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廚——古人常用藥膳粥

2021-02-06 藥膳與營養

天冷了,人們喜歡吃暖暖的粥,古人也是,宮廷裡的人們也不例外,吃有功效的粥,讓身體強壯起來。

麻子粥

【注釋】:

治中風,五藏風熱,語音蹇澀,大腸滯澀。

冬麻子二兩,炒,去皮,研;白粟米三合;薄荷葉一兩;荊芥穗一兩。

右件,水三升,煮薄荷、荊芥,去渣,取汁,入麻子仁同煮粥,空腹食之。

【注釋】:

東麻子:火麻仁。

【譯文】:

治療中風,五臟風熱,言語困難說話不利落,手足不能隨意韻達,大腸滯澀。

冬麻子二兩,放入鍋中炒一下,去掉外皮,研成細末;白慄米三合;薄荷葉一兩;荊芥穗一兩。

以上原料,先將薄荷葉、荊芥穗與三升水一同一同下鍋熬成湯汁,將渣滓過濾掉,取濾汁中下入研細的麻子仁、白粟米一同熬成粥。空腹食用。

      湯粥

【古文】:

補脾胃,益腎氣。

羊肉一腳子,卸成事件。

右件,熬成湯,濾淨,次下梁米三升,作粥熟,下米、蔥、鹽,或下圓米、渴米、折米皆可。

【注釋】:

梁米:為禾本植物粟的一種梁的種仁,一般指黃粱米,即為現代說的小米。

圓米:把質量上等的大米經粗搗後,取其中顆粒圓淨者即為「圓米」,也成為渴米。

折米:又稱為「浙米」,是把小米舂搗後,取其中顆粒圓淨者。

【譯文】:

湯粥補脾胃,補益人的腎氣。

羊肉一腳子,卸割成零塊。

以上原料,下鍋加水熬成湯,將湯過濾乾淨,然後在濾淨的湯中下入三升,已經淘洗乾淨的梁米,熬粥,待粥熬好後,再下入適量的蔥花,食鹽調和好味道,湯粥就算做好了。也可以在湯中下入圓米,渴米,折米熬成湯粥。


《中醫藥膳食療》這本著作:

1.重點將藥食同源藥物和保健品類藥物在書中重點羅列出來,並記載了藥食同源藥物的常用藥膳,藥食同源藥物在書中用*號標出。

2.按照執業藥師的標準將臨床常見病羅列出來,並對每種常見病進行辨證施膳,體現了施膳的常見性和實用性。

3.本書書後附有藥食同源藥物的彩圖。

團隊幾年的辛苦奮鬥,首次將101種藥食同源藥物進行整理並加上常用藥膳,希望能為大家合理施膳提供參考,為大健康發展盡一份力。這本書也是首次將藥食同源進行整理,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見到這樣的書籍。

商務合作或諮詢其他事宜請聯繫:

