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古證明,龜茲故地的庫車,土著居民有這三個人種組成

2020-12-22 新疆人文風物

庫車古稱龜茲,是西域歷史上一個比較重要的綠洲城廓,漢朝的安西都護府和唐朝的西域都護府曾在此設立,由此證明,龜茲應該是西域最大的故國,但它的土著居民卻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根據歷史考古和近代專家的研究分析,我們對龜茲土著居民有了一條清晰完整的脈絡。

01歷史背景:考古發現與佐證

在史籍中,有關龜茲地區早期居民的人種和族屬狀況,沒有詳細的記載和描述,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一個謎團。直到近幾十年來,中國考古專家和學者對新疆地區古人類活動遺蹟和文化考察研究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龜茲故國境內的考古學,和體質人類學研究又有了新的發展,一些問題才逐漸明朗起來。

從1980年以來,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多處墓葬遺址中挖掘出100多具保存完好的古代人類遺體,其中年代最早的距今已有4000多年,大約公元前2000年。

據研究,他們大多屬於白種人(高加索人種),這些白種人生活的早期正當新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時代的階段,比通常我們所認識的絲綢之路的開通時間要早2000年左右。所以,一些學者指出,遠在絲綢之路沿線東西方的大城市建立之前,這條道路就一定存在了。

我國專家除了對上述白種人乾屍進行研究以外,著名學者韓康信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陸續對出自新疆不同地域古代墓地的人骨進行了觀察和測量。他研究的資料涉及七個考古遺址的近200具頭骨,地點分布於南疆,北疆和東疆。

韓康信的研究結果證明,新疆地區古代的人種成分是非常複雜的。從大的系統講,古代新疆地區的人種以歐洲人種佔優勢,但至少有三種形態偏離了歐洲人種類型。在歐洲人種類型之外,來源於東方的蒙古人種成分也曾出現在古代新疆境內,可以分為多個類型。目前所知道的蒙古人種成分,較早成組出現的考古遺址在哈密地區,距今有3000年左右的歷史。

比如,專家對龜茲故國境內的古人類的體質人類學研究,目前主要是針對克孜爾墓葬出土的人類進行的。位於拜城縣境內的克孜爾吐爾墓地,從墓葬出土文物的年代分析。結合科學測定,發掘者認為其年代屬於青銅時代晚期。

當時專家觀察和測量了24例顱骨,其中9例為男性,15例為女性.研究結果表明,9例男性顱骨中7例屬於歐羅巴人種類型,1例屬於內蒙古人種類型,1例趨向兩大人種混血類型;在15例女性顱骨中10例趨向歐羅巴人種類型,有3例趨向蒙古人種類型,2例趨向於兩大人種混血類型。

總的來說,男女性在種族特徵上趨向一致,歐羅巴人種佔優勢。這些研究對象雖然數量有限,但結合古代新疆人種分布的總體情況,其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龜茲早期居民的原貌。

02吐火羅人:龜茲最早的遷徙民族

從大範圍內的民族遷徙來看,吐火羅人可能是最早進入塔裡木盆地的一支印歐人群。一般認為,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上半期,吐火羅人從原始印歐人群中較早的脫離出來,開始從中、東歐向東或向南遷徙。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至1000年初,吐火羅等印歐人群可能已經到達了塔裡木盆地。在盆地內,在北線向東遷徙的吐火羅人,在到達焉耆至吐魯番一線時,正好與向西發展的蒙古人種群體相遇,東進勢頭受到遏制,最後逐漸在庫車、焉耆一帶綠洲留居下來,成為當地較早的居民,並轉入從事以綠洲農業生產為主,兼及畜牧業的經濟生產方式。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他們在當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隨著佛教的傳入,他們用借用印度婆羅謎字母的斜體來拼寫自己的語言——吐火羅語,並為後人留下了在此活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吐火羅文書以及大量佛教石窟群。

這些吐火羅文書在吐魯番盆地周邊、焉耆、庫車綠洲周邊都曾被發現,被稱為吐火羅A(焉耆語)、吐火羅B(龜茲語),不過大量的吐火羅文文獻被西方探險隊帶到了國外,但也成為見證了吐火羅人在龜茲繁衍的史料。

