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各品牌都拿出看家本領,許多「高品質車型」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被埋沒的豪車」英菲尼迪Q50L,市場風頭正盛,為其買單者不計其數。「家用之王」大眾Polo,成為了同級別的佼佼者,強力搶佔市場。汽車企業相互競爭,想盡辦法投合購車者需求,好不客氣地說,一款汽車必須清楚自身定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正如奔馳C級。提到奔馳C級,我們得把兩位駕駛者的感受說一說,接下來,就讓他們為我們解答!
車主一:20年駕齡老司機,換車堅持提了奔馳C級,車主:關鍵是有檔次
顏值沒得說格外漂亮,這也是不選3系的最主要原因。外表後尾段,有種大佬的感覺。全LED車燈,點亮瞬間特別明亮,而且點亮過程燈光沒有延遲。前燈和後車燈辨識度略高,一看就知道。內飾同等級還有對手嗎。經典炮筒設計,雖然不是電子儀錶盤,但不用介意這些東西。用料很足,很完美。而且車內的味道,比較寶馬奧迪味道小多了。
空間上標軸沒法跟加長版車型比,更別說是特別擅長加長得A4L了。前面的搭乘空間也比較大,可以調節。內裡的置物空間還可以,基本上都能滿足要求。尾箱拉袋米麵買個菜夠用,現在放的擦車用的小拖布和一個吸塵器。這款車舒適度還是很不錯的。濾震就差了點,感覺有點顛。總結起來,開著音箱,只要不急加速深踩油門,車外無聲。腰部支持是哥很好的功效,這也是我放棄3系的重要砝碼之一。
最不喜歡的是動力方面這是一大詬病。有人說引擎提速聲音大,我覺得很好聽,就應該這樣。四檔往上很平順,基本感覺不出來。起步太肉,提速也就將就。整體表現不錯,城區開平均9.9。
總結:我覺得,奔馳C級能在同級別傲視群雄,外觀無敵,不然不會挑它。內飾和E級完全不在一個級別啊。基本自己開很少坐其他人,所以沒啥感覺空間小。在舒適性方面要做出必要的妥協,。與英菲尼迪Q50L相比,奔馳C級更強,讓其成為同級中當之無愧的「性價王」。
車主二:先花33萬開英菲尼迪Q50L,再花28萬提奔馳C級,車主:檔次誰高一開就知道
先來看英菲尼迪Q50L的外觀,外表比較平常,一般人看不出來,認為也就十幾萬的大眾車。長前懸的設計以前都使用在後輪驅動車上,前輪驅動的還真少見。車燈大燈設計也是極其的好看漂亮,全led比較科幻帶感。隱藏式雙出的排氣口運動美觀,要是真多的就更完美了。
再看奔馳C級,外表滿分,小S,是小點,但也別致點不是。從側後方看著很修長,但是中間看的話感覺還是比較短。自動大燈很實用,前大燈設計優雅。做工油漆我感覺也就是這樣吧,一分錢一分貨。
進入英菲尼迪Q50L車內,很古板的大眾家族化內飾,沒有太多的優點,簡潔大方。中央控制臺液晶屏也比較佔優勢,反轉得功效很炫酷。車內按鍵觸感很好,材質也非常考究。好的設計都是簡單的,不需要那麼多複雜的線條和裝潢。大眾輝昂空間很大,做6個人還是可以的。空間很滿意,不錯地選擇,前後排都很寬敞。空間很大沒話說置物空間也很多性價比很好。後尾箱因為小冰箱佔用一部分空間,所以車尾箱的空間表現就有點牽強了。
再看奔馳C級,豪華內飾絕對加分的,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了。最醜的是液晶屏了,無力吐槽。手感一般,因為不是真皮,這個要噴,看著高檔,摸著太一般。進口的就沒味道,特麼到了國產就要中毒了,北奔給個解釋唄。平時都兩個人坐買標軸,對空間沒要求。空間沒得說本人182第一排調好、後面再做一個我這麼好的沒問題。座位不能比例放倒,有點遺憾。車尾箱位置還算不錯,放置一個大行李箱問題不大外加二個中號箱。
先開英菲尼迪Q50L,操控談不上,商務談舒服。方向盤真的很輕,轉彎指向靈敏,特別舒服。得益於良好的底盤以及懸掛,跑的特別穩。不過對於經常跑高速的我來看,只要動力足夠,駕駛感受要求也不是頗高。舒適宜人的環境和環境友好型的設計。底盤比較穩,還不錯。空調製熱快,很棒。座位包裹性不錯,坐起來挺舒適的。
再開奔馳C級,駕駛感很舒適,是奔馳品牌,駕駛性能在這擺著。轉彎半徑挺小,掉頭方便,可能和車輪比較考前有關吧。下雨的時候開著跟平時沒區別,基本上見到積水才會遲疑一下。感覺剎車性能比普通車好,日常行駛很有信心。極具動感,坐在裡面,特別的舒適。底盤濾震有點緊,小顛簸通通給到你,顛的慌。風噪著實控制的不錯,這得益於車輛的風阻係數低。第一排後一排坐時間長了腰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麼覺得。
總之,奔馳C級得分較高,原因有二,外觀低調,這點比較喜歡,不喜歡太張揚的外觀,人生第一次買這種豪車,操控肯定沒話說,都說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在理,提車到現在,只有九個字可以表達我的心情:不滿意它的地方,沒有!那麼,不知大家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