  13560051131

相關焦點

  • 御廚——古人的粥
    粥品,很多地方有不同的吃法,有喜食無味或甜味的,有偏愛鹹味的,粥裡可以添加很多不同食材,有意無意中就達到了食補的效果,其妙不可言。
  • 御廚——看御廚怎麼做鯽魚羹
    其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是特別補品,做粥、做湯、做菜,做羹,快看御廚怎麼做鯽魚羹。《中醫藥膳食療》這本著作:1.重點將藥食同源藥物和保健品類藥物在書中重點羅列出來,並記載了藥食同源藥物的常用藥膳,藥食同源藥物在書中用*號標出。
  • 冬季食補,一碗熱熱的藥膳粥
    古人會在飲食中加入一些大補之物來補充營養,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介紹一下藥膳的療效吧。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藥膳。 藥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 貢膳廷藥膳——源自御膳房,傳承中醫藥膳經典
    藥膳——是中華民族中醫文化的重要瑰寶,也是古人用來調養身心的進補佳品。中華藥膳歷史悠久、類目眾多、療效甚廣,「藥食同源」「寓醫於食」的道理是藥膳的精髓所在。清乾隆時期,擔任御膳房尚膳正一職的御廚李孝堂,為貢膳廷的初創人。相傳,公元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起鑾出京,開始第二次南巡。二月二十日,到達蘇州時,隨行的眾多大臣由於舟車勞頓、水土不服,相繼出現脾胃不適、頭暈盜汗等病症。
  • 御廚——古人妙用牛羊肉
    《中醫藥膳食療》這本著作:1.重點將藥食同源藥物和保健品類藥物在書中重點羅列出來,並記載了藥食同源藥物的常用藥膳,藥食同源藥物在書中用*號標出。團隊幾年的辛苦奮鬥,首次將101種藥食同源藥物進行整理並加上常用藥膳,希望能為大家合理施膳提供參考,為大健康發展盡一份力。這本書也是首次將藥食同源進行整理,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見到這樣的書籍。
  • 養生:常用飲食——常用藥膳中藥材(上)
    黃芪粥:黃芪煮濃汁去渣,入米煮粥食。用於表虛自汗,痘疹不起,癰疽內潰,不能成漿,及一切虛陽下陷,子腸不收,脫肛等症。2. 黃芪大棗湯:黃芪15克,大棗5枚煮湯食。用於體虛易患感冒,及一切氣血虛弱之證。3. 黃芪鯉魚湯:黃芪30克,入紗布袋,與鯉魚煮湯。用於氣虛水腫,小便不利等。【使用注意】常用量為10~30克。
  • 5種常用的烏髮中藥、配方和藥膳食療方
    現將5種常用的烏髮中藥、配方和藥膳食療方總結如下:1.何首烏何首烏有烏髮生發,悅顏色的功效。所含卵磷脂易被與人皮膚和毛髮吸收並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細胞代謝和營養,促使頭髮黑素的生成;二苯乙烯苷則通過促進酪氨酸酶基因的表達,增強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促進黑素的生成,具有烏髮作用。
  • 粥:自古以來深受寵愛的主食
    粥,自四千年前便以主食的身份深受中華民族的寵愛,在朝代更替,歷史跌宕中,它跟隨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口味的轉變而不斷演變,從簡單的米糧粥,到奢侈豪華的各式香粥,從裹腹之用的粥水到治病調理的藥膳,一路如影隨形,相濡以沫。
  • 古人熬粥用啥米?誰說古人喝粥只配鹹菜?
    沒錯,傳統烹飪方式的確以蒸煮為主,而粥是這方面的代表。但要是說傳統的喝粥方式就是「白粥配鹹菜」,那您真的需要重新了解一下傳統。粥的主料是米,古人熬粥用啥米?從清代黃雲鵠《粥譜》收錄的247首粥方看,「穀類」粥有54種之多,既有粳、秈、糯、粟、秫、稷、粱(青、白、高)、黍、稗子、薏、苽、玉蜀黍(玉米)、沙穀米(珍珠米)等米類,也有大麥、小麥、莜麥、燕麥、蕎麥、苦蕎等麥類粒食,真是蔚為大觀,所謂「九穀六米」(《周禮·地官·舍人》)皆可煮粥。
  • 藥膳之粥療
    從1988年起,日本市面上還出現了真空包裝的粥,小量日趨激增,目前粥類已有白粥、酸梅粥等10多種,為了滿足大食量男士的需要,他們還推出了增量包裝粥。   食粥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禮記·檀弓》上就載有關於粥的記載。《穀梁傳》記載昭公19年,(太子)「止器泣、飲幹粥」。宋代詩人陸遊留下一首《食粥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不語長年在目前。
  • 藥膳食療 老年人藥膳1
    藥膳粥食薤白粥【配方】粳米l00克,鮮薤白50克,蔥白、精鹽各適量。
  • 藥膳、食療能強身健體亦能防病治病