03塞人:遺留在龜茲的痕跡

塞人,可能是繼吐火羅人之後進入塔裡木盆地的另一隻重要人群。

經考古學家對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的香寶寶古墓群、洛浦縣山普拉古墓、樓蘭城郊古墓所開展的考古學,以及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塞人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前後到達帕米爾,至少在公元前三世紀左右進入塔裡木盆地南緣,並在紀元前後發展到羅布泊一帶。

據《漢書·西域傳》中所記的「休循國」、「捐毒國」,都是塞人所建。漢代西域最大的「行國」烏孫國的地盤,「本塞地也」,只是在大月氏向西遷徙時趕走了塞王,烏孫昆莫又擊敗大月氏後,烏孫才佔據此地。還記載了「故烏孫有塞種、大月氏種雲」等。

由此可見,除了前面敘述的三處塞人遺存外,在烏魯木齊市南山礦區天山阿拉溝穴墓、伊犁新源縣鞏乃斯河南岸出土銅器、尼勒克縣奴拉賽銅礦遺址所出土的文物也與塞人有關,顯示出塞人在西域活動於交大的地域範圍內。

至今,龜茲地區雖未發現明確塞人遺存,但也存在一些蛛絲馬跡。比如,有學者認為,「龜茲」的名稱本為塞人內部部族之一Gasiani名稱的對譯,龜茲由此而得名,它是塞人進入塔裡木盆地留下的痕跡。

換句話說,就是龜茲國在最初稱名的時候,當地的居民中有塞人。再比如,近年來,新疆考古工作者對阿合奇縣的庫蘭薩日克墓地的幾座石堆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器物中有馬形牌飾和鷹鹿飾等金器,可能與塞人有關。

眾所周知,塞人的社會生活中,崇尚黃金。這不僅在史料中有所記載,在墓葬發掘品中也有所體現。如上述阿拉溝古墓群中,僅第30號墓就出土了類型不同的、大小合計數量達200件以上的金器。

此外,奔跑的馬、鹿以及飛鷹搏殺走獸等動物風格的題材,也是塞人藝術品中常見的母題。當然漢代龜茲地區的塞人遺存研究尚有待考古發掘的進一步開展,方能揭開其神秘面紗。

04羌人:在龜茲活動的考古證據

目前,結合漢文文獻和考古發現來看,最早進入塔裡木盆地的蒙古人種,乃是我國歷史上古老的羌人。據研究,秦獻公時(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362年在位)曾攻打西戎,就導致原在青海河湟一帶活動的部分羌人部落向西遷移。

這支羌人,後來經阿爾金山進入塔裡木盆地南緣,分布在東起若羌西到帕米爾的廣大地區。所以史籍中記載:「敦煌,西域之南山中,從若羌西至蔥嶺數千裡,有月氏餘種蔥茈羌、白馬、黃牛羌,各有酋豪,北與諸國接,不知其道裡廣狹。」

羌人在龜茲地區活動的考古學證據,目前已確切的發現有兩個。一個是「劉國平作亭誦」石刻,這個石刻是1879年發現於拜城縣喀拉克達格山口的崖壁上,文字中有東漢永壽四年(158年)的紀年。這個石刻,至今還保存在拜城縣山口的石壁上。

此石刻內容中記有:「龜茲左將軍劉平國,以七月廿六日發家,從秦人孟伯山、狄虎賁、趙當卑、夏姜、石當卑、程阿姜等六人共來作列亭。」在古語中,「姜」與「羌」相同。

據我國國際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考證,六人中的「夏姜」、「程阿姜」應該是指的羌人。另外一個證據是「漢歸義羌長」之印,此印是1953年由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沙雅縣烏什喀特古城發現的,為銅質方形,臥羊鈕,邊長2.3釐米,通高3.5釐米。

可以證明,這方銅印的發現,說明最遲在漢代,龜茲境內已有羌人在活動。這支羌人有著他們的首領,估計人數也不少,勢力也不小,所以漢朝為其首領專授銅印,冊封為「漢歸義羌長」。銅印作為今天的文物,有力地佐證了羌人在漢代之前已在龜茲居住活動了。

