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地瓜粉團,阿嫲的味道,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的記憶

2020-12-13 食煙火味

地瓜粉,在閩南人的日常生活中蒸煮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勤勞簡樸愛打拼的閩南人會用它來做各種各樣的好吃。

地瓜粉用來煎地瓜粉粿,地瓜粉蒸肉等做法;在小時候家裡窮,剩下來的稀飯都不捨得丟掉。阿嫲們會用剩稀飯加一碗地瓜粉加配料,攪拌成團再下鍋煮麵線湯;慢慢的他就演變成一道家的味道的美食。

今天奶奶說他想吃地瓜粉團,還特意強調說要加點小麥粉,他說加一點小麥粉角煮,這樣做出來的粉團,不會太涼(地瓜粉性寒)。所以今天我就來分享這樣有情懷的古早味地瓜粉團,阿嫲的味道。

食材

主料:地瓜粉 250g 小麥粉 150g 面線200g 空心菜1把 稀飯1碗

輔料:鹽巴適量 十三香1小勺 巴浪魚乾1條 胡椒粉1小勺 蒜5瓣 蝦仁1把 魷魚乾3隻

做法

將蒜洗淨,蒜白與蒜葉分開,蒜白切段放碗裡備用,蒜葉切細,放碗裡備用。

2.巴浪魚乾去除魚刺,掰成小段備用。

3.魷魚乾,用剪刀從中間剪開,取出軟骨,剪成小塊。

4.蝦仁洗淨備用。

5.取一乾淨的大碗,將地瓜粉、小麥粉、鹽巴、胡椒粉、十三香、蒜葉、巴浪魚乾、稀飯全部倒入到大碗中,用手將這些材料攪拌均勻,攪拌成比麵團還要稀一點就可以了。

5.鍋內放油,待油溫升高,倒入蒜白段及剪好的魷魚乾小段,爆炒出香味。

6.加入蝦仁爆炒片刻。

7.往鍋中倒入清水(根據食用人數來選擇倒入清水的量多少)

8.待水開,取一個調羹,用調羹舀起來,攪拌好的地瓜粉團,放入鍋中(放入鍋中之後,不能再攪拌,不然會碎成小塊)。

9.待粉團全部下完鍋之後,蓋上鍋蓋燜煮一會兒,待粉團煮熟(所有的粉團自動浮出水面)。

10.加入面線。

11.加入面線,水再次開後,加入空心菜。加點鹽巴調味即可出鍋。

小麥地瓜粉團,有種阿嫲的味道,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的記憶。必不可少的是剩稀飯,因為加稀飯,粉團才能更Q彈爽滑。

作為南方人對於海鮮乾貨的烹煮也是餐餐不可必不可少的,所以粉團中加入點巴浪魚乾,可以增加鮮味。而且巴浪魚是種性價比超高的食材,中骨一條刺,其他都是肉,閩南人煮東西都喜歡加點它。