    我國的藥膳源遠流長。早在商代,民間就喜歡食用藥膳。相傳商湯的妻子在陪嫁時帶來一個奴隸,名叫伊尹,非常聰明,熟悉藥性,善於烹調,他常將藥物與食物巧妙配合,製成美味膳食,供商湯享用。他升任宰相後,還與商湯討論烹調技術,並在《湯液經》中記載了怎樣烹調藥膳療疾。這些傳說當然未必完全可信,但藥膳在我國起源很早卻是毫無疑問的。
  • 慈禧太后一道菜吃了10年,知道原材料後怒殺御廚,現在卻很受歡迎
    慈禧太后的生活很是奢華,吃穿用度上面從來不節儉,就拿吃飯來說,乾隆時期不過二十幾個菜,到了慈禧掌權的時代,她每頓飯要吃一百道菜,其中有道菜她特別喜歡,連續吃了十年,後來知道菜的原料後怒殺了御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還要從御膳房說起。
  • 藥膳:一個節氣發布一個指南
    自《春季節氣養生藥膳指南》發布以來,四季養生藥膳標準相繼出臺,為公眾科學飲食提高免疫力,做好防控新冠疫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藥膳是食品大家族裡一個寶貴的存在。它亦食亦藥,既是美味佳餚,又食養食療。與一般食品相比,因為藥膳裡有藥,藥膳研究者、製作者、經營者、消費者都很注重藥膳的標準。《二十四節氣養生藥膳指南》的應季發布,是健全完善食品行業標準體系的創新實踐。
  • 大麥粥:這道美食居然還能克服焦慮感,不得不服古人的智慧!
    細想之下,不得不嘆服古人的智慧。粥是對腸胃造成負擔最小的食物了,「飯吃八分飽,到老腸胃好」何嘗不是一種中庸的智慧呢?我們習慣於搭粥的菜餚也以清淡為主,認為這樣才適口和舒爽。在朋友圈一片露肉減肥的口號裡,清淡如粥,是最「沒有負罪感」的食物,怎麼能不讓人垂青呢?心急如你,一定躁動起來了:既然這麼好,你快教我如何做好一鍋大麥粥呀!那好,先說做法。
  • 吃藥不如喝湯,日常藥膳食療養生之法
    所以必須正確的認識自身的體質為自己制定合理的藥膳食譜。本人應該是屬寒體質,因為有時會怕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面色不潤、尿清長等等,所以可以考慮使用熱性的食物作為飲食的主菜,如牛肉、羊肉、雞、牛奶、鵪鶉、帶魚、鯽魚、黃鱔、韭菜、洋蔥、大蒜、紅棗、烏棗、慄子、杏子、桃子等等。
  • 想要美容養顏,常喝這幾款有助於調理肌膚的藥膳!
    下面介紹幾款有助於調理肌膚的藥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食材:雞肉、天麻、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生薑。做法:將雞肉洗淨切塊,用開水焯過,其餘材料洗淨,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燉至熟爛即可。功效:這道湯能幫助補血益氣,因氣血兩虛而出現的臉色差的朋友可以嘗試食用。
  • 這些食療藥膳適合坐月子的時候吃
    月子期間一定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太過油膩上火的食物也不能吃,可以多喝一些添加了中藥材的藥膳湯,也可以多吃營養而易消化的食物。那麼,適合坐月子的時候吃的藥膳有哪些呢?1. 紅糖糯米粥材料:紅糖、糯米。做法:提前一小時浸泡好糯米,然後在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和紅糖煮開,放入糯米煮成粥即可食用。2.
  • 增肥秘方 4款中醫增肥藥膳推薦
    來源:增肥(jkeeff)      中醫藥膳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非常常見的,它的作用及功效是非常的多的,可以治療疾病,可以養生,可以減肥,可以增肥,不同的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藥膳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找準節氣坐標,因時施用藥膳
    中國藥膳研究會首次發布的養生藥膳團體標準《春季節氣養生藥膳指南》近日開始實施。這是繼今年2月國家衛建委發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之後,又一個在膳食營養方面可供公眾和醫療機構參考的依據。春季節氣養生藥膳有別於夏季、秋季、冬季的養生藥膳。從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的中醫藥膳,到以民族醫藥理論為指導的民族藥膳,再到以地域藥膳為特徵且常被提起的廣東藥膳、福建藥膳、南方藥膳、東北藥膳、西北藥膳……統稱「養生藥膳」,都主張隨著四季氣候的變化,養生藥膳也應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