05結束語

在如今有的網文中,有些作者說龜茲土著的來歷,那些說法都是毫無根據,只有從確切的歷史考古文物中,才能證明新疆人類的活動痕跡,闡明土著的根源。其實,新疆自古都是一個多民族地區,但經過幾千年的相互融合與發展,最終繁衍和延續到今天的面貌。

通過新疆庫車市居住人類的考證,闡述了西域人類活動的蹤跡,不僅證明了龜茲從新疆很多考古文物中,見證了中原自先秦開始已西域有了往來,還印證了自漢朝開始納入中央政府集權制統一,有力地佐證了西域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版圖。

相關焦點

  • 疆土尋蹤,探秘庫車,尋找昔日絲綢之路上的西域文明——龜茲古國
    庫車,西域時期的龜茲古國,在西域古樸寧靜的歷史中,龜茲是無法跨越的名城,這裡有熱鬧得如節日般的「巴扎」,有讓人吃驚的克爾孜千佛洞和古城遺址,在昏黃的暮色中沉靜的老街,有祖傳十三代還在堅守著的鐵匠,還有傳嫁古代與現代的古董商人……龜茲,是被中國軍閥當作戰利品和牲畜一起被掠奪到中土被迫娶妻生子的大和尚鳩摩羅什的故鄉,是突厥可汗把女兒扶上中國皇后位來控制鮮卑人時當作陪嫁送到中原的琵琶大家蘇祗婆的故鄉
  • 中國名字最「難」讀的機場,庫車龜茲,一看就會一讀就錯
    中國大大小小的機場加在一起,至少要超過500座,每座機場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有一座機場,它的名字可以說是最難讀的,庫車龜茲,很多人一看就會一讀就錯,那麼你知道正確讀法嗎?庫車龜茲,前面兩個字不容易出錯,容易錯的是後面兩個字。相信很多小夥伴看到這兩個字的第一眼,腦海中立馬反映出來的是gui zi,然而很遺憾讀音是錯的。可能槓精會說沒錯,這兩個字就是這個讀音。
  • 新疆阿克蘇的龜茲文化,開啟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有些人提出質疑,你寫新疆的歷史,為什麼要提外來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才是我們中國的本地文化。要是這樣的話,我們首先要弄清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真正含義,才能去了解新疆的歷史和文化,否則就是痴人說夢。今天,我們談的龜茲文化和石窟寺,就是新疆的歷史文化,如果拋開這些不說,那麼新疆的歷史就會斷層,或者說會留下一片空白。
  • 新疆庫車縣「撤縣設市」獲批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網站12月20日晚間消息,近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庫車縣,設立縣級庫車市,以原庫車縣的行政區域為庫車市的行政區域,庫車市人民政府駐新城街道辦事處文化東路150號。庫車古稱「龜茲」,位於天山南麓中部、塔裡木盆地北緣,總面積1.52萬平方公裡,轄8鎮、6鄉、4個街道辦事處,223個行政村、51個社區,總人口60萬人。
  • 即將消失的|庫車毛驢車
    新疆作家劉亮程說:」 在新疆,哈薩克人選擇了馬,漢族人選擇了牛,而維吾爾人選擇了驢。一個民族的個性與命運,或許跟他們選擇的動物有直接關係。」驢背上的龜茲古國—庫車維族人聚居的庫車,是全疆有名的毛驢大縣。劉亮程在《龜茲驢志》中寫到:庫車四十萬人口,四萬頭驢。每輛驢車載十人,四萬驢車一次拉走全縣人,這對驢車來說不算太超重。庫車曾經是赫赫有名的龜茲古國,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驢子見證了龜茲國的榮辱興衰。
  • 早期西域人無姓,但龜茲王姓的來源,曾引起專家的辯論
    在新疆久了,熟悉了很多事物之後,會對一些不能理解的東西感到疑惑。特別是對維吾爾族人的風俗覺得好奇與新鮮,因為這些與內地的漢族及其他民族有很多不同之處,自然就會引起人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從秦漢時期,史籍中開始對西域有了記載,而之前的歷史幾乎無史籍,大都是通過考古挖掘來推斷,以此來研究古代的西域歷史。
  • 李公明︱一周書記:在考古重建和視覺再現中的……龜茲聖域