相關焦點

  • 阿嫲的糖水鋪,全深就①家!後生仔都搶著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深圳,ID:tcsz075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阿嫲的糖水鋪阿嫲帶著她的糖水鋪來了!靠著手作糖水俘獲深圳人的心現場手工熬煮,匠心看得見!選用桃膠和古田縣銀耳作為小料,選料上處處體現著阿嫲的用心,這樣奇妙的搭配,吃過的人自然會懂~濃鬱的南瓜香與椰香,還有能嚼得到的南瓜纖維,有冷熱可選,很適合下班後來一份- 一份2種吃法 の 南瓜炒冰 -
  • 泉州阿嫲的藥膳,天青地紅也美味
    草草啖鹽說蜜——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前段時間寫風蔥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代表一位泉州女人到了阿嫲年齡的標誌,大抵就是她們已經開始種風蔥》)其實,泉州阿嫲們不只種風蔥,像我家鄰居阿蓮姨,她的小庭院裡就種了好多,有草藥、也有香料、還有調味菜,比如天青地紅、苦菜、九層塔、歐芹、大蔥小蒜等等。阿蓮姨很熱情,傍晚下班要是碰到了,她都會過來噓寒問暖,這麼一問,我家的大小事,左鄰右居的家務事,都不是什麼秘密了。
  • 東孚阿嫲的燒肉粽,真香!
    58歲的寶珠阿嫲是東孚劉營土生土長的村民一輩子都在村裡生活丈夫也是本村人我有9個兄弟姐妹,除了2個嫁到外地,其他人都留在本村。雖然,我這輩子都生活在東孚劉營,但一家人在這裡過著平凡卻幸福的生活。年輕時,寶珠阿嫲從她的阿嫲那裡學會了包粽子,每年端午都會親手做粽子來分享給親朋好友,一做便是40年。寶珠阿嫲的閩南燒肉粽,糯米顆顆飽滿入味,與餡料緊緊交融。與大部分肉粽不同的是,她使用的是傳統柴火灶、天竺山的山泉水慢煮6-7小時,吃起來特別軟糯Q彈、香而不膩。這也就是閩南肉粽的古早味了。
  • 貓咪被主人「欺負」,立刻把頭靠在阿嫲胸口告狀,可委屈了
    一貓咪耳朵剛上完藥,就跑到家裡阿嫲的旁邊露出一臉委屈的樣子,還用頭蹭阿嫲的胸口撒嬌。惹得阿嫲二話不說立刻數落主人:你這樣不好,把我們咪咪委屈得!主人也非常無奈,它生病需要上藥啊。貓咪也知道,想要在家過得好,一定要找家裡最有地位的人作為靠山。方小姐家裡的貓咪,就是這種會看人眼色的貓咪。
  • 阿嫲抱狗狗過來打招呼,這柯基的身材,都快趕上松獅犬了
    雖然自己的狗狗很胖,但有時看到別人家阿嫲養的狗,還是會自嘆不如。一主人帶3歲的松獅犬阿肥回老家,某天在門口跟人聊天時,恰好朋友附近的阿嫲帶柯基出來玩兒。雖然阿嫲很熱情,但他們的注意力都被她懷中的柯基奪走了!這是柯基嗎?這是豬吧!
  • 青山龍燉牛尾,喝湯吃肉,泉州阿嫲的藥膳,強筋健骨很不錯
    讓我真真正正知曉「青山龍」的,是這回先生腰扭傷了,鄰居阿嫲強力推薦,並傾情奉獻她的藥膳秘方。有病還得上醫院治,對症下藥才是恢復的關鍵!但藥膳作為後續輔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鄰居阿嫲作為在泉州土生土長到老的純土著,許多本土草藥在她手裡如數家珍。
  • 福建特色美食,地瓜粉團的傳統做法,爽口Q彈,回味無窮
    地瓜粉團是閩南的特色美食,要數在福建的福清,惠安、泉州等地區為常見。初處見到地瓜粉團,可能覺得挺普通的。確實它作為家常菜,外觀上樸素無華,入口品嘗,卻是一番新天地!粉團的爽彈有嚼勁,味道層次感豐富,帶有肉的鹹香!海鮮的鮮甜,香菇的清香等等。
  • 阿嫲縫了個大口袋,把貓咪直接裝進去,背著幹活都不喊累
    家裡的貓咪都跟狗狗一樣粘人,只要看到阿嫲阿公出現,就一定要跟膠水一樣粘著不放。一次貓弟弟跳到阿嫲身上,剛好掉進口袋裡,自此之後就把口袋當成自己的專屬位置,一看到就跳進去趴好。家裡的貓咪每一隻都超胖,阿嫲還要這樣馱著它們去巡視梅園,做各種各樣的工作,這也太辛苦了吧!
  • 貓咪滴完眼藥水,咬著小毯子下樓找阿嫲撒嬌:我超乖
    一主人養了一隻6個月大的田園貓,因為生病每天都要滴眼藥水,每次乖乖滴完眼藥水,就會扯著自己的小毯子,飛奔到樓下找阿嫲跟她撒嬌討摸摸:阿嫲,我乖乖滴眼藥水了!阿嫲是最疼貓咪的!貓咪米T是阿嫲從路邊救回來的,當時下著傾盆大雨,當它卻孤零零站在路邊,一直在淋雨。奇怪的畫面讓阿嫲聽了下來,看到它是才發現,它的一隻眼睛已經腫得快看不見了。阿嫲不放心,立刻把它送到醫院。
