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國電影《敢死隊》,緊張激烈的故事情節讓人血脈噴張,裡面都是鼎鼎有名的硬漢們,史泰龍,李連杰,傑森·斯坦森,還有阿諾德·施瓦辛格等等,我是從這了解施瓦辛格的。沒想到的是,他不僅是美國好萊塢男演員、州長,而且還是健美運動員、上世紀六十年代巔峰時期的世界健美先生
。
施瓦辛格在網絡上有一個播放量超過一個億的視頻演講,在這個演講裡面,講了這麼一句話,他說我等不及做另外2000個仰臥起坐,他跟一般人的狀態完全不一樣,截然相反,好多人都是,這個訓練很苦,學習很苦,拖延,恐懼,為什麼迫不及待的嚮往這種痛苦?
之所以迫不及待是他發現了真相,他說:「我做的每一組、每一下的訓練能讓我貼近實現那個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把這個願望變成現實,所以我等不及做下一次500磅的深蹲,我等不及做另外2000個仰臥起坐,我等不及做下一個訓練,讓我來告訴你,要設定你的目標,並追隨它是有趣的。無論你做什麼,你不能到處避開苦難,世界沒有神奇藥,你必須努力訓練,努力工作,不要擔心失敗,沒有人不失敗。」
他知道那些頂級的高手是如何成為高手的,那是有數的,有什麼數呢?就那些人怎麼做仰臥起坐,怎麼做臥推臥拉。引體向上,訓練是怎麼練的,每天練多少個,總共練了多少個就變得特別厲害了,這是有數的,他知道這個數字之後,那迫不及待,越早完成這個數量,就越早成為頂級高手,成為宇宙先生,健美界的運動先生。
這是積極的人生,那消極的呢?是大部分人都患有懶癌的拖延症。
拖延的本質是什麼?兩個字,恐懼。
恐懼什麼?恐懼失敗,恐懼做不好。
做一道題怕做不好,比如說這道題就怕自己做不出來,讀一本書挺難的,一個知識就怕自己學不會,一個複雜的技能,不敢入手,遊泳,怕出醜,進水裡面出醜了。各種各樣的恐懼失敗,這個一點一滴的恐懼,恐懼那個知識,恐懼這個技能,恐懼來恐懼去就變成什麼了?就變成了自己一事無成了。
還有另外一種恐懼,是恐懼自己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有人就很奇怪,能取得很大的成就還恐懼感,這怎麼可能呢?誰不想變得非常有本事,變成考霸,變成學神,學霸,誰不想,可是這帶來恐懼為什麼呢?是這個恐懼所帶來的對應那個沉重的代價,這難受,明知道那麼做行,但是他怕難受,怕痛苦。我們把恐懼搞明白了,就能搞明白拖延是什麼了?恐懼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就兩個字,無知。
有一本書叫《低谷》,這是一本叫你知道如何選擇在什麼時候放棄,什麼時候堅持的一本小冊子。這本書指出,一旦越過這個低谷,就會迎來一個指數增長的過程,急速增長的過程無論是知識的還是技能的,都極速增長,但前提是你必須要穿越低谷,那麼它本身就是一個知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根本不知道自己一旦跨越低谷之後會有一個巨大的回報,那麼如果你知道這一點之後,你就會增加一份去跨越這個低谷的動力,
還有一本學習秘籍叫做《微精通》。輕鬆到不可能放棄的技能學習手冊,《微精通》本質上是什麼呢?比如我們學習知識,你記住一句話就行了,就是把知識打成粉末,打成粉末是什麼意思?這個是我們通常遇到的學習困擾,包括我們拖延,總是不想啟動這個學習過程,我想做這些題目了,或者開啟下一章的學習,總是能拖就拖,拖一會兒是一會兒。
把它打成粉末之後就容易消化,沒那麼恐懼了,另外打成粉末之後,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組合,比如把小麥磨成麵粉。能做出多少種麵食?你數都數不過來的,可以吃饅頭,可以吃花卷,可以吃麵條,還可以吃餅啊等等,那麼知識也是一樣,一旦你把它打成粉末之後,消化吸收後,可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組合這些識,然後尤其重要的是,你打成粉末就可以很輕鬆的把一個知識小點,小細點,做題的過程中能90%,甚至100%的掌握它,如此的話你達到了80%正確率。
做題目達到80%的正確率,就會上癮了,頻繁的體驗成功。另外把知識打成粉末,發現一個小點掌握了,又一個小點掌握了,又一個小點掌握了,頻繁的體驗到成就感,那自然會上癮。
所以如果你把握了這個訣竅,然後把知識打成小細點。一個一個的逐個的來攻破。那很容易克服學習過程中的低谷。就進入了高速回報的階段。這意味著什麼呢?你能夠達到以前遠遠沒有達到過的高度,咱們說說具體的操作。
戰勝拖延,你先不要想,我要把這個事情做得多麼完美,不要這麼想,你先做到5分鐘,行動5分鐘,這個是非常簡單的,無論這個事情多難,先做5分鐘,可能不知不覺地就做了7分鐘8分鐘,9分鐘,然後又畏難了,可能就沒有動力了,覺得越來越難了,沒關係,這個時候你再堅持5分鐘,然後以此類推,
如果說一件事情做的方法正確的話,做的質量,最終的效果就取決於你自己投了多長時間,能多5分鐘就多5分鐘的勝算,比如說背英語,先不要去想背一篇文章,我先背一個句子,再背一個句子,背個文章的第1句,要是這麼定的話,你會發現幾分鐘就做完了,成功的把第1篇文章第1個句子背完了,然後,你就再背下一句,那第2句背下來之後幹什麼呢?迴環往復,第1句和第2句連起來背熟了,默寫都正確,再開始下一個句子我再來一個句子,這樣就把一整篇的文章背誦完了。
在施瓦辛格這個演講裡面,他還講了一個事實,就是施瓦辛格有一次去看拳王阿里的訓練,正好有一個記者在旁邊,阿里在那做什麼呢,也是做仰臥起坐,然後那個記者旁邊問說阿里你現在做了多少,阿里跟他說我感到疼痛才開始計數,阿里為什麼感到疼痛才開始計數,他之前做了半天啊!?記者就在那看,看他坑坑做了半天,然後居然沒計數,他為什麼要等到疼痛之後才計數,非常簡單,就是他知道一個真相,就是人的意志力就是這麼練出來,所謂意志力,就是你挺住那個難受的那個勁,你能挺多長時間或者能扛得住多大的痛苦。因為這個知識有真相作為支撐,才能產生這個行為,如果他要想去練練意志力的話他必須就這麼做,從疼開始,就開始堅持。
我們很多人說,我還有恐懼,還有拖延,那再深究根本上的原因是坐標對錯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坐標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應該奔著什麼樣的方向,去應用什麼樣的高度來衡量自己。
選好坐標之後你再分成小細格子,一格一格的挑戰自己,那麼你的恐懼,拖延很容易就被解決掉,每一天都在奔向更高的高度,每一天信心都在長,然後越長越高,達到的高度越來越高,知識技能越來越熟練,走向了自己人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