    兩位作者曾多次赴新疆調查龜茲地區的石窟寺院遺址,在詳細佔有考古數據、圖像資料、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流散在世界各地博物館的龜茲藝術藏品的基礎上,採用了新方法和新研究視角對龜茲佛教石窟藝術重新展開研究,從整體上把石窟建築、塑像、壁畫看作是龜茲境內各處石窟寺院中僧團的獨特修行方式的再現,以嚴謹的考證和合乎歷史邏輯的推論引領讀者重返龜茲王國當地僧團生活的真實歷史語境。
  • 龜茲時期壁畫中描繪下的商貿,反映古絲綢之路上的經濟繁盛
    這足以證明,古代的龜茲,今天的阿克蘇,曾是絲綢之路上繁華的商貿地域,無疑將對新時代打造絲路經濟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近幾十年來在龜茲境內的考古調查,兩漢時期在此流通的中原皇朝貨幣有西漢五銖錢、東漢五銖錢和新莽朝的貨泉,可證明此時龜茲與內地經濟關係的密切。同時,從漢代開始,由於政治上相對穩定,龜茲的社會經濟處於持續發展期。為適應商品貿易發展的要求,龜茲模仿漢朝,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這種貨幣曾在龜茲境內的多個遺址出土過很多,總數達數萬枚以上。
  • 新疆早鐵器時代鐵器考古發現概述
    1978至1979年發掘的新源縣鞏乃斯種羊場墓葬石堆封土墓15座,隨葬品有鐵器刀、或劍。烏拉泊水庫墓地與鞏乃斯種羊場墓葬出土的陶器與蘇巴什和阿拉溝類型比較一致。年代可推定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這兩處遺址時代相當於漢。(34) 11、溫宿縣孢孜東墓地M41石堆墓曾出土鐵牌、鐵刀、鐵鏃、鐵帶鉤、鐵釘、鐵笄等計31件。其中鐵刀7件,皆為長條形,斷面呈楔形,橢圓狀或方柱狀柄、環首。較完整的全長約16釐米、寬1.3釐米。鐵鏃12件,有鏃身斷面呈三稜形、有倒刺、錐鋌,有鏃身斷面呈等腰三角形、鋌為三稜錐狀,有鏃身呈圓錐狀、有銎的箭鏃。
  • 新疆庫車:又一小水果做出大文章
    8月9日,新疆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代爾瓦扎亞村果農劉俊逸開心地說。據了解,西梅是21世紀來從國外引進的新型水果品種,果實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及膳食纖維,不含脂肪和膽固醇,是現代人健康的最佳果品,從而受到市場的歡迎。
  • 新疆很容易認錯的5個地名,你能讀懂幾個?
    後渠犁國被滅後又稱「渠犁城」和「新平」;後在民國時期因新平有重疊地名,才被改稱為尉犁。龜茲( qiū cí )龜茲,即今天的南疆新興重鎮庫車市。庫車歷史悠久,歷史上被稱為龜茲,亦是西域三十六國重鎮之一。據史冊記載,龜茲的歷史久遠可以追溯到1.2萬-4000年以前;公元前3世紀時期,龜茲就已在塔裡木盆地有過軌跡。
  • 新疆庫車清代城址全部由泥土砌成的圍牆,如今已成歷史文物古蹟
    在我國遼闊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有許多非常有名的文物古蹟遺址,其中位於庫車這座歷史名城也保留下來許多的老房子與古代的歷史遺蹟。曾經來這裡的探險與旅遊觀光的遊客也記錄下來當地的一些名勝古蹟。這些看上去非常簡陋的土坯黃泥土城牆也是當年很先進的城牆,之所以說如此先進,在當時的新疆很多人家都是以黃泥土磚建造的居民樓非常多,加上當地的降雨量少,所以這些泥土的建築也是很耐用的,不被大雨衝刷的泥土也會永遠永遠保存,這也許適應了當地氣候條件所建造的,畢竟新疆很多地方基本一年不會遇到什麼大雨,到處的沙漠地帶更是難遇到下雨天。
  • 精品自駕路書|去新疆!開啟天山世界遺產之旅,品味自然與人文的饕餮...
    那拉提大草原克孜爾石窟News行程規劃路線:烏魯木齊市——伊寧機場——特克斯八卦城——喀拉峻國際生態旅遊區——庫德寧(恰西、塔裡木)——那拉提旅遊風景區——巴音布魯克風景區——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龜茲世界文化遺產地(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烽燧、蘇巴什佛寺遺址)——庫車歷史文化名城——託木爾——阿克蘇機場——烏魯木齊市
  • 一周觀展指南|龜茲壁畫展佛國藝術,安格爾作品講希臘神話