  • 這碗阿嫲『潮汕甜湯』,把膠己人吃哭了!?
    詳情請到文末解鎖~/法律允許範圍內活動解釋權歸品牌所有/阿嫲的糖水鋪,剛開業不久就成了羅湖萬象城打工人的「專屬划水間」。主打古早甜湯+創新低卡糖水+特調飲品,裝修成阿嫲後院的模樣,太治癒了!店裡遵從古法慢熬鮮制,零工業添加。在這座忙碌的城市,願意這樣做的店少之又少!
  • 娜萃詩受邀參加德化縣第二屆茶油文化旅遊節暨阿嫲家油主題館開業...
    娜萃詩受邀參加德化縣第二屆茶油文化旅遊節暨阿嫲家油主題館開業活動 來源:壹點網 • 2020-11-04 13:38:13 近年來,山茶油產品成為國內高端食用油新勢力
  • 每一口都是小時候阿嫲做的家常菜
    每一口都是小時候阿嫲做的家常菜。紅磚 / 花磚 / 石欄 / 花瓷 / 藤椅,凱德驚現一家勾起回憶殺的閩南餐廳,這家店現場上演舌尖上的閩南,所有你想重溫卻吃不到的,小時候阿嫲做的家常菜,老闆都穿越時空給你帶來了!
  • 石橄欖豬肝沿湯,泉州阿嫲的絕好配方,別處找不到的美味
    而我辦公室的門前,有一大片草坪,草坪上除了綠化工會來打理以外,最常在草坪上勞作的就是小區裡那群阿嫲們。那片望過去略顯斑禿的綠草,常人看來並無稀奇,但是,阿嫲們會在其中發現她們想要的草藥。她們會告訴我,這是五更草,這是蛇舌草,你要如何分辨,要如何熬煮,有何功效。有時候我也會擔心,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吃錯了那是要危及性命,可她們都笑我見識太淺,連個草藥也分不清。
  • 「出道」一個多月,他們實力圈粉長興的阿爹阿嫲們!
    「出道」一個多月,他們實力圈粉長興的阿爹阿嫲們!-The End-編輯:文秦監製:長弓關注醫澤長興,約專家、查報告「掌上」搞定▼原標題:《「出道」一個多月,他們實力圈粉長興的阿爹阿嫲們!》
  • 小味道:鹹梅
    我從小身體較弱,用阿嫲的話是剛剛出生那會阿媽奶水不夠造成的。所以到了夏天,就特別容易中暑,頭暈發燒,又吐又嘔。遇上中暑,阿媽就會在地上鋪一張蒲葉席,然後照顧我,餵我吃藥末兒,槌鹹梅白糖我吃。老一輩罾城人的認知裡,鹹梅是頂上好的東西。中暑了,阿嫲阿公都認為,槌點鹹梅吃吃,把暑氣解出來,就能好了,完全沒有吃藥的必要。
  • 閩南特色-蒸地瓜粉團最簡單明了的做法步驟來啦!
    閩南人無一不愛的地瓜粉團,很多年輕人都不太會,出門在外一個人難免思念家鄉,就想著吃媽媽蒸的地瓜粉團,無奈自己又不會!下面我來教大家最簡單的做法!我按照我一個人的量來哈,我比較能吃!首先準備三大碗米飯,一把蔥,大概8根的樣子,一小塊姜,半斤五花肉,一個半碗地瓜粉,半截胡蘿蔔,五香粉(十三香也可以),生抽,鹽,雞精!所有的菜洗淨備用哈!1:胡蘿蔔劃成細絲,蔥切小段,姜剁碎成末,五花肉切薄片。2:把薑末放五花肉裡加少許鹽,雞精,生抽醃製一下備用!
  • 超市裡的生粉、地瓜粉、澄粉、土豆澱粉等,在烹飪中它們怎麼用?
    有朋友問:在超市裡常見到澱粉、生粉、地瓜粉、澄粉、土豆澱粉、小麥澱粉、玉米澱粉等,在烹飪當中它們都怎麼用呢?確實,一般在生活的實際烹飪中,要用什麼就直接去超市裡選購自己常用的,那麼多「粉」之類的東西,裡面的差別倒是很少去區分。
  • 大眼鯛做魚鬆,沒有細骨,肉質清鮮,是小時候媽媽的味道
    細漢時,三餐飯菜基本都是我家阿嫲在料理,阿嫲的料理技術堪稱頂級,都沒徐先生什麼事,徐先生就單純上班掙錢,下班還掙錢,其餘的煮飯什麼的,有阿嫲。阿嫲的料理,空閒時我也得整理整理,在物資睏乏年代,能把我們兄弟妹三人養得特別紅潤,阿嫲功不可沒。
  • 嫲嫲團 高纖奇亞籽·蘇打餅乾
    【開團時間】9.4 13:00【團品】高纖奇亞籽·蘇打餅乾
  • 陸河人兒時的記憶:夏天不可缺少的鹹梅
    我從小身體較弱,用阿嫲的話是剛剛出生那會阿媽奶水不夠造成的。所以到了夏天,就特別容易中暑,頭暈發燒,又吐又嘔。遇上中暑,阿媽就會在地上鋪一張蒲葉席,然後照顧我,餵我吃藥末兒,槌鹹梅白糖我吃。老一輩罾城人的認知裡,鹹梅是頂上好的東西。中暑了,阿嫲阿公都認為,槌點鹹梅吃吃,把暑氣解出來,就能好了,完全沒有吃藥的必要。