
製作人參粥的方法步驟:將人參擇淨,切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時,水煎取汁,共煎兩次,二液合併,分為兩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次,早晚各服1次。或將人參研為細末,待熟時調入粥中服食。
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肺氣虛之症及大病久病後期氣血不足,又可用於元氣暴脫之急症,是補虛急救之良藥。對中、老年人,久病體虛,氣、陰不足者長期服用,可長氣養血,添精助神,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注意事項
1.宜早晚空腹服食,在服食期間,最好不食用蘿蔔、茶葉。
2.脾胃溼熱者不宜服用。
2|燕窩粥
燕窩粥是一道做法較為簡單的粥品。材料通常有大米、燕窩、冰糖等。
將燕窩放涼水(純淨水)中浸泡直至完全泡開,撕成條片狀守幾次水,入粳米,加3碗水,旺火燒開,改文火慢熬約1小時左右,入冰糖熔化後即可服食。
燕窩粥的做法:燕窩用溫水浸潤,揀去雜質、絨毛,用清水洗淨。燕窩一齊放人清水鍋內,武火煮滾後,改文火提成粥,調成甜粥或鹹粥均可。
燉法
烹調燕窩的方法,最好是文火隔水燉,不過事前的準備也很重要。
要把燕窩洗乾淨,主要就是浸洗。剛開始浸泡1-2小時的水是要倒掉的,期間要清理其中的燕毛等雜物;然後用清水再浸泡1-2小時,這個時候浸泡的水量要控制,一般到燕窩表面過一點已經足夠。最後,連浸泡之水一起用文火隔水燉,保留燕窩的原汁原味以及營養。
急用燕窩的時候,也可以用溫水進行浸洗,可以在30-40分鐘內取用,不過這個速成的方法並不適合血燕。
清燉的時間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取決於燕窩本身的品質,要看燕窩的厚
薄、乾濕度而定,一般是6-8小時即可,如果是血燕的話,則要花上雙倍的時間;二是取決於人的體質,為了方便吸收,體質較弱者,例如老人、病人,燉燕窩的時間要多於常規1小時,即7-9小時。
當成品軟滑而有彈性、晶瑩透亮、夾起來軟而不斷的時候為最佳。
營養價值:
燕窩主要含的是水溶性蛋白質,以及甘氨酸等胺基酸。胺基酸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能促進細胞組織的生長和再生,因此燕窩較適合燒傷病人或放化療後的病人在康復期食用,幫助損傷細胞的修復、重建。燕窩還含有膠原蛋白、礦物質,因此也被用在各種美容化妝品中。.
燕窩中含有50%的蛋白質,30%的碳水化合物,5%的鐵,3%的其他礦物質,以及1.4%的纖維素。燕窩的蛋白質主要是上皮細胞分泌的黏蛋白(換句話也就是口水),其中它只含有1種必需胺基酸(賴氨酸),3種條件性(某些人群缺乏的)必需胺基酸。
而人體需要8種必需胺基酸,13種條件性必需胺基酸,因此,燕窩的蛋白質營養價值極低,這一點已為動物試驗證實。
給小白鼠飼餵燕窩加上另外一種成分單一的食物,會產生蛋白性營養不良。也就是說,燕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在數量,而不在質量上。但通常人們「偶爾為之」的食用量在數量上來說微不足道,因此,燕窩在蛋白質方面的營養價值,還遠遠不如各種肉類、大豆等高蛋白食品。
3阿膠粥
粥,俗稱稀飯,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傳說遠古時期的黃帝,發明了「烹谷為粥」。粥是我國勞動人民一種獨特的傳統飲食,具有較好的營養作用,將食粥推崇為強身長壽的好方法。
阿膠藥粥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阿膠為主,配合其他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再加入適當的調料,同煮而成,經濟簡便,安全有效,適於長期服用,便於充分吸收,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故深受醫家推崇,廣為民間採用。
阿膠,又名驢皮膠、阿膠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古時以產於東阿(今山東東阿鎮)而得名。
中醫認為,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之功。本品止血作用較佳,有加速血液中血紅蛋白生成的作用,為治血虛要藥,常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並有顯著的止血作用,選用於多種出血症。
《本經》言其「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本草綱目》言其「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
同大米煮粥服食,能增強阿膠補肺之力,是一切血虛,出血及虛勞咳嗽的食療良方,也正如《湯液本草》所言:「阿膠益肺氣,肺虛極損,咳嗽唾膿血,非阿膠不補」。
注意事項
1.阿膠性滋膩,不宜連續服食,以免出現胸滿氣悶的感覺。
2.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及出血症而內有淤滯者,不宜選用。
本期的藥膳小課堂就到這裡啦,如果想要給補充營養的話,不妨試試以上說的粥品哦。
省點,使人們花對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