    此外,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的「佛國山水Ⅰ:造像深處」將展出來自新疆龜茲研究院的39件龜茲石窟壁畫,觀眾可從中看見公元3-13世紀佛教藝術的成就。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學院與沙龍——法國國家造型藝術中心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以作品展示從法國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藝術和社會風貌,其中安格爾的油畫《朱庇特與忒提斯》首次走出歐洲。
  • 揭開新疆通古斯巴西古城神秘面紗,見證唐代安西都護府歷史變遷
    龜茲,西域一個古代輝煌王國的名字。充滿神秘,令人嚮往。這裡遍布古代遺址,流傳著一個有又一個傳奇故事。這是一座經歷戰爭烽火的城池,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歷史變遷。真沒想到,今年六七月份,新疆新和縣還原建設的通古斯巴西古城即將竣工,耗資五億元的復古工程,這在新疆還是首次。
  • 史前時期的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立都護府,標誌著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成為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30年的考古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個民族、多種宗教、多元文化並存的地區。千百年來,各民族人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相互依存,共同維護著中國統一,推動著社會發展。 新疆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為中亞諸多民族活動的場所。
  • 「名優農品·新疆禮物」為景區增添新特色
    6月9日下午,在新疆庫車工作不到一年的雲南女孩桃子在下班時間和朋友在庫車大饢城景區購物,「聽說新疆家家房前屋後都種植這種植物,女孩子從小用烏斯瑪草的葉汁塗抹雙眉和頭髮,用來烏髮和生發。」在庫車大饢銷售廳,門口「名優農品·新疆禮物」的牌子很醒目,店內包裝精美的杏幹、巴旦木等乾果以及桑葚醬、龜茲蜜酒、沙棘蜂蜜等等農產品陳列整齊,各類饢產品擺滿了貨架,服務員的熱情服務,引得遊客駐足挑選、購物。據大饢城經理劉清華介紹,2020年以來大饢城門票免費,夜市攤位免費,客流量增加的同時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 ...集團有限公司建築分公司新疆庫車片區用吊車租賃(二次)比質比價...
    江蘇華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築分公司新疆庫車片區用吊車租賃(二次)比質比價中標結果公示發布時間:2020-10-12 17:16:00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  人氣:2500 招標公司受業主委託,於2020-10-12在網上發布:江蘇華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築分公司新疆庫車片區用吊車租賃(二次)比質比價中標結果公示。
  • 新疆北庭考古最新進展:故城遺址為兩套四重八塊格局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民族與宗教研究室副主任、新疆北庭考古隊領隊郭物研究員透露,北庭故城考古最新發掘研究顯示,該遺址最終呈現的格局是兩套四重八塊,內外兩套城牆及護城河可能是唐代早晚兩個時期建造。
  • 河南能源 挺立新疆
    隨著產值和效益的提升,職工宿舍樓建起來了,食堂、鍋爐房、淨水機、乾洗房、免費班車都有了,甚至Wi-Fi信號覆蓋全礦。企管勞資科的劉美美說:「這與當初的一窮二白,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換了人間。」    呂目曉現任新疆公司副總經理,龜茲礦業初創時他一幹就是四年。「當年就是個小煤窯,沒有路,手機沒有信號,打個電話都要爬一個多小時,到